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六月份诗歌报访谈人物秦华-----一起探讨散文诗的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6-7 16:03 发表
改动后的诗意凝炼了许多,你怎么和飞儿一样有着心脏不好的病呢?飞儿是诗评家解非,朋友们都叫她飞儿,是我的好朋友,她为女子智灵性写作倾尽心力,前几日还说要为姐妹们鞠躬尽瘁,大家心疼的不行,诗人都是坚强的,相信你会 ...


我知道解非,她也是古筝的朋友,我QQ(古筝给的)加过她的,她没有回复我。
正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执着才容易得心脏病的。
谢谢!尽管我痛苦的活着,但我会顽强的活下去的。下面是徐俊国给我写的,看看就都了解了。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d973430100imm6.html

谢徐俊国给我这么大荣誉,其实,我其实很普通,只是用诗歌安慰自己寂寞的时间与心灵。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
原文地址:三个美加一个重量作者:徐俊国
                  

                           三个美加一个重量
                      ——诗人秦华印象

                           文/徐俊国

    这是一位有着婉约清秀的长相,吐着温润轻柔的软语,绽放艳若桃花笑靥的女子,她能把芬芳的气息渗进每一个见到她人的回眸和记忆中。她就是现实生活中美之存在的一种显现,一种启示。她原名唐玲,笔名秦华,祖籍四川,生于新疆,长于长沙,后随父母转业落脚陕西,嫁给上海人,又移家无锡,现栖居上海。多年的漂泊与世事的侵染并没改变她与生俱来的心灵本色。她葆有一颗善良、温柔、高贵、纯净的心。而且,这是一颗与众不同的心,里面装了一个二两重的“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不能剧烈运动,不能重负,不能疲劳,不能激动,也就是说,她不能四处奔波,不能天南海北地飞机来火车去,即使是为了诗歌。而她偏偏不。诗歌给了她一次次冒险的胆魄与游走的勇气。因此,她比平常女子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无畏与执著。无畏让她笑对病魔,执著让她甘愿献身诗歌。

    秦华以一种绵延不断的爱倾诉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热切关注。“伤口刺痛善良,善良医治忧伤。”四季的轮换,时光的流逝,草的枯,花的谢,情感的列车,城市的散板,文学的心舟,多情的土地,古典的江南,荷的哭泣,天使的眼泪,船工的号子,清洁工的愤怒,花坛边绣鞋垫的女人,遗梦的桂花树,雨花摇曳的雪香,深秋的月光地铁,失眠的牵挂,淡蓝色的思念……一齐涌入她的笔端。她用密集的意象和繁复的排列建构着水晶般的诗意世界,里面既透射出阳光的温暖,也反射着冰块的凉意。因为淤积了太多的美好祝愿、期盼、美梦,她着迷于表达,试图让经过她身边的人听懂她的吟唱与呢喃。她用一个语词去叠压另一个语词,用一个句子去牵引另一个句子,一口气倒出大量的暗喻和拟人,浓得化不开。她甚至不挖掘,不拓展,不跳跃,不断裂,不飞白,不暗示,当然也不模棱两可,不虚无缥缈,她直接坦诚地告诉你,这就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记所写。她原生态的情感,线性的表达方式,让故弄玄虚的诗写者感到脸红。诗歌本身就是她的生命体验形式,无需伪装和遮蔽。任何文体的写作,当技巧和手法成为脂粉或镣铐的时候,唯有弃之。秦华在散文诗的追求上,顺其自然地走了一条捷径。

