《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所有的人,都在寻找超验性的语言之时,这种超验性,必然会在其后作者的作品中,得到验证。只是若是不切实际空洞的超验性,又会被诗歌真实性情感来回检验。“新语言”本身,就意味着和俗常者决裂,会让读者产生惊诧和拒绝的“震惊”。

如果说马拉美和兰波,曾经让欧洲的读者,引起一连串的震惊反应,那么作为后知后觉的东方读者,也必然会经历这样的震惊和惊诧的。超现实主义者曾说,现代诗歌,必然会带来“惊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裂缝或隔膜,必然因震惊效果而始终敞开和间隔着。这种震惊效果,可以说是“新语言”的反常风格所制造出来的。

现在,我必须从新语言的谜团中,脱身出来,反思中国的字词演绎和释义新解。这种“新语言”的产生,依然具有存活和发展的土壤。继承传统和变革创新,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诗歌越想非传统,就离惯常、约定俗成的主谓宾、形式助词等构成的句子越遥远,也就形成了一种反传统化的碎片化倾向,用敌视的显像构成“新语言”和新句子的破碎、零碎、无意义的呼唤。

譬如“名词性言说”,谓语动词等。以贝恩的诗《深夜》中第一个八行诗节全部由名词组成……在压制动词方面走得最远的要数纪廉。他可以写一首二十行诗句,完全不带动词的诗。

贝恩在一封信曾如此说:“首先要去除所有动词。一切都围绕一个名词。用名词来建造高塔”。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破坏关联性和指涉秩序。这里就可以在诗歌中,省略部分句子或语言。因此获得了留白效果,等会读者各自填空进去的“新语言”和新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种现代诗歌手法,叫做“缩约”,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缩短两个意象之间的距离。譬如翁加雷蒂的诗句“而在双眼中你有一次急速的叹息”,就直接将嘴唇的叹息和眼睛的幽怨缩合了一个整体。而卡施尼茨的一句诗“在清晨鸣叫之前”,这里的缩约是省略了公鸡,将公鸡的鸣叫声和清晨合二为一了。其实这样的诗歌技法,中国许多的诗人,已经在不知不觉的应用中。甚至可以缩合三个名词。这些似乎都属于“新语言”的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直倡导“诗到语言为止”,而希梅内斯一直寻找的可言说者的最高峰,居然是他的“沉默的词语”。这是否也意味着,“新语言”中,因为节制的言说,而形成词与词组合间,闪现出的一条类似于乐曲中——静默的几秒,而达到了陌生感体会。一声意味深长的回响或静谧降临。这种感觉的描绘,很像中国古诗中,弥散的禅意和不可言说的玄机。

这种对潜在的纯粹,沉默的要求,让很多诗人,都选择用短诗的方式,来达到“受节制的言说”。所以有许多著名的当代诗歌,仅仅只有两、三行。如庞德的《在一个地铁站中》“这些面孔在人群中浮现,点点花瓣在一条湿而黑的树枝上。”,如希梅内斯的“切不可触碰她,如此她才是玫瑰”(这里的玫瑰,如马拉美笔下所指,是诗歌的完美,不可再触碰的完美)。翁加雷蒂标题《永恒》,诗集《喜悦》的开篇出现的两行诗:“在一朵采来的花和送去的花之间/不可言表的虚无”。正因为简短和简短之间造成的静默,完成了一首诗歌最大的外延效果和抒情强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做的事情,还是没有做完。总是有突发事件,今天大半天的时间,都陪同一个朋友去医院挂水了,然后照顾她吃饭等……心里酝酿了一首诗歌的写作和落成,却无法找到一个安静的时刻,完成它,或许它还在等待着什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7日穗言穗语(十八)


1、手捧着《仓央嘉措诗传》,在那首耳熟能详的、几乎家喻户晓的《信徒》歌声里,请记住这两个普普通通的今世名字:马辉和苗欣宇。

他们一个是无业残疾人,或许我愿意换一个尊敬的称呼——纯粹的诗者;一个是皈依藏传佛教的佛学人士。这本书,是他们两人的合集,一个用自己扎实的现代诗歌语言,翻译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留存下来的诗歌(情诗的称呼,或许并不严谨和尊重),另一个,用“叹他于此总茫茫”,根据诸多史料、民间传说,著述了仓央嘉措传奇、神秘,扑朔迷离谜语的一生,也是对仓央嘉措真实生平的一次必要的梳理和研究,因为以讹传讹,世人对这位神秘的喇嘛,政教领袖有太多俗情艳事的误解和涂抹……

