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穗言穗语之《二月诗话》

题引:一个人,在阳台良久的站立。望着远方,夜色很明亮。林立的高楼,让人在喧哗中感受安静。我什么都想不起来,只是安静地抽烟,专注、认真地抽完一根烟。

2月9日-2月22日

1、穗穗说:心里有什么,水中倒影什么。还好,俺看到的,都是人,不是妖。唇齿真可笑,从此——不说而说。

2、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有意思哦,但不是我说的,是生活本原的体悟。

3、创造一个草原,其实只需要一个眼神,无中生有的……跟随的蜜蜂,根本到不了草原,他害怕辽阔,就是致命的毒。晚安!并非晚了才安,而是无梦才安。

4、一念入定般若生!八风吹不动……不住色、声、香、味、触,也不住空。安住真心,降伏虚妄。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众生平等,口舌生是非,所以未来穗不再多言。缘来烦恼,缘去寂空。我会发心离四相,安住菩提真心。

5、吵死了,窗前的工地上,我觉得有一万万只,知了在叫!耳朵开裂,成了断裂的银河,我也被切割,成为两个失去联系的银河边的孤儿!!

6、有时,我们对自己感觉到很陌生,是因为我们的体内,还住着前生的业和未知的种:)。

名字只是符号,有时你会对它产生疑惑。很多时候,我常怀疑,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以至于几天都在恍惚中,不停地问自己:你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呵呵~~活着很好

7、说心里话,我很怕在一种灰色的情绪里沉浸,因为自己有好几年都在其中挣扎。

所以我愿意,祝福所有的人,希望明媚的阳光多照见阴暗的角落。让思考的天空,虚无的大地,更能多些花香和鸟语。

远方的朋友,可否让我寄出一片阳光的绿叶,虽然它平常、缺乏深度,却是温暖的馈赠。好让大家每天开心多一点……

8、看友人《徒然草》,自言自语三则:
1)院落的桂花再次开放,小而香。如你秘藏的昵称……
2)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用三季瓷白的小小馨香,无字的抒写,回复远方的叶子。
3)春阳暖了,有人观瞻流水边叹息的花瓣和唇齿。

9、其实我一直认为,诗坛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试想一下,任何一朵花,怎么可能有百种香气呢。
所以不妨时刻保持自己的长处,不时地转身改变,让自己的语言和诗歌如同常青树或常青藤一般,年年新绿。
我还认为批评别人的前提,必须自己经得住批评,并且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勇气。越是有才华、高度的诗人,更该虚怀若谷、认真谨慎。

10、诗先锋《视觉乱炖》九首之下和树妖的对话留存

树妖语:每次看你写的总让我想到罗素所说的支持人类活下去的三大动力因素。在你身上我看到了爱。你已经写出了诗歌的最大意义,在此看来,那些所谓的诗歌形式技巧和手法不过是一堆臭狗屎而已。另外,我也祝福你能够得到更多的温暖和爱。

穗穗答:谢谢树妖,这一刻我突然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

虽然穗穗有很多沮丧的时候,却同时也有很多开怀的时候。我承认在自己坚持写作的二十多年间,我的确遇见了许多一生一世的知音和知己。如同你说的,他们(她们)爱我,真真切切的爱,如同我诗歌里的坦白和洁净。

这些年一直孤独的走着,坚持着自己,我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流派和主义的阵营,因为我曾经说过:这个诗坛,永远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朵花,永远不会开出百种香。所以一个诗人,或者说一个合格的诗写者,首先学会的是做人,真正的做回自己,用诗歌相伴一生,而不是把诗歌,当成名利的跳板和衣裳。写诗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这不是唱高调,是知行合一,心口如一,爱他人如同爱自己。

要做到这些,有时并不容易,人都有私欲和私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时时提醒自己,自己所渴望的,正是别人所渴望的。如此我才能将心比心,与人为善。

