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6、几乎所有的诗歌批评家和理论学家,他们都有自己专业主攻的范畴和研究领域。有时候可以互相印证,彼此渗透。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美国耶律大学,耶鲁“四人帮”里解构主义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布鲁姆,美国“新批评”派克林斯*布鲁克斯,还是德国费赖堡大学的学者胡戈*弗里德里希,以及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等,他们对于经典的看法和认识,有时会不约而同作为一个维护经典和传统的举大旗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理论框架和批判认知,都必须借助一个个经典案例,也就是各个时期产生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来一步步澄清、理顺自己的文艺理论观点。我喜欢透过纷繁的现象,看理论形成的本质。

也就是说若没有经典的案例,所有的诗学理论和哲学检索,都是一张废纸和空中楼阁。

我在没有仔细阅读各类诗学理论书籍之前,就曾坚定不移地说过:“真正的好诗和艺术作品,是超越它所在时代的任何诗学理论和艺术体系的,而且可以被时间来验证,并且藐视时间尘埃的遮蔽下的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诗歌文本、经典作品,会左右,一个时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同时优秀的诗歌理论著作,又会反过来促进各个诗歌流派的完善、发展,以及许多诗人未来探索之路的修正和继续深入。

譬如布鲁克斯的知名的文学理论著作《精致的瓮》,他就提出了独特的诗学主张,他认为:分析一首诗,应该以“结构”为本体,而不是以“内容”或“题材”为本体,这样就十分鲜明地强调了文学批评中,文本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得出这个结论的基础,就是他书中,精选的案例,他选择了邓恩的《成圣》、格雷的《墓畔哀歌》、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叶芝的《在学童中间》等十首诗,以专门的章节,来阐述悖论、反讽、含混、意象等理论视角,不遗余力地强调了文学批评里,这些文本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布鲁克斯的这种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法,可以说是代表了20世纪文学研究未来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7、简单的概括一下,自己目前所接触到的五本诗学理论书籍,我先从《误读图示》开始概括和延伸思考。

这本书是布鲁姆,在延续《影响的焦虑》一书的诸多观点和认识的基础上,对许多诗人之间,密切的联系,作品和作品之间的,诗人和诗人之间的,产生影响力的范围和辐射。这是一个繁复、互为影响的过程。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阅读,找出影响力、动力的源头。也就是作者,研究经典过程中,依据了哪些重要理论和其中最重要的几位诗人,譬如弥尔顿、爱默生等。他们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一种覆盖的阴影和误读的渗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弥尔顿代表一种传统诗歌的阵营,其中有诗人叶芝,而爱默生影响的流派,则代表打破传统,当代的诗歌阵营。从最早庞德、艾略特的显豁隐喻,到史蒂文斯的转代引喻,两者之间有着师承关系,同时又在变革中摒弃,或可称为“影响后的影响,阴影中的阴影”。

在我的理解来看,我更愿意,就近取材、就地取材。譬如自己少年之时,最早接触诗歌,谁曾给自己最早的诗歌语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中国新诗八十年涌现的朦胧派,和九十年代初的先锋派等。还有不同时期,许多外国诗人一知半解的痕迹。而这些影响的痕迹,阴影的覆盖,总是不停地被模仿和取代的,这是一个逐渐加深认识和摒弃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诗人的诗歌成长过程和每个时期留下的作品,如果他能做到与时俱进,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并且可以通过细致的分析,透过他某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或代表作,呈现一个个体,与某种诗歌流派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自我的独特性。我想每个诗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一个引路、点灯之人。有时会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部作品和某一种思潮,有时却是一种综合因素的汇聚和成因,形成对他未来诗歌语言、结构、气息等等的影响、风格和覆盖。

学习、领悟任何一种诗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离开诗歌文本,凭空想象去研习和探询。知晓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合规的诗写者,未来就不会盲目的阅读、模仿和赏析。他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薄弱环节,有选择性的阅读和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诗歌写作过程,的确有神授的部分,不可解释和揭示的一面。同时又有可以理性分析,理清创作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各个心理阶段和物理反映等。那么“身体在思想”就不是在盲目、无序、随意的思想,而是在理性构筑地基、框架的基础之上,根据一个诗题,发散而开,有序地组织语言材料,截取记忆画面,呈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振效果之后的“语言图谱”,由此落成“诗”的大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8、要认识现代诗歌,首先要懂得如何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创作体会,来描绘这一无法一锤定音的概念和范畴。我对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在《现代诗歌的结构》一书里,提到了“否定性范畴”,具有某种直觉的抵触情绪。有时,我们中外诗人、学者思考领域和习惯的不同。我或许更喜欢,用肯定的方式,来接受某一观点,其后再去寻找否定的可能和颠覆的必要性。

