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431|回复: 101

从写作时间到送诗目的──浅读中年人的《葡萄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来乍到,给大家敬一杯《葡萄酒》 文/中年人

  这串葡萄
  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
  结成了琥珀

  这串葡萄
  把缠绕了几千年的地球
  爬成了绿荫

  这串葡萄挂在藤架上
  把这个秋天染得甜酸紫红

  绿荫下
  琥珀杯
  紫红的诗意和昨天从鹊桥吹来的风
  在挂杯之后
  渐渐
  沉
  醉


艺术的创作有时是为了游戏,有时是为了需要;中年人的这首诗,从其题旨来猜想,他可能是以需要为其创作目的。因为在题旨上他写:「初来乍到,给大家敬一杯《葡萄酒》」,或许这不是他当初写作所想的完整题目,大概只有「《葡萄酒》」才是他正确的题目。而从其题目到内容,以及发表的时间,我们可以确认,写作时的内容是为了应景「七夕」,所以「紫红的诗意和昨天从鹊桥吹来的风」,能把「昨天」这个时间准确点出,而这个时间点,也是我们所要读诗的主要意象之一。

有庆典的欢乐活动,怎么可以没有美酒助兴。所以中年人送诗的时间点是有心的。也可以从中了觧,诗人的创作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发表此诗作。所以我们迸入文本来看:
  这串葡萄
  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
  结成了琥珀

开头第一段即把酿酒的主要材料点明。但是读者通读整首诗后,则会发现「这串葡萄」不是真正的实象水果,而是以意象的形式,表现其葡萄所要深藏的意涵。故诗人在文本的第二句「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这一句开头的前三个字是过去进行式的动词,也就是说有人用「这串葡萄」去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变成一个东西,所以诗人告我们这样东西叫「琥珀」。第三句的「结成」,并不是指水果在自然界因花朵授粉而结成果实的过程,而是经过人为酿造,使之「结晶」的「结成」。
  这串葡萄
  把缠绕了几千年的地球
  爬成了绿荫

那么第二段本文,诗人以用样的写作结构,进行篇章修辞层递,进一步强调「这串葡萄」的力量。所以「把缠绕」这三个字,不是指「葡萄藤」缠绕「地球」,「缠绕」一词,可能是指地球的「经纬线」也就诗人在第三段所指的「藤架」,而「葡萄藤」顺着地球的「经纬线」不停地扩展,所以「爬成」「绿荫」,也就是说,「这串葡萄」它生长得非常丰茂。而从这二段文本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企图让读者了觧,「这串葡萄」是相当有其生命力和意志力的。只不过再怎么有意志力的东西,它还是有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所以「葡萄成熟」了,这是第三段诗人所表达的内容。那么第四段的本文正是诗人所警醒大家的
  绿荫下
  琥珀杯
  紫红的诗意和昨天从鹊桥吹来的风
  在挂杯之后
  渐渐
  沉
  醉

在历经长久的努力、变迁,我们正享受这个美好的果实,也正衰老或者消耗这个美好的成果。所以耽溺这美好──是「沉醉」,也是迷失。因此「这串葡萄」是文本主要的意象。读者可以自行觧读,把「这串葡萄」当成是生命的开创历程也可以,把「这串葡萄」觧释为人类发展变迁的过程也是可以,乃至如笔者一开始认为,「这串葡萄」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在历经人类文明不断创新改革与科技发技之下,这串带着「中华民族」符号意象的「葡萄」,不正是处在一个丰收美好的世代,但大家也要警醒,这个「美好」,能够让我们再持续下去多久呢?

而回到诗人关于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意象运用,可以说是相当巧运匠心;整首诗沒有明确指出「这串葡萄」,但透过「结成了琥珀」「爬成了绿荫」「染得甜酸紫红」到「挂杯之后/渐渐/沉/醉」,让读者自行想像「这串葡萄」的意涵,这或许我们要说诗人是高明的犯罪心理學者,运用了一般人的「对号心理」,让「这串葡萄」在读者阅读,也同时「发酵」和「再蕴酿」。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耶耶 于 2012-8-28 22:49 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作品角度,我赞成这个理解
并且一直赞成
但从文本角度,前两节不是最好的方式,这个我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串葡萄
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
结成了琥珀

这串葡萄
把缠绕了几千年的地球
爬成了绿荫

这串葡萄挂在藤架上
把这个秋天染得甜酸紫红

绿荫下
琥珀杯
紫红的诗意和昨天从鹊桥吹来的风
在挂杯之后
渐渐



————————————————————
昨天路过水果店的时候,看见葡萄,特意站住了脚端详了一下,突然有了一点启发,葡萄外形概述就是,一粒粒彼此分开的单体却又用一根看不透的细枝牵连着。
这使我想到了人类,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我们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就是一粒粒彼此独立的葡萄吗?那么地球不就是那条维系人类生存的细枝吗?
有了人类,地球就有了思想的色彩,他也就从亿万年前没有思想色彩的火山岩演变成了色彩迷人的琥珀。
人类出现于地球,遍布于地球之表,使得几千年的地球有了思想生命的气息——绿荫。所以说“缠绕”也是很有逻辑的。
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春华秋实的生活,同样也就有了喜怒哀乐收获。
人是极富情感的动物,人类彼此的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就出现了情感:爱情、亲情、友情。
无论具体到哪一种情感,无论哪一种情感的给人的思想带来怎样的感觉,都会像一杯壶中之物令人回味。


这是我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的。

但要给这首诗加上历史的色彩或者政治的色彩,我觉得千朔理解的民族精神也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诗评,精彩。问好公主斑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01 发表
从作品角度,我赞成这个理解
并且一直赞成
但从文本角度,前两节不是最好的方式,这个我坚持



但我覚得是阳光沒”把”这个读入心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大家也要警醒,这个「美好」,能够让我们再持续下去多久呢?

————这个我倒读不到这里面有意图。第三段以及最后都在表达很好的感受,没一点空隙留给大家去腾挪。
也是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诗曲曲弯弯去阐述一样道理,我觉得这是语言的倒退。所以,我个人读诗基本不会直接去思考作者的内在思想,除非他能用非凡的写作吸引我。用诗去讲故事,讲道理,作者的目的不是要读者明白他所讲的故事和道理吗?那么为什么不用杂文或说明文,论文去写呢?用这些文体去写不是更能将故事和道理讲透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雪 于 2012-8-28 23:04 发表
喜欢这样的诗评,精彩。问好公主斑斑  !!

雪雪,喊我千就好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8-28 23:02 发表
这串葡萄
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
结成了琥珀

这串葡萄
把缠绕了几千年的地球
爬成了绿荫

这串葡萄挂在藤架上
把这个秋天染得甜酸紫红

绿荫下
琥珀杯
紫红的诗意和昨天从鹊桥吹来的风
在挂杯之后
渐 ...

谢谢食神可可的再分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06 发表

但我覚得是阳光沒”把”这个读入心耶



不是,诗歌最重要的是唤起你的经验或是给你警醒,这也就是在你的意识里还原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8-28 23:06 发表
用诗曲曲弯弯去阐述一样道理,我觉得这是语言的倒退。所以,我个人读诗基本不会直接去思考作者的内在思想,除非他能用非凡的写作吸引我。用诗去讲故事,讲道理,作者的目的不是要读者明白他所讲的故事和道理吗?那么 ...

每一种艺术有每一种艺术所要创造的美感,就算是诗经的作品,也不是每一首都简明轻快的,就像不同的人喜欢喝不同的飲料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