谢谢你,树妖,你让我流泪了,想到自己这些年为诗歌无怨无悔的付出,其实收获的更多,比如一辈子的友情和真情,还有许多我不知名的朋友,默默的关心和鼓励,我知道他们存在着。这是给自己继续走路的无限动力。我并不孤独和孤单,我不怕病痛的折磨,我爱这个人间,爱我身边这群同样坚持的伙伴们。

我会继续练习自己薄弱的地方,诗歌也是一门手艺活,我热爱这门手艺活,所以余生我想做一个最好的手艺人,但是我不会把诗歌仅仅当成手艺,我会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爱,融入这门手艺。让自己写下的诗歌,是活物,是有血有肉的珍品,而不是纸花和死去的美人。谢谢你的鼓励,我想拥抱你。

11、在诗歌报水区看到转帖的一篇文字,冀星霖《后现代诗歌技法十八式》,我想说所谓的后现代许多手法,也都是原有的,如同本是一种药。换个药名,诞生出来,贴上个新标签,就卖出一个好价钱来。此乃个见,个见。穗言疯语也~~大家千万,别把俺的话当真!!

12、现在的许多诗人,他们抱着一堆时髦的后现代技法,而忘记了诗歌的真正意义,就是灵魂的在场,他们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技法,抹杀了文本背后的人。而我想说:后现代之后的后现代,就是返璞归真,我们需要再次举起历史使命的大旗,拯救这个时代。诗歌和人类,都需要救赎和真正的文艺复兴!

13、灵魂的缺失和时髦的技法,本不该互相离弃。可是太多人喜欢搞怪和所谓的技法了,他们本末倒置,完全忽略了文本背后真实存在的人和人性。诗歌沦落为街头的卖艺人和清口相声,娱乐着、愚乐着、忽悠着全体诗坛!

14、微博上,大家精彩的讨论留存!

@紫穗穗:在诗歌报水区看到转帖的一篇文字,冀星霖《后现代诗歌技法十八式》,我想说所谓的后现代许多手法,也都是原有的,如同本是一种药。换个药名,诞生出来,贴上个新标签,就卖出一个好价钱来。此乃个见,个见。穗言疯语也~~大家千万,别把俺的话当真!!

泥马度糠王:到处是比赛着使坏搞怪,诗界名家们就像任志强不把买房人读诗气糊涂骂晕他们不高兴。//@商略: 大概是仿造十八摸滴。//@泥马度糠王: 到处都是人妖级别的骗子、所谓方家。//@紫穗穗: 回复@任显明:晕,我非大师,不过是一个爱胡思乱想、写点诗歌的家庭主妇。早安。 //@任显明:穗穗大师早上好!

风过喜玛拉雅:是啊,只是换了名称而已。

泥马度糠王:回复@紫穗穗:靠玩名词起家的无一不是骗子,就像马劣将中国人非玩死不可。 //@紫穗穗:一石激起千层浪。若真有什么所谓的后现代技法。那么后现代之后的后现代技法,就是返璞归真,再次举起历史使命的大旗,这个时代,诗歌和人类,都需要救赎和真正的文艺复兴!

福田弘哥:本质是人性的救赎与复兴//@紫穗穗: 一石激起千层浪。若真有什么所谓的后现代技法。那么后现代之后的后现代技法,就是返璞归真,再次举起历史使命的大旗,这个时代,诗歌和人类,都需要救赎和真正的文艺复兴! //@泥马度糠王:到处是比赛着使坏搞怪,诗界名家们就像任志强不把买房人读诗气糊涂骂晕他们

紫穗穗:灵魂的缺失和时髦的技法,本不该互相离弃。可是太多人喜欢搞怪和所谓的技法了,他们本末倒置,完全忽略了文本背后真实存在的人和人性。诗歌沦落为街头的卖艺人和清口相声,娱乐着愚乐着忽悠着全体诗坛!

