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某篇诗歌理论的文章,一个标题几乎想把心中所说的话全部标注出来。本来这是好事,可以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文章的纲领。但是回头一想,既然是标题,真的不能再简练一点,真的需要这么长吗?难道说一些诗人或评论家,看外国理论书籍多了,也变得啰嗦、幽默和无厘头了吗?无意批判什么,只是读书读多了,难免口味有点刁了。喜欢在阅读的同时,挑三拣四的。

帕斯在《诗歌与现代性》一文中曾经这样描述:“现代性是作为对宗教、哲学、伦理、法律、历史、经济和政治的批判而开始的。现代基本的思想和观点——进步、演变、变革、自由、民主、科学、技术——都产生于批判。”这说明现代性的精神特征,就是批判。现代性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一定是有继承和争论的,既然是批判的格调,一定包括颠覆、变革浪漫主义诗学的诸多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巅上俯瞰,万物尽收眼底。明天就是海子的死难日3月26日。某种意义上“海子”的名字,已经被神话,被诗意的神圣化。海子的称呼,因为其人肉体的死亡,而上升为一种集体哄抬后的——诗意的膜拜。每年到这个时候,许多诗人,都会自觉地悼念他。

生前寂寞,死后荣耀。某种意义上,海子还是一个幸运的诗人。因为海子,的确是一群诗人中,最优秀的一个歌者,而且是用决绝的死亡,完结自己绝望生命的“勇士”。读海子诗歌的人很多,读懂它的又有几个。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仍需要这一面精神的旗帜,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自我民族的觉醒精神,用文字和诗歌,去触摸自己的祖先,涵盖民族精神的历史厚度,定位本民族的文明高度。

“在一个生命实体里,可以看到这种全体意识”,这句话耐人寻味。何为全体意识?是不是指向诗性最根本的基石——原创性的变革?!诗歌的风格是多元性,诗歌历史的图谱也是始终在变化中推进的。每一个诗人,就是一个生命事体,他的确可以折射他的时代公认的或默认的某种全体意识。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5 15: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清湖博客的文章《现代诗二十四品之“精确”说》

有一种误解,诗不需要精确。以为“精确”是对诗的伤害。就丧失了美感。

其实,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是很精确的,有如刀锋般精确,直指本质,把生命中喜、怒、哀、乐击个正着。像医生发现伤口般精确。把瞬间的密码破解,以打开生命的奥义之门。建立语词之间独特精到的联系。但凡好诗,每个字都是精确的。以至于,替换或改其中了任何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就会失去其作为杰作的质地。

西方现代诗中,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ömer)的诗,可称之为精炼、精确、精妙的范例。正如一位读者写道,特朗斯特罗姆几乎总能成功地唤起如此清晰而自然的诗歌形象,使人顿觉“就是这样,丝毫差!”先来看他的一首题为《石头》的诗作: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
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行岁月。深谷里
瞬息迷惘的举动叫喊着
从树梢飞向树梢,在
比现在更稀薄的空气中静哑,像燕子
从山顶
滑向山顶
直到它们沿着存在的边界,到达
极限的高原,那里我们
所有作为
玻璃透明地
落到
仅只是我们自身的
深底
(李笠 译)

也许,地理环境,真能对诗歌产生巨大影响。特朗斯特罗姆生活于斯堪得那维亚半岛,继承了其先辈维京人那特有的陡峭,突兀,冷冽和冰凌般的直接。与巧言善辩的英语诗歌传统不同,这首诗,开句就让一块发出呼啸的“石头”,进入读者的视界。并通过这个精酷的意象,和它刀痕般的轨迹,穿透生命过程的真实:如同抛石的飞行,带着最初的喜悦和澄明,经历沿途的风景,孤独地越过低谷,直抵顶峰,竭尽全力,最终又坠落深底。诗化的言说,鲜活而精确。为我们切开了一个“入口”,让我们窥见个体生命在现实生存中的骇人“真实”,领悟我们的自己存在意义。纯粹之诗,每每也是骇人之诗,精确、神秘和内省。无怪乎诺贝尔委员会,给出特朗斯特罗姆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condensed translucent images he gives us fresh access to reality·)

这种诗化的精确,特朗斯特罗姆写作伊始就惊人地显示出来。如他十七岁时写下的名作《果戈理》:

夹克破旧,像一群饿狼
脸,像一块大理石碎片。

……

此刻,落日像狐狸悄悄走过这片土地,
瞬息点燃荒草。
(李笠 译)

