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五月份诗歌访谈人物俞昌雄---光影之间,探寻诗歌与人的精神向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庄晓明先生的<诗意如灯,天心回家>中读到一段话,与俞先生共同探讨:

当雪莱要求诗人们面向社会,成为“预言家”或“立法者”的角色的时候,他无疑是充满激情与信心的。但今天的我们大概只能把这看作是雪莱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期许。实际上,浪漫主义之后的诗人创作的主体,恰恰是在背离着这一角色,向着个人的生命与灵魂的深处潜去。因此,对于沈奇所呼吁的“天心回家”中的“家”,显然不能理解为雪莱时代的诗人所居的角色,它应是对迷失于当今的商品与物欲之阵的诗人们的本真生命的一种唤醒。当然,我们不禁随之要问,寻到家,居于家之后,诗人又将何为呢?或者说,如何确立诗的位置与价值呢?《无核之云》第8节的“天言不言/ 人言有限// ‘众妙之门’何以为通?/ 唯诗之言”,无疑是一个深刻的启示。从当今商品社会的势利来看,诗人的地位显然是边缘化了,然而从生命价值与信仰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实又无所谓中心和边缘,世界被分裂为无数大大小小的孤岛,一切均以商品利益为指归,随波逐流。对于当今这样一个由“平面化”而趋“孤岛化”“碎片化”的时代,诗歌传统的法宝——抒情,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效,而诗歌的另一个在历史上并非主流的功能,却上升到重要位置,就是如沈奇之言,以诗的语言,打通“众妙之门”,在这个被割裂被孤立的世界及人类之间,寻找到一种生命深层的联系;或更大的野心,在此基础上,为世界建立起一种诗性的网络。
如何寻到这种生命深层的联系呢?中国传统的禅,给我们以启示,禅的要义,指向着一种对人生、对事物的顿悟,它能够在刹那间,使个人的生命,与一斑青苔,一片落叶,乃至世上万物,建立起一个物我相溶或相互置换的联系。

我不是很理解他说这个家的指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

雨不幸降临

火也在燃烧

雪冰冻了情感

落地成冰



海水里的目光

凝结成盐

点化风中的密码



今天天阴欲雨,难得休息下了,写下几行字给先生,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向往诗意生活,还要理性生存,先生也是忙于生计,公务在身的,大家能体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先生,我想问的是一个对我来说比较困惑的问题:当你阅读一首诗时,你是怎样去进入他人的创作思维领域的?你又是怎样去发现他所要阐述的一个观点或是一个主题?你又会从哪些角度去评说他的诗歌是好是坏?我一般都是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评说,你说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雪好!

“诗歌是一种秘密吧,读懂了,那是绿色氧吧,滋养着我们的身心,想我们也是有福之人了吧,可这种融合,想来也是多么不易,诗歌永远是飞行器,当我们葡伏在地面哭泣,诗歌女神就来了,给你力量,给你生活下去的勇气,当你选择诗歌做为自己思想的表达方式,在大地与月亮间低度飞翔,你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

           飞雪好!这两天出差了,刚回来,迟复见谅!就当下而言,诗歌没有你所理解的那么伟大,它能传递到人们内心的力量已越来越少了。如果让时光倒流,退回五十年或一百年,我想诗歌能给人们带来的东西还很多,甚至它是另一种不可放弃的食粮,它能让那些内心拥有诗歌的人变得富足。
      当然,这种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现今,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热爱诗歌,还有那么多渴望与诗歌结缘的人,但诗歌给他们带来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至于我个人而言,选择这种表达思想的方式纯属意外,它不是刻意的,更不像某些人感觉的那样是天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还是一个中学生,作文写得好,在大大小小的征文比赛中经常拿奖,班里有个同学那时候就偷偷写诗,并笑我“作文写得再好也写不出一首诗”。就冲着他的这句话,我就开始了诗歌创作,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放弃。
      现在回过头去看,转眼已近20年,诗歌让我变得幸福呢?还是变得痛苦?说实在的,我也没法衡量,因为这种关系太过复杂——我只能告诉你,这辈子我是离不开诗歌了,因为它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甚至它是另一个飞出躯壳之外的我。换句话说,有一种感觉我可以带给你,在任何一个时刻,我觉得诗歌对我而言,总是痛并快乐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雪好!