鞍山诗人:内涵与外延//@默抒:赞同//@紫穗穗:现在的许多诗人,他们抱着一堆时髦的后现代技法,而忘记了诗歌的真正意义,就是灵魂的在场,他们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技法,抹杀了文本背后的人。而我想说:后现代之后的后现代,就是返璞归真,我们需要再次举起历史使命的大旗,拯救这个时代。诗歌和人类,都需要救赎和真正的文艺复兴!

————————————————————————————————————————————

泥马度糠王:现在诗歌刊物及发表诗歌的刊物,惟一存活的法宝就是靠某些人拉皮条、进行诈骗,发表作品上重要栏目搞所谓重要活动,授层出不穷一文不值的奖项。但这样丑闻因为各级文联作协只有他们认,并且潜伏在各级职能部门的诗歌伙计,盗用国库公库不要他们自己掏一分钱与诗界倒爷们合作,为自己捞名获位。

紫穗穗:呵呵,一针见血。因为他们太需要座位、排名和话语权了。
钱权交易之后,物质丰满了,他们需要精神的化妆,以便更加儒雅、高尚、光辉,开始考虑“名垂青史”了,于是,现在是名权交易不断衍生和横行的年代!!

泥马度糠王:回复@紫穗穗:这三十年诗歌颇为曲折,直至现在跌进低谷,与一帮身在官场职场的下流诗歌痞子们一直在挖空心思,进行各类谎言编织、各种误区设置,就像围场,将所有写诗人读诗人转进去,跑马圈地,各占山头树旗,期世盗名有关。

紫穗穗:关键是,很多人心甘情愿的被豢养、被圈定,而且若被屏蔽,就一门心思的钻营,生怕被“正牌”的所谓营地,忽略了,少了自己的光芒四射大名啊。

泥马度糠王:回复@紫穗穗:古代官商的附庸风雅,还是有些良知的,就是结交诗人买他们的诗画,改善诗人的生活。现在官商界所谓诗人是自己以各种顺口溜和各种抄袭、盗版诗作亲自上阵充诗歌大爷,把自己培养成著名诗人,甚至各类诗歌匪帮合作,企图将所有诗人遮蔽掉、埋没掉。一帮狐群狗党独霸诗坛,颠覆诗歌。

紫穗穗:回复@泥马度糠王:你也是清醒之人,清醒必然会愤怒和痛心。我想未来的时间和人民的眼睛,依旧是雪亮和公正的。那些伪真的所谓诗人、流氓、土匪等等,终会清扫出诗歌洁净的圣坛和圣殿的。借用食指的诗歌——我《相信未来》! !


2月28日穗言穗语

1、“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海德格是一个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哲学家,而在各种艺术中他最重视诗。他曾在三十年代《艺术作品的本原》里断称:“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此见我深表同意。

2、说到诗与哲学的关系,实际上简而言之就是诗与思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是两个独立的圆圈,有互为覆盖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在于彼此独立的部分。由此两者不可互为取代,只可互为补充。(未来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表现诗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3、诗歌的言语,由思落入实际的文字,最后形成了诗的文本过程。很多时候,诗“看似游戏,而实质不然。”(荷尔德林诗释)。在我看来,说:“诗是语言的艺术”,毋宁说诗人找到了语言的原始秘密,本质的言辞,由此反映事物的光泽。

4、如海德格所言:“语言自己在说话”。诗人,往往传达神灵的声音。这种说法,几乎所有的文化里都曾纪录过,也几乎很多国家、民族的诗人都曾如此感应过。

5、“主导力量不再是艺术家所欲表达的心态,而是他欲借以表达心态的语言本身。语言,美和意义的乡土,自己开始思考、说话……语言之流在它流经之处按照自己的法则创造着韵律,创造着无数其它的联系,这些联系甚至是最重要的,虽然还从来未被探索过,未被充分认识。”——(《日瓦格医生》6,437)

6、语言在某种未被说出的东西中说话。诗人由语言本身丰富的蕴藏,所牵引着,聆听、应和这种本然而是的语言,从而让万物展现它们的本来形象。“存在,在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栖息在语言所筑的家中。思者和诗人是这一家宅的看家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说使存在的开敞形乎语言并保持在语言中。”——(《论人道主义的信》7,313页)