    敏感的读者应该从秦华绚烂多彩的文字中读出几分苍凉。这缘于她灵魂深处的无归属感。一生多次迁徙,最后落脚于大都市的她,一直想回祖籍看看,2006年十一期间买好了车票,却因心脏病发作未能成行。居留地与故乡的双重“认同危机”,繁华市景与宁静乡间的双重“情感隔离”,迫使她像一片凉风中的落叶,萦绕,擀旋:“根啊,我的故乡,我只有将自己化为泥土才能靠近你么?”这是无根者的阵痛,也是一声低沉的喟叹和呼告。“我还没回来,我正在回家的路上”这种漫长的回返之路,将耗尽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她大量书写梦境,书写想象和记忆中的乡情乡景,即使写城市,那也是为了掩盖或抵消对故土的思念。秦华曾说她有许多故乡。正因为有许多故乡,所以哪里也不是真正的故乡。这就决定了她对每一个故乡的爱总不能深刻到骨髓,这更加重了她漂泊的宿命感。对某一个特定地域的凝神,总不能彻底释减她的空茫,相反却引发她对另一个或几个特定地域的回归与依恋。这种矛盾、困惑、哀愁就藏在她的文字背后。所以,我认为,秦华的诗歌,美丽是其表面,凄楚是其内核。她的美丽因为暗含了凄楚而更加真切,动人。许多评论者忽略了这一点。

    我与秦华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她去领《新诗大观》的“2005年度杰出诗人奖”,之后,转道来平度做客。另一次是2007年10月,我去茅台酒厂领奖,从贵州专程到上海参加她的作品研讨会。她的热情、细心、大方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因诗歌结缘,为真情所动,彼此从对方的问候与关怀中获得继续写下去的理由与信心。她那么投入地置身于艰辛的诗歌创作所带来的愉悦,寂寞中自娱,自娱中自足。一个为了心灵的美丽而忍受肉体苦痛的人理应受到我们的敬重。基于这一点,我亲切地喊她姐姐,诗歌的姐姐,心灵的姐姐,人生的姐姐。她的生活状态与理想范式让我更加懂得珍惜这衰败的时光,嘈杂的世界。诗歌无法改变我们的社会处境,但可以完善我们的精神结构。它帮助我们平衡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失望,茫然和清醒。

    秦华是美丽的。长得美,写得美,心灵也美。有些人长得美,但诗不美,有的人,诗美但心灵不美。秦华则三美合一。我在她的研讨会上曾列出一道算式:三个美+ 一个重量=秦华。一个重量就是心脏的重量,亦即她的心脏比一般人的心脏多出来的那二两。那二两不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重量,而是精神的重量,意志的重量。在中国,同时拥有三个美丽和一个重量的诗人,唯有秦华。这样的诗人独一无二,值得所有写诗、读诗的人喊她姐姐。我以能认识这样的姐姐感到荣光。近日,云南的一位诗人弃世而去,抛下了重病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胸口憋闷,几近失语。在这个人身上,我们没有看到诗歌对他的拯救。死去的要安息,活着的要坚强。诗歌越无奈,日子越艰难,我们越要挺住。里尔克告诉我们,挺住意味着一切。秦华是一盏不灭的风灯,一声催人泪下的抚慰,一个闪闪发光的符号,她在上海,更在我们的仰望中。

                                   2007年10月19日于平度

[ 本帖最后由 秦华 于 2010-6-7 16: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华老师,我指的是您没有回复我第42楼的贴子,那里面有我的文章与一些看法

也许您回复了,可我真的查看不到,可能是网络问题吧。
看到您心脏不好,请注意休息,您那样的手术我有一个同事前年做了,自从公司重整后,他就离开了我所生活的城市,不过您这样的手术,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在此再颂康健。
此致安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6-7 16:42 发表
也许您回复了,可我真的查看不到,可能是网络问题吧。
看到您心脏不好,请注意休息,您那样的手术我有一个同事前年做了,自从公司重整后,他就离开了我所生活的城市,不过您这样的手术,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在此再 ...

青槐别急,我已经在短消息里把你42楼的文字全部发给秦华老师了。她可能是一时没看到,你的心情会理解的。是啊,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还是先祝秦华老师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6-7 16:42 发表
也许您回复了,可我真的查看不到,可能是网络问题吧。
看到您心脏不好,请注意休息,您那样的手术我有一个同事前年做了,自从公司重整后,他就离开了我所生活的城市,不过您这样的手术,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在此再 ...