我们读了历朝历代许多古人注疏的百家经书和译文,我们能记住的幕后英雄,其实寥寥无几。而有许多人,也甘愿默默无闻,成为经典传播的无名英雄,广授花粉的小蜜蜂。

2、读书,读书,请把书的魂魄,存放在眼睛的花冢,听文字的香泽流向肺腑的纵深处,不要放过每一次激情揽胜的沉醉,不要忘怀每一回醍醐灌顶的开悟。人世中,除却生死,哪一件都是闲事,莫要太过计较、太较真……

若没有一本敞开的书籍,我如何能如秋蝉汲露,将未知的领域纳入饥渴的眼帘。如果仓央嘉措的一生是神秘的,如果他的诗同样是神秘的,我们不妨也带着神秘的向往和敬仰,接近这位被世人传诵的同时,不断被误解、诗化的真正诗人吧。

为什么诗人的心怀,最感伤,也最决绝,因为心口有爱,渴望自由,而仓央嘉措注定高高在上,作为活佛被世人敬仰并猜忌……尘世本就是修行的染缸,人性本就是一袭脱不掉的身心袈裟。他独坐在须弥山巅,试图将万里浮云一眼看穿……

好久没有如此震撼,为他的诗歌,也为他的身世之谜。我喜欢马辉的仓央嘉措诗歌新译,我想一个好的诗人,宁愿牺牲自己,融入另一个诗人的心怀,他将仓央嘉措的诗歌,根据原诗内容的暗示性和象征性,重新翻译成70首现代诗,用地、水、火、风四缉重新分类框定,每一辑中的每一首,都有据可查。这四个辑子,也暗合佛教四大皆空的寓意。

昨天晚上,我一直沉浸在仓央嘉措的诗歌里,其实也是马辉的诗歌里。如果说仓央嘉措是这些诗歌原始的魂魄,那么诗人马辉所做的不朽贡献,就是让这位神秘的活佛,用更通俗、现代、优美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给魂魄以更现代的肉体和衣裳。我们会在阅读的同时,忘记六世达赖喇嘛是一个300多年前的古人,我们以为,他就是我们身边亲切的藏族大哥、大叔,诗意澎湃,情深意长。

目前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一种是绝句体,主要是曾缄和刘希武。曾缄(1892-1968年),是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抗战时曾任四川雅安县县长,是早期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他在民间搜集仓央嘉措的诗歌,看到了于道泉的白话本译文,觉得翻译的没有文采,于是根据于道泉的译本,重新翻译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曾缄的七言本,发表于1939年。我仔细翻阅并朗诵其中的数首,的确翻译的用词考究,意象丰富。但缺点是绝句体束缚了原本民歌的自由活泼之灵性。

刘希武(1901-1956年),进步爱国诗人。1939年翻译出仓央嘉措诗作的五言本,共60首。但他的认识很偏激,认为仓央嘉措和“南唐李煜”没有太大的区别,认为他是一个风流的活佛,所以他的译本文字偏浓丽的“艳”。所以其中6首涉及佛教内容的诗,就没有翻译。估计因为曾缄的译本深入人心,所以刘译本影响力比较小。

汉译本的第二种,是常见的白话诗,以于道泉的译本为代表。发表于1930年。于道泉(1901-1992年),他25岁时便在国立北平图书馆担任满、蒙文书的编目工作,用三种文字发表专著和校勘佛经。据说,他能熟练掌握的语言有13种之多。他翻译的仓央嘉措的诗歌,采用了自由诗体。文字较浅白,尊重原文,多用直译,不过分追求辞藻,显得流畅自然。

交代完诸多译本之后,我替这位民间形象中一直被看成风流倜傥的浪子活佛,叫屈又叫好。我自己的内心也是无比矛盾的。即希望他的诗歌,真有情,并且谈过恋爱,有自己的情人,同时又渴望这是一种谬误。据说《仓央嘉措情诗》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非“仓央嘉措杂鲁”。因藏语中,“杂鲁”是有规范。“杂”的意思就是名副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因此在学术著作中,把它翻译成“仓央嘉措诗歌”是比较严肃和客观的译法。