7、诗人何为?一个贫瘠年代,作为一个诗人,就是以诗的方式,找寻众神遁形时留下的踪迹。诗人在世界的暗夜里道说神祗。


2月28日感言和笔记

1、在《读诗的艺术》里,一再强调:要把诗当诗来读。因为诗歌,在某个时代或时期里,有时被我们附加了太多的意义,譬如: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诗让许多类似的比喻成为了可能。

2、真正的好诗,在我理解,是超越它所在时代的所有理论,是可以让时间来随时验证,并且藐视时间尘埃遮蔽的真相。

3、比较中外、古今赏析诗歌之法,实在有天壤之别。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司徒空曾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几乎中国的古人,都认为诗歌最好不要过于涉及到理论之路。彰显一种诗意,要在不被限定死的境界和框架里进行。而外国的诗论或者西方理论批评,却强调一个“有迹可寻可循的逻辑结构,以因果律为根据,陈述,然后证明而呈现的批评过程。”它们几乎遵循以下的条件:
1)有阅读,认定出作者的用意和主旨。
2)抽出例证,加以组织和阐明
3)延伸,然后总结,得出一个具化的结论。

4、古人言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后而得之。某种意义上,这种观点,于现代诗歌赏析来看,仍不过时。一个诗歌批评家,必须将读者“思而得之”的东西能清晰地呈现在其他的读者面前。这时候点到为止的片段性批评,就不足以表现诗歌的能指本身。所谓“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这样的美感经验实质上,还是一种直觉体验,并非演绎推理而得。现代诗歌,有自己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关系。

5、诗歌无须媚俗,也不是用来取悦大众的。诗歌是关乎于精神层面的思考和呈现。和时代同行,但不同流合污!

6、在我看来,诗歌广义的抒情性,是诗歌赖以存活的根基和活水的源头。当我们单纯地否定了诗意的抒情本质,一味宣传诗歌的理性和哲性,或者意识的无厘头,结构的重要性等等,我想诗歌已然失去了“纯粹”和“神性”的那一部分。广义的抒情性,不是侠义的抒情手法,而是一种诗歌缘于人类情感的地基。

7、某种意义上,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也可以称之为“哀伤的朝圣者”,这让我想到哈罗德•布鲁姆在《论经典》曾一再提到词汇“经典悲歌”。一个缺乏经典的时代,众多的诗人,都在呼唤着、期盼着“经典”的诞生。而众口一致的所谓“经典”,在中国更是少之又少。

8、其实任何时期,我们都需要文学经典。在与文化批评者的争论中,哈罗德•布鲁姆无疑是其中最为坚定而虔诚的“骑士”。这位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在其著作《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用充满怀旧和感伤的笔调,列举了西方26位经典作家及其不朽作品。换句话说,就是列出了一张书单,号召人们重新走上经典的朝圣路。

9、我们不谈经典,是因为能够成为经典的东西不多,或者还没有正名和发现。我相信中国的许多诗歌作品,不乏经典。关键是谁来认定、集锦。能否达到一个共识,这才是最关键的。其实我们的确需要自我反省,搞清楚“经典”的真实意味。对我们自己所处的世界文化大环境,有一个清醒的意识和认知。

10、“误读”一词,在我看来的确魅力四射。因为如果不“误读”,就没有一条道路的无限延展,甚至会去向不明。关键是对于诗歌来说,误读这两个字,并非字面之上的谜团,而是它能带动读者本身,如同一趟火车的车头,以个体的角度进入诗歌的内部。

11、喜欢在阅读一本书籍之前,研究书名的由来,作者的简介,其成书的缘由和故事,以及他人的阅读体会和读书笔记等。我总觉得任何思想都是有源头和踪迹可寻的。没有无中生有的理论,只有水到渠成的整体诗论。

