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8世纪的理论先驱:卢梭和狄德罗
卢梭的生平: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著名的哲学家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卢梭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
1728年卢梭16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5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56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30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不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狄德罗的简介和生平:
1)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年10月5日 - 1784年7月30日),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年——1772年)。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其它著作包括《对自然的解释》 (1754年)和《生理学基础》 (1774年——1780年)以及一些小说、剧本、评论论文集以及写给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才华横溢的书信。
2)1752 年的法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巴黎的贵族妇女都喜欢在梳妆台上,放上两本精装的《百科全书》。这种作法很快风靡一时,几乎成为巴黎上流社会妇女的一种时尚。于是,几位近臣向国王路易十五提出警告说,如果在每一位夫人、小姐的梳妆台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的话,那将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路易十五于是下令对该书予以查禁。但这场梳妆台风波并未能真正阻止《百科全书》的出版发行,订单依然从四面八方飞来。什么样的《百科全书》能够这样风靡?甚至招致王公大臣们如此的忧心忡忡?这就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主编的法国《百科全书》。
德尼·狄德罗,1713 年10 月出生于法国兰格尔一个富裕的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代,他先后在兰格尔和巴黎的天主教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又去学习法律,但他没有像家庭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而是在巴黎当了一个流动书商。狄德罗厌恶宗教和专制王朝的法律,对自然科学和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他很快结识了许多自由主义思想家,并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1746 年,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谴责了暴君的压迫,并怀疑上帝的存在。这本书刚刚问世,立即被巴黎议会下令焚毁。但是狄德罗并没有屈服。1749 年他又出版了《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引起教会势力的仇恨。他被扣上“思想危险”的罪名,关进了监狱,3 个月后才得以释放。
1728 年,英国钱伯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百科全书,在欧洲获得好评,销路很好。1747 年,两个法国出版商准备把它译成法文出版,于是找到34 岁的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他们接受下来后,却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接受了这个建议。
狄德罗马上拟定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大纲,并印刷了8000 份说明书,向社会公布了该书的出版宗旨和编辑计划。他明确宣布,出版《百科全书》的目的,在于改变迄今为止人们的思想方式;搜集知识,传之后代,使后人不仅知识更加丰富,而且更加有教养和幸福。
狄德罗的计划得到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20 多位著名学者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狄德罗把法国最优秀的100 余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组织起来,共同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由狄德罗任主编,达朗贝尔任副主编。在编辑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代来第三等级利益,以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
编写一部内容新颖的《百科全书》,对狄德罗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伴有厄运。还在《百科全书》的征订阶段,他就以“思想危险”的罪名被捕入狱,坐了几个月的牢。第一、二卷出版后,教会指派三名教士逐条审查,指责为“异端”。巴黎高等法院更对一位作者提出起诉,迫使他不得不出逃。然而此时,《百科全书》却在社会上广泛地流传开来。人们争相阅读,赞叹不绝,直至酿成梳妆台风波。路易十五的下令查禁,反而引起公众更大的兴趣,甚至发生了国王的情妇和王公贵族为《百科全书》说情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同情这些哲学家,支持他们的进步观点,当局只好默认《百科全书》继续出版。
1757 年初,达米安行刺国王未遂事件发生后,法国封建势力借机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在一片恐怖气氛中,《百科全书》的160 余名条目作者在受到监视后,相继退出。一直协助狄德罗工作的副主编达朗贝尔,也因忍受不了威胁和折磨,提出了辞职。在处境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一些好心的赞助人也劝狄德罗远走他乡,在国外继续编辑工作。但狄德罗却毫不畏惧,明确表示:“我们难道是白白被人叫作哲学家的吗?”
他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洛克和拉·美特利的唯物主义,反对贝克莱主教和大卫·休谟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他认为没有超物质或离开肉体的精神和心理,他把人比喻为一架具有感觉和记忆能力的钢琴,嘲笑贝克莱“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这真是一架“发疯的钢琴”。他把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心理的过程都看作物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他说:“这些物质因素逐步产生的结果,便是一个迟钝的生物,一个有感觉的生物,一个有思想的生物。”狄德罗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源泉,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是由感觉发展而来的,这是典型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
1766 年,对于《百科全书》作者们的迫害达到了顶点。一位高等法院大法官狂叫着:“哲学家的书烧够了!现在该是烧哲学家本人的时候了!”国王颁布命令;所有购买者必须呈缴全部已购的《百科全书》。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狄德罗在秘密状态下,仍继续坚持全书的编辑工作,终于在同年完成了全部正篇的编辑工作。当他审定完最后几页文稿时,十分感慨地说道:“再过十几天,占用了我二十年时间的这项工作就要完成了。这并没有大大增加我的财富,却使我几经风险,差点要离开祖国,失去自由。” 1780年,《百科全书》 35 卷全部出齐。
在整整20 年中,狄德罗为百科全书的编纂倾注了全部心血,直至一人苦撑着局面。他不仅要从事写作和编辑,而且要经常回击封建文人和僧侣的进攻,时时防备警察的袭击。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他的名字和这部书一样,将千古不朽。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狄德罗的晚年十分穷困,这与他丰富的学识和大量的著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从未得到过官方的承认,也没有得过任何职位。他为了给女儿购置嫁妆,不得不忍痛卖掉自己的图书。自称为“开明君主”的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闻讯后,便派一名代表来巴黎,用1000 英镑买下这批图书,并仍由狄德罗代为保存,同时聘请他为女皇的图书管理员,发给年俸。为了表示感谢女皇的关照,1773 年10 月,60 岁的狄德罗前往彼得堡,并在俄国各地旅行。叶卡特琳娜热情接待了他,并经常在下午同他讨论哲学问题。不久,他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接收为正式院士。 1774 年3 月,狄德罗结束了俄国之行,回到了法国。
1784 年7 月30 日,狄德罗在巴黎去世,终年71 岁。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他女儿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3 20: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