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o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铸和更新语言吧,这就是诗人的职责之一,只是能做到这点的人,是真正的诗人,伟大的创造者。我对于语言技巧的关注,超过了对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算计和倾情。我要找到只属于自己的“语言”秘密,有传统的“雅和俗”,现实的“雅和俗”共同构筑。一生和诗歌同行,不屈不饶,以复兴诗歌为己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诗友金色的老虎,提到“吊民伐罪”的成语典故,我喉管里咬文嚼字的小书虫,开始痒痒了。想到它的出处,源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想来,北宋大儒张横渠(张载)所谓“横渠四句”之“为生民立命”,所指向的儒者襟怀、器识与宏愿,同样该是诗人的襟怀、器识与宏愿。

诗人心,最敏感。能以自己的胸膛,承接和感知世间的一切凄风苦雨。诗人,永不可忘记的一个字,不是诗,而是“人”,由此你才配作“诗人”,天下谁最苦——底层的百姓,被迫害的思想,世间谁有罪?这个每个时代的诗人,都该心知肚明。余生,我未必能全心全意做到“吊民伐罪,周发商汤”,却永不可忘做人,我若不能“做人”,不若不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诗里,出现过两种呐喊的声音“相信未来”和“我不相信”,这两种声音,一种代表渴望和希翼,一种代表叛逆和颠覆。一个是曾经精神和肉体都曾疯狂的诗人——食指我手写我心,在政治一片红,精神极度扭曲的“漂红时代”,喊出了一代人在压迫红潮下呼之欲出的心里话。而北岛的“我不相信”,则直接颠覆和撕下了最后一层虚伪、虚妄的时代政治和精神画皮……

诗人,总是走在时代精神的前列,他们是最先的觉醒者和领路人,思想火种的传递手。我想到这两种声音是觉得当下诗坛一片混乱,良莠不齐。若时代和人民堕落了,而诗人和诗歌也跟着堕落了,那么这两种声音,就应该重新崛起和回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写作,一定会抱着“传统”的大腿或西方技法的腰肢,由此我想到一句口号: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你若不能将传统发扬光大,将“西化”化为中用,你写作的意义,仅仅是重复和模仿,抛弃传统的基础是熟练到了“脱口而出”,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未来到底要走向哪里?!我只知道需要一种精神的重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精神的重构”不是一句虚言,或许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十几年来,诗歌已然被糟蹋得体无完肤,好似一个卖淫多年、已然失去羞耻之心的老鸨,以无耻的吆喝为荣——口水横飞,玉体横陈……这种自甘堕落的快感,仍有许多诗人甘之如饴,急功近利!对传统的颠覆,不是屎尿歌,也不是露阴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置身于日常的生活,一些审美经验的积累大同小异,而每个诗写者,都知道一首诗歌的原始材料和经验碎片,是需要慢慢地整合和挑拣,才能进入诗歌的酮体,真正抉择和扬弃,是因人而异,由此产生不同面目的诗人、诗风、诗作。

你的写作过程,就是贬低自己或抬升自己的过程,若你能明白这样一个浅显道理,未来创作中,落下的每一个字,都会是精打细算的字字珠玑了,这就是惜字如金的由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穗穗每日诗话:穗言穗语(二十六)

时间跨度(6月25日-7月1日)


1、早晨起床之后,我被就一本诗歌刊物的一篇随笔,拉进了文字的漩涡,之后泛滥成灾。于是,我的床上现在一片狼藉。思想随笔、诗学随笔、诗歌结构研究、外国诗人合集、徐霞客游记、黄帝内经、各类各地的诗刊、十卷中国文学史话、历史小说等……几十本姿态各异的书,或开或合,围绕在我紫色小巧的电脑边,有的安静、喜悦地承欢,有的沮丧、委屈地叠依。果然是莺莺燕燕、姹紫千红。

某个恍惚且疑惑丛生的瞬间,我就是君临天下的女皇啊。山中方一日,世间已千年。我不知漂流了多久,过了多久。等我醒悟过来,时间已经从早晨7点28分,我刚刚醒来时钟指针低垂的姿态,指向了微微昂首的10点56分。于是乎,我想到了一个词“沉浸”,这沉浸的姿态,是无边无际的漫游,而时间的运动方向是静止的、忽略的。由此我还会想到另一个词“沉思”,这更是可怕的思想者的姿态,我之所以能沉浸在诸多的文字,缘由之一,就是那些文字,本就是沉思的产物,思想沉淀后的结晶体,阅读它们的人,就是文字的勘探者,在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宝石、黄金类宝藏和矿源。

沉思二字,还属于凝重的大理石、废墟和图书馆,因为词语的关联,真就是一个偌大开放的词场(磁场)区间,只要通过一个小小的关联,我们就可以摆渡到另一层或另一从的世界去。各学科和各个艺术领域,能够跨界相连,跟人类的思想密不可分。于是,我再一次转身,询问自己:“这些年,你是否再次白活了?你以为认真的写诗码字和读书思考,就真的涵盖了自我价值追求和实现的一切了吗?”