用一首短诗来为俄国文学家果戈理的一生作传,决非易事。可是特朗斯特罗姆不但成功地做到了,而且通过果戈理的一生困苦和危机诗化言说,展示了人类普遍的困境(北岛语)。诗中“夹克破旧,像一群饿狼/脸,像一块大理石碎片”,精准地勾勒了果戈理贫困潦倒而又坚韧不拔的形象。令人啧啧称奇。这些神奇、精确的意象,高度陌生化酷毙了的句子,当初如何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诗人啊!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这种令人绝倒的精确,似乎非人为可及,犹如神启。他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不过,我更倾向于认为,特朗斯特罗姆诗说的精确,当来自他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来自思的的澄明,来自与大自然之间和解的关系,以及对语言大师般地掌握和运用。

我们有着一个以模糊性或朦胧性著称的诗学传统。在“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美学志趣中,诗人多在语言的多重意义指向上下功夫,把意义安放在语词之外。令人欣慰的是,当代中国诗人们,愈来愈意识到“精确”这个现代诗的重要特征。今天读到紫穗穗的一首近作,欣喜地发现其中这样一种“精确”品质:

《读诗》

我喜欢
没有灯光的那首
当尘土
都安静下来
睡着的人
望向醒来的头疼
天涯和海角
一盏渔火
听见骨头碎裂
飞镖的声响
(摘自 紫穗穗博客)


从这首短诗中,我们看到,寂静的春夜,尘世睡去,诗人调暗一首诗的微烛,天涯和海角,孜孜求索着美的奥义(渔火)。而一种从灵与肉冲突,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醒,一种对文明之弊的入骨洞见,以及美至极致无人孤独之境所导致的头痛,无可逃遁无人可挡地袭来。诗中用“听见骨头碎裂/飞镖的声响”来指称头痛,可谓锋利精确之极。这不仅是肉体之痛,而且是一种诗性之痛。

由上观之,一首诗的精确,就在于它非如此言说不可。它的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才能使它具有诗的特质。诗,尽管是试图说不可说之意,但我们还是可以给那意义世界一道精确的切口,一个线索和一个指向。在此,我更愿意把“精确”看成现代诗的一个重要品质。


博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5ae0201013zuf.html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6 10: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他文章中,提到了我的那首小诗《读诗》,我的留言存档

清湖,一个踏实的翻译者,一个安静的读诗人,一个异国他乡,独自飞翔,孜孜不倦,仍不忘用母语写作的“麦田守望者”。我们的精神家园,需要他这样无私奉献的人。

能让我感受到疼痛的诗歌,能让我读完之后,一直流泪、颤抖的就是好诗歌,如同有人曾说,大意是:读完一首诗歌,我的大脚趾都有感觉。就是这样的震颤,我们才能被一首诗歌牵引,感受内在的神秘气息和精神向度。

问好清湖,我有家族遗传的偏头痛,一年总有发作好几次。如果太累,没有休息好,我也会犯。这场头疼,延续了三天。昨天中午读完书、整理完笔记,就没敢上网了。因为吃药也无法压制住头疼了。

第一首诗歌就是头疼开始的那一天,估计是这一段时间,阅读和写作时间过长了。但23日夜临睡前,我还是在阅读一个刚认识的诗人朋友出版的诗歌合集《睡莲和剧目》,这是临睡前的一个坏习惯,不捧什么书,看两页睡不着。读着心里就有很多感慨,其实安静写诗的人一大群,这让我很欣慰。

这首小诗,也是偶然落成的,估计是亮灯的缘故,四人合集,我朗读了每人一两首,问半睡半醒的先生,哪首诗歌比较好,于是身边人嘟嘟啷啷,说出了诗歌的第一句。当时觉得真好,这就是诗句,夸了他,而我随手找了一张纸,用笔把这一刻记录下来,并且写了这首《读诗》小诗。如你所言,头疼仍在继续,却挡不住我阅读的激情。而最好的诗歌,已然在我的心里留下灯光曾经的投影,即便没有灯光,它就是“光源”。前四句里,我用两处悖论的句子,表达了心中的挚爱和清醒。

谢谢清湖,看到你如此精彩独到的解读,我觉得穗穗很幸福,她有知音如斯,该满足了。跟着你的感觉,我也将这首小诗的诞生过程交代了一遍。你让我十分惊讶,惊讶你的敏锐和眼光的犀利,能够第一时间进入一首诗歌的内部。握!感激的话就不多言了,未来诗歌相酬。这篇文章,我珍藏了。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6 11: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前,来看看穗穗的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诗歌不是一下子打动人的,需要在反复的阅读里,才能展开感受。而有的诗歌,却可以一瞬间就抓住了人心。所以有的诗歌,是即时的解读,而有的需要系统的分析。

