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6-5 11:12 发表
上面芙蓉提到了散文与散文诗的定义,以及散文与诗歌的区别,这也是我想问的,也不止一次与朋友们沟通,我说说个人意见,请秦华老师指点:
散文都说形散而神不散,我想对散文诗也是一样的.散文的在写作中要有一个完整事物或 ...
青槐:
有关散文诗的定义与发展
上面芙蓉提到了散文与散文诗的定义,以及散文与诗歌的区别,这也是我想问的,也不止一次与朋友们沟通,我说说个人意见,请秦华老师指点:
散文都说形散而神不散,我想对散文诗也是一样的.散文的在写作中要有一个完整事物或情感外象,并以语言平俗描写直接来围绕是主要特点,而散文诗在围绕所要表述的情/景之时,在语言上要求精炼,营造一定的意象空间,文字的搭配\承转往往超出常理,但这种异常却又可以理解,甚至是意象表达的一种方式.
散文诗与诗歌最主要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散文诗中实多于虚,诗中虚多于实.我所说的实,是指易于被人理解的情/景,这不是单个,而是逻辑上有明显关联的一整片情/景所构成的实.虚我所指的是意象,散文诗的虚,是画龙点睛之笔,装饰作用大,而现在的诗中的意象,不象是为诗服务,反而是诗为意象服务,其中的逻辑关系,很多需要凭空想像,有的如果不明了作者的心境,甚至想像都想像不出来.而散文诗中的意象,是一眼就能透澈的.
秦华答:你对散文诗的研究是很深刻的。对散文诗与散文及诗歌的剖析是很到位的,我赞同你的分析。
青槐:前面秦华老师提到耿林莽\邹岳汉两位先生,我很喜欢他们的作品,尤其是耿先生,很早的时候在散文诗上读他的作品,收获颇大.秦华老师作品的风格,与刘虔老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以前与刘老师沟通时,曾对散文诗中意象追求或者说过分的诗意追求表现过担忧,不知秦华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秦华答:我与刘虔老师有过两次次接触,一次是2009年8月在长白山中国•长白山 吉林森工杯 国际散文诗大赛的暨中外散文诗学会第二届年会上。一次在汕尾的天翼杯”全国散文诗大赛颁奖大会暨中外散文诗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汕尾召开。他是一个很真挚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对他的作品却研究的很少,更不知道我的作品与他的风格相似。我的作品写得杂,风格变化也大。对我的说法很多,有说像柯蓝、郭风的,有说像耿林莽老师的。可我感觉我自己是随性写作。
正如徐俊国说的:“秦华以一种绵延不断的爱倾诉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热切关注。“伤口刺痛善良,善良医治忧伤。”四季的轮换,时光的流逝,草的枯,花的谢,情感的列车,城市的散板,文学的心舟,多情的土地,古典的江南,荷的哭泣,天使的眼泪,船工的号子,清洁工的愤怒,花坛边绣鞋垫的女人,遗梦的桂花树,雨花摇曳的雪香,深秋的月光地铁,失眠的牵挂,淡蓝色的思念……一齐涌入她的笔端。她用密集的意象和繁复的排列建构着水晶般的诗意世界,里面既透射出阳光的温暖,也反射着冰块的凉意。因为淤积了太多的美好祝愿、期盼、美梦,她着迷于表达,试图让经过她身边的人听懂她的吟唱与呢喃。她用一个语词去叠压另一个语词,用一个句子去牵引另一个句子,一口气倒出大量的暗喻和拟人,浓得化不开。她甚至不挖掘,不拓展,不跳跃,不断裂,不飞白,不暗示,当然也不模棱两可,不虚无缥缈,她直接坦诚地告诉你,这就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记所写。她原生态的情感,线性的表达方式,让故弄玄虚的诗写者感到脸红。诗歌本身就是她的生命体验形式,无需伪装和遮蔽。任何文体的写作,当技巧和手法成为脂粉或镣铐的时候,唯有弃之。秦华在散文诗的追求上,顺其自然地走了一条捷径。”
另外,我前些日子在诗歌报上贴过一篇,粘在下面,请老师指点:
走 进 山 峦
在氤氲岩烟的簇拥下, 我走进山峦。
雨后的群山()水一样的流淌。母意的峰顶于阳光里明亮清新的姿势。缠绕着我的目光是群山盘旋的一种依恋。
乡音,春风般滑过脸庞,在熟悉的场景里洒满。
山巅,水泥路迎接我近乡的情怯。电线上列队的白头翁;灌木丛里钻进钻出的小灰雀,清脆地问候,叩开我童年的场景。
山风拔节我的兴奋,又沉淀成如山凝重的剪影……
家的感觉,山影般向我扑来,一种体内蕴结内伤,滑滑地从眼窝里流出。
潺潺的温情,滋长了春节的雨,又被我双脚踩成一种记忆,曲折而甜蜜……
故乡的山,在千百年家族的观念里,堆成我的祖坟。
秦华:群山()水一样的流淌。——这里是不是少了一个字?