其实就诗歌解读来说,过去的香草、美人也寓意着贤臣才子。那么仓央嘉措诗作中的“情人”,我们也可以解读为“佛”和“佛法”的含义,由此我们再读诗歌的原文,就发现其中的意思完全不同了。关键是作为传世的诗歌,我们的解读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误读,解读之人附加的主观理解。所以说人嘴两张皮,诗意两重天。

据说仓央嘉措的“情歌”里,流传最广的一首,是: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其实这个版本估计是后来人加入了太多的成分。原本于道泉的译本,只有前面四句。而曾缄先生的译本,就是最后的四句诗。这两句诗,无论古体版本,还是自由体版本,在翻译上意思都惊人的一致。

《仓央嘉措诗传》书籍的另一个作者苗欣宇,很想澄清仓央嘉措诗歌中“情人”“少女”形象的指代意义,诗作中出现的“相见、相知、相思”,或也指向“佛法”的修行,可从密宗角度出发,进行宗教意义上的类比象征,而并非百转千回、柔肠百结的情诗意象所寄……不知道这本2009年8月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究竟卖出了多少本,我知道2010年4月第二版,似乎是第三次印刷。我希望这本诗传,可以流传的更广些。因为有一个诗人马辉,曾借着仓央嘉措古老的魂灵,身残志不残,在大爱中沉沦,复活了现代诗“那只忧伤纯粹的豹子”。我能证悟的今世“佛法”,就是洁身自好,鹤立浊世,面壁诗歌,一生一世的虔诚……

3、引领仓央嘉措走上诗歌之路的,是一本《诗境》的著作。《诗境》是一部古印度的梵语作品。作者檀丁。13世纪初期,藏族学者贡嘎坚赞将其译介到藏地,后来又经过许多藏学者翻译和重新修正。最终成了藏民族自己的重要美学理论著作。著作大体分为:诗的形体、修饰和克服诗病等三个部分。说穿了,就是诗歌创作的一本指南。重点讲述诗歌写作方法的修辞学功能。

了解了这本书籍,你就知道了藏族诗学体系的根脉和根基。是藏族诗歌创作技法和风格的源头。每一世的达赖喇嘛,都要学习如何写诗,这是藏传佛经对僧人的要求。它属于佛家“五明”中的“声明”。藏族诗歌中,最流行的是“道歌体”和“格言体”诗。后来受到《诗境》的理论体系影响,又形成了“年阿体”流派。

仓央嘉措的诗歌创作,朴素自然,平易近人,类似于民歌。所以这样的诗风便于传诵。它的最大意义是将文艺从矫情的阳春白雪下放于朴素自然,成为下里巴人都能歌唱的民间艺术,让高贵的艺术,存活于自由的民间。且不管他的诗歌,在传唱的过程中,经过了层层民间的加工……能用现代诗歌手法,将几百年前仓央嘉措的诗歌,进行一次重译,是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我想我们在赞扬、敬仰仓央嘉措的名字之时,一定不要忘记,藏身在其后的现代诗意牧人——马辉!

一个人在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我独坐在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

佛国,其实就是民间,唯有历尽人间苦难,才能悟道成佛。现在,我探索之路上的心头之事,是否也在幻影重重呢?我又希望它化为怎样的俊美少年绝代姿容呢?是否也如“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4、伊曼努尔•康德,近代德国哲学家(1724-1804),他生于一个叫哥尼斯堡的小城,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康德综合了之前的哲学思想,形成批判哲学体系。奠定了“德国观念论”的理论基础。他的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和《论永久和平》。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禁欲者。

如何才能驯服自己的欲望?或许答案就是简单的两个字“理性”。理性本身并不是万能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常常在欲望和理性中,来回徘徊。如果真如康德所言,人类的理性没有极限的话,欲望同样可以是无底洞。就人类而言,拥有欲望,同时拥有理性,这两者之间虽然对立,却并不矛盾。理性的是我们的大脑,欲望是我们的感情。人拥有欲望,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本能的需求是必须要得到满足的。

关于人类欲望的掌控,除了法律、伦理,剩下的就只能靠人自我的良知,作为一切行为的进一步考量。人有欲望,才有向前冲刺的动力,正因为有了欲望的存在,人类才会进步进化。康德说:只要是正确的事情就应该无条件地去做,而不要想其中的得失问题。要认识人类理性的界限与可能性。

5、一天都沉浸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里。他曾住进布达拉宫,被人称为雪域之王。他也曾流浪在拉萨的街头,被人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他留下的诸多诗歌,注定还会在民间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他是藏传佛教史上最引人注目、最璀璨耀眼的上师情歌……