也许是书本翻译上出现的模糊、歧义问题,也许是我太过较劲和认真。其实我发现许多西方思想家和学者,都喜欢在研究的过程中,给某一类文学作品,戴上一个适合的帽子和醒目的标签。当然有时这是必要的梳理和归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之所以一再提到“否定性范畴”,是有一个时间链条来索引的,也就是说,谈到当代抒情诗,其中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英语文献中,都会列出这样的一系列关键词。而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述,而不是贬责的。它们包括:方向丧失、通常物消解、排列风格、去诗意化的诗歌、摧毁性闪电、切割性图形、粗暴的突兀、脱节、散焦观看法、间离化等……

后来西班牙评论家达摩索*阿隆索这样总结:“目前除了以否定性范畴,来指称我们的艺术之外,再没有别的有效手段了。”这段话弗里德里希,交代,是写于1932年的。他认为即便到了1955年重复使用,也不会对现实状况造成误解和误读。由此验证了这种概念的可靠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提到了为什么在描述现代诗歌时,用“否定性范畴”比用“肯定性范畴”更准确。之所以出现否定性范畴,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许多诗人,似乎已经超越了既有的理念范畴,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概念来追上他们,概括他们。在我的理解能力里,或许他想告诉我们,现代诗歌创作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一种彻底的不可同化性。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依然是一头雾水。因为理论的解读过程,必然是枯燥和抽象的。我们必须从西方抒情诗,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来理解这一概念。

19世纪开始,抒情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开始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形成对立,它强调诗歌的原创性,也就是寻找词语中未被发现的本原秘密。抒情诗被确立为诗歌最纯粹、最高的表象,赋予自己以下的权利:一种无拘无束、毫无顾忌的诉说,由此产生的专断幻想呈现,延伸到无意识、甚至空洞的超验游戏等。诗歌的创作,无非内容和形式两种。一种是内容表达、题材选择,另一种是结构意义和符号意识……如果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诗歌,是一种性格的人,那么与此同时,侧重于诗歌形式和结构的,就会有另一种性格的人,站立在他的对立面上。现代诗歌的风格、语言等探索种类,越来越繁多。“强调一首诗,越是个人化、地域化、限时化,它就越接近诗歌的中心”。这让我们在观察过程中,很难得出一个肯定性范畴的概括,不如用描述的否定性范畴,来得更为确切。



2012年3月3日涂鸦于,彩田村卧榻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3日读书笔记

穗言穗语(误读和解读)

1、每一个诗人,进入我眼帘的首先是名字,其次是诗歌。有时,甚至首先是诗歌,然后因为作品,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才会去寻找文本作者的名字。现在,我在阅读之前,会努力摒除经验积累和名气、名声等附加在上的诸多感觉。换成布鲁姆的说法,他会强调“影响”一词。也就是我们在阅读之前,会被一个名字的符号、自己的偏好、以往阅读经验的积累等,而带向影响的“麦田”或“泥潭”。

这种影响,如果进入写作过程,在我看来,就是影响力的辐射,有助于一个没有定型定性的诗人,形成自己独特的面目。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阅读产生的这种“影响力”,就会转弱,或者被作为诗人的读者,所拒绝。毕竟能产生影响力的诗人及其作品,一定是带着强劲气流的经典和气质的,才会让人产生阅读进程中的种种影响、焦虑、侵入和抗拒。

2、布鲁姆在《误读图示》中一再强调“误读”,称阅读的过程,也是广义的误读。这个观点有其一定的道理。按照我自己二十多年阅读经验的理解,我更愿意将阅读的过程,当成一个读者或诗人自作主张的冒险和历险。他在进入文本的时候,会搜索自己日常经验的积累,然后会在诗题、词语、句子、结构、气息等诸多环节,参与理解、分析解剖的全过程。