很多时候,我并不能确定或搞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最佳的生存状态该是什么样的?而不满足、奋发的情绪与懒惰的又安于现状的情绪,互相对峙、仇视又彼此妥协,各领风骚着。看看此刻,我的床铺上那些杂乱无章的书籍,我就知道自己,在无厘头的阅读消耗了一个雨声澎湃的上午。我的确是“沉浸”,但并没有进入“沉思”,或许我还无从有资格,进入“沉思”的层面。我仅仅是在读——诸多安静的时间里,各类沉思凝聚而成的人类思想痕迹。

沉思的本意,的确有安静、厚重的下坠姿态,但更重要的是思,思考。在我的理解里,曾沉下去的思考,才能和大地关联,和生活有染,并且是庄子式的飞翔姿态。阅读过程于我来说,已经不是停留于第一层的喜悦,而是,端坐在星空下~~第二层的敬畏和恐惧,我多么渴望能获得第三层的豁达和无为,那是无须倒空的“空”和“容”!

我的恐惧是生命有限,知识无边,思想无涯。这种恐惧,也针对于无知和神秘性,不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努力有意识地接近,或无意识的躲避。这就是人性!

现在我不知道我究竟写了什么,我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时间观和认识论,请别再如此焦灼和浮躁,你的懒散、自闭和后知后觉,其实是治愈时髦和跟风潮流的最佳品行。我就是野地的放牛娃好了,有牛、有草,有大地天空,有枕着青草睡眠的好时光,就很满足……

时代的浪潮从来是淹没,而非拯救。无处不在的思考,必须和生活一样原汁原味的本色。嗯,买菜、做饭去!

(6月25日随手涂鸦)

2、读诗,读自己的旧作,读朋友的赠诗,读中外诗人的经典佳作。某个恍惚和惊叹的瞬间。我发现诗人的心,诗人的作品,并不在乎国籍、肤色、人种和区域,他们有时候在某一个诗题或某一瞬间生活的感悟及灵魂的超越,有着惊人相似的孪生脸谱。这就是灵魂的撞车,朝圣道路上遭遇的会心且虔诚的微笑!

3、别把自己的思考和诗歌语言表达,仅仅停留于第一层的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小板凳上,由此沾沾自喜,我的诗歌是写给天下老百姓看的。

也别把自己的思考和诗歌内在结构,构筑、缠绕成第二层的晦涩难明、抽象怪异的未来大厦,由此堂而皇之,我的诗歌是写给未来的诗人看的。

诗歌,也思搁,能搁下思想飞行的轨迹、想象奇异的旅程,同时在描述中留下岔路、线索、多元的可能。由此一首诗,百家解,路途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也不同,评论结果千差万别。

4、不管自己每天:写不写诗、上不上网、评不评诗,其实都在读。既然余生渴望读尽好诗,那么就必须养成时时筛选、记录和整理的好习惯。

如果说过去二十年仅仅是虚度和虚抛了,是否可以从现在开始警醒。有意识地收集和筛选。自己曾经读过那么多诗歌,能遇见喜欢的,奇异的,惊诧的,就一定要珍藏起来才好。且不管它是谁的诗歌,谁的宝贝。我都会捧在手心,爱它的!

5、6月26日的心情速写:现在也好、将来也好,顺其自然就好。其实今天的心情、昨天的心情,还有未来的心情,从来只有诗,也仅仅是诗。但那个时间里的“好”,在诗歌,就变成了精神分裂症的“女子”,请诗里诗外遇见的朋友,好好爱她吧——穗穗。

6、雨过,一定要天晴。一种单纯是露水,而另一种单纯像莲叶,这样的遇见没有泥泞,彼此衬托,却从不占有。我渴望这样的今世友情,同时渴望拥有雨过天晴的心空。

7、诗歌,全人类的诗歌,请允许我今生只和你们相依为伴。余生我想:读好诗,写好诗,评好诗!这小小奢望,在茫茫的书海里,尤如一叶永不沉没的诺亚方舟。我这枚流浪的种子,可否环宇而行,手持缪斯的火炬。呵呵~~先做做美梦哦!

