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从写作时间到送诗目的──浅读中年人的《葡萄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21 发表
1、从结构上说,葡萄、火焰山、琥珀三个意象构成线索,从递进上说,是葡萄把火焰山结成了琥珀

把葡萄+(火)+山岩=(糖)琥珀,这为何不能成立
食物不是都这样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26 发表

把葡萄+(火)+山岩=(糖)琥珀,这为何不能成立
食物不是都这样煮的


这个结构是你设计的,你把火焰山解构了,又把琥珀解构了,你当然能还原,问题我不认为能那么去解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23 发表
经验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的意象运动超越经验,超越意识中能够发掘的体验,所有的诗歌想象都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我们常说唤醒,触及

但读者经验不足时,我们一定要说是作者的失败吗?
就美感而言,我覚得诗人利用食物本身的特质,融合手艺,把一道黃金拔絲琥珀呈现出来,也相当有想像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21 发表

不能说我先入为主啊,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这里读到第一次文本,所以我只是把我所读到的写出来分享而已~

你有阅读惯性,这种阅读惯性是不良的(个人看法)。诗和作者这两样东西,在我们头一次接触到的时候,是陌生的,这种时候产生阅读惯性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一切应该是文字说话,既然文字说话就离不开文本,文本是脱离思想的东西,我们要从文本中得出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来,就必须根据文字的正常涵义去推敲,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13 发表

这样啊,不过我个人不认为”沉醉”是一种美好,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完这首诗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

梳理诗歌的过程是随着解读者意愿进行的。你的主观感受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是这样一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30 发表

但读者经验不足时,我们一定要说是作者的失败吗?
就美感而言,我覚得诗人利用食物本身的特质,融合手艺,把一道黃金拔絲琥珀呈现出来,也相当有想像力啊



绝大多数的经验是可以共享的,我们写作不能违背基本经验就是了,更高端的或特别的经验可以归属的意识写作和超现实主义里去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29 发表


这个结构是你设计的,你把火焰山解构了,又把琥珀解构了,你当然能还原,问题我不认为能那么去解构哈

不是我觧构它,这是一种直覚反应吧,用糖漿煮蕃薯,大概就是这样的画面~
虽然我的廚艺不怎样

还有,做为诗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是具有意义的,它具备所指和能指的重要功能,我覚得就算是读者也不能疏忽这个要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觉反应的过程就是解构的过程。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去要求读者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30 发表

但读者经验不足时,我们一定要说是作者的失败吗?
就美感而言,我覚得诗人利用食物本身的特质,融合手艺,把一道黃金拔絲琥珀呈现出来,也相当有想像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35 发表
直觉反应的过程就是解构的过程。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去要求读者嘛

可是我们两个都是读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识被文字表现出来之后,恐怕最重要的是唤起阅读者的体验,而不是停留在童话和幻想中,这中间最重要的是过滤掉一些浮躁和焦急,让人们安静下来去感受曾经的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37 发表
意识被文字表现出来之后,恐怕最重要的是唤起阅读者的体验,而不是停留在童话和幻想中,这中间最重要的是过滤掉一些浮躁和焦急,让人们安静下来去感受曾经的美好。

是这么一个理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8-28 23:32 发表

你有阅读惯性,这种阅读惯性是不良的(个人看法)。诗和作者这两样东西,在我们头一次接触到的时候,是陌生的,这种时候产生阅读惯性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一切应该是文字说话,既然文字说话就离不开 ...

可是我也就文本去读的啊,而且,我也是第一次阅读他的作品,跟大家一样啊,又不是常期读他的诗,说我有阅读惯性,这个也不能说服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大家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