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经典诗歌库——穗穗选诗和点评(今天扎加耶夫斯基两首和默温的《挖掘者》190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0-8-24 14:32 发表
世界上各地都有母兽
仰天躺着
想起海

穗穗,这几句我不明白,请解解哈,谢谢!


好的,可以,当然这是我的解读和认识,未必对。供你参考!

母兽,这个意象,我第一次阅读到的时候,也在想或琢磨,作者为什么用到了“母兽”,而不说“公兽”,或别的什么确定的动物呢?!想归想,读了N遍后,我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妙。你只要把这首诗歌,再读上几遍,就会发现,母兽这个意象的确用得好啊!它让我想到天地之始,宇宙混沌的状态。老子的道德经其六说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他的意思无非说宇宙初始、天地的元始,是阴性的,好似生育万物的神母,乃是天地之根。玄牝里的“牝”其实,就是指女性的生殖器。此处的翻译是:谷道中真炁不脱,才能成为化生大道的母体。化生大道母体的门户,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来,缠缠绵绵,若有若无,不可刻意求之。“守中”的目的在于使“谷神不死”,自我之所以能够孕育真朴,全赖此火候。

我之所以提到老子,不是想解说道德经的某一个白话译意。而是想说,一切精神的门户,恰恰在于其包容的母性特征,就像大地一般,具有“厚德载物”的本质。

那么你就不难理解,作者用到了“母兽”这一喻体,来代表一种人类的精神实质,并且和后面出现的“海洋”意象,自然
呼应。海洋和大地一般,也是母亲的代名词,象征的最直接所指。

我们再回头看看作者吧,你看他写得多么有趣而坦荡:世界各地都有母兽,仰面躺着,想起海。说他有趣,因为他用了“母兽”,并且肯定地说世界上各地都有,也就是说世界上各地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明的根脉;说他坦荡,是因为仰面躺着的姿态,还有“母兽”想到的海。这都是一种精神映射的物象和场景。

我想,谁能第一个写出这样大气开阔又耐人寻味的句子,谁就是真正的诗人啊。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4 15: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一村 于 2010-8-24 14:50 发表
距离

当你想起距离
你想起
我们是不朽的

你想起它们是从我们出发的
所有的距离
都是从我们出发的
没有一个死去,没有一个被忘记

世界上各地都有母兽
仰天躺着
想起海

穗穗点评:这不朽在于“想象 ...



问好又一村,其实这首诗歌,实在是棒啊。我若是深入细致地解说,你就会领略其中的妙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4 14:56 发表


好的,可以,当然这是我的解读和认识,未必对。供你参考!

母兽,这个意象,我第一次阅读到的时候,也在想或琢磨,作者为什么用到了“母兽”,而不说“公兽”,或别的什么确定的动物呢?!想归想,读了N遍后, ...

谢谢穗穗,学习了。我再迷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再谢穗穗。看了你对母兽的解释。也不是全不懂。只是感觉那些饶口令的句式与我没有美感。喜欢一首诗歌如同喜欢一个人,是很难勉强的事情。一点小分歧也是我跟才女的距离。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一村 于 2010-8-24 15:21 发表
呵呵,再谢穗穗。看了你对母兽的解释。也不是全不懂。只是感觉那些饶口令的句式与我没有美感。喜欢一首诗歌如同喜欢一个人,是很难勉强的事情。一点小分歧也是我跟才女的距离。远握。


呵呵,那是:)毕竟有些东西,需要契机和磨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一村 于 2010-8-24 14:53 发表
穗穗,谢谢你带来这么一道精神大餐。你点评里尔克的《秋日》我要收藏了。我喜欢《秋日》要胜过他的《豹子》。其它的我再仔细读。


谢谢又一村。你喜欢你就收藏吧。我也最爱他这一首,还有一首《孤寂》也很棒,某种心境下,读特别地有感觉。我在经典诗歌库,也提到过。

孤寂


孤寂好似一场雨。
它迎着黄昏,从海上升起;
它从遥远偏僻的旷野飘来,
飘向它长久栖息的天空,
从天空才降临到城里。
   
孤寂的雨下个不停,
在深巷里昏暗的黎明,
当一无所获的身躯分离开来,
失望悲哀,各奔东西;
当彼此仇恨的人们
不得不睡在一起:
   