我看了木芙蓉的短信还有你的帖子,确实当时回复了你发的帖子。但现在看不到了。一会再详细回复你吧。
谢谢关心!手术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心脏要伤一次,三年都恢复了不了,也不能出去参加活动了,很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6-5 11:12 发表
上面芙蓉提到了散文与散文诗的定义,以及散文与诗歌的区别,这也是我想问的,也不止一次与朋友们沟通,我说说个人意见,请秦华老师指点:
散文都说形散而神不散,我想对散文诗也是一样的.散文的在写作中要有一个完整事物或 ...


青槐:
有关散文诗的定义与发展
上面芙蓉提到了散文与散文诗的定义,以及散文与诗歌的区别,这也是我想问的,也不止一次与朋友们沟通,我说说个人意见,请秦华老师指点:
散文都说形散而神不散,我想对散文诗也是一样的.散文的在写作中要有一个完整事物或情感外象,并以语言平俗描写直接来围绕是主要特点,而散文诗在围绕所要表述的情/景之时,在语言上要求精炼,营造一定的意象空间,文字的搭配\承转往往超出常理,但这种异常却又可以理解,甚至是意象表达的一种方式.
散文诗与诗歌最主要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散文诗中实多于虚,诗中虚多于实.我所说的实,是指易于被人理解的情/景,这不是单个,而是逻辑上有明显关联的一整片情/景所构成的实.虚我所指的是意象,散文诗的虚,是画龙点睛之笔,装饰作用大,而现在的诗中的意象,不象是为诗服务,反而是诗为意象服务,其中的逻辑关系,很多需要凭空想像,有的如果不明了作者的心境,甚至想像都想像不出来.而散文诗中的意象,是一眼就能透澈的.

秦华答:你对散文诗的研究是很深刻的。对散文诗与散文及诗歌的剖析是很到位的,我赞同你的分析。

青槐:前面秦华老师提到耿林莽\邹岳汉两位先生,我很喜欢他们的作品,尤其是耿先生,很早的时候在散文诗上读他的作品,收获颇大.秦华老师作品的风格,与刘虔老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以前与刘老师沟通时,曾对散文诗中意象追求或者说过分的诗意追求表现过担忧,不知秦华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秦华答:我与刘虔老师有过两次次接触,一次是2009年8月在长白山中国•长白山 吉林森工杯 国际散文诗大赛的暨中外散文诗学会第二届年会上。一次在汕尾的天翼杯”全国散文诗大赛颁奖大会暨中外散文诗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汕尾召开。他是一个很真挚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对他的作品却研究的很少,更不知道我的作品与他的风格相似。我的作品写得杂,风格变化也大。对我的说法很多,有说像柯蓝、郭风的,有说像耿林莽老师的。可我感觉我自己是随性写作。
     正如徐俊国说的:
“秦华以一种绵延不断的爱倾诉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热切关注。“伤口刺痛善良,善良医治忧伤。”四季的轮换,时光的流逝,草的枯,花的谢,情感的列车,城市的散板,文学的心舟,多情的土地,古典的江南,荷的哭泣,天使的眼泪,船工的号子,清洁工的愤怒,花坛边绣鞋垫的女人,遗梦的桂花树,雨花摇曳的雪香,深秋的月光地铁,失眠的牵挂,淡蓝色的思念……一齐涌入她的笔端。她用密集的意象和繁复的排列建构着水晶般的诗意世界,里面既透射出阳光的温暖,也反射着冰块的凉意。因为淤积了太多的美好祝愿、期盼、美梦,她着迷于表达,试图让经过她身边的人听懂她的吟唱与呢喃。她用一个语词去叠压另一个语词,用一个句子去牵引另一个句子,一口气倒出大量的暗喻和拟人,浓得化不开。她甚至不挖掘,不拓展,不跳跃,不断裂,不飞白,不暗示,当然也不模棱两可,不虚无缥缈,她直接坦诚地告诉你,这就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记所写。她原生态的情感,线性的表达方式,让故弄玄虚的诗写者感到脸红。诗歌本身就是她的生命体验形式,无需伪装和遮蔽。任何文体的写作,当技巧和手法成为脂粉或镣铐的时候,唯有弃之。秦华在散文诗的追求上,顺其自然地走了一条捷径。”


