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太白酒桶

太白酒桶诗选(先整理两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自己的感悟。这一点对写诗的人画画的人都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随便一个人,都有可能写出妙笔,但是,他要是经常写出妙笔,那就是不一般的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7-5 00:03 发表
相信自己的感悟。这一点对写诗的人画画的人都非常重要。

进入到事物内部,就有语感。就像我们面对孩子,必须返老还童,然后才有童真的语感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是这样的。
你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花土,可以总结下今天的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球,画画都要手感,画画的手感与打球一样,来自长期的锻炼。没锻炼就没手感。画画的手感来自“律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熟能生巧。写诗也是这个道理。

附:
缺席内地文坛近25年后,当年的先锋派马原带着《牛鬼蛇神》重新杀回。面对自己作品中无法被解析的部分,他更加相信这是造物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描能很好说明手感,比如线条的轻重,排布线条的间隔,落笔和收笔的精度等等,手感好就不用橡皮擦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他对无神论国度怀有巨大的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7-5 00:14 发表
素描能很好说明手感,比如线条的轻重,排布线条的间隔,落笔和收笔的精度等等,手感好就不用橡皮擦哈哈

嗯。我相信很多大画家都有你这个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继续说马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马原说了些啥。也许可以更好地说明诗歌的意义,和写作诗歌的意义。
更宽泛点说,可以了解如何写。

《牛鬼蛇神》是中国第一本哲学小说
要是不写小说 马原还算个什么东西
从未被体制认可 体制认为我有反骨
对“无神论”国家怀有巨大疑问
我信奉造物力量和植物智慧
80年代 全世界中国作家写得最好
不谈中国 我是国家主义的反对派
小说已死 纸张应该退出人类生活
希望上帝再给我3年或30年
不拒绝韩寒 但我不能进入他们
诺贝尔奖一钱不值 他们早已不了解世界
小说是窄门 不必那么多人挤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7-5 00:09 发表
好了,花土,可以总结下今天的发言。

你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原:《牛鬼蛇神》是中国第一本真正的哲学小说

凤凰网文化:那就轻松点随便聊,刚才您过来我觉得您那个行头挺好玩的,经常戴帽子?

马原:因为老户外,很多老朋友都觉得你现在很瘦,我说我户外多,也很黑嘛,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上山,在西双版纳跑的次数多,已经跑了五趟,马上就要去第六趟。

凤凰网文化:不过那块好像就和新书这事无关了。

马原:实际上包括新书在内也都是我最近几年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准确的说是生命方式,这个我倒觉得实际是有关系的。

凤凰网文化:是磨铁铁葫芦给您做的。

马原:是。

凤凰网文化:当时什么一个契机就迁到那边?因为我觉得整个这回的宣传特别紧锣密鼓。

马原:因为王小山他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听说了以后就先电话问我,他说你在哪儿呢,我说在海口,他说书给我呗,我说那个为什么要给你呢。

凤凰网文化:跟抢劫似的。

马原:完了他说我现在在一个图书公司叫磨铁,他说我们是中国最大的图书公司,我说我也孤陋寡闻,我还不知道图书公司和出版社有啥差别,他说不一样。

马原:好像小山听说了马上就说你等着啊,我明天就到,完了就是好像他一边跟我打电话一边就喊,谁谁谁你帮我订明天去海口的票,几点,就是这电话还没撂呢他已经把票订了,小山的方式我也喜欢,不就是惺惺相惜吗。

凤凰网文化:那平时也喜欢这种比较直接的为人处事。

马原:对,绕来绕去的这个挺累的,说实在的,我离我们这个圈子,就文学圈子已经非常非常远了。

凤凰网文化:曾经近过,曾经非常近。

马原:80年代,80年代现在怎么说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太远了,我是80年代末基本上就退出这个圈子,那么至少20年以上跟他们没有来往,所以磨铁的这么大的宣传上市,当然有一部分不是磨铁的,比如说你们就不是磨铁的。

凤凰网文化:自个找上门的。

马原:其实还是有一些媒体一直以来还是有什么事情他们会关注,就是在出书之前的那段时间,事实上我已经因为这本书的缘故面对过二三十家,都是主流媒体,都是那些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就是在中心城市这些大的都市报这一类的。