这时孤寂如同江河,铺盖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梦

默温(美国)

我踏上了山中落叶缤纷的小路
我渐渐看不清了,然后我完全消失
群峰之上是夏天

穗穗点评:默温的诗歌语言,给人感觉总是很松散,但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和自然的抒情格调。他善于捕捉平常趣味里的不寻常。具有开放、洗炼的形式,深邃而广远的想象,并通向一个隐蔽的世界。
他的诗,和许多经典的诗歌一般,都适合反复阅读,意思层层渗透。此诗,也是他的经典代表作。我称之为“不说之说”。不说梦境,甚说梦境。并且突出了题目的“又”字。

第一句,画面中的我,本身就给人梦的感觉,接着。这个“我”看不清,于是消失了。这是多么有趣的陈述——好似一个旁观者,看着另一个我消失了。他最精彩的一句,就是结尾,我称之“画龙点睛”之句。
诗歌的转身很漂亮、简洁。“群峰之上是夏天”——这是第一个梦的所指,另一梦的所在。他把我们的视野,带向了多么开阔的地带。这诗,中间省略了“我”是如何登上峰顶的,就是山中的小路,然后我消失了,接着这个“我”再次在峰顶出现,一点也不唐突。

自然而然。作者的匠心啊!!别看这三句,其中始终有关联。既开阔,又连绵,好似“群峰”。我们读好诗,犹如喝鱼片粥,要小口小口地喝,慢慢地品味它的鲜美,就一定能体悟诗歌其中的妙处。

(呵呵,我特意多点评了几句,因为极其喜欢这个小短诗。正好挑战也在写同题经典诗。我也就多谈了一下观感。)

经过穗穗这么一解说,更能体味其中之妙了。可是还有点不明白 ,这首诗里的“又”,不知从哪里突出了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诗选(九)

第三奇迹

爱德文·马克翰姆(美国)

“两件事,”康德说,“使我凝神静气地敬畏: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我知道一件事,更令人敬畏、更不为人知--
被掠夺的穷人长久、长久的忍耐心。


穗穗点评:康德老哥的确说过,这样深奥、动听的两件事,也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感。”,也是人一生该敬畏的两件事。

你看作者接着说出了第三个奇迹:那就是忍耐,而且是被掠夺的穷人长久、长久的忍耐心。

这题目,的确有讨巧的意味,但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也就是站出来,替底层的人民说说话,他说出弱势群体的共同特性:忍耐力。这就是奇迹,除了康德提出的两件事,再加上这个,就是第三件,第三奇迹了。

如果一个诗人,不懂人民疾苦,不为百姓说话,那他还写诗做什么呢?




捍卫诗歌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


是的,捍卫诗歌,高贵的文体,等等,
但同样夏天的傍晚也在一个小镇,
那里花园飘香,猫安静地坐在
门前的台阶上,像中国的哲人。


穗穗点评:我已经读了不少外国的诗人作品,其中各个国家的都有,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许多获奖的作品,以及许多诗人,他们所写的诗歌里,都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中国气息,这里面许多人,都曾借鉴了中国许多古诗的意境和禅意。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你看这首诗歌,作者更直接、彻底、真挚地屈服于这种东方文明的博大和精深。他在诗歌中,直接提到花园台阶上安静坐着的猫,在花香里端坐着,就像是中国的哲人。

《捍卫诗歌》,这题目就是宣言。作者开头,好像是跟着题目,在议论这件伟大的事情。但是他一转身,就用一个意象群体,构建一幅宁静的夏日傍晚的水墨画,他用议论之后的比对,形象地说出捍卫的态度。“中国的哲人”所包括的衍生意不言而喻的。这样的结尾,新鲜、深邃、空灵、开放,会让人跳出了最初捍卫诗歌本身,空荡的宣誓,而是用全身心地感受着一种安静、空阔的气息,以及如何去捍卫的坚忍姿态。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4 17: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8-24 17:37 发表
又一个梦

默温(美国)

我踏上了山中落叶缤纷的小路
我渐渐看不清了,然后我完全消失
群峰之上是夏天

穗穗点评:默温的诗歌语言,给人感觉总是很松散,但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和自然的抒情格调。他善于捕捉平常 ...