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真就是“误读”的泥潭和深渊,一种却是与作者琴瑟和鸣、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过程。尽管这两种情况,都会有部分和作者原初的立意和所指相吻合,但阅读的过程,肯定是读者自己驾驶汽车(思维活动)走完全程的历险。所以他所看、所感的风景,一定有自己臆想、衍生和侧重之处。一旦明白了这点,你就不难理解布鲁姆曾经提到的“强劲有力度”的诗人,影响的焦虑和辐射,误读的内涵和起源等。

3、布鲁姆 的在《误读图示》的第一章:诗歌的起源与最近几个阶段,首先提到了“维柯派”和“爱默生派”的诗歌理论。“维柯派”指向的是意大利历史哲学派,一个关键的所指历史循环论者,他们强调了人创造了神。维柯认为想象活动(即诗的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于诗歌的重要性。维柯研究美学问题,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从心理学一些经验、事实出发,来寻找人类心理功能和人类文化部门之间的因果关系。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他自己十分推崇培根)。

他说人类的原始期,如同人类的儿童期。而儿童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想象活动。只关心事物个体的具体形象,而不注重事物之间抽象的性质和关系。因为他们还不会抽象思考,只会模仿。他们以模仿自己能够懂得的事物,而获得游戏过程的愉悦。这就是诗的活动,借助自我理解的模仿,而完成的想象活动。维柯把全人类心里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感受,其后是心灵知觉,最后才是清晰的理智去思索。

了解这些,我无非想通过一个点,找出一条清晰、完整的线索和平面构图。帮自己理清阅读理论书籍时,出现的点滴疑惑和思索。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所在:就是一切的文化事项,都是形象思维完成的。形象思维就带着“创造”和“虚构”的性质,而创造和虚构本就是“诗”的活动。从维柯派提到的诗歌理论中,我突然顿悟,为什么孩童的许多语言,本身就是诗的语言。因为他们直接感受事物的具体形象,用自己想象的方式,模仿万物,虚构万物,并且“创造”万物。这里面有一点十分值得我们思考和玩味,那就是:形象思维的原始性和普遍性。从这点出发,我们就可以探寻诗歌起源的问题。原始社会的宗教、神话、语言、政治、法律等,都带着诗的性质。等人类的文化,发展到抽象思维之时,才正式走进了哲学意义上的活动范畴。人类从儿童期,转入了成年期,走入了“人的时代”,神话渐被遗忘,形象思维受制于抽象思维。诗也就失去了原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这一个点出发的话,我还可以想到,如今中国诗坛之上——两种风格的对立,抒情性和叙述性,感性和理性的争辩。如果,单从诗歌的出发点,或者说诗歌的起源,是缘于“创造”和“虚构”的心理活动,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矛盾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契合点。那就是诗歌创作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配比——其中感性和理性的比例值?!当我们过分强调诗歌的理性和意义,诗歌就会失去其产生幻觉的本能和愉悦灵魂的感性特质。

转了很大一个圈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哲学、美学窥探的缝隙,从诗歌、人类的起源,心理学的诸多特征等综合汇聚,我终于明白许多诗人、诗歌理论,都一再强调诗歌产生的过程中,诗人的心理活动,其中即包括儿童的视角,心理活动的虚构功能——形象思维的参与;也包括成人的思辨,在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的整合。

那么无论是强调一种身体原始的感触“身体在思想”,还是强调一种经验积累、直观客观的碎片呈现“叙述可能性”。这都是一场感性和理性的交战过程。由此形成每个诗人的诗风、语言、结构、气场的不同。

4、要想明白一种思想、流派的由来,就必须知道他思想的萌芽和起源,流派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壮大的。文化的渊源,永远是一脉相承的,从来不会无中生有。

一本小小的书,有时会通过一个词语,铺开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无尽天空和繁杂的领域。你丝毫不要惊讶,一本小小的书它蕴含的未知的容量和无穷视野。现在我通过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的五本诗学理论书籍,在不断的阅读中,通过某个词语无限扩展,窗口不停的打开,由此链接成一个无限广阔的读书网络,我乐在其中,或迷或悟,或喜或悲……

我是一个喜欢“原本穷末”的人,听说过蚂蚁啃大象吗?或许我就是一只不自量力的小蚂蚁,我不害怕自己的无知,我害怕自己的厌倦和畏惧。诗歌于我来说,就是一生的华彩衣裳,我会让所有的学科,都为诗歌的T型舞台,打开展示的通道和诗歌秀的舞台。

我相信一种命定的邂逅,如同自己13岁时,就选择了诗歌,周岁时,选择了笔墨和书籍。美丽的外表是父母、上帝赐予的财富,而唯独自我的灵魂,心灵的园地,是我自己今生,自我的开垦和修缮。它的美好和光芒,诗歌是最好的园丁和画师。余生,我将和诗歌同生同死!