我已经连续头疼了三天了。昨天读完书,我已无法坚持,因为止疼片,已然对我失效了。我得悠着点阅读和写作了。我的身体实在有点糟糕哦。

现在我正在清湖的博客里,慢慢的阅读。他那里,的确藏了许多的好东西。一个侨居他国的人,能在工作之余,依然能够静下心,坚持写作、翻译和读诗,这让我由衷的敬佩。

我十分感谢清湖,他把穗穗的一首不成气候的涂鸦,解读的如此完美。此时此刻,我不知如何言谢,想着来日方长,在诗歌里,我们还会时时相遇,且让一些感动,珍藏于心,弥久清芳……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6 11: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捻儿 于 2012-3-26 11:09 发表
吃饭前,来看看穗穗的字。 :)


问好捻儿,你的诗歌,近期我要选读一首,我很喜欢你的诗歌语言,一种自然天成、随性而来的文风。这让你的诗歌,如同春日丝雨,润物无声,很容易就进入读诗的眼帘。这是你诗歌的长处,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3-26 11:19 发表


问好捻儿,你的诗歌,近期我要选读一首,我很喜欢你的诗歌语言,一种自然天成、随性而来的文风。这让你的诗歌,如同春日丝雨,润物无声,很容易就进入读诗的眼帘。这是你诗歌的长处,非常好……

穗穗夸的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不过,对你的诗评甚是期待,先送上香吻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去了,你也别忘记吃饭哈,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都已经中午,唉,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够用啊……谢谢捻儿的提醒,做饭吃去。省得忘记了,又成了三餐合一的饭局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相信诗歌,它是诗人写下的,神灵点化的,知音临摹的,路人抄录的,姑娘钟情的,小伙热爱的,老人微笑或迷惑的……

这是我前几天《几句话诗歌简评》中,点评罗伯特·邓肯的诗,郑敏老师翻译的《诗,一个自然地事物》的话,好像也说明了诗的传世魅力和不朽意义……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6 11: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开始,每天,除了自己设定的读书计划和写作时间,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到处去读诗的。

大量的翻阅诗歌,让众多的诗歌,经过自己的眼帘,可以锻炼自己的眼力,以最短的时间,读懂诗歌的内质。或许未来,我的诗歌写作,能保持在三流水准,这毕竟和天赋有关,我无法因为自己数十年的勤奋、坚持不懈,就进入一流诗人行列,但是唯独自己的诗歌眼光,我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和真诚,达到第一流水准。

我希望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发现好诗,读尽好诗,点评更多的好诗歌。那么这就是我一生的梦想和快乐了!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6 13: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你能成为大诗人。多保重身体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大的名气。在穗穗的感受里,众生平等,名气不过是一顶鲜亮、即时的大帽子。一个诗人,一个本真的人,他真正需要的是“名副其实”的名声和“踏实本分”的名气。

我只是一个酷爱诗歌,爱之入骨,并且把诗歌当成自己终身事业或爱人,去对待的普通女子而已。因为诗歌的美好就是——从善、尚真、唯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诗人来说,赏析他人诗歌作品,是自己日常不可忽略的功课之一。这样的功课练习,无形中就能提供自我的审美视角和阅读情趣。

我的阅读体会,就是大量的阅读,最好多读一些中外著名诗人的作品,既然成为著名的称呼或经典的象征,就一定有它日常阅读、深入分析、研究的意义所在。日积月累,你就能成为优秀的诗歌狩猎人。

对于诗歌爱好者来说,或者刚刚接触诗歌不深的朋友来说,如果无法读懂一首经典作品,可以在网上,多搜索有关的好的解读文字,帮助自己慢慢进入诗歌的内部,赏析一首佳作的优点和不足。

其实一首诗歌,分析起来,无非三段论而已——语言、结构和意义。任何普通的读者,都可以根据这简单的三点,来打量一首诗歌,从而发散性思维和意象联欢,当然赏析一首诗歌,也和读者的知识结构、阅历修养、兴趣爱好等有关。

当然,有时我们读诗,未必一定要全部读懂它。因为欣赏诗歌文本,的确不是散文和小说,需要条分析缕、清晰明确。即便是散文和小说,也会保留一部分神秘的气息。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也是一些经典诗歌,被反复解读、咏唱传世的根本所在。

赏析诗歌,同样需要安静沉稳的心境,否则,你就会过滤掉一部分好诗。即便有些读者,不懂阅读一些新锐的诗歌。但有些诗歌,因情因性,对了你的胃口,你还是能一读就喜欢的,并且爱不释手。所以一首诗歌和某个读者之间是有命定的缘分的……

诗歌赏析和诗歌写作,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和有意识、单调机械的训练。若有人致力于赏析诗歌的事业,就要把诗歌,当成自己终生的爱好,我想,勤能补拙,总有一天,你会追上很多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