幻幻看帖不仔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转身很漂亮、简洁。“群峰之上是夏天”——这是第一个梦的所指,另一梦的所在。他把我们的视野,带向了多么开阔的地带。

站在高处眺望,群峰之上,是夏天,夏天是什么?是绚烂、热情、奔放的季节。这里代表繁花似锦。那就是说人生境界的梦想就在这里了、在这最高处,而这一切,居然是作者梦里所看见的。

你试想,一个人在梦里,都看到自己,登上了群峰,然后俯瞰。他是不是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也即在梦里,他都在寻找到自己的梦想的制高点。这夏天,包括的太多太多的。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4 17: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穗穗,你这样延伸也可以,比我们大多数人想得深远。只是,拐了好多个弯,幻幻还是有点晕呢。

今天在你这帖子里呆了一下午,还没看完呢。只怕今晚也得坐在这里听你讲诗歌课了。这样的机会真难得。

问候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8-24 20:24 发表
穗穗,你这样延伸也可以,比我们大多数人想得深远。只是,拐了好多个弯,幻幻还是有点晕呢。

今天在你这帖子里呆了一下午,还没看完呢。只怕今晚也得坐在这里听你讲诗歌课了。这样的机会真难得。

问候老师!辛 ...


呵呵,那亲爱的幻幻,你想过穗穗没有,也就是写评的人,她要化多少时间,来读,来写,来找资料,来组织哦~~~我的准备都有十天之多,才开始有感觉写哦,这四、五天什么都没干,全交给它了,其实我也怕,因为这样太费时间和精力了,几乎我又是一天一餐饭。呵呵~~~可是看到这么多好诗,不好好读,俺实在是忍不住啊。

幻幻读诗要慢,看评论也同样。你不要图快,而是要力图都能弄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8-24 20:24 发表
穗穗,你这样延伸也可以,比我们大多数人想得深远。只是,拐了好多个弯,幻幻还是有点晕呢。

今天在你这帖子里呆了一下午,还没看完呢。只怕今晚也得坐在这里听你讲诗歌课了。这样的机会真难得。

问候老师!辛 ...


其实这首诗歌,非常简单,我第一眼就看明白了。其实他也没有拐弯,他就是很简单地展现了一个画面,关键就是最后一句,让平淡的画面,跃出了平凡。好似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面都是景色,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才是心景、心境。也是诗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读完了,这厚厚的八页。以后可以看着穗穗的脚后跟读了。
解读和原诗比照着读,算是开了心眼。
还有一首不是很明白,还望指点~

冰河上的脚印

一年四季
风从峡谷里吹出来
磨亮万物
脚印就冻在那里,永远
向上指进寒冷
与我今天的脚印相似

昨夜,有人
在烛光上走动,走动
匆匆地赶着
痛苦之路
很久以后,我才听见那回声
与我的联在一起,消失

我凝望山坡,寻找一块黑斑
最近在这里
我的双手像盲人
在熔蜡上移动
终于,一个接着一个
他们走进自己的季节
我的骨骼面面相对,试图想起
一个问题

当我观望时,万物静止
但这里,幽黑的树林
是一场大战的墓地
我转过身
听见越来越多的名字
离开树皮,向北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4 20:35 发表


呵呵,那亲爱的幻幻,你想过穗穗没有,也就是写评的人,她要化多少时间,来读,来写,来找资料,来组织哦~~~我的准备都有十天之多,才开始有感觉写哦,这四、五天什么都没干,全交给它了,其实我也怕,因为这样太 ...


穗穗有些误解了。幻幻不是怕浪费了时间来读你的评,相反,是因为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很珍惜呢。
你的批评也对,幻幻其实一直静不下心来好好学习。从你这里确实学到了不少。以后会尽量改掉浅尝辄止和轻率文字的坏毛病。。。
让我再说一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