5、布鲁姆提到自己研究“误读图示”,包括《影响的焦虑》的根据和来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维柯派和爱默生派的诗歌理论。我在前面已经简单、粗线条地阐述了维柯派的一些主张、理论和观点。现在我们再去了解和复习一下爱默生派的诗歌理论吧。一种有意识的非理想化的尝试。

提到爱默生,我们会想到几个关键词:超验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哲学评述等。一种思想的形成,一定和他的个人的成长经历和阅读经验有关。从爱默生的出生、成长、游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晓——爱默生的美国超验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大家可以搜索、百度他的资料来完整学习和填补思维空白)。

被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的爱默生。1803年5月25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他的生命几乎横贯19世纪的美国,他出生时候的美国热闹却混沌,一些人意识到它代表着某种新力量的崛起,却无人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也可以说: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爱默生回到波土顿后,在康考德一带从事布道。这时他的演说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风格,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梭罗、霍桑、阿尔柯、玛格利特等人举行小型聚会,探讨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问题。这种聚会当时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爱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 1840年爱默生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进一步宣扬超验主义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演讲汇编成书,这就是著名的《论文集》。”

将这段百度而来的资料之所以摘录其中,是为了让自己清楚地认识,爱默生派的形成、缘由和影响力的辐射。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地方,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以及梭罗相关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

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是强调精神,或超灵,认为这是宇宙重要的存在因素。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

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钱和富贵。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

其三,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灵的外衣。因此,它对人的思想具有一种健康的滋补作用。由此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

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有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已经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超验主义者的贡献,在于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的哲学命题,解放了美国思想,也使美国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从模仿英国及欧洲大陆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

有人曾经说“超验主义”其实是不太确切的戏称,若从认识论上,这一思潮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崇尚直觉和感受。那么这一思潮的意义,重点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大家起来行动和创造,并且反对权威、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方面的意义。超验主义,曾对美国精神和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而独特的面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6、几乎所有的诗歌批评家和理论学家,他们都有自己专业主攻的范畴和研究领域。有时候可以互相印证,彼此渗透。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美国耶律大学,耶鲁“四人帮”里解构主义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布鲁姆,美国“新批评”派克林斯*布鲁克斯,还是德国费赖堡大学的学者胡戈*弗里德里希,以及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等,他们对于经典的看法和认识,有时会不约而同作为一个维护经典和传统的举大旗者。

他们的理论框架和批判认知,都必须借助一个个经典案例,也就是各个时期产生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来一步步澄清、理顺自己的文艺理论观点。我喜欢透过纷繁的现象,看理论形成的本质。

也就是说若没有经典的案例,所有的诗学理论和哲学检索,都是一张废纸和空中楼阁。我在没有仔细阅读各类诗学理论书籍之前,就曾坚定不移地说过:“真正的好诗和艺术作品,是超越它所在时代的任何诗学理论和艺术体系的,而且可以被时间来验证,并且藐视时间尘埃的遮蔽下的真相。”

应该说诗歌文本、经典作品,会左右,一个时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同时优秀的诗歌理论著作,又会反过来促进各个诗歌流派的完善、发展,以及许多诗人未来探索之路的修正和继续深入。

譬如布鲁克斯的知名的文学理论著作《精致的瓮》,他就提出了独特的诗学主张,他认为:分析一首诗,应该以“结构”为本体,而不是以“内容”或“题材”为本体,这样就十分鲜明地强调了文学批评中,文本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得出这个结论的基础,就是他书中,精选的案例,他选择了邓恩的《成圣》、格雷的《墓畔哀歌》、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叶芝的《在学童中间》等十首诗,以专门的章节,来阐述悖论、反讽、含混、意象等理论视角,不遗余力地强调了文学批评里,这些文本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布鲁克斯的这种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法,可以说是代表了20世纪文学研究未来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

7、简单的概括一下,自己目前所接触到的五本诗学理论书籍,我先从《误读图示》开始概括和延伸思考。这本书是布鲁姆,在延续《影响的焦虑》一书的诸多观点和认识的基础上,对许多诗人之间,密切的联系,作品和作品之间的,诗人和诗人之间的,产生影响力的范围和辐射。这是一个繁复、互为影响的过程。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阅读,找出影响力、动力的源头。也就是作者,研究经典过程中,依据了哪些重要理论和其中最重要的几位诗人,譬如弥尔顿、爱默生等。他们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一种覆盖的阴影和误读的渗透。