8、席勒(德国戏剧家)的诗《孔夫子的箴言》,结尾句: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读到这几句,我并没有感觉十分出彩,令我感动的是早在十八世纪,就有外国诸多诗人,知道了孔老夫子。他想理解东方文化,他想写出“逝者如斯夫”和“三人行必有我师”……

9、大部分人写诗,都是线性的表述。其实,可以,加入时空元素,恍惚感和小说情节等复调处理。我记得海派清口相声,也就是那个长得很搞笑的周立波,有一个观点,实在很棒。大意是说,我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某个话题,真就简单的结束,总会留下继续的余地。所以他一个人自说自话的时候,很少冷场。

诗歌是需要这样的余地,不管你用怎样的诗歌技法,来表达诗题和中心思想等,都可继续多琢磨回味的空间和余地。

10、(6月27日)别把诗,写得太像诗。这句话隐藏的含义是,如果千里江山一片绿,我宁愿白头而亡,这就是雷同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新鲜和另辟蹊径。诗歌的创作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往复,别期望一劳永逸的准则。

11、今日心情:貌似伤心,却是强人。

我不做强者,已多年。不就是含着眼泪向前奔跑吗?!今天,我会带着我全部的诗,奔向同一个词语……你们知道它,但不可以说出它。它和我的诗歌一样,属于时间的尘灰,也属于宇内的永恒!!穗穗达人语。

12、(6月29日)德里克•沃尔科特,他的诗,其语言的确华丽与精致,虽然我外语不好,但是我看过他许多翻译的诗,不管谁翻译吧,那语言中精华的部分,还是能嗅到的。记得三年前,写过他的几首诗歌评论。其语言不仅华美精致,而且充满力度和弹性。

昨天,我因收集资料,无意中来到了舒眉的博客里,翻看她的许多译诗。我复制下载了许多。仔细阅读,慢慢赏看,真是越来越喜欢!我最早,是在一个朋友博客,看到她翻译的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的那一组《来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那首诗歌,还未读完就已打动了我,我知道翻译过来的诗作,都带着翻译者的体温和体温,所以一首译作的好与不好,与翻译者关系极大。所以遇见一个喜欢的翻译之人,也是一种幸福和幸运的事情,后来,我把那首诗作,收录在自己的读诗档案里了。

13、今天很开心,因为我的鱼缸里,那些可爱的小鱼们又开始着色了,好似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水灵清丽。想想自然生存的淘汰法则,我依然觉得很残酷,记得最初养这些小鱼仔的时候,共有三种鱼——孔雀、黄剑和红米奇,四条鱼妈妈,共计生养了289条小鱼仔。

这些小鱼大约是四月中出生的,到如今只剩下19条小鱼,算一算,存活比例是多少?!红米奇近百条全部死绝,开始我以为都是孔雀了,因为小鱼仔中孔雀是最好养活的,后来那天观察了半天,发现居然有一条鱼身体和孔雀不同,而且鱼尾到现在都没有颜色,所以今天我断定它是幸存下来唯一的黄剑哦。这一重大发现,让我晚上一边喂食,一边观赏的时,偷偷乐了好久。

快乐有时很简单,很简单。现在,我俨然又是19条小鱼的妈妈了,我已经养活一片又一片小鱼仔,尽管上一批可爱的观赏鱼,因为我想给他们找想好的,而不幸全军覆灭了,我难过了好久,连情绪也低迷了好久。现在,看见这批强中筛强,强中幸运而活下来的鱼宝宝,都变成了优雅美好的小姑娘和小伙子了,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早已超出了我观赏、娱乐的范围。


万物皆有情有爱,有姿有态,它们真得索要不多,只需要我,每天喂食一至二次,打氧2-4小时,2-3天换掉四分之一鱼缸的水,水若有点浑浊,则多换一些。而它们快乐的身影,每天都在明亮的水缸里,一点点的闪烁~~长大着、美丽着、精彩且优雅着。

