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采飘飘

【品评一篇文章强弱或高低的断想一。二】·【捕捉闪光点,捕捉灵魂,文章收集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 先生曾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
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也不难懂,到了扬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
词,曲之始,也都文从字顺,并不艰难,到后来,可就实在难读了。”

[ 本帖最后由 风采飘飘 于 2010-4-6 23: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晴明

文/健如风

    和姐姐约好了清明节回家。带着女儿下了火车,姐姐姐夫早已等候着,一行四人直奔烈士陵园。春意已深,城郊公路两边新柳轻舞,片片麦地比着赛着泼青抹绿,间或有桃红梨白的花儿点缀着,淳朴的田野清新怡人。没有纷纷细雨惹愁思,这个清明节,暖意融融。

        和往常一样,姐姐预备了丰厚的祭品,并不只是为了纪念父亲。纸钱燃起来,火焰翻腾,纸灰打着旋儿飘向天空,我不知道它们将会去往何方,但在心底,我不希望我们的父亲收得到,用得到。我相信父亲的灵魂一定脱离了苦海,他在天国净土,那里没有饥寒贫苦以及老迈病痛,也不需要钱。如果转世为人,他一定生于一个美好的所在,亲情环绕,幸福安乐,没有烦恼。若感知了我们的怀念,他会在梦中轻轻升起一抹微笑吧,却不会忆起前生的点滴,更不会有思亲的痛苦,如此,足以安慰我们悲伤的心。纸钱不过是寄托生者的哀思,年年岁岁,燃也燃不尽的思念。

        有时,我们会在祭奠父亲之后,另烧一份纸钱,为那些绵长的日月中遗失了亲情的烈士们。祈愿他们都能回归灵魂安适的所在。

        祭扫完毕,姐姐把祭祀的食品分做几份,留给几位老人,他们是邻院养老院的孤老,渐渐的成了姐姐的朋友。每次我们来,他们总是跑前跑后热心地照应着,帮我们开关烈士祠堂的门。有位老孟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总是亲热地喊着姐姐的名字,沧桑纵横的脸上,笑纹舒展开来,那一瞬间的笑容竟仿佛隐去了岁月的风霜,这笑,倒让人心酸得想落泪。我们离开时,老孟不知去了哪儿,姐姐拎着袋子满院子找不着,看看天色已晚,只得托别人转交,怅然若失地离去。

        汽车穿行在乡村公路上,夕阳将落,红彤彤的,悬在绿野远树之上,有无限美好。这样美丽澄明的景致,在灰蒙蒙的城市里是难得一见的。姐姐不说话,只静静地望着前方,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姐姐的心总是柔软的,平时她去市场,若见到乡下来的老人卖菜卖水果,那老人面前无论是什么,是否需要,她是必定要买的。姐姐的慈怀,常常使我心生惭愧。

        回到家,和母亲说起老人们,说起有些人生晚景的孤独,许多的无奈,又是一番唏嘘。母亲说多年前她曾去过一个外县养老院,那儿的管理员心地不好,用自家霉变的粮食换取老人们的口粮,后来被发现了。母亲提起,依然是满脸愠怒。唉,他怎么就没有心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知道他悔改了没有,但愿吧,但愿此生他还来得及拯救自己的灵魂。

        这世上,有许多事情我们做不到,有些冷,不会因为我们心中单薄的温暖而变得和暖起来。无可奈何。可是有谁不会老呢,只要生命不在中途意外撤离,谁都会走入垂垂老境,愿那里有许多许多关怀,许多许多爱,等待着。这一生,无论走过了多少荆棘,穿越了多少风雨,愿那时的天空,都有着无比的晴和、明朗。


                                                      09.清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情感。
淡淡而叙,却又深刻的思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边有什么》
文/健如风

那边有什么,爸爸?
有没有小池塘和爱咬钩的鲶鱼群?
有没有挂满小果子的苦楝树和青青草地?
那边有阳光吗?会下雨吗?
是不是也有寒冷的冬季?
冬天里,谁会做棉衣给你穿呢?
没有棉衣,你的手还会不会
暖暖的?

而我的手凉凉的,爸爸。
二十九个春天过去了,
怎么也暖不过来。
我一直想问你,在那边
你是不是又有了一个女儿?
她是不是日夜牵着你的手,
让你忘了
回来我梦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祖祖
文/思荻

那片小黄花
祖母一直放在摇篮里
摇晃了一年
小黄花旁边
是太祖祖的家


小黄花是太祖祖
送给亲人的礼物
清明这天
开得最艳


太祖祖很美
太祖祖爱美
花蝴蝶样的小侄女
那一天
会为太祖祖戴上一朵小黄花


太祖祖不会喝酒
倒酒的时候
祖母总是说
少倒些,她会喝醉


我们不认识太祖祖
太祖祖是祖母的婆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边有什么》
《太祖祖》
这两篇文章,是很自然的表述,不刻意,不雕琢,不粉饰。
浅显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内容。
简练,不啰嗦,首尾和韵。
直白的表达,但又读后感触很深,这种写法应该提倡。

