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便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现实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要在人的复杂性后面发现它的统一;现实的表面不足于反映实现本身;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能达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形式之一是潜意识,另一种就是梦。潜意识,反映了人的灵魂和世界的内在秘密;表达了潜意识,才能达到人对自己的完全意识,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动因。梦,把人秘而不宣的东西完全剥露出来,既显示了过去和现在,也预知着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7 00:03 发表
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静态空间,四维是动态空间(因为有了时间),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


或者可以说:一维是面,二维是线,三维是空间,四维是空间碰撞。
没发现更好的以前,暂且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7 00:06 发表
超现实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要在人的复杂性后面发现它的统一;现实的表面不足于反映实现本身;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能达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形式之一是潜意识,另一种就是梦。潜意识,反映了人 ...


这个,开始走进人的潜意识思维研究了,嘿。
今天讨论完这些话题,完了,我发现我写的东西好浅白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楼地看下来了。对我这个几百年没“湿”的夜猫猫来说,是生动1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读下来
越发迷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聊得很热火,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这一首,不知道怎的,我想起了杨黎先生的
<红灯亮了>
虽然两首不同,
但不管怎么样,这首便条,不是我喜欢的诗歌,我首先承认。
不过。
伯克兹在《指定继承人》中所说的是有意义的:“好的诗歌是对声音和意义的一种复合性认可。…….声音是意义的一种,意义也是声音的一种。意义对应于心智慧,声音对应于心境。”
所以,意象也无意象诗也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拿来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难听的:如果都在超现实,超空间,估计诗这种东西,会从中国抹去了。西方信封的是神学、宗教,他们会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汉语诗更应该从人性、关爱、关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理想、操守等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17 14:07 发表
都在拿来主义~~~

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我们的诗歌在很长时期内有令我们甚至子孙后代骄傲的地方,但诗歌的发展不以人为的意志转移,值得骄傲并不代表可以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诗歌,我们的文学才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17 14:12 发表
说句难听的:如果都在超现实,超空间,估计诗这种东西,会从中国抹去了。西方信封的是神学、宗教,他们会相信。

中西审美习性及倾向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民族思维有关。任何一种其他民族的东西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民族内部时,不可能完全不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发展吸收的结果。而这种变异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消灭其他文化,特别是落后民族的文化,一是两者的结合,最后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古代前一种现象经常发生,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沉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一种情况司空见惯,而且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客观上也要求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融合是不以消灭一方文化为代价的,毕竟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消灭文化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一体化的论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决定了文化的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是,没有人来读,自然就抹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