12、阅读和批判,这一对息息相关的命题,它们本身就处于一种读后感言,呈现之后的两难状态。也就是阅读本身,就存在着“误读”区域,而阅读本身还带着读者的二次创作,审美意识的覆盖和还原。我的阅读感受和经验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体会,会和作者重叠部分,但不可能完全覆盖。因为一颗心永远不可能和另一颗完成重叠在一起。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诗歌文本,多义性的指向。

13、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作品,一定是允许误读的。我们甚至要感激误读,恰恰是误读的视野,能够打开一首作品原本的局限性。这就是为什么经典作品,被后世的阅读,一再解读、批点和反复揭示的根本。

14、批评本身,也不是盖棺定论,它仅仅代表一种言论和读后感。批评的意义在于揭示和呈现作者甚至没有关注到的层面和深度。这就打开了作品、读者和作者三者之间的一个健康、宽畅、多义的交流通道。

15、提到误读一词,不得不再提到美国学者布鲁姆,他的书《误读图示》,以及另一本书《影响的焦虑》,阅读的全过程,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误读”,尽管我不喜欢如此笼统的定义。但事实上,作为时时阅读者的“我”,必然会陷入“误读”的花丛或雾霭中。

16、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一书中,表达他的意愿:“每个人都会有或应该有一份荒岛书单,以防哪天为逃避敌人而栖身海岛岸边,或是劫后余生之际要以静心读书来打发时光”,他一直“希望文学幸存者们,会从中找到一些作者和书是他们从未谋面的,并且得到只有经典文学,才能提供的回报。”应该说:布鲁姆是哀伤而虔诚的,正如一个信教徒在悲伤之时的祷告。

他像一个引路之人,想为同时代共同的文学信仰者们,在朝圣道路之上,点亮一盏路灯,驱逐鬼魅。将西方经典的核心,最终归结于莎士比亚的布鲁姆,指向的是他所熟悉的西方世界。作为我们或许,可以以此来反观东方文学世界。

世界经典是相通的。布鲁姆的开篇经典问题,他已用26位西方最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著作给与了回答,而已经或者可能成为文学精英的人们,在关注“经典”命运的同时,是否也该去举起拥护经典的大旗,并且以身作则的践行。


(未完待续)

2012年2月28日整理于自来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吸水、洗缸,清理四壁,给我的鱼儿换水,然后喂食。每每看见它们,快乐的游动,我就立马心平气和,好像一剂镇定剂一般。原来“鱼乐无穷”就是这个寓意啊。

每天我总会留出一部分时间,给我自己亲手养大的这些小鱼儿,什么都不想,就是看着它们游动。孔雀鱼已经生育了五次了,来来回回,存活下来的并不多,总会因各种意外,死去一批或少掉几条。

人心有时是慢慢的狠下来的,记得最初死一条鱼,我都会哭上半饷,现在好了,一旦死亡是日空见惯的,你就能平常心对待了。好在我并非是真的狠心,而是知道了弱肉强食、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和因缘造化等。所以我已然能接受小鱼们的来来去去。生死有命,我只尽心尽意就好。虽也是推脱之词。

每天看看它们,在一个不大的鱼缸里,来回游动、嬉戏和求欢。我就真得懂得了:生活有时,真得无须太奢侈和铺张,简单、卑微、快乐、无求。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3-2 12: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鱼的生育繁殖能力很强的。我看见它们一天天的长大,四个月后,性成熟。然后目睹它们求欢的样子,其实很搞笑的。

有时我看着看着就乐,想是春天的缘故,那些小鱼儿也开始思春,它们跳舞给母鱼看,竖起背鳍,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样子非常的可爱和有趣哦。

而且,有时几条公鱼,会追逐着同一条母鱼。俺家可怜的两条母鱼,天天被这群爱情疯子们追捧,有一条,每天都蹲在缸底,估计是被追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诗人,进入我眼帘的首先是名字,其次是诗歌。有时,甚至首先是诗歌,然后因为作品,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才会去寻找文本作者的名字。

