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8-16 19:18 发表 我只能说,这个诗形式很别扭。
原帖由 蓝月无涯 于 2011-8-16 19:23 发表 诗歌什么都可以有,个人的观点。口语化的无意象的吟诵也是很棒的,例如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自己试读可以感受到人与世界的不可言说的奇妙。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8-16 19:28 发表 这样的翻译下来,其实真的很不象诗,而象是分行的小品文~水水个感而已~
原帖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8-16 19:42 发表 我自带了小凳子进来,你们继续。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8-16 19:44 发表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8-16 19:53 发表 有意识地运用意象写诗,或者把意象经营当做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抑或在长期以意象表现诗歌的环境中潜意识或无意识地调动意象来表达诗人感受与思想或创造意境者,都属于意象派,至少说,主意象派者。相反,而那些不以 ...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8-16 19:59 发表 上面的诗歌,属于梨花体。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