“当雪莱要求诗人们面向社会,成为预言家或立法者的角色的时候,他无疑是充满激情与信心的。但今天的我们大概只能把这看作是雪莱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期许。实际上,浪漫主义之后的诗人创作的主体,恰恰是在背离着这一角色,向着个人的生命与灵魂的深处潜去。因此,对于沈奇所呼吁的“天心回家”中的“家”,显然不能理解为雪莱时代的诗人所居的角色,它应是对迷失于当今的商品与物欲之阵的诗人们的本真生命的一种唤醒。当然,我们不禁随之要问,寻到家,居于家之后,诗人又将何为呢?或者说,如何确立诗的位置与价值呢?
    《无核之云》第8节的“天言不言/ 人言有限// ‘众妙之门’何以为通?/ 唯诗之言”,无疑是一个深刻的启示。从当今商品社会的势利来看,诗人的地位显然是边缘化了,然而从生命价值与信仰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实又无所谓中心和边缘,世界被分裂为无数大大小小的孤岛,一切均以商品利益为指归,随波逐流。对于当今这样一个由“平面化”而趋“孤岛化”“碎片化”的时代,诗歌传统的法宝——抒情,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效,而诗歌的另一个在历史上并非主流的功能,却上升到重要位置,就是如沈奇之言,以诗的语言,打通“众妙之门”,在这个被割裂被孤立的世界及人类之间,寻找到一种生命深层的联系;或更大的野心,在此基础上,为世界建立起一种诗性的网络。
  如何寻到这种生命深层的联系呢?中国传统的禅,给我们以启示,禅的要义,指向着一种对人生、对事物的顿悟,它能够在刹那间,使个人的生命,与一斑青苔,一片落叶,乃至世上万物,建立起一个物我相溶或相互置换的联系”。
    我不是很理解他说这个家的指向?
        其实,我觉得庄晓明和沈奇俩位先生看得很透!说得很好!“家”在他们眼里不是居所,也不是一副躯壳,它更像是一种携有神秘关系或纽带的“场”:它使万物得以相聚得以靠拢,并发生新的关系,拥有新的“生命体征”,而这种东西正是诗人要去发现或证实的。我个人也一直以为,诗歌绝对不单是可视的分行的文字,它是具有“场”的能量的物什,你介入了那个“场”,你就能获得能量,你就能得以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鸥好!

“我想问的是一个对我来说比较困惑的问题:当你阅读一首诗时,你是怎样去进入他人的创作思维领域的?你又是怎样去发现他所要阐述的一个观点或是一个主题?你又会从哪些角度去评说他的诗歌是好是坏?我一般都是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评说,你说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

         海鸥好!世界上没有一首诗歌是为特定的某个人而写的,即便是情诗,它也是为俩个人而写的。想要百分百进入他人的创作思维领域,那也是不存在的,这就像活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体,他们也无法做到百分百地代表自己而活着。诗歌也一样,你能介入的仅仅是与创作者对等的某种经验、某种得以呼应的感觉、某些正在你身上发生的细节,诸如此类,等等。但这并不代表你真正进入了作者的世界,你仅仅是进入了被文字捆绑的那一部分,并通过你的阅读想象他的作品得到了存在的支撑。说得更具体一点,要想进入特定的文本世界,我觉得有三点是可以做的:首先要尊重创作者本人的语言气息及审美趣向;其次是善于引导自己进入文字所形成的想象空间,并始终站在客观的视觉角度审视万物;第三,不要轻易地认为你的世界和他人是存在隔阂的,因为它们始终是整体,只是个体的承受不同,所拥有的结果不同罢了。
     说到“怎样去发现作者所要阐述的一个观点或是一个主题”这个问题,我想这要复杂一些,因为它所体现的不是单一的阅读现象,而是寻求一种共识。当然,每一首作品都会有一个“核心”,即你所说的“观点”或“主题”,它是容易发现的,除非是读者自己任意地加以猜测或扩大。从诗学研究的角度看,由于每个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导入的策略技巧不同,所以,核心的呈现也略有不同,有直观的,也有隐藏的,这就要依赖读者的智性判断了,它牵涉到读者个体的阅读经验、美学修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对万物的亲和力等等,因人而异。不过话说回来,当你面对的是一首优秀的作品时,你不用担心你看不“清”它,我的经验告诉我,时间会给你答案的,只要你没有背对它,没有与它擦肩而过。
     至于第三个问题“你又会从哪些角度去评说他的诗歌是好是坏”?我在前面的文字中和飞雪说到这个问题,你可以找来看看,当然,它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俞昌雄 于 2010-5-16 19:34 发表
“我想问的是一个对我来说比较困惑的问题:当你阅读一首诗时,你是怎样去进入他人的创作思维领域的?你又是怎样去发现他所要阐述的一个观点或是一个主题?你又会从哪些角度去评说他的诗歌是好是坏?我一般都是用自己的 ...