现在,我在阅读之前,会努力摒除经验积累和名气、名声等附加在上的诸多感觉。换成布鲁姆的说法,他会强调“影响”一词。也就是我们在阅读之前,会被一个名字的符号、自己的偏好、以往阅读经验的积累等,而带向影响的“麦田”或“泥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影响,如果进入写作过程,在我看来,就是影响力的辐射,有助于一个没有定型定性的诗人,形成自己独特的面目。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阅读产生的这种“影响力”,就会转弱,或者被作为诗人的读者,所拒绝。毕竟能产生影响力的诗人及其作品,一定是带着强劲气流的经典和气质的,才会让人产生阅读进程中的种种影响、焦虑、侵入和抗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布鲁姆在《误读图示》中一再强调“误读”,称阅读的过程,也是广义的误读。这个观点有其一定的道理。按照我自己二十多年阅读经验的理解,我更愿意将阅读的过程,当成一个读者或诗人自作主张的冒险和历险。

他在进入文本的时候,会搜索自己日常经验的积累,然后会在诗题、词语、句子、结构、气息等诸多环节,参与理解、分析解剖的全过程。

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真就是“误读”的泥潭和深渊,一种却是与作者琴瑟和鸣、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过程。

尽管这两种情况,都会有部分和作者原初的立意和所指相吻合,但阅读的过程,肯定是读者自己驾驶汽车(思维活动)走完全程的历险。所以他所看、所感的风景,一定有自己臆想、衍生和侧重之处。一旦明白了这点,你就不难理解布鲁姆曾经提到的“强劲有力度”的诗人,影响的焦虑和辐射,误读的内涵和起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布鲁姆 的在《误读图示》的第一章:诗歌的起源与最近几个阶段,首先提到了“维柯派”和“爱默生派”的诗歌理论。

“维柯派”指向的是意大利历史哲学派,一个关键的所指历史循环论者,他们强调了人创造了神。维柯认为想象活动(即诗的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于诗歌的重要性。维柯研究美学问题,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从心理学一些经验、事实出发,来寻找人类心理功能和人类文化部门之间的因果关系。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他自己十分推崇培根)。

他说人类的原始期,如同人类的儿童期。而儿童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想象活动。只关心事物个体的具体形象,而不注重事物之间抽象的性质和关系。因为他们还不会抽象思考,只会模仿。他们以模仿自己能够懂得的事物,而获得游戏过程的愉悦。这就是诗的活动,借助自我理解的模仿,而完成的想象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维柯把全人类心里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感受,其后是心灵知觉,最后才是清晰的理智去思索。

了解这些,我无非想通过一个点,找出一条清晰、完整的线索和平面构图。帮自己理清阅读理论书籍时,出现的点滴疑惑和思索。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所在:就是一切的文化事项,都是形象思维完成的。

形象思维就带着“创造”和“虚构”的性质,而创造和虚构本就是“诗”的活动。从维柯派提到的诗歌理论中,我突然顿悟,为什么孩童的许多语言,本身就是诗的语言。因为他们直接感受事物的具体形象,用自己想象的方式,模仿万物,虚构万物,并且“创造”万物。

这里面有一点十分值得我们思考和玩味,那就是:形象思维的原始性和普遍性。从这点出发,我们就可以探寻诗歌起源的问题。原始社会的宗教、神话、语言、政治、法律等,都带着诗的性质。等人类的文化,发展到抽象思维之时,才正式走进了哲学意义上的活动范畴。人类从儿童期,转入了成年期,走入了“人的时代”,神话渐被遗忘,形象思维受制于抽象思维。诗也就失去了原有旺盛的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一个点出发的话,我还可以想到,如今中国诗坛之上——两种风格的对立,抒情性和叙述性,感性和理性的争辩。如果,单从诗歌的出发点,或者说诗歌的起源,是缘于“创造”和“虚构”的心理活动,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矛盾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契合点。那就是诗歌创作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配比——其中感性和理性的比例值?!当我们过分强调诗歌的理性和意义,诗歌就会失去其产生幻觉的本能和愉悦灵魂的感性特质。