      另外,我前些日子在诗歌报上贴过一篇,粘在下面,请老师指点:

走 进 山 峦  
     在氤氲岩烟的簇拥下, 我走进山峦。
     雨后的群山()水一样的流淌。母意的峰顶于阳光里明亮清新的姿势。缠绕着我的目光是群山盘旋的一种依恋。
乡音,春风般滑过脸庞,在熟悉的场景里洒满。
    山巅,水泥路迎接我近乡的情怯。电线上列队的白头翁;灌木丛里钻进钻出的小灰雀,清脆地问候,叩开我童年的场景。
山风拔节我的兴奋,又沉淀成如山凝重的剪影……
      家的感觉,山影般向我扑来,一种体内蕴结内伤,滑滑地从眼窝里流出。
潺潺的温情,滋长了春节的雨,又被我双脚踩成一种记忆,曲折而甜蜜……
    故乡的山,在千百年家族的观念里,堆成我的祖坟。

秦华:群山()水一样的流淌。——这里是不是少了一个字?

山  风
      有此(些?)日子,总在轻盈的歌声里酝酿微笑。
      久违的山间小调扯破山峦的静隐,忽高忽低,阿哥匆匆的足音,在东西南北风中,倔强地守候古意的恋情,巍峨如屋后的山峦。
      “山里妹子进城来,光着赤脚没穿鞋……”
岁月,是兄弟的额头上的梯田。盈盈的汗水,甩成姐妹的歌喉里晶亮的星空。
跳跃的音符定格成姐妹的眸光——粗犷而娇媚。
“上山能挑百斤担,下田能摸水田螺……”
舒展一种不老的意愿,那是千百年,群山不变的风情。
      谁家的少年,于牛背上放牧“断桥残雪”?
倾诉的情怀吆喝成山歌的曲调,在山风里自娱情趣。
      池塘的莲花,顾自在鱼影里,随风轻曳。
      在群山之中迈步,山风,是永远清新醇厚的风景。

山  雨
      在山雨的轻泣里,我背叛了山的坎坷走进平原。受惯了阻碍的目光在广袤里延伸,忐忑而陌生。
背负着祝福与羡慕,风化平原的日出日落。残存的骄傲,被城市的灯火囚禁成一道屏障。在梦的旅程里,家的山峦,是我永远也翻不过的五指山。
      十年异乡客,远了山的巍峨,远了水的潺湲,远了乡音的温馨,却永远脱离不了山雨的追踪。犹如爱,总在不经意间,打湿我倨傲的心灵。
     在山雨的浇灌下,城市长成驿站,而我,长成背影,肩扛着雨水漂泊的魂灵。
      今夜有雨,敲打深夜的梧桐。朦胧中,仿佛见母亲在檐下用木桶收集雨水,虔诚如我在异地,收集母亲的微笑。
      雨夜随笔,一种慈祥在笔尖上,叮叮作响……

山  鹰
      山崖静坐,风从脚下滑过。
一声鹰唳从高空跌落。我体内舒展翱翔的冲动。
鹰,在山民的语言里,是强者的图腾。
我以鹰翔的姿势,仰望鹰的身影。
      崖下的“资水”如脐带,牵系着山民的古今与我的亲情。得意时,我的言辞无比壮美,宛若高飞的雄鹰,睥睨一切。
此刻,面对鹰,面对祖辈粗糙手掌里浅黄的厚茧,所有语言,都苍白如一片枯瘦的落叶,卑微而恻然……
      父辈把我放飞出山巅。
无论崎岖山径扭折的苦痛与希望,从脚底绵绵地上溯到胸口。红红领带锁紧一种倨傲。子女的的成就,父亲骄傲的天空。在父辈的目光里,有一种苍鹰扶摇九霄的欢乐。
      母亲的微笑里,我是鹰。
    鹰的语言,流动在白云之上。怯懦与勇敢、成功与失败对于鹰,只是空中浮动的微尘。鹰翅的每次次挥动的过程,是鹰书写的生命。   
  鹰的身影写就蓝天。鹰的高唳跌落,串在山民的胸口。
凯旋的勋章在城市里。我用身心去描绘这种荣誉,虔诚如山民用锄头,叩击土壤的收获。
     我知道,鹰死后,所有的血肉,都在山民的耕耘里,生长花朵。

