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撒旦之吻

遵孤鹰兄嘱,发一篇意象及意象派被误读之辨析(欢迎指正和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4 10:38 发表


问好青衫兄,意象派确实发端于欧洲的象征派。象征强调的通感,音乐性等技巧给予了意象派作者本质上的启发。所以尽管后来对象征有所反拨,但这个反驳也是对象征的反拨。

如果你还坚持这样的说法,那么请你再看看意象派鸟兽散后一位叫麦克利许的诗人写的《诗艺》一诗的最后一段:
        诗应当确实等于:
    不仅仅真实。
  
    代替悲哀历史的
    是空荡的门口,是一叶红枫
  
    代替爱情的
    是芳草欠身,是日月临海——
  
    诗不应隐有所指,
    应当直接就是。
   此诗被认为是意象派原则的再现。最后一句,“诗不应隐有所指,应当直接就是。”重复表明的还是事物具体的一面。这与象征是不是天大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7-4 22:13 发表
嘿嘿,你偷换概念了……


本来就不是要谈这个概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7-4 22:19 发表
另外,我就反对有些人张口闭口海德格尔、帕斯,这个派那个流的,有用吗?


呵呵,这个东西搞懂后才能说有用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4 22:30 发表

如果你还坚持这样的说法,那么请你再看看意象派鸟兽散后一位叫麦克利许的诗人写的《诗艺》一诗的最后一段:
        诗应当确实等于:
    不仅仅真实。
  
    代替悲哀历史的
    是空荡的门 ...


兄好,对抗也是继承啊!不是我们的东西强拉过来也不行,你能把象征派拉过来吗,能把柏格森拉过来吗,你能说庞德是在重复中国的古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4 22:35 发表


呵呵,这个东西搞懂后才能说有用没有!

哈哈,那咱就重新来:不是我没搞懂,而是你文章中没有把前提——具体说就是你说的“意象主义的意象”这个概念整明白。
你还让人去“体悟”,如果靠体悟能够解决问题,那还要理论文章干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啊,上帝只属于相信他的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4 22:51 发表
就是啊,上帝只属于相信他的人的!

哈哈,我不信上帝,我是现实主义者……
其实,我一再提醒你,应该把用自己的语言把前提概念说透彻,这样,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你没仔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4 22:40 发表


兄好,对抗也是继承啊!不是我们的东西强拉过来也不行,你能把象征派拉过来吗,能把柏格森拉过来吗,你能说庞德是在重复中国的古诗吗?

你的意思说的还是象征是意象的祖宗是吧?前者抽象后者具象,不相融呵?意象派的原则其实相当简单:强调的是客观表达物象。完完全全的反浪漫主义反象征的被蔑称“现代派小学”的简易诗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4 23:05 发表
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你没仔细看!

你说的那些呀,要么它的起源,要么通过对比,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直接的概念说明——具体的什么是“意象主义的意象”。然后才能展开你的论述啊!
你以为我真的明白你说的意思吗?我是说,你得讲清楚,这与我明白不明白是两码事。这是写理论文章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4 23:20 发表

你的意思说的还是象征是意象的祖宗是吧?前者抽象后者具象,不相融呵?意象派的原则其实相当简单:强调的是客观表达物象。完完全全的反浪漫主义反象征的被蔑称“现代派小学”的简易诗学。


是祖宗之一,不相容啊,对抗啊,就像老子跟儿子也对抗一样,但血缘是割不掉的。问好兄,慢慢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3 18:03 发表
但我不以为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属于意象派的意象范畴,它们充其量是一个个精致的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形象。这倒是符合《周易•系辞》中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


千朔來讀了幾回,一直對這一段話的說明,覺得可以再商榷;因而提供一點個人學習的小意見與您交流,但也僅是提供參考看看

就馬致遠這幾句話來說,以”具有典型性的語言形象”來說,其實略有不足;因為這二個句組,是屬象徵的意涵,而且是對比式,從二句詞組中我們可以對比出”和樂與悲傷””安定與流浪”以及”美好與滄桑”;因此
如果是以”具有典型性的語言形象”那麼等於這二句讀成平面的

另,一般來說,意象的出現,必須配合意境的營造來閱讀
單獨的意象,有時候是含糊的;能不能成為意象還必須通過整篇意境的呈現來判斷
也因此,象徵可以說是個體的,但意象是整體的
也就是說,許多象徵造成一種意象,許多意象營造出閱讀者的意境
簡單的以艾呂雅的小詩為例
 <廢墟>
 語言首先離去了
 隨後是窗戶四周的一切

 只有死亡盤據
 在寂靜的幽暗之上。(在此千朔採用的台灣譯詩,但大陸譯詩此句有譯為"在寂靜之上幽暗之上")

在此詩裡,語言是聲音的象徵/窗戶是象徵敞開與隔絕,也同時象徵內與外,之後詩人轉折到死亡盤據來銜接下一句在寂靜的幽暗之上;整體看似都象徵,但仔細來看這些象徽所營造出來的意象是
 語言首先離去了
 隨後是窗戶四周的一切......這兩句的意象是這裡沒有人了/也沒有任何生物了
然後
 只有死亡盤據
 在寂靜的幽暗之上。......這兩句的意象承上且說明之所以沒有人,是因為戰爭來過

所以最後這整個畫面營造出的意境,是用告訴我們,這一座廢墟是因為戰爭所造成的

因而,倘若我們認真來看,不管是古典詩/現代詩;中國詩詞或西方詩的使用
大抵也擺脫不了這三種(象徵/意象/意境)技巧的運用
中國詩和西方詩最大的不同,千朔倒認為是在格式上的不同
而不是這些技巧上
至於這些技巧運用好或不好是見仁見智的
隱或顯也得看詩人的巧思

只是個人一些些小心得,提供大家參考看看
問候詩安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0-7-5 01: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实际上是个由物象转化成的语言形象,当然它含有意义,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问题:一、意象派的意象是什么?是否有统一的概念!(说实话,在这儿其实意象派的几位领袖都各执一词)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什么?是否有统一的定义。
三、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四、对象征主义的对抗是否代表这源头。(源头一词值得商榷。因为对抗的不仅是象征主义,更是空洞浮夸的浪漫派,而其实象征主义也是反浪漫派的,因此,我觉得是反浪漫基础上结出的两个果子。)
五。直觉主义与意象派的关系
  1,直觉主义的定义
  2,意象派主题诗人是否直接遵循其思想。
六。意象派的代表诗歌之分析

解决了以上的几个问题,我想这篇论文就大体上出来了,就不会出现读者觉得概念模糊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大家,才会讨论得这么激烈,有异议才有进步,问候以上各位,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2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