《那边有什么》以 问候式的结构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关爱与寄望。

《太祖祖》是以太祖祖坟前的一朵小黄花为启点,以给坟献花,敬酒一系列拜祭活动为线,来表达情感,同时也勾画出太祖祖的一些特点。

学习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才看见,真的不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和尚
文/树边上的人

      到五台山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去了黛螺顶。黛螺顶,在台怀中心集群区东,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我们住的地方出来,远远地就能看到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掩映在半山的树木之中。因黛螺顶是五台山唯一有索道的地方,我们就理解为这是一个很难爬上去的寺庙,于是决定趁着新鲜劲儿爬上去!这时我们遇见了清凉和尚。

       他,一身僧侣着装,精瘦精瘦的,个子不高;三十八、九岁的年纪——当然是问了年龄后才知道的,从外表上看不出他的年纪——凭眼力我一向看不出男人的年龄,何况他还是个僧人!他看到我们,很热心地打招呼,于是我们和他攀谈起来。到黛螺顶的路全是砌好的台阶,但真的是又高又陡,不一会儿就听到我的呼吸像拉着的破风箱,扑哧扑哧的,只是一个劲儿地喘气。走走停停,清凉放慢脚步,总在不远处等我们。我问他是不是黛螺顶的僧人,他说不是,他来自四川那个著名的地震重灾区——北川。在北川,他所在的清凉寺在地震中被泥石流冲了。后来我知道五台山就叫清凉山,怪不得清凉寺的清凉和尚要来到清凉山了,我猜他出行的目的是化缘,再修清凉寺。我问他住哪儿,是不是住在哪个寺里,他微笑着摇摇头,指指黛螺顶对面的菩萨顶,说就住在那儿的山洞里。我吃惊地看他:洞里?他说是。我脑海里立马显现电影里看到的得道高僧在山洞里面壁修行的样子。呵呵,我对眼前的小个子僧人崇敬不已:洞里怎么住啊?没有水没有电的。铺什么盖什么呢?俗家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问向清凉。他始终微笑着,应着我。我提出想去看看他住的洞,他答应了,只是说那儿有很高的茅草,“你身上会打湿的,”他说。他留了手机号码给我,只因为我的行程太紧,最后也没有去他住的洞里看看。

        一路上,有小商贩拦着要我们买开了光的菩萨像,清凉悄悄地告诉我们:不要接像,回头会找你们要很多钱的。于是我又向清凉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有很多景点的寺庙,强拉着人捐几百上千的,就是所谓的烧高香,稍不愿意,就恶言恶语地相向,事后还和导游分成,佛门的这种事,你们不管吗?事实上,这次我们在平遥的二郎神庙就遭遇过这种事,只因老公以前在峨眉山的庙里吃了亏,这回就没钻套。只是看到同去的几个女老师拿了钱后懊悔的摸样,心里很难过。清凉说这种事很难管,再说谁管呢?我记得有本书上说,佛教是最俗气的一种教,作者举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说唐僧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因为没有打点,取的经是本无字经,走远了也只好返回去,掏了真金白银,才得了真经。不过这个问题显然是清凉回答不了的。

        终于爬上了黛螺顶。山雨飘过,歇了,又飘过。对面的山上,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里忽地露出了脸,是暮气沉沉的脸,但也尽力一亮,现出了五彩的光圈。清凉兴奋地说:佛光!你们真是幸运,能看到佛光。顶上不多的人们也小小地骚动了,赶着留影,拍照。清凉举着手机给我看他拍的太阳,真的好漂亮。他的手机很高档。我问清凉:“你靠什么为生?”他答:“居士和香客。”我问:“你在哪儿吃饭?庙里?”他答:“不是,在外面。”“有素食?”我问。“是的。”他答。商品社会,真的是什么都方便啊。

        遇见几个游客,大概有不敬的地方,清凉朗诵般地说:你们给五台山带来了收入,也给五台山带来了耻辱。觉得言重,他把“耻辱”换成了“诱惑”。说这些时他一直微笑着。我心说这句话说得真好,岂止是五台山,经济繁荣、物质丰富,“饱暖思淫欲”,俗家、佛界都存在诱惑,只是看各自道行的深浅罢了。