弥尔顿代表一种传统诗歌的阵营,其中有诗人叶芝,而爱默生影响的流派,则代表打破传统,当代的诗歌阵营。从最早庞德、艾略特的显豁隐喻,到史蒂文斯的转代引喻,两者之间有着师承关系,同时又在变革中摒弃,或可称为“影响后的影响,阴影中的阴影”。

在我的理解来看,我更愿意,就近取材、就地取材。譬如自己少年之时,最早接触诗歌,谁曾给自己最早的诗歌语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中国新诗八十年涌现的朦胧派,和九十年代初的先锋派等。还有不同时期,许多外国诗人一知半解的痕迹。而这些影响的痕迹,阴影的覆盖,总是不停地被模仿和取代的,这是一个逐渐加深认识和摒弃的过程。

一个诗人的诗歌成长过程和每个时期留下的作品,如果他能做到与时俱进,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并且可以通过细致的分析,透过他某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或代表作,呈现一个个体,与某种诗歌流派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自我的独特性。我想每个诗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一个引路、点灯之人。有时会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部作品和某一种思潮,有时却是一种综合因素的汇聚和成因,形成对他未来诗歌语言、结构、气息等等的影响、风格和覆盖。

学习、领悟任何一种诗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离开诗歌文本,凭空想象去研习和探询。知晓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合规的诗写者,未来就不会盲目的阅读、模仿和赏析。他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薄弱环节,有选择性的阅读和加强。

在我看来,诗歌写作过程,的确有神授的部分,不可解释和揭示的一面。同时又有可以理性分析,理清创作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各个心理阶段和物理反映等。那么“身体在思想”就不是在盲目、无序、随意的思想,而是在理性构筑地基、框架的基础之上,根据一个诗题,发散而开,有序地组织语言材料,截取记忆画面,呈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振效果之后的“语言图谱”,由此落成“诗”的大厦。

8、要认识现代诗歌,首先要懂得如何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创作体会,来描绘这一无法一锤定音的概念和范畴。我对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在《现代诗歌的结构》一书里,提到了“否定性范畴”,具有某种直觉的抵触情绪。有时,我们中外诗人、学者思考领域和习惯的不同。我或许更喜欢,用肯定的方式,来接受某一观点,其后再去寻找否定的可能和颠覆的必要性。

也许是书本翻译上出现的模糊、歧义问题,也许是我太过较劲和认真。其实我发现许多西方思想家和学者,都喜欢在研究的过程中,给某一类文学作品,戴上一个适合的帽子和醒目的标签。当然有时这是必要的梳理和归档。

他之所以一再提到“否定性范畴”,是有一个时间链条来索引的,也就是说,谈到当代抒情诗,其中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英语文献中,都会列出这样的一系列关键词。而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述,而不是贬责的。它们包括:方向丧失、通常物消解、排列风格、去诗意化的诗歌、摧毁性闪电、切割性图形、粗暴的突兀、脱节、散焦观看法、间离化等……。后来西班牙评论家达摩索*阿隆索这样总结:“目前除了以否定性范畴,来指称我们的艺术之外,再没有别的有效手段了。”这段话弗里德里希,交代,是写于1932年的。他认为即便到了1955年重复使用,也不会对现实状况造成误解和误读。由此验证了这种概念的可靠性。

他还提到了为什么在描述现代诗歌时,用“否定性范畴”比用“肯定性范畴”更准确。之所以出现否定性范畴,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许多诗人,似乎已经超越了既有的理念范畴,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概念来追上他们,概括他们。在我的理解能力里,或许他想告诉我们,现代诗歌创作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一种彻底的不可同化性。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依然是一头雾水。因为理论的解读过程,必然是枯燥和抽象的。我们必须从西方抒情诗,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来理解这一概念。