许多人,因为一首诗歌,而爱上了某个人,某个地方和某件饰物,对于一个传奇人物来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感念和仰慕,是梳理和考证。历史真相一旦被史料所遮蔽和忽略,正史语焉不详或自相矛盾。那么野史和民间传说,就会多姿多彩、层出不穷,演绎出人们心中渴望达到的各类传奇摹本。

想密宗原本就具有神秘气息,再加上出现了这样一位匪夷所思的,曾拒绝比丘戒,渴望放弃沙弥戒的诗艺出众的达赖喇嘛,从1698到1706,他仅正式做了6年的达赖喇嘛。这之后错综复杂的西藏政治格局,造成了仓央嘉措究竟如何死的,死于何地,在汉语、藏语和蒙语的不同史籍里,出现了多种记载。综合正史和野史的记录,共有三大类八种之多,一类早逝说,二是非死亡,民间流行的“遁去说”。三是五台山说。各种纷乱的观点,给仓央嘉措1706年后的“身后事”留下了种种谜团。遗憾的是,我们可以穿越层层历史迷雾,却还是无法找出一个确切的历史真相。很多时候,真相总是被时间之布一层层的包裹、腐烂和散落遗忘的……

如果继续层层考证下去,我真想穿越过去,亲眼目睹这个年轻的活佛,是如何经历他传奇、神秘的一生,或许我能补全人们好奇心驱使,一直渴望知晓的那一块缺失的历史记忆哦……这当然也是痴人说梦,譬如此时此刻,依然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的自己,这个梦醒又未醒!

6、新语言,究竟是何方神圣?让许多的诗人,为之追逐一生,九死无悔。现代诗歌中,我们经常会遭遇这样的“新语言”,阿波利奈尔的《图形诗》里曾如此写下:“哦,众唇舌,人类想要一种新语言,再没有任何语法可以表述的语言……”那么这个新语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阿波利奈尔并没有清晰的表述,而是暗示这是一种残暴的、不谐和的语言,并且暗示这是神化了的语言——“新的词语蓦然降临,是一位颤抖的神。”

诗歌的存在,有赖于词语本身的进化,一种持续不断的革新。于我看来,每一次革新就是对原有语言结构、语法规则和言说秩序的一次粉碎和颠覆。用否定性定义,进行无条件的求新。叶芝曾经自白道:“我没有语言,只有图像、类比和象征”。

艾略特在《圣灰——星期三》中,有一句诗意的表达:“没有词语的语言,没有语言的词语”。这句话的确很耐人寻味。似乎要在前人从来没有到达的地方,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找到闻所未闻的词语……

当所有的人,都在寻找超验性的语言之时,这种超验性,必然会在其后作者的作品中,得到验证。只是若是不切实际空洞的超验性,又会被诗歌真实性情感来回检验。“新语言”本身,就意味着和俗常决裂,会让读者产生惊诧和拒绝的“震惊”。

如果说马拉美和兰波,曾经让欧洲的读者,引起一连串的震惊反应,那么作为后知后觉的东方读者,也必然会经历这样的震惊和惊诧的。超现实主义者曾说,现代诗歌,必然会带来“惊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裂缝或隔膜,必然因震惊效果而始终敞开和间隔着。这种震惊效果,可以说是“新语言”的反常风格所制造出来的。

现在,我必须从新语言的谜团中,脱身出来,反思中国的字词演绎和释义新解。这种“新语言”的产生和探索,依然具有存活和发展的土壤。继承传统和变革创新,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诗歌越想非传统,就离惯常、约定俗成的主谓宾、形式助词等构成的句子越遥远,也就形成了一种反传统化的碎片化倾向,用敌视的显像构成“新语言”和新句子的破碎、零碎、无意义的呼唤。

譬如“名词性言说”,谓语动词等。以贝恩的诗《深夜》中第一个八行诗节全部由名词组成……在压制动词方面走得最远的要数纪廉。他可以写一首二十行诗句,完全不带动词的诗。

贝恩在一封信曾如此说:“首先要去除所有动词。一切都围绕一个名词。用名词来建造高塔”。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破坏关联性和指涉秩序。这里就可以在诗歌中,省略部分句子或语言。因此获得了留白效果,等会读者各自填空进去的“新语言”和新句子。