凤凰网文化:那体力还真是挺好,因为不停讲话面对镜头还挺累的其实。

马原:实际上说的都是相似的话。

凤凰网文化:对,使劲回忆有什么没说的,今就跟这都说了怎么样?然后有什么具体的事吗,就您觉得和80年代那些搞文学的朋友互相就各自为政了。

马原:没有,因为我不写了,他们写,他们写他们自然就在圈子里,就是你不写了,像我这种人还有一点自知之明。

凤凰网文化:您的意思就是说圈子里挺多人其实没有这个自知之明。

马原:我没说别人,我就说自己,那么你不写了就不在这里混了,文学圈子总会有一些活动啊什么的,那么跟我就没什么关系了,因为你不写小说吧,你光是做一个老师或者是做一个曾经的圈中人,你何必一定要往一个你已经不属于这个其中的圈子里混呢,不混也罢吧,那时候想的也比较简单。

凤凰网文化:还拿作品说事您觉得。

马原:对,没作品吧,干什么吆喝什么哈,就是你不干小说了你也不必非得瞅着热闹非得顶着一个什么小说家这个在外面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原:我对无神论国度怀有巨大疑惑

凤凰网文化:看好多媒体用的标题都特耸人听闻,什么还有人用王者归来这个,您觉得您接受这方式吗?

马原:这个实际上跟你没关系,就像给你戴什么帽子。

凤凰网文化:当然他是营销。

马原:当然我做小说的时候,我们也不是特别关心戴的是什么帽子,最早戴的是那种什么新潮小说呀、结构主义小说呀什么现代派小说呀,就各种各样帽子都戴过,这个帽子有人戴,这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说什么什么,但是有一点我是有意见的,我觉得广告语我不是特别希望打到封面上,因为这本书以后我要放到架子上,所以我跟出版方倒是讨论过,我说你们能不能出一个双封面的,就是这个版本,让我以后把外面有广告语的内容的封面揭掉然后里面还有一个封面,我现在也揭不掉。我说以后你们卖书,我跟小山直截了当说,我说小山你是从写书变成卖书了,你卖书的时候你怎么不想想我们写书人的心情呢?

凤凰网文化:那么讨厌溢美之词?

马原:不是溢美之词,实际上他是广告,我说广告是不是垃圾?他们说广告在发布那会不是垃圾,发布完了是垃圾,我说那关键是发布完了他还得在我自己的书架上停着,我说我的一本书费那么大劲写出来。然后有一个垃圾封面,你说这个我不是很难过吗?他们说想办法补就。比如说还有精装版本。

凤凰网文化:对,各种版本。

马原:我甚至都给他们提说是不是换一个全新的封面,你不要醒目吗?我说你就做白皮书,然后就是四个大字“牛鬼蛇神”,这四个字充满了书面。

凤凰网文化:跟70年代似的。

马原:特别醒目。

凤凰网文化:对啊。

马原:可以做到最醒目,你不是要醒目嘛。

凤凰网文化:但他们肯定,对,我觉得您那个整个那风格效果要出来可能他们会考虑一些其他方面的风险吧。

马原: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反正因为是朋友嘛,这样说呗。

凤凰网文化:很多媒体说这本书是事隔二十年之后怎么怎么着,但实际上前前后后动笔也就一年。

马原:写一年,但是说一年也不是太准,实际上我更愿意说可能是四年,就是我生病以后,这本书完全是我生病的产物。

凤凰网文化:对。

马原:那个是我的一篇哲学论辩,我不能叫论文,是哲学论辩,我是以这个为主旨,就是这个去写我的小说的,所以那个东西成稿就要早一些,你比如说在最近的几年里,我朋友们都听我谈过我对比如科学或者是由科学支撑的真理,或者是医学或者是技术这些方面的质疑,那么这个确实是我生病以后看世界的一个基本立场、出发点。

凤凰网文化:想过这个原因吗?就是人生病的时候然后最无助的时候您想到了一个依托是小说。

马原:这么说倒不太准,就是我说最初生病那段时间想的可能就是,人在生病的时候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你做什么行当你都是一个哲学家,因为你要面对生和死。

凤凰网文化:说死亡是唯一的哲学命题。

马原:人一旦面对生死已经是一个哲学家了,因为他想的是生和死的问题,那么可能我这个职业稍微特殊一点,我不但关心我自己,我还关心人群,关心人群的结果那么我就关心我们这个种群是从哪里来的,那我们又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个就变成我这个小说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探寻人的来源、人的去向,人是什么,所以这个小说一不小心就滑到了哲学小说的那个泥沼当中去了。

凤凰网文化:中国有真正意义上那种哲学小说吗?

马原:好像先前没有,但是从《牛鬼蛇神》开始不就有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