19世纪开始,抒情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开始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形成对立,它强调诗歌的原创性,也就是寻找词语中未被发现的本原秘密。抒情诗被确立为诗歌最纯粹、最高的表象,赋予自己以下的权利:一种无拘无束、毫无顾忌的诉说,由此产生的专断幻想呈现,延伸到无意识、甚至空洞的超验游戏等。诗歌的创作,无非内容和形式两种。一种是内容表达、题材选择,另一种是结构意义和符号意识……如果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诗歌,是一种性格的人,那么与此同时,侧重于诗歌形式和结构的,就会有另一种性格的人,站立在他的对立面上。现代诗歌的风格、语言等探索种类,越来越繁多。“强调一首诗,越是个人化、地域化、限时化,它就越接近诗歌的中心”。这让我们在观察过程中,很难得出一个肯定性范畴的概括,不如用描述的否定性范畴,来得更为确切。



2012年3月3日涂鸦于,彩田村卧榻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8世纪的理论先驱:卢梭和狄德罗


卢梭的生平: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著名的哲学家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卢梭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

1728年卢梭16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5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56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30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不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狄德罗的简介和生平:

1)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年10月5日 - 1784年7月30日),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年——1772年)。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其它著作包括《对自然的解释》 (1754年)和《生理学基础》 (1774年——1780年)以及一些小说、剧本、评论论文集以及写给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才华横溢的书信。

2)1752 年的法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巴黎的贵族妇女都喜欢在梳妆台上,放上两本精装的《百科全书》。这种作法很快风靡一时,几乎成为巴黎上流社会妇女的一种时尚。于是,几位近臣向国王路易十五提出警告说,如果在每一位夫人、小姐的梳妆台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的话,那将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路易十五于是下令对该书予以查禁。但这场梳妆台风波并未能真正阻止《百科全书》的出版发行,订单依然从四面八方飞来。什么样的《百科全书》能够这样风靡?甚至招致王公大臣们如此的忧心忡忡?这就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主编的法国《百科全书》。

德尼·狄德罗,1713 年10 月出生于法国兰格尔一个富裕的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代,他先后在兰格尔和巴黎的天主教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又去学习法律,但他没有像家庭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而是在巴黎当了一个流动书商。狄德罗厌恶宗教和专制王朝的法律,对自然科学和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他很快结识了许多自由主义思想家,并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1746 年,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谴责了暴君的压迫,并怀疑上帝的存在。这本书刚刚问世,立即被巴黎议会下令焚毁。但是狄德罗并没有屈服。1749 年他又出版了《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引起教会势力的仇恨。他被扣上“思想危险”的罪名,关进了监狱,3 个月后才得以释放。

1728 年,英国钱伯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百科全书,在欧洲获得好评,销路很好。1747 年,两个法国出版商准备把它译成法文出版,于是找到34 岁的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他们接受下来后,却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接受了这个建议。

狄德罗马上拟定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大纲,并印刷了8000 份说明书,向社会公布了该书的出版宗旨和编辑计划。他明确宣布,出版《百科全书》的目的,在于改变迄今为止人们的思想方式;搜集知识,传之后代,使后人不仅知识更加丰富,而且更加有教养和幸福。

狄德罗的计划得到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20 多位著名学者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狄德罗把法国最优秀的100 余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组织起来,共同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由狄德罗任主编,达朗贝尔任副主编。在编辑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代来第三等级利益,以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

编写一部内容新颖的《百科全书》,对狄德罗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伴有厄运。还在《百科全书》的征订阶段,他就以“思想危险”的罪名被捕入狱,坐了几个月的牢。第一、二卷出版后,教会指派三名教士逐条审查,指责为“异端”。巴黎高等法院更对一位作者提出起诉,迫使他不得不出逃。然而此时,《百科全书》却在社会上广泛地流传开来。人们争相阅读,赞叹不绝,直至酿成梳妆台风波。路易十五的下令查禁,反而引起公众更大的兴趣,甚至发生了国王的情妇和王公贵族为《百科全书》说情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同情这些哲学家,支持他们的进步观点,当局只好默认《百科全书》继续出版。

1757 年初,达米安行刺国王未遂事件发生后,法国封建势力借机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在一片恐怖气氛中,《百科全书》的160 余名条目作者在受到监视后,相继退出。一直协助狄德罗工作的副主编达朗贝尔,也因忍受不了威胁和折磨,提出了辞职。在处境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一些好心的赞助人也劝狄德罗远走他乡,在国外继续编辑工作。但狄德罗却毫不畏惧,明确表示:“我们难道是白白被人叫作哲学家的吗?”