7、另一种现代诗歌手法,叫做“缩约”,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缩短两个意象之间的距离。譬如翁加雷蒂的诗句“而在双眼中你有一次急速的叹息”,就直接将嘴唇的叹息和眼睛的幽怨缩合了一个整体。而卡施尼茨的一句诗“在清晨鸣叫之前”,这里的缩约是省略了公鸡,将公鸡的鸣叫声和清晨合二为一了。其实这样的诗歌技法,中国许多的诗人,已经在不知不觉的应用中。甚至可以缩合三个名词。这些似乎都属于“新语言”的范畴。

8、我们一直倡导“诗到语言为止”,而希梅内斯一直寻找的可言说者的最高峰,居然是他的“沉默的词语”。这是否也意味着,“新语言”中,因为节制的言说,而形成词与词组合间,闪现出的一条类似于乐曲中——静默的几秒,而达到了陌生感体会。一声意味深长的回响或静谧降临。这种感觉的描绘,很像中国古诗中,弥散的禅意和不可言说的玄机。

这种对潜在的纯粹,沉默的要求,让很多诗人,都选择用短诗的方式,来达到“受节制的言说”。所以有许多著名的当代诗歌,仅仅只有两、三行。如庞德的《在一个地铁站中》“这些面孔在人群中浮现,点点花瓣在一条湿而黑的树枝上。”,如希梅内斯的“切不可触碰她,如此她才是玫瑰”(这里的玫瑰,如马拉美笔下所指,是诗歌的完美,不可再触碰的完美)。翁加雷蒂标题《永恒》,诗集《喜悦》的开篇出现的两行诗:“在一朵采来的花和送去的花之间/不可言表的虚无”。正因为简短和简短之间造成的静默,完成了一首诗歌最大的外延效果和抒情强度。



2012年3月27日晚9点涂鸦、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捻儿 于 2012-3-26 20:01 发表
唉,穗穗真可以算得上是书痴了,执着的让人疼


呵呵,如果可以用书痴,代替烟瘾,也是一件好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波尔多 于 2012-3-24 22:14 发表
遇见好诗歌,就是遇见天堂的风景。
离开这些灵性的文字,多半都是堕入地狱。


答对了,加10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起的阅读,从那本荒废已久的《古文观止》开始。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文章。若要简单的归纳、品读国学的一些经典,不妨就从这本书开始立足,从这一本书中,你可以尽情发散,到你想去的另外一个丰富资源的“星球”去。

我记得就“古文观止”的含义和出处,曾在自己早期的一篇读书散文里仔细的描述过。大意就是你读完了这本书上全部选文,就可以“观止”了,不读其他了。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鲁迅先生,曾经将《古文观止》和《昭明文选》两者相提并论。认为两者的文学影响,不相上下。

这本书,可以作为初学古文中,入门的奠基之石。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三百余年……巴金就曾戏言:我青年时代的散文创作,完全得益于我在少年时代对于二百篇《古文观止》的背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书精选了西周至明代千年的传世美文,以散文为主,除了元代,每个朝代都有作者和文章入选。其中《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著名典籍和司马迁、韩愈、欧阳修、苏轼等古文大家,都选录了十多篇以上的文章。可以让读者阅读、体会各个时期不同的文章风格。

全书200篇历代美文精选,可以说简略地涵盖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简明发展历程。包括了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精髓,以及历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与思想状态、文章写作的技巧、方法等诸多方面综述。书中还有许多精美的版画插图,以图释文,相得益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起朗诵了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不禁泪洒青衫。“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想欧阳修曾经提出过“文穷而后工”的文学理论思想。认为穷和工有因果关系。这个“穷”字里,也蕴含着“不得意”之意思,并非仅仅是贫苦交加。正因为许多时代的一些诗人,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雄心壮志,才会沉潜于社会的底层生活,因此目睹和了解了老百姓的苦楚,游览自然山水,寄情花鸟鱼虫,从而写出了真情实感、能打动人心的好文章和好诗作来。

梅圣俞,就是梅尧臣,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是欧阳修的好朋友,一生抑郁不得志。在欧阳修的这篇诗集的序文里,提到了梅公因病去世后,他曾得遗稿一千多首,曾选了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他很喜欢梅公的诗作,曾自叹不如。在序文中,他感谢梅尧臣的侄儿谢景初,编成《梅圣俞诗集》十卷,因此做了此序珍藏。

