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2),我另起一行,和文字、诗意继续热恋下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文学理论》提出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分野,是对文学理论的一个巨大贡献。韦勒克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不属于文学本体的研究统统归于“外部研究”,而把文学自身的种种因素诸多作品的存在方式、叙述性作品的性质与存在方式、类型、文体学,以及韵律、节奏、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

这一区分,就把产生文学作品的外在环境、条件与文学作品本身的存在鲜明的分离,突出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因素。他还明确指出外部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如果走向“因果论”与“决定论”的极端则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些“外部研究”的极端方法,完全忽视了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而只有重视对作品的“内部研究”,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这是一本需要时常阅读的经典理论书籍。我喜欢在阅读进行时的一半旅行中,回头寻找其中关联的书籍、译序、后记等。同时阅读的好处是跳跃关联,当然也会有一些弊病,那就是速度、效率、理解力和严密性等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每一本书里,都会出现许多熟悉和陌生的名字,这让我在无穷的阅读里,感受智者的声音和思想,他们之间的关联、唱和与熏染、排斥等。我作为一个听众,只是专注的聆听,努力的消化,而后不断的获取书目,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和思想。就好像我在集市上买菜,挑挑拣拣的,有时还会讨价还价,试图深度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M.H.艾布拉姆斯说:“这个批评叙事的时代,依据人们观点的不同,可以被看作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被看作最坏的时代:但是,无可否认,这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时代。”这位百岁老人的话,无比清明睿智,他让我想起自己,曾和朋友中聊天,无意说起这个时代,如同《双城记》表述的那样——这个时代,的确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一下,读读古诗去:)我总是喜欢在读完一些西方理论书籍之后,回到古人的怀抱里,跟他们席地而坐,对饮放歌。好像古今中外的智者、诗人,集聚一堂。他们并不会因思想、文化、地理、风俗、语言的局限,而各行其是,或老死不相往来。事实上,阅读的快慰,就是忘记了时空,你有身外身,可做梦中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修辞里,有铺叙、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常常极尽铺陈夸饰之事。我一直认为,唯有天才诗人,才具有“大言不惭”的本事,也就是以大为美,崇尚大而壮。譬如庄子,在譬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好大言,性狂傲“一洲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而李白的大言夸饰,缘于无穷的想象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想到大言和小言,都是原有出处的,我就觉得中国的语言,实在是一门深奥且有趣的学问,你若没有古典文学的积淀,怕是会时时让人捧腹大笑或贻笑大方了。李白之所以好大言,也跟宋玉写的《大言赋》和《小言赋》有关吧,这两赋所说的大言和小言,都是运用夸张手法,将事物扩大或缩小。

南朝梁代后,开始出现大言诗和小言诗。昭明太子萧统就写有《大言》和《小言》诗。沈约、王锡、王规等,都写过《大言应令诗》和《细言应令诗》。闲来无事,读读萧统的《大言》诗——“观修鲲其若辙鲋,视沧海之如滥觞。经二仪而局蹐,跨六合以翱翔。”其次有《大言应令诗》,沈约作——“隘此大泛庭,方知九垓局。穷天岂弥指,尽地不容足。”

所以到了唐代,仍流行创作大言诗和小言诗。李白最爱新异、奇怪之事。所以,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类似于大言、小言诗的句风。如大言之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再看他小言的黄河“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呵呵,李白对宋玉非常仰慕,所以对《大言赋》和《小言赋》都特别熟悉。诗赋中常化其中靓句。中唐诗人孟郊曾做诗云:“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12-26 1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恐怖了,一路走下来,天会黑的,人会瘦的,爱会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 于 2012-12-26 09:53 发表
太恐怖了,一路走下来,天会黑的,人会瘦的,爱会浓的。


呵呵,天当然会黑的,人啊瘦不瘦,不知道哦~~至于爱呢?嗯~~俺愿意细水长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也是人世世相的返照。是作者取材现实,通过自我的思虑剪辑,创造性的呈现过程。诗与真实的世相之间,最妙的表达是若即若离,不即不离。因不离,而有真实感,因不即,而能新颖独特。每首好诗,都自成境界。无论作者或读者,表现和感应一首诗作时,都会呈现一幅画境或一幕场景,生动灵活性不可缺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有类似的阐述和相关论点。二十世纪初的A.C.布拉德利,他曾在1901年《为诗而诗》的讲演稿里,这样表述——诗的本质既不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也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复制,而是一个自身的世界,独立的、完整的、自治的;为了完全理解诗,你必须进入那个世界,遵循它的法则,忽视属于你所在的现实世界中的信仰、目的和特殊条件……

诗与现实,是平行发展,永不相遇的……它们是类似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类型的存在。

这里布拉德利,将理解诗歌的本质,建立在异样世界的模式之上。也就是他用一个新观点,取代了将诗看作模仿、“复制”现实世界的观点,并宣称每首诗都拥有日常世界相类似的、自己的世界。有关诗本身是完整、自治的,在十八世纪之前从未出现过。它仅仅遵循它自身构建的那个独立的世界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的思绪跳跃的太快了,我能从古人的诗话,回溯到今人的诗论,再从西方的哲人那里获取思想的火种,而后在西方的诸多理论里,看见诗的肌理、特征和历史性脉络。而一部跟随的文学批判史,许多诗论的观点和思想,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颠覆、解构,而后创新、建构。现在,我处于无意挑刺和疑惑阶段,仅仅努力地聆听、记录,力图准确的把握和知晓渊源脉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没多大用处,博不如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空隙,猛然想起今天是……是我父亲的忌日啊!伟人生辰,就是父亲的难日。我真是太糊涂了~~从来没有忘记过,为什么今年去遗忘了。也许是在文字里埋首,太过投入了,我为自己的糊涂而感到无比羞愧……一生最痛的事情,就是父亲的溘然离世,竟没有留下一句遗言,我更想不通他为何选择今日不舍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忧郁的青蛙 于 2012-12-26 11:20 发表


其实没多大用处,博不如专!


不博,何来专?想专,就请夯实基础,日以继夜,阅读不歇。

说专,如井蛙……井蛙还知羞,呱呱笑农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9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