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下真主

金陵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8-25 19:39 发表
我不免落俗地说到汪国真,这一个被所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刻意回避的诗人。很多大学编写的现代文学史里都找不到他的名字,而很多都不如他的诗人却能出现。

中学时代,他的诗我能随口背出几十首,虽然现在看来,很多也 ...

呵呵汪国真的时代中国的诗歌基本都在朦胧里关闭着,就像进了象牙塔,所以汪国真的出现让普罗大众眼前亮光闪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10-8-25 20:38 发表

好的诗歌,不会有任何蕴藏,个人修为而已。

这其实还是观点的差异,你说好的诗歌不会有任何蕴藏那就是说诗歌的一种直接呈现,我说诗歌如果蕴藏得多一些可能容量就大一些内涵就充沛一些。
观点的差异,但不影响对一首诗歌开展正常的争论。观点不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问好小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10-8-25 20:37 发表
无论是构思,内容,还是表现手法,我都不认为这是一首好诗。
我的观点都说完了,不会改变。谢谢交流。

呵呵还是见仁见智。
其实这样真得很好,亮明观点,说出见解,展开争论,即使最后并没有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有了这些评论,诗歌就更有味道啦!
个人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渲染倒没什么,我觉得结尾很棒,如果没有这样的结尾,这首诗的可读性就大大消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做版主,还真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前面的可能每个人都能写出
而这样的结尾只有作者写得出,让整首诗歌活了起来,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南京
一扇被日子打磨得发黑的老窗,糊着白纸
祖屋里的主人已经走散,空空的吹响蝉鸣——前两句把南京比拟的过于小了。不太符合习惯
缝隙里进进出出的风,摇动石头
夜里那条生命裸露的血管儿汩汩如树————牵强。
名品的白鸽贴满天空,蝴蝶的剪纸
洒落着满世界的阳光。金色的梦和女子
向我挥着手:走进来你就是主人
沿着石板路走来,我是这个世界最后一个王
这里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而是王宫————最后一句看来真是写南京

很遗憾,我没读出精彩来。不管是小草,风雨,鹰兄,我们彼此都是朋友。我想我们对诗歌的分歧无损我们的友谊。就象穗穗赞叹的那首《距离》我根本不喜欢。也许这与诗歌本身无关。而是我阅读的局限所致。呵呵。握手各位,特别是真主。原谅我的无知吧。

[ 本帖最后由 又一村 于 2010-8-25 22: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8-25 20:09 发表
我认为这个诗写的好。
南京也是古都之一,后有蒋家王朝,又有南京大屠杀,等等,历史负载很大。前半部影射了前尘往事,昔日繁华,如今破败了,当然是这些历史古建破旧了。
而后半部“我”进来,以王的身份。出现了 ...


以前以为你是手枪呢。看来不是。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不喜欢用虚华或者太虚化(前者纠结于语词,后者完全属于人为设置障碍)的语言入诗的。诗歌不是凌空高蹈,它必须是真性情。它要直观的映射内心,反应本我与世界的关系。如果处理的和谐,就是好诗。反之不好。我个人认为这首诗不好,因为它无法打动我。引不起我的共鸣。就语言来说,也不够精彩。当然,这也仅仅代表我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一村 于 2010-8-25 21:59 发表
金陵南京
一扇被日子打磨得发黑的老窗,糊着白纸
祖屋里的主人已经走散,空空的吹响蝉鸣——前两句把南京比拟的过于小了。不太符合习惯
缝隙里进进出出的风,摇动石头
夜里那条生命裸露的血管儿汩汩如树———— ...


实话实说,面对诗歌,就该如此。这首诗,单看,还可以,算说得过。
但要说表现题目,我看换成别的地名也可。毕竟很多城市,都曾是王城。
再有,我读这首诗歌,没有什么共鸣的感受。南京,我也很熟悉啊!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5 22: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确实是按照我自己的解读去看这首诗歌的,也许真的是误解曲解。
按照我自己的解读我觉得是一首好诗,当然不是很精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确实是按照我自己的解读去看这首诗歌的,也许真的是误解曲解。
按照我自己的解读我觉得是一首好诗,当然不是很精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来你就是主人
沿着石板路走来,我是这个世界最后一个王
这里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而是王宫

欣赏!

夜里那条生命裸露的血管儿汩汩如树
汩汩如树------------可是炫耀技术?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0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