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采飘飘

【品评一篇文章强弱或高低的断想一。二】·【捕捉闪光点,捕捉灵魂,文章收集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夜拂过了我的脸】家乡鉴
                 文/云飞儿

:在夜里,不止有星星,月亮,更多的是一些情结,每时每刻不溜出遥远,如夜。

一九八九年,我记得那是夏天,天空就像我的脸,我藏在一把伞下,只是把伞无法替我遮住心灵流下的倾盆大雨。多年来每经七月,我都当成一次默契的邀约,因为在哪里,不但有着我生我养我的熟悉,还有更多是我一生都无法还原的记忆。

说到家乡,谁不赞自己的家乡美。

每当夜幕降临,星星月亮挂满清静的天空,俯视辽阔的土地的时候,我最多的事情,都是和隔邻的同龄伙伴,跑到那绿色轻柔,香味恬淡的田地里,听着蛙鸣,看着萤火虫飞来飞去,上下蝶舞,而被我们不停地飞扑,嬉闹地狂追;那时,夜是迷人也是温暖。

一直去到记忆,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硬度和棱角的时候,才发觉,如果生命不跟其他一些杂质套上标签,那么,我的家乡真的很美和值得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去留恋。

其实每个人对家乡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心结,不管是命运也罢,时运也罢,生命灵魂中不完美的瑕疵,都会跟随一生。

再次回到家乡是今年的四月清明,算算越来越走得远的距离,不单是年龄还有的是心境。

成长后再回去看望生活过的地方,感触最大的不是那里究竟什么模样,是长久以来,居然这里就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都说面貌可以流逝,不可流逝的是那些蚂蚁一样走来走去的繁,生生地让无数次的往返,都不能消化完今生自己和家乡的情感。

到底有没有爱过家乡,多年以来我忘掉了什么叫审视,为了生命中最原始的前进,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慢慢熟悉又转入下一个陌生。来不及展示对家乡的怀念和琢磨,随时变动的旅程一下又把我推上车站。

当习惯一旦沦为自然,哪里是自己最深的伤?!!!
我想,只有夜深人静,一切风波平息,一轮明月就会给出答案。

最为纯美的是小学时候,一次歌唱比赛,我夺得了一等奖,所以没到一处k歌厅里,我都会在别人看来非常幼稚的举动就是首先点唱一首《蜗牛与黄鹂鸟》

最为自豪的事,是十一岁那年,镇上的报刊发表了我用孔润涛笔名投稿的诗歌:《含羞草》与《渡口边》,并因此获取了家乡第一份的荣耀,我记得妈妈那时还在田地里干农活,我像只飞鸟一样把收到的稿费通知单满田埂地喊:妈妈,妈妈,妈妈,妈妈。那时四十元钱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多么的珍贵,那时,家乡是宽厚的肩膀和浑厚的胸膛。可一场梦带走了我所有的美好,带走了家乡给过我的那些自豪和欢笑。

也许人生就如此,由不得你去编排和临摹,活活地给你呈现出了什么是遗憾,什么是悲伤。同样因为钱,彻底地,一个小孩踏上了离乡之路,背着多年来使人非常恐惧的挣扎,赚钱赚钱赚钱。如果人生真正有什么是令人觉得是非常的可怕,我敢说:是钱。

记得哭,那时对于我来说是坚强的。离开家乡的那晚,我一个人去到了一个小山坡上,面对哪些土坟,我什么都不怕,连那些忽闪忽闪的树影子,我也无所畏忌。除了一夜的星空和寂静的风吹草动窸窣声,我坐到了天亮。

所以每当往后的人生路上,有些牵扯到家乡的话题我都留空。在我大概的意识里,家乡是鱼肥草绿,山低树低,水墨画一样,带着柔韧的空灵。

今年回去,记忆一直留存的,那份致远,清晰地,唠嗑眼前,借助夜色单薄,万籁寂静,我轻轻地,推开思绪之门,风筝般飘着,蒲公英般浮着,水莲花一样地回到家乡。

家,家已不再,人,已不是那人,只是一份心境,一份心境啊,铺天盖地,淋淋漓漓地,一层,一层,我,我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评,十分感动人的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爱着》
文/木芙蓉

○心上秋

爱着的时候。你是一棵翠绿的树。
春花是我,仰望着你支撑起的伟岸背景。
飞鸟从蓝天降落,靠近你,拂过你的身子,一片片叶子
发出美妙的音符。

荷塘月色拨弄我失去的容颜。
指尖蜻蜓轻轻挠痒我内心想你时的气息。
雨后彩虹架起你我的鹊桥。我听见你的呼吸,来自大地散发的清新。
湖水依旧平静,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为你更改的笑靥。

我爱拿起画笔刷你的虬枝,涂满缠绵的情丝。
时光老人迈着特有的节奏走向你。
立秋。凉风驻扎你挺立的躯干,欲望和念想怀着血液的浓烈卷走青葱。
一瓣瓣凋零的枯黄飘在空中,疼在我心。