        返下山的时候,清凉领着我们走“一条很近的小路”,近是近,但乱石嶙峋,非常难走。我跌跌撞撞地走,心里叫苦连天,但清凉却一路小跑着,眨眼就看不到他了,一会儿,他在远处出没,跳跃着,像欢快的小鹿。他说他皈依两年,出家一年,那么按年龄他在俗家是应该有妻儿的了,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出家的呢?我没问这个问题,只是看他一直笑着,知道他是快乐的,这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一篇游记散文,既赏了景,又读了人。
形象的勾画出一个和尚的外貌。精神。及其道行。
不脱佛,不离俗,却又无为。
同时以清凉和尚的话表述俗佛,在经济物质的诱惑前,人的道行如何。
末尾一段很有含义:【返下山的时候,清凉领着我们走“一条很近的小路”,近是近,但乱石嶙峋,非常难走。
我跌跌撞撞地走,心里叫苦连天,但清凉却一路小跑着,眨眼就看不到他了,一会儿,他在远处出没,跳跃着,像欢快的小鹿。
他说他皈依两年,出家一年,那么按年龄他在俗家是应该有妻儿的了,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出家的呢?我没问这个问题,只是看他一直笑着,知道他是快乐的,这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风采飘飘 于 2010-4-9 23: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风采飘飘 的帖子

谢谢飘飘点评。喜欢这儿的氛围,会常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飘这儿越来越丰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骨中诞生的人道(原创)
文/烈火的轻云

不过借一事说说更多的事,新的旧的,死谁都一样。

山西矿难,救上来115个。我不想笑,也毫不难过。大凡我不能为看不见成了看得见的事情大刷上几笔,一般的赞佩求生的渴望支持了多少天,一般的鼓吹现代人是多么重道尊人没日没夜在那抢救本该早死了的人。的确,153个没有全死在下边,只留下也许是38个冤魂。活着的呢,从地沟里爬出来没见着阎王爷的人呢,他们正为大难不死坦率地面对记者大言“必有后福”?早晚不还得进那阴沟里去没日没夜的刨坑儿。

为了该死的人激动地往上挖,为什么年年都有矿难抢险指挥部?一群顶戴着无上光环的勇士们专门充当地狱门口的天使,扯回来一个是一个,为什么要把那些该死的人扯回来,再为这光明的世界充当人道主义的宣传机器呢?人道主义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国人富裕了这么久,地沟里还是苦难深重呢?我不想事后说些强调井下安全的话,不痛下决心全面翻建,只能认为那些为了生活下到井下的人是活该找死,是该死的,不该生还的。

然而每一年都说漂亮的梦话,每一年都鼓吹救上来多少幸存者,这背后有一双死神无辜的眼睛,听听它说的话:“这些人都是编辑部里没有预订的客人,地府没有他们的去处,佛祖也不会收留这些贸然找死的人。年年给我们送来麻烦,只能先任由他们的魂魄在井下飘浮,他们不是黄泉的贵客。”谁来为这些孤魂野鬼们买单呢?连躯壳都未必火葬给西天的佛祖,漆黑的世界里到处圆睁着一双双不解的眼睛。

有什么不解呢?虽非命中注定,却早已被阳世定论——该死的。死者永世含冤,生者,不过获得几张抚慰的票子,几张票子就收买了他们再世的灵魂。真想要所有的矿井同时坍塌,造罢!造罢!能冀望于全新的面目从此不再背负着亡灵惨白的双目么?

矿难每年死亡万余人,几乎每个月都有井下事故附带着生者人数。人命的价值在岁月的长河中重复于湮没,人性的价值仅仅在抢险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然而我们麻木了,稻草一般的生命数以亿计,那甚至不如一条名种犬受到虐/待更令世人瞩目。曾经的虐猫案使得亿万人难过,甚至发出了怒号。井下,大大小小的矿难有多少次被人道的播报,死亡一个不是人么?死亡百余个不是人么?救上来115个,这是从地狱回归者留给我们最大的喜讯啊。他们原本是该死的,在那些陈旧不堪的矿道中背负着死神的冤屈,一年一年向地府输送无辜的亡灵。

人早晚会死的,死亡是生者的最终之途。为什么还要为该死的人生还而欢呼?不如让他们悉数地死去,死到终将再没有一个生者敢于踏上不归的矿道。是会有一条全金属的甬道承载一些全自动化、全无人的矿洞机器人了吧?高尖端的技术总要高安全的防护。最贱的不是人命,而是人道。仅仅在光环出现的时候人道才能与白骨对映着光彩。

我们必要感谢那些勇敢抢险的人,也要感激高科技的救援技术,感谢他们用这些高技术从落后的筒子里将落伍的生命拯救。却不必欢呼,也无须唏嘘。天道的无常与人造的无常总是欢喜于掠取毫不值钱的生命,并给予某些机器来制造最大的效应,在这漫漫历史的长河中淘取最后一把金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4-3 11:30 发表



回到民众!!回到内心!!回到泥土!!

这个呐喊,再次呼应!!!问候哑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骨中诞生的人道】
读罢,无语,大慈大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0-3-21 08:27 发表
说的是

我的文字你没理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