他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洛克和拉·美特利的唯物主义,反对贝克莱主教和大卫·休谟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他认为没有超物质或离开肉体的精神和心理,他把人比喻为一架具有感觉和记忆能力的钢琴,嘲笑贝克莱“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这真是一架“发疯的钢琴”。他把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心理的过程都看作物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他说:“这些物质因素逐步产生的结果,便是一个迟钝的生物,一个有感觉的生物,一个有思想的生物。”狄德罗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源泉,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是由感觉发展而来的,这是典型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

1766 年,对于《百科全书》作者们的迫害达到了顶点。一位高等法院大法官狂叫着:“哲学家的书烧够了!现在该是烧哲学家本人的时候了!”国王颁布命令;所有购买者必须呈缴全部已购的《百科全书》。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狄德罗在秘密状态下,仍继续坚持全书的编辑工作,终于在同年完成了全部正篇的编辑工作。当他审定完最后几页文稿时,十分感慨地说道:“再过十几天,占用了我二十年时间的这项工作就要完成了。这并没有大大增加我的财富,却使我几经风险,差点要离开祖国,失去自由。” 1780年,《百科全书》 35 卷全部出齐。

在整整20 年中,狄德罗为百科全书的编纂倾注了全部心血,直至一人苦撑着局面。他不仅要从事写作和编辑,而且要经常回击封建文人和僧侣的进攻,时时防备警察的袭击。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他的名字和这部书一样,将千古不朽。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狄德罗的晚年十分穷困,这与他丰富的学识和大量的著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从未得到过官方的承认,也没有得过任何职位。他为了给女儿购置嫁妆,不得不忍痛卖掉自己的图书。自称为“开明君主”的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闻讯后,便派一名代表来巴黎,用1000 英镑买下这批图书,并仍由狄德罗代为保存,同时聘请他为女皇的图书管理员,发给年俸。为了表示感谢女皇的关照,1773 年10 月,60 岁的狄德罗前往彼得堡,并在俄国各地旅行。叶卡特琳娜热情接待了他,并经常在下午同他讨论哲学问题。不久,他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接收为正式院士。 1774 年3 月,狄德罗结束了俄国之行,回到了法国。

1784 年7 月30 日,狄德罗在巴黎去世,终年71 岁。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他女儿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3 20: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意义上,一个真正的诗人,是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气节,同时也有勇气否定陈旧的自我,找寻崭新的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狄德罗的生平、哲学思想和艺术成就

狄德罗生于朗格里。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他精通意、英等几国文字,以译述沙夫茨伯里的《德性研究》而著称。

狄德罗在主编《百科全书》的25年中,深受弗朗西斯·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培根关于编辑百科全书的思想,促使他坚定地献身于《百科全书》的事业。

狄德罗除主编《百科全书》外,还撰写了大量著作,在他的《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怀疑者漫步》《论盲人书简》《生理学的基础》《拉摩的侄儿》《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宿命论者让·雅克和他的主人》《驳斥爱尔维修〈论人〉的著作》等著作中,表述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他的《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论戏剧艺术》《谈演员》《绘画论》《天才》等著作中,表述了他的“美在关系”的美学思想。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哲学思想

狄德罗的哲学思想既反映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夹杂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1749年发表的《论盲人书简》充分表述了无神论思想。这种思想没有停留在以触觉为衡量事物存在与否的准则上,深入到了理论思维的领域。

狄德罗把世界设想为一个大系统,认为其中存在的只有时间、空间与物质;物质本身具有活力,能够自行运动,不需要它以外的神秘力量参与;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造成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这个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由于物质不断运动,永远处于变化的过程中,所以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联系与统一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蕴涵关系。在狄德罗的自然观中,含有转化的观念。他肯定自然事物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还涉及事物质的变化。但狄德罗的自然观仍然存在形而上学倾向。他把一切变化都归结为“纯粹数量增长”,把自然中的因素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认为由元素组合的事物,通过嬗变而彼此交替,只能形成循环的局面。

在认识论方面,狄德罗强调感觉论,认为出现在理智之中的,必然首先导源于感性认识,他从认识的起源上反驳先验论以及纯属思辨性质的形而上学。主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条轨道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人类认识。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美学思想

狄德罗依据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美在关系”说。认为“美”是一个存在物的名词,它标记着存在物一种共有的性质,这个共有的性质就是“关系”。这就是“美在关系”的含义。“美在关系”就意味着美在事物的客观性质,事物的性质是美的根源。狄德罗还认为“关系是悟性的一种作用”。根据这一点,他把“关系”基本上分为实在的关系 、察知的关系和虚构的关系。与这三类相应,美也分为三种:“实在的美”,又称为“在我身外的美”:“见出的美”,又称为“与我有关的美”;虚构的美,实际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

