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731|回复: 88

遵孤鹰兄嘱,发一篇意象及意象派被误读之辨析(欢迎指正和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象派的确立者艾兹拉.庞德说:“意像是一刹那间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庞德所说的意象,发端之一是欧洲的象征派。象征派诗人认为自然界是个“充满象征的森林”。但与意象派不同的是,象征是使所要表达的物象陌生化隐喻化的一种手段,而意象则是直接反映内心真实的一种形象。意象派诗人可以把女人说成鲜花,因为他的直觉女人就是鲜花;可以把港口的一阵雾气当成小猫,因为小猫才是阵雾在他内心深处的外化物象;可以叫少女变成树,因为他觉得少女就是长在他身上的树。意象表现的事物和现实的图像表现的事物在物理性质上是可以毫不相通的。
    之所以称意象为“一刹那间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是来自于它的哲学依据,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学说,因而它便具有了非理性的成分,它的通过写作形成的连缀,便成了“绵延”。而它的因直觉而激发出来的东西,在科学界也找到了依据,那便是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
    据此,庞德的意象其实跟我们很多情况下所说意象没什么相同之处。我以为,我们很多情况下所说的意象实际上是个由物象转化成的语言形象,当然它含有意义,他可以通过意义来连缀。而意象派所说的意象,我觉得似乎应该称为心象或臆象,它是通过一连串的直觉形象产生的动词来连缀的,当然,这种连缀就作品整体来说,有时还是会产生意义的。(这点,直到后来威廉斯的意象诗才弱化了直觉功能,实际上倒是接近了中国意像诗。)
    经常被我们提及的,中国唐代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应该也是意象派发轫的一个依据。但我不以为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属于庞德提示的那种意象范畴,它们充其量是一个个精致的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形象。这倒是符合《周易•系辞》中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中所说的意象。所以所谓古代的意象,其实应该是用语言表达的形象,是可以还原为外界形象的象体。不错,庞德在中国古诗中找到了同感,但这不等同于中国古代就有意象派,那是绝然不同的概念。因为中国在这条路上仅仅是个可能,而庞德已经确立并使之走得很远很远。请看这首诗:《奧丽特》
                                          翻腾吧,大海——
                                          翻腾起你那尖尖的松针,
                                          把你巨大的松针
                                          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绿色扔在我们身上,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
    这里,意象派的后继者杜丽特尔已经在用绝然相反的意象来构筑内心复杂的情感,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怪神乱力般的想象,呈现出异质文化的狂野本性。而相比之下庞德的那首著名的《在地铁车站》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一串。
则显得仅仅是意象派的一个自觉,或者像杜牧诗的一个翻版。它存在的意义是,意象从此便从蒙昧的古典状态下被释放出来了,并具有了绵延的特质。
    最后借用艾略特在《荒原》中的题记结束本文: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2009-12-20


[ 本帖最后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7-5 12:42 编辑 ]
发表于 2010-7-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篇文章看得我眼花缭乱,你论述的内容似乎有概念不清之嫌!
我第一次认真读楼主的作品,就这么尖锐的批评,实在有点对不住!
还好,旨在学术争论,其它皆无怨渊,有何不妥之处,还请原谅一二。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把港口的一阵雾气当成小猫,因为小猫才是阵雾在他内心深处的外化物象”,受教学习了。

                                      翻腾吧,大海——
                                      翻腾起你那尖尖的松针,
                                      把你巨大的松针
                                      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绿色扔在我们身上,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

有气势、显深刻的意象,受益匪浅。谢谢老师,辛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7-3 18:30 发表
楼主这篇文章看得我眼花缭乱,你论述的内容似乎有概念不清之嫌!
我第一次认真读楼主的作品,就这么尖锐的批评,实在有点对不住!
还好,旨在学术争论,其它皆无怨渊,有何不妥之处,还请原谅一二。
问候~~


问好,呵呵,随意写了些,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这个里边我把意象和意象派结合在一起说,有些不太精确。我只想帮兄弟们找找感觉,希望多指误,这样可以明晰和完善意象这个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深奥的理论在吸收好一阵子了!!!谢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像是一刹那间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就是嘛,光有理性没有感情,不好。所以诗歌不要太理性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意象派诗选,对于意象派终于有了了解。原来所谓的意象派诗人对意象一词也是众说纷纭,个人觉得休姆,庞德,H。D , 以及阿尔丁顿的创作最接近庞德所说的意象主义诗歌。
但真正做到意象派所宣言的诗歌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了一些诗坛的知识!谢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庞德所说的意象,发端之一是欧洲的象征派。”
此话我认为值得商榷。意象派诗歌的三点宣言,实践上明确告诉人们:一,要在诗中去掉维多利来浪漫主义的说教和滥情主义,二,必须在视觉上具体的,阻止你滑到抽象的过程中去。这是不是已经定下反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基调?其实庞德和威廉斯都再三声明过,“象征主义要不得”“意象不是替代物”。一再强调客观的表达物象。你说是发端于象征派,我觉得有矛盾。世界杯开战了。一会查资料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小车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这么多东西
要靠

红色的手推
小车

雨水淋漓,闪闪
发光

白色的鸡在旁边
走着。

      地铁站台
          笼德
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
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雾
  卡尔。桑德堡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的府视
港湾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我这是收集的三首经典意象派诗歌(卡尔。桑德堡是“芝加哥诗派”的成员,但是此诗却被许多诗评家认为是纯意象派诗歌。由此被经常收录入各种诗集,据说此诗是按字数计算稿费拿得最多的美国诗。)足以说明意象诗歌的诗学主张,那就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说的:“要事物不要思想”,庞德的“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绝对不用无助于表达的词”。与象征根本搭不上边吧。
(等世界杯最后一场四分之一,在此胡言乱语,但资料来源是真的,参阅“外国文学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的《美国现代诗选择》上下)

[ 本帖最后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4 02: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义。
挂高些请大家讨论,共同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3 22:30 发表
“庞德所说的意象,发端之一是欧洲的象征派。”
此话我认为值得商榷。意象派诗歌的三点宣言,实践上明确告诉人们:一,要在诗中去掉维多利来浪漫主义的说教和滥情主义,二,必须在视觉上具体的,阻止你滑到抽象的过 ...


用发端一词可能不太好,庞德所说的意象,发端其实是被翻译过去的中国古诗。
意象派的发端倒是可以说是。因为他是对欧洲象征派和浪漫派自由体的反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3 22:30 发表
“庞德所说的意象,发端之一是欧洲的象征派。”
此话我认为值得商榷。意象派诗歌的三点宣言,实践上明确告诉人们:一,要在诗中去掉维多利来浪漫主义的说教和滥情主义,二,必须在视觉上具体的,阻止你滑到抽象的过 ...


问好青衫兄,意象派确实发端于欧洲的象征派。象征强调的通感,音乐性等技巧给予了意象派作者本质上的启发。所以尽管后来对象征有所反拨,但这个反驳也是对象征的反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4 09:32 发表


用发端一词可能不太好,庞德所说的意象,发端其实是被翻译过去的中国古诗。
意象派的发端倒是可以说是。因为他是对欧洲象征派和浪漫派自由体的反叛


问好石菩提兄,其实庞德翻译中国古诗是源于翻译了日本俳句,但那只是印证他的意象主张的一个突破口,因为意象派几乎所有的重要主张都来源于欧洲,特别是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更是给了他们强大的思想背景。意象派的另一个更早的开创者休姆就是柏格森的学生。
所以我这里说是发端之一,是因为庞德在意象派的重要时期确实以中国古诗为例说明了很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2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