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07 发表 不是,诗歌最重要的是唤起你的经验或是给你警醒,这也就是在你的意识里还原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8-28 23:06 发表 但大家也要警醒,这个「美好」,能够让我们再持续下去多久呢? ————这个我倒读不到这里面有意图。第三段以及最后都在表达很好的感受,没一点空隙留给大家去腾挪。 也是个见。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11 发表 但我覚得我的还原沒有遇到阻碍啊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10 发表 每一种艺术有每一种艺术所要创造的美感,就算是诗经的作品,也不是每一首都简明轻快的,就像不同的人喜欢喝不同的飲料啊啊啊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8-28 23:17 发表 先入为主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诗。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13 发表 我说过,一眼带过去,是没有问题的,从创意角度来说,也是没问题的,但从诗歌结构上说,是有瑕疵的。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8-28 23:15 发表 你先入为主了,很多人有这个问题。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8 23:18 发表 就诗歌的结构来说,葡萄不是”生长者”,是促使”生长者”,这个角色是连结结构的,为何阳光认为结构有瑕疵?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28 23:18 发表 这个观点我赞成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