按照“美在关系”的观点,狄德罗解释了现实美和艺术美。他把艺术美看作“模仿的美”。他主张艺术效法自然,反对仿古,反对墨守成规。认为大自然高于艺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但是,狄德罗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并不甘愿作自然的追随者,所以他又认为艺术真实既不应违背自然真实,又不等于自然真实,艺术真实必须符合艺术家的理想,符合他所虚构的关系。而在艺术美的现实和理想两个方面,他又更重视理想。

狄德罗认为,审美鉴赏不单是审美感受力,也是审美创造力,美感是和一个人的想象、敏感和知识成正比例增长的。从审美创造来说,审美鉴赏是指“趣味”和“天才”。趣味创造作品是依据法则的知识,只能产生一些“惯性的美”。狄德罗把趣味、天才同审美感受区分开,又把趣味同天才区分开,没有充分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渗透的复杂关系。依“美在关系”的观点,狄德罗还考察和研究了审美判断的标准以及审美判断产生分歧的原因。他的美学思想,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西方美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在他的美学思想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混乱。他把美看作是在心灵中由“悟性”唤醒“关系观念”的东西的标记。有把美和美感混为一谈,甚至以美感作为美的基础的看法。没有划清美与美感的界限。

狄德罗认为,俄国学校应该向一切儿童广开大门,没有任何等级的差别,初等学校应是强迫的、普及的和免费的。应给初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直接升入大学的可能性。他提出的学校体系是初等学校毕业升入中等普通教育的文科,文科毕业后就可以升入医科、法科及神学科去完成高等教育。同时他主张设立多种高等专门学校,诸如军事、工程、航海、农业、商业、艺术等学校,以及训练文官的政治学校。在各类学校中都要加强数学课的教学,同时增设自然、物理、化学等科目。

艺术成就

1759年-1781年他为巴黎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沙龙”写过10多篇评论文章,攻击以布歇为代表的浮华纤巧投合贵族趣味的洛可可艺术,提倡现实主义画风。他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线,用散文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后世的“正剧”。他写的两部“严肃剧”《私生子》《一家之主》在艺术上并无可取之处,但是他为这两部剧本写的序言具有理论价值。《谈演员的矛盾》(原题为《关于演员的与众不同之见》)。是对表演技巧的探讨。他认为演员一方面要把他所扮演的人物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却不应亲身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需要保持冷静,这便是演员的“矛盾”所在。

狄德罗的文学创作有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此外,还发表过一部长篇小说《泄露隐情的首饰》和一些短篇故事,如《他与我》、《蒲保纳的两个朋友》、《这不是小说》等。


教育理论

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酥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父亲一声不吭。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

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就是狄德罗。他主编的《百科全书》引领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狄德罗的父亲是明智的,他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使狄德罗明白了其实学习才是他最恰当的选择。让每个人通过教育获得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完成自己最适宜最喜欢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家长,对子女总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希望他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这既可以使子女有好的前途,同时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于是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在子女身上,特别是当子女的状态与自己的期待发生错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子女服从,而没有考虑子女的想法和实际,轻易地教训子女:“你不对。”或者说:“你距离我们的目标太远。”

“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狄德罗认为,俄国学校应该向一切儿童广开大门,没有任何等级的差别,初等学校应是强迫的、普及的和免费的。应给初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直接升入大学的可能性。他提出的学校体系是初等学校毕业升入中等普通教育的文科,文科毕业后就可以升入医科、法科及神学科去完成高等教育。同时他主张设立多种高等专门学校,诸如军事、工程、航海、农业、商业、艺术等学校,以及训练文官的政治学校。在各类学校中都要加强数学课的教学,同时增设自然、物理、化学等科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诗歌写作过程,的确有神授的部分,不可解释和揭示的一面。同时又有可以理性分析,理清创作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各个心理阶段和物理反映等。那么“身体在思想”就不是在盲目、无序、随意的思想,而是在理性构筑地基、框架的基础之上,根据一个诗题,发散而开,有序地组织语言材料,截取记忆画面,呈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振效果之后的“语言图谱”,由此落成“诗”的大厦。

今后每天都来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3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