14、被大部分人说好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这是肯定的。哪怕诗歌再神秘,哪怕我再喜欢诗歌中神秘的光环,前提是——那神秘的光环,得能莫名地震撼人。 不能仅仅用“游戏”,以此来说明作品和读者的距离。其实好作品,永远没有跨越不了的距离,所有我们才能读古人和异国的诗歌,依旧惊叹不已……

15、我从来不懂主流,尤如不赶时髦。有时候,我很蠢笨,只知道诚实和热爱。我的诚实,让我——我手写我心,我的热爱,令我严肃、安静地写和读。

我有一颗“诗心”,方能在创作中通达“诗境”。而所谓的诗心,就是在某种客观环境中,你有一种情绪滔天,有不得不写的强烈冲动和喷发。

这种冲动,也可称之“吾心酝酿而出”,故而情真意切,从“真”出发的创作,才能避免空乏和高蹈,其诗歌语言,在诸多诗歌技法的支持,达到“意境”的方舟,这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最初的直观而抽象,再到酝酿加工后的形象具化。

虽然诗人的一些灵感尤如天赐的闪电,天才诗人都在努力地抓住灵感,但真正完成一首诗作的过程,我的感觉,还是情真意切+手艺训练=诗心~诗境~诗风~诗骨之意境。(7月1日)

16、诗歌,人类的最纯思想,最美语言,最真胸怀。若未来的诗歌,不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时代和人民都会唾弃它。由此我想到了诗德,诗品,以及人品、人德。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常常透过诗歌,看人品德,由此创作和结交,物以类聚。

人若无德,才气是粉饰的袈裟。

17、天生羞涩,性情豪迈,这让自己只有在全情沉浸于创作的时分,才会有“君临天下”的霸主之气。

我无数次的公开朗诵,我的手指和心脏,还是会颤抖和激愤,这并非仅仅紧张和羞涩,更多的时候,我被诗作本身牵引,那些字都是几经沉思默想的产物,它们曾经安静、纠结、愤懑……写作过程,我甚至没有时间吃饭和喝水,这就是痴迷。

由此,我知道我生性不是“表演系”出生的人,我只能用性情、性灵、性真来说话。我不拒绝朗诵,但我拒绝表演。如同自己讨厌虚荣的装逼犯和“乡愿”。

18、福柯先生说:理性就是暴力。当诗歌里处处充斥着冷静的象征、玄机,满目理性,客观化取缔了“神话”,这也是一场摧残,会让个性和活力慢慢僵化和消逝。

艺术的确是个别人的才能,而不是像语言那样是普遍的才能。现在,我寻求一颗“诗心”,两手诗艺和诗境。而不是无限理性或感性……

19、诗,到底是什么呢?我无法回答清晰,我只知道,它高于知识,也高于神话,更高于智慧刚刚说出口的那一刻。我偶尔,也会用诗歌调侃白水的生活,但更多的时候,依然举着“意义”的大旗,仍是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若你的诗作,毫无意义和方向,谁敢跟着叫嚣,就会成为盲从的屁精和小丑。

20、诗歌本无用,大多艺术作品,都不具备实用性,而人类最大、最丰厚的财富,居然都是赏看的、收藏的、玩味的。诗歌更是这样的“无用”珍品,可惜它实在是“无价之宝”和“没价糟糠”。这就是诗歌身上的两重价值,精神的和物质的标签。

所以,每个时代——诗人都是穷人,而生活上“穷”得起的人种,也唯有诗人,他的作品无法糊口,好在被真正饿死的诗人,很少!大多数都是被文字牵连,而身首异处的。因为诗歌,于诗人来说,是不卖的思想结晶,它只是现实中交友的标签,未来中传诵的珍宝。它的“无用”之用,不仅佐证历史,而且举世震惊。

21、重铸和更新语言吧,这就是诗人的职责之一,只是能做到这点的人,是真正的诗人,伟大的创造者。我对于语言技巧的关注,超过了对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算计和倾情。我要找到只属于自己的“语言”秘密,有传统的“雅和俗”,现实的“雅和俗”共同构筑。一生和诗歌同行,不屈不饶,以复兴诗歌为己任……

22、看到诗友金色的老虎,提到“吊民伐罪”的成语典故,我喉管里咬文嚼字的小书虫,开始痒痒了。想到它的出处,源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想来,北宋大儒张横渠(张载)所谓“横渠四句”之“为生民立命”,所指向的儒者襟怀、器识与宏愿,同样该是诗人的襟怀、器识与宏愿。

诗人心,最敏感。能以自己的胸膛,承接和感知世间的一切凄风苦雨。诗人,永不可忘记的一个字,不是诗,而是“人”,由此你才配作“诗人”,天下谁最苦——底层的百姓,被迫害的思想,世间谁有罪?这个每个时代的诗人,都该心知肚明。余生,我未必能全心全意做到“吊民伐罪,周发商汤”,却永不可忘做人,我若不能“做人”,不若不诗!

