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8-17 11:47 发表 读完这一首,不知道怎的,我想起了杨黎先生的 虽然两首不同, 但不管怎么样,这首便条,不是我喜欢的诗歌,我首先承认。 不过。 伯克兹在《指定继承人》中所说的是有意义的:“好的诗歌是对声音和意义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8-17 11:04 发表 一路读下来 越发迷糊了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17 14:07 发表 都在拿来主义~~~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17 14:12 发表 说句难听的:如果都在超现实,超空间,估计诗这种东西,会从中国抹去了。西方信封的是神学、宗教,他们会相信。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17 14:19 发表 我觉得,汉语诗更应该从人性、关爱、关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理想、操守等出发。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17 15:00 发表 我说的是,没有人来读,自然就抹去了。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8-17 16:04 发表 浪费时间,不讨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6 21:29 发表 恩,没错,诗歌是允许多种形式的~~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8-18 09:37 发表 也许一翻译就走样了,不值得讨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