山 风
有此(些?)日子,总在轻盈的歌声里酝酿微笑。
久违的山间小调扯破山峦的静隐,忽高忽低,阿哥匆匆的足音,在东西南北风中,倔强地守候古意的恋情,巍峨如屋后的山峦。
“山里妹子进城来,光着赤脚没穿鞋……”
岁月,是兄弟的额头上的梯田。盈盈的汗水,甩成姐妹的歌喉里晶亮的星空。
跳跃的音符定格成姐妹的眸光——粗犷而娇媚。
“上山能挑百斤担,下田能摸水田螺……”
舒展一种不老的意愿,那是千百年,群山不变的风情。
谁家的少年,于牛背上放牧“断桥残雪”?
倾诉的情怀吆喝成山歌的曲调,在山风里自娱情趣。
池塘的莲花,顾自在鱼影里,随风轻曳。
在群山之中迈步,山风,是永远清新醇厚的风景。
山 雨
在山雨的轻泣里,我背叛了山的坎坷走进平原。受惯了阻碍的目光在广袤里延伸,忐忑而陌生。
背负着祝福与羡慕,风化平原的日出日落。残存的骄傲,被城市的灯火囚禁成一道屏障。在梦的旅程里,家的山峦,是我永远也翻不过的五指山。
十年异乡客,远了山的巍峨,远了水的潺湲,远了乡音的温馨,却永远脱离不了山雨的追踪。犹如爱,总在不经意间,打湿我倨傲的心灵。
在山雨的浇灌下,城市长成驿站,而我,长成背影,肩扛着雨水漂泊的魂灵。
今夜有雨,敲打深夜的梧桐。朦胧中,仿佛见母亲在檐下用木桶收集雨水,虔诚如我在异地,收集母亲的微笑。
雨夜随笔,一种慈祥在笔尖上,叮叮作响……
山 鹰
山崖静坐,风从脚下滑过。
一声鹰唳从高空跌落。我体内舒展翱翔的冲动。
鹰,在山民的语言里,是强者的图腾。
我以鹰翔的姿势,仰望鹰的身影。
崖下的“资水”如脐带,牵系着山民的古今与我的亲情。得意时,我的言辞无比壮美,宛若高飞的雄鹰,睥睨一切。
此刻,面对鹰,面对祖辈粗糙手掌里浅黄的厚茧,所有语言,都苍白如一片枯瘦的落叶,卑微而恻然……
父辈把我放飞出山巅。
无论崎岖山径扭折的苦痛与希望,从脚底绵绵地上溯到胸口。红红领带锁紧一种倨傲。子女的的成就,父亲骄傲的天空。在父辈的目光里,有一种苍鹰扶摇九霄的欢乐。
母亲的微笑里,我是鹰。
鹰的语言,流动在白云之上。怯懦与勇敢、成功与失败对于鹰,只是空中浮动的微尘。鹰翅的每次次挥动的过程,是鹰书写的生命。
鹰的身影写就蓝天。鹰的高唳跌落,串在山民的胸口。
凯旋的勋章在城市里。我用身心去描绘这种荣誉,虔诚如山民用锄头,叩击土壤的收获。
我知道,鹰死后,所有的血肉,都在山民的耕耘里,生长花朵。
[b]秦华:青槐好!你的散文诗总体不错,是很好地掌握了散文诗的要点了,张力意境与留给大家的遐想空间都有。只是还有一些地方还不是太流畅,需要润色会更好。我帮你做了一些调整。仅是我读过几次后的感觉,也许违背了你的意愿,可以不作数的。我们在这里是探讨交流与研究。不合意的地方尽管提出,我们对学术的态度一样是严谨的。请谅解我的直率。因为我并不是什么大家,我一直在学习摸索中。
散文诗应该可以朗读才上佳,自己读上几次就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的。
我的作品是写好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修改的。一般会修改三次。有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