23、中国新诗里,出现过两种呐喊的声音“相信未来”和“我不相信”,这两种声音,一种代表渴望和希翼,一种代表叛逆和颠覆。一个是曾经精神和肉体都曾疯狂的诗人——食指我手写我心,在政治一片红,精神极度扭曲的“漂红时代”,喊出了一代人在压迫红潮下呼之欲出的心里话。而北岛的“我不相信”,则直接颠覆和撕下了最后一层虚伪、虚妄的时代政治和精神画皮……

诗人,总是走在时代精神的前列,他们是最先的觉醒者和领路人,思想火种的传递手。我想到这两种声音是觉得当下诗坛一片混乱,良莠不齐。若时代和人民堕落了,而诗人和诗歌也跟着堕落了,那么这两种声音,就应该重新崛起和回荡!

24、我们写作,一定会抱着“传统”的大腿或西方技法的腰肢,由此我想到一句口号: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你若不能将传统发扬光大,将“西化”化为中用,你写作的意义,仅仅是重复和模仿,抛弃传统的基础是熟练到了“脱口而出”,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未来到底要走向哪里?!我只知道需要一种精神的重构。

25、这句“精神的重构”不是一句虚言,或许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十几年来,诗歌已然被糟蹋得体无完肤,好似一个卖淫多年、已然失去羞耻之心的老鸨,以无耻的吆喝为荣——口水横飞,玉体横陈……这种自甘堕落的快感,仍有许多诗人甘之如饴,急功近利!对传统的颠覆,不是屎尿歌,也不是露阴癖……

26、我们置身于日常的生活,一些审美经验的积累大同小异,而每个诗写者,都知道一首诗歌的原始材料和经验碎片,是需要慢慢地整合和挑拣,才能进入诗歌的酮体,真正抉择和扬弃,是因人而异,由此产生不同面目的诗人、诗风、诗作。

你的写作过程,就是贬低自己或抬升自己的过程,若你能明白这样一个浅显道理,未来创作中,落下的每一个字,都会是精打细算的字字珠玑了,这就是惜字如金的由来吧。



2012年7月1日上午10点27分涂鸦、整理于深圳彩田村陋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的清晨,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下午,一个人的诗歌帝国!!

那些词语都在死去活来中拼杀、邀功、献媚。我从善如流,渴望着“无象的写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心情:开心,痛快!

我大笑三声,哈哈、哈哈、哈哈!心肝肺集体拜访,他们分早、中、晚,和我依次谈论快乐。早上的快乐,是浸透心脾、嫩黄清丽的迎春;中午的快乐,是肝胆相照、大红大紫的太阳;而晚上的快乐,很小很柔很轻很盈,是掏肺掏心、紫嫣依人的夕颜。你看每一时间段的快乐,都有花为证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自己写诗,每一首都用心开垦,力求最少的瑕疵,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做到?!

真快,一上午读书,时间飞逝如电!有时候,我也会反复阅读自己的某些作品,也能读出经典的味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是自我陶醉,还是真的趋于安静内敛呢?!嗯,不想那么多了,只要知晓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诗歌一定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睡思考的很广 感悟的非常之独到和精妙

---由衷喝彩和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笑三声,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中国诗人写的西化诗歌,也并不难懂,只是中西文化和技法交融碰撞时,有很多失败的作品。我认为好的诗歌,不仅仅在于能让人读懂,而且读懂的同时感动或震惊,除此之外,我不介意多读一些特殊气质和个性的诗,不能一眼或几眼看明白的诗。诗人写作和读诗是两条途径,诗歌中迷人的气息仍包括神秘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朋友质疑诗坛上层出不穷的先锋性,说许多的诗歌,根本就是故意让人读不懂。其实,许多的诗人,都在认真严肃的写,一些个别现象和特色垃圾不能作为普适性,再有每个诗人,个人的视野总是狭窄和有局限性。所以,我觉得针对某一首诗歌来分析好坏优劣,比之诗人要好,且更恰当,就是时时刻刻文本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