转了很大一个圈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哲学、美学窥探的缝隙,从诗歌、人类的起源,心理学的诸多特征等综合汇聚,我终于明白许多诗人、诗歌理论,都一再强调诗歌产生的过程中,诗人的心理活动,其中即包括儿童的视角,心理活动的虚构功能——形象思维的参与;也包括成人的思辨,在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的整合。

那么无论是强调一种身体原始的感触“身体在思想”,还是强调一种经验积累、直观客观的碎片呈现“叙述可能性”。这都是一场感性和理性的交战过程。由此形成每个诗人的诗风、语言、结构、气场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4、要想明白一种思想、流派的由来,就必须知道他思想的萌芽和起源,流派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壮大的。文化的渊源,永远是一脉相承的,从来不会无中生有。

一本小小的书,有时会通过一个词语,铺开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无尽天空和繁杂的领域。你丝毫不要惊讶,一本小小的书它蕴含的未知的容量和无穷视野。

现在我通过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的五本诗学理论书籍,在不断的阅读中,通过某个词语无限扩展,窗口不停的打开,由此链接成一个无限广阔的读书网络,我乐在其中,或迷或悟,或喜或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喜欢“原本穷末”的人,听说过蚂蚁啃大象吗?或许我就是一只不自量力的小蚂蚁,我不害怕自己的无知,我害怕自己的厌倦和畏惧。诗歌于我来说,就是一生的华彩衣裳,我会让所有的学科,都为诗歌的T型舞台,打开展示的通道和诗歌秀的舞台。

我相信一种命定的邂逅,如同自己13岁时,就选择了诗歌,周岁时,选择了笔墨和书籍。美丽的外表是父母、上帝赐予的财富,而唯独自我的灵魂,心灵的园地,是我自己今生,自我的开垦和修缮。它的美好和光芒,诗歌是最好的园丁和画师。余生,我将和诗歌同生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5、布鲁姆提到自己研究“误读图示”,包括《影响的焦虑》的根据和来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维柯派和爱默生派的诗歌理论。我在前面已经简单、粗线条地阐述了维柯派的一些主张、理论和观点。现在我们再去了解和复习一下爱默生派的诗歌理论吧。一种有意识的非理想化的尝试。

提到爱默生,我们会想到几个关键词:超验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哲学评述等。一种思想的形成,一定和他的个人的成长经历和阅读经验有关。从爱默生的出生、成长、游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晓——爱默生的美国超验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大家可以搜索、百度他的资料来完整学习和填补思维空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的爱默生。1803年5月25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他的生命几乎横贯19世纪的美国,他出生时候的美国热闹却混沌,一些人意识到它代表着某种新力量的崛起,却无人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也可以说: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爱默生回到波土顿后,在康考德一带从事布道。这时他的演说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风格,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梭罗、霍桑、阿尔柯、玛格利特等人举行小型聚会,探讨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问题。这种聚会当时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爱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 1840年爱默生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进一步宣扬超验主义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演讲汇编成书,这就是著名的《论文集》。”

将这段百度而来的资料之所以摘录其中,是为了让自己清楚地认识,爱默生派的形成、缘由和影响力的辐射。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地方,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以及梭罗相关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是强调精神,或超灵,认为这是宇宙重要的存在因素。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

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钱和富贵。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

其三,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灵的外衣。因此,它对人的思想具有一种健康的滋补作用。由此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

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有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已经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超验主义者的贡献,在于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的哲学命题,解放了美国思想,也使美国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从模仿英国及欧洲大陆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

有人曾经说“超验主义”其实是不太确切的戏称,若从认识论上,这一思潮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崇尚直觉和感受。那么这一思潮的意义,重点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大家起来行动和创造,并且反对权威、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方面的意义。超验主义,曾对美国精神和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而独特的面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3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