[b]秦华:青槐好!你的散文诗总体不错,是很好地掌握了散文诗的要点了,张力意境与留给大家的遐想空间都有。只是还有一些地方还不是太流畅,需要润色会更好。我帮你做了一些调整。仅是我读过几次后的感觉,也许违背了你的意愿,可以不作数的。我们在这里是探讨交流与研究。不合意的地方尽管提出,我们对学术的态度一样是严谨的。请谅解我的直率。因为我并不是什么大家,我一直在学习摸索中。
散文诗应该可以朗读才上佳,自己读上几次就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的。
我的作品是写好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修改的。一般会修改三次。有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6-7 18:07 发表

青槐别急,我已经在短消息里把你42楼的文字全部发给秦华老师了。她可能是一时没看到,你的心情会理解的。是啊,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还是先祝秦华老师安康!


已经又回复了一次。问好!
谢谢关心,我一直自己调控,目前还行。也祝福你们大家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辛苦,不要累了,姐妹们随心随性在这里说说话,让心在文字里飞翔,让灵魂舒展就好呢.
送上早上的祝福,请姐姐听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秦华 的帖子

感谢秦华老师细致的点评,对您在散文诗创做中精益求精态度由衷地敬佩。
说句实话,有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关注文坛,您的作品我看得较少,但从飞雪转贴的您的作品里,我想徐先生的评价,应该是中肯的,我会关注您的散文诗,好好学习。
我的散文诗创作,还处在摸索的阶段,我总想寻找一条自己的路,所以往往在别人笑谈与自我的认识里游离。喜欢者认我为知音,不屑者哂为异类。
仔细比较了您的修改,在一些承接上比我到位。可是我读来总觉得有些涩,可能是我先见为主吧。我很想听听别的朋友的意见,这样也好似一盏灯,能照亮我散文诗创作的天空。
您用您高明的技巧与手法,来裁剪芭蕉,可能让您感到极度的不适。您是一个用热情创作的人,而我,在这热情里,多了一份清冷。
个人以为我的境界还粘于泥土,所以与您的散文诗的创作手法,存在着差距,再次诚谢您的修改与点评,我对于你散文诗可以朗诵的观点,极是赞同,我猜想您的修改,正是把我向这一正确的路途径上牵引,而这,真是我所欠缺的。
祝福您一切顺利,希望有机会更深的光流,更好地学习

[ 本帖最后由 青槐 于 2010-6-8 10: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秦华 于 2010-6-7 16:10 发表


我知道解非,她也是古筝的朋友,我QQ(古筝给的)加过她的,她没有回复我。
正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执着才容易得心脏病的。
谢谢!尽管我痛苦的活着,但我会顽强的活下去的。下面是徐俊国给我写的,看看就都了解了 ...

徐俊国是俺山东滴,现定居上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华老师,俺没写过散文诗,写着写着就散了,请批,谢谢!

小时候,我喜欢仰望天空
看蓝天上的白云。
在空旷的田野上,在去临村看电影回来的路上,在自家的小院落里
一个人,一群人,一家人,出神而又兴致勃地看着、望着、小声滴咕着

我们不知道天有多高
不知道天有多远
我们没玩过电脑,没看过电视,没有过多的作业,也没有多余的书可看
我们几乎没走出过村子,我们除了拔草拾麦就玩丢手娟

累了,我们就席地而坐,呆呆地望着天空
那一簇簇、一朵朵白云乘风而来,又乘风而去
幻想有一天,我们也像云一样,飘向远方
住高楼,开自己的小汽车,让高跟鞋发出声响

现在,我们远离了泥土
仍然望着天空
掰着指头数,看哪一些来自家乡
看哪一朵能带来家乡的麦香

[ 本帖最后由 静如 于 2010-6-9 08: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6-8 08:25 发表
姐姐辛苦,不要累了,姐妹们随心随性在这里说说话,让心在文字里飞翔,让灵魂舒展就好呢.
送上早上的祝福,请姐姐听歌:
http://bbs.sdinfo.net/attachment ... f965ec65cae82db.swf