想古人和今人,虽然说话的方式不同,性情和举止也并无多大区别。所谓爱才、惜才,真情真意、情趣相投等美好感触,仍能通过一篇拾人牙慧的古文,旁敲侧击、潜心思虑而得。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8 09: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这篇序文出发,找到了梅公的一些资料。想欧阳修平生推崇的诗人,必然有其可取、可贵之处。梅公的早期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西昆诗派,我想大家也许有些陌生,但是只要搜索一下,就能详细知晓。)其后,他的诗风开始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在诗艺上,更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梅尧臣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却在诗坛上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当时,他和苏舜钦苏子美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被称为“苏梅”。他和欧阳修是好朋友,是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

他曾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大致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他的诗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风格平淡朴素,而又含蓄深刻,他在建德写下的大量诗作中,其中写农民的有《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这首诗用农民的口气,申诉了农民遭受的苦难。或许正是因为作者一生不得志,心中抑郁,反而能低下身姿,以自己的所欲和所感,度他人的所苦和所困吧。

梅尧臣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抱有远大抱负,他原名“圣俞”,后改“尧臣”,意为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有遇到圣君。

梅尧臣任建德县令的五年间,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圆破旧的竹篱,常年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民众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对于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名人,且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形式表达民间百姓的怨愤,人民自然崇敬他、热爱他。所以梅公的德政、仁政在时隔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东至人民中传诵。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8 09: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昆诗派,就是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曾经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

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流派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这种诗风,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主要师法于李商隐的诗。特点: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同时代和社会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期的作品,很少能抒写出诗人的真情实感,也缺乏生活气息。所以后来被摒弃和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心酸。若把一些资料详细读完,我会为梅公洒泪。他的的确确是一个诗人,到死方休。据说,梅尧臣的创作作活动,开始於1031年,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年为止,前后整整三十年,留下一部《宛陵先生文集》,共六十卷,约二千九百首,包括诗歌、散文、赋,此外还有不在集内的诗、词各一首。

他三十岁的那一年,在河南县主簿任内的时候,和欧阳修、尹洙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虽然后来欧阳修得到更大的声望,但是在发动之初,尧臣无疑地占有领导的地位,北宋诗人如欧阳修、和稍后的王安石、刘敞、以及更后的苏轼都受到他的熏陶,对他加以高度的崇敬,欧阳修更是始终称尧臣为“诗老”,表示内心的钦慕。我们可以说对于北宋诗坛,尧臣起过巨大的影响。

陆游认为尧臣是李杜而后的第一位作家,所谓‘突过元和作’者,其意在此。一部《剑南诗稿》中,陆游自称‘学宛陵先生体’、‘效宛陵先生体’者共八处,他对于尧臣的推崇,决定不是偶然的。

南宋后期的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称尧臣为宋诗‘开山祖师’,对于他的作品所起影响的巨大,提得非常鲜明。但是元明而后,文学批评家对于尧臣的作品,却很少这样的肯定。诗人之中,真正学宋诗的本来不多,即是推崇宋诗的,一般都推崇苏轼、黄庭坚,或杨万里、陆游,重视王安石的为数已经寥寥,更少有重视尧臣的。

直到清末,因为宋诗运动的出现,这才引起对于尧臣的重视,开始出现学习尧臣的专家,不过对于尧臣在诗人中的位置,最终还是没有放平,可以说梅公,是一个被委屈的大才和诗人,因为他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想他一生抑郁,死后依然憋屈……好在,总还有人记得他,曾为他的诗文写序,记录下一段真挚的友情,或梅公也可瞑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愿苟且,取悦于世人的诗人学者,历朝历代都有,或许被埋没的人才志士,多如牛毛。大凡胸藏才智而没有机会施展于世的学士,多寄情山水,放浪不羁。有时越是困厄,越能激发他的潜能和才学。虽身陷困厄,却能不丧失志向的人,才能写出真正动人心魄的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是说不完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只有把心摊平,如一潭幽静的湖水,不断地接纳到来的船只和物种。这样的状态,才是学习的最佳心境,尤如海纳百川,何问缘由!

我想汲取圣贤的智慧,却无意于攀上“成功的阶梯”。于我来说,阅读就是修身,写作就是养性。未来,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中逍遥自在,修身养性。

我并不会完全脱离现实简单的生活和情趣。一个人能以自己的方式,安静地活着,哪怕是寂寞的独处,也如夏花冬雪一般,自然开放,自然飘落,无忧也无悲……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8 11: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