         海鸥好!世界上没有一首诗歌是为特定的某个人而写的,即便是情诗,它也是为俩个人而写的。想要百分百进入他人的创作思维领域,那也是不存在的,这就像活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体,他们也无法做到百分百地代表自己而活着。诗歌也一样,你能介入的仅仅是与创作者对等的某种经验、某种得以呼应的感觉、某些正在你身上发生的细节,诸如此类,等等。但这并不代表你真正进入了作者的世界,你仅仅是进入了被文字捆绑的那一部分,并通过你的阅读想象他的作品得到了存在的支撑。说得更具体一点,要想进入特定的文本世界,我觉得有三点是可以做的:首先要尊重创作者本人的语言气息及审美趣向;其次是善于引导自己进入文字所形成的想象空间,并始终站在客观的视觉角度审视万物;第三,不要轻易地认为你的世界和他人是存在隔阂的,因为它们始终是整体,只是个体的承受不同,所拥有的结果不同罢了。
     说到“怎样去发现作者所要阐述的一个观点或是一个主题”这个问题,我想这要复杂一些,因为它所体现的不是单一的阅读现象,而是寻求一种共识。当然,每一首作品都会有一个“核心”,即你所说的“观点”或“主题”,它是容易发现的,除非是读者自己任意地加以猜测或扩大。从诗学研究的角度看,由于每个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导入的策略技巧不同,所以,核心的呈现也略有不同,有直观的,也有隐藏的,这就要依赖读者的智性判断了,它牵涉到读者个体的阅读经验、美学修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对万物的亲和力等等,因人而异。不过话说回来,当你面对的是一首优秀的作品时,你不用担心你看不“清”它,我的经验告诉我,时间会给你答案的,只要你没有背对它,没有与它擦肩而过。
     至于第三个问题“你又会从哪些角度去评说他的诗歌是好是坏”?我在前面的文字中和飞雪说到这个问题,你可以找来看看,当然,它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非常感谢俞先生的理会和回复,其次是感谢你的认真对待的态度,再次是你的博识的阐述和解答。你使我是放一份沉重的郁闷和困惑,信真的豁然开朗起来了!一直在看你有没有上线,看见你上线了,又在看你有没有给我回复。呵呵,上来两次了,这次这与能够使我宽慰。再次感谢俞先生,祝这次访谈成功!

[ 本帖最后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0-5-16 20: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终于回来了,诗歌的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下,显得如此弱势,可她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那样的含蓄内敛深情,很高兴听到诗歌成为你今生生命的一部分,用诗性的语言构筑一个诗性的精神世界,在现实日常的庸碌中保持一份诗意.该是时光的最好馈赠.读诗就是读一个人的思想吧,一首好诗的诞生,是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真实体验.是你与世界万物达成融合默契的密码.这也就是先生讲的如何去阅读的方法,"只要你没有背对它,没有与它擦肩而过。"用心去营造这样一个气场,让心有一个归属感,这也就是庄晓明先生讲的<诗意如灯,天心回家>,那个家的概念吧.
先生的真诚与谦虚谨慎是一学者的风范呢,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10-5-16 21: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鸥好!

谢谢祝福!其实不用客气的,我能做的毕竟很少,只希望彼此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带来良好的启迪!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出刚回,祝访谈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一快乐,新的工作,新的一周时间又开始了,这是我们爱好诗歌朋友们间的诗意对话,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我们的后花园,闲了大家来这里坐坐,听听歌,说说话!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10-5-17 09: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到你的诗观注重诗歌的融合性和亲和力,在营造一个优美艺术空间的同时,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和经验,在当今现代诗歌越来赿自我,诗歌另一项功能批判性,思维的异常思,你如何看待?在你的作品中如何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兴昌好!

谢谢杨兄的祝福!欢迎多沟通、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雪好!

本想晚上抽点时间回复你的,可让其他事情给耽误了,请你见谅!对于你提出的“我注意到你的诗观注重诗歌的融合性和亲和力,在营造一个优美艺术空间的同时,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和经验,在当今现代诗歌越来赿自我,诗歌另一项功能批判性,思维的异常思,你如何看待、在你的作品中如何表达”?这个问题,我会认真思索,明天答复你!
辛苦了!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燃自己,绚丽星空;
燃烧自己,沸腾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