谢谢!急就一首散文诗。
【秦华散文诗】松涛,净化心灵
     文/秦华



我立于山间,与一副画相窥。盈耳的松涛穿过岁月的节骨眼,刺破时光,淌出血染的灿烂。
旗帜般站起一副面具,贴着飘逸被风带走,直奔黎明。
血染的朝霞撩拨风的红唇,一朵蠕动,一朵沉静。
当旭日燃点松啸时,松鹤就开始情不自禁地雀跃欢呼。
我凝视着升腾的太阳,脑海中一道思考题开始出走,一路奔忙,想要寻找最佳答案。
太阳融化了所有颜色,没有影子的身体,生出的影子铺满大地,没有人能够躲过。
心流过尘世,漫过松涛,被净化掉城市的繁杂。
这里没有梅雨季节,这里没有车水马龙,这里少有一笔一划的人。《离骚》将神韵传承至今。
生命之船都浸润在时光中,扶风而行。前方,所有的云海是岁月必经的隧道。
我走出心的困惑,忘却黑暗的复辟。让松涛释放诗歌,不再迷茫。
身后,诗言走笔的生活,依旧被掠去的现实包围,只有环保能够拯救人间危情。
(2010-06-08于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6-8 09:07 发表
感谢秦华老师细致的点评,对您在散文诗创做中精益求精态度由衷地敬佩。
说句实话,有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关注文坛,您的作品我看得较少,但从飞雪转贴的您的作品里,我想徐先生的评价,应该是中肯的,我会关注您的散文 ...

你好!
    我们说过是探讨研究交流,因此应该真诚的谈自己的想法,我喜欢与你这样交流。我认可你的理论。也是从你的理论出发修改的。——就是你说的看似不可能的却又在情理之中。
    我的作品,风格很杂,也是人家说的没有定性。
    我希望你根据自己说的写出一篇关于散文诗的论文来。现在的散文诗论文太少。如果可以你可以从这个方面突破。
已经加你了,可以发我的电子散文诗《春天的玉兰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秦华 的帖子

飞雪的松涛画图视频这一曲配上秦华老师的散文诗,真的是美轮美奂,沉醉其间,这才是净化心灵的真正的“松涛”。“心流过尘世,漫过松涛,被净化掉城市的繁杂。”“我走出心的困惑,忘却黑暗的复辟。让松涛释放诗歌,不再迷茫。/身后,诗言走笔的生活,依旧被掠去的现实包围,只有环保能够拯救人间危情。”收尾立意就提升了。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如 于 2010-6-8 09:51 发表

徐俊国是俺山东滴,现定居上海了~~~

是的,他在松江文化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如 于 2010-6-8 09:53 发表
秦华老师,俺没写过散文诗,写着写着就散了,请批,谢谢!

家乡的云

     小时候,我喜欢仰望天空,看蓝天上的白云。
     在空旷的田野上,在去临村看电影回来的路上,在自家的小院落里,一个人,一群人,一 ...

不错的散文诗,引深点会更好。
今年上海的高考题是《丹麦人钓鱼》,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与老师,学生1说我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2说我写了世博与环保。学生3说我写了。。。老师说最佳的写法是引深,主要是写舍与得。比如考试,大体意思如下:这把尺子就是一条底线,是无论法律上的还是道德上的,人们只要明白底线以下的事情不能做就可以了。社会不要对什么事情都规定得死死的不能越雷池半步。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
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名列前茅,只要他们心智健康,乐观向上,有责任心,有自主学习能力就好了,何必对成绩优秀生就疼爱有加,而对其他同学就不屑呢。给他们宽松空间和土壤,他 们会长成大树的。


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对你有启发?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8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