越发深邃地爱着你。跪伏在你的脚底打开黑夜里仅有的亮光——
我的眼神。

○千秋

所谓心上秋,不是一个愁字了得。
我说要用“千秋”这样的色彩披挂在你不倒的灵魂。

读懂你寂寞时刻少有的微笑。正好一场大雨浇灭你炽热的叹息。
粗壮地活着。干脆地伸展着。你不是苍松翠柏,你是我
窗前永远的春天。

○我还爱着

即便你一无所有地孤独着。
即便你仅剩一个桩存活着。
我一直是你看不见的花魂,在褐色的泥土里不安分地蹦跳。
生命之秋常常是一首不可能完成的诗笺。我努力书写,只为
我还爱着。

立秋小情绪/木芙蓉2010年08月07日 2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一组散文诗,情景交融。
最喜欢【千秋】和【我还爱着】
简洁,有情有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收藏很荣幸呢,谢谢飘飘

“最喜欢【千秋】和【我还爱着】”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飘释读心情文字,坚持不懈,付出就有所得。
蜻蜓点水,点击精髓。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我的,扭头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爱,叫敬畏
——仅将此文,献给我的公公李后同志 / 紫穗穗

    睡不着,夜深深。深得就像生命的远方一直蛰伏的蓝汪汪的海,茫茫地看不到忧郁的边际。翻来覆去,翻来覆去的动作,总和失眠、兴奋以及回忆的长廊深情相依。听着身边的爱人犹如大海潮汐般起伏翻涌、呼啸淋漓的雷鼾声,我的心久久无法平息。他的梦呓声和磨牙声在辗转反侧的姿态里来回交替,准确地说,我是被惊醒的,就像飞在空中自由欢愉的夜莺儿,被他咬牙切齿的声响猛然惊落,此后我再也无法合眼,进入黑甜的梦乡。

    我的思绪恍惚,似在九重云霄飘离,游荡在千里之外茫茫的夜空……光怪陆离、阡陌纵横,各类记忆的场景层出不穷。我想到太多、太多的往事叠加,让我欲罢不能忘;想到生命中无数个最脆弱、最彷徨且最无助的时刻;想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为柔软的角落,盛放着我们深锁的不愿轻易触摸的记忆之伤或无言的想念。我还想到了许多个意义深刻、不同寻常的词,比如清白、比如正直,比如原则、比如丹心等等,似乎每一个词,都在我翻来覆去的沉默里,找到了心绪不宁、欲罢不能的缘由和出口。原来我的心中,一直有一种沉默的情感暗自积蓄着,它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敬畏,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渴望与寂静的回流,好似一汪沉默经年、幽深凄清的潭水!

    1991年12月26日,我的父亲走了。享年58岁。那一天的心碎,是漫天的飞雪、冰雹,长长的送葬队伍,以及严寒中肃穆哑口的亲朋好友。
    2009年9月27日,我的公公也走了。享年86岁。那一天的心碎,是三天后泪光深处,六十国庆大典的漫天礼花,和一声婆婆无语的叹息。

    两个同样心碎的日子,两声同样哑口,冰冻在喉管里热泪盈眶,却再也不能喊出口的那一声 “爸爸”。搜索一生之中,我最痛、最疼也最爱的叠词,就是那声饱含眼泪且哑口多年的“爸爸”。这两个字,比“父亲”两字更亲热百倍,也更撕心裂肺。曾震裂了许多儿女心胸的一声长长的呼唤——爸爸呀,爸爸!我曾经在这样千万次决口的大呼大喊中哑然。失声,整整失声三日……耳边还有他留下的死亡大呼吸的鼻息音响,清晰地萦绕,让我多年之后,依然不肯相信,他是真的真的,舍弃了我们,不再回头爽声地大笑,不再用有力的大手,亲昵地拥抱我、抚摸我,他终归去了那个遥远冰冷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老公此刻强劲的鼾声和磨牙声刺激了我,这一刻,我思潮涌动,眼睛被一种“爱”和“思念”的液体,慢慢地充盈着、灼烧着、涂抹着。这夜,真的很深、很黑、很漫长,犹如思念很密、很稠、很灼热!

    我知道,眼睛爱哭,就像四处围堵渴望突围的水。它看到了呵护和关爱,会流泪;它看到了人间的生离死别,会流泪;它在记忆的海啸里潜泳,会流泪。只是它不知道,一滴一滴滚烫破碎的泪,在记忆的海洋里被稀释、被忽略、被熔铸、被汇聚,是看不见自己原先心碎的模样的。我深埋了多年凄清的想念,好像临门一脚精彩的起射,在7月24日凌晨4点44分时,开始无畏地泛滥决堤。对,那是“想念”,而不是“怀念”。因为我相信他们依然栩栩如生,魂梦相依,从不曾真的离开过我们,就像我心中无比神圣的“爸爸”的称呼一般永生。这份想念,是如此的奢侈和昂贵啊!我要用一生的依恋和眼泪,写下这篇迟来的倾诉,以此悼念我心中一直敬畏且景仰的好公公。

    我一直想告诉他,我是多么渴望有机会能多亲近他一些。好多时候,他那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神情,让我将心中欲倾、口中欲吐的情感又咽了回去,他让我和我们都深深地敬畏着。我是多么渴望有那么一天,哪怕是几秒钟停顿的幸福时光!我的公公,您能给我一个父辈的最普通的拥抱吧!这份疼爱,哪怕余生仅有一次短暂的体会也行啊。
    我不怪他,真的不怪!他一定不知道我心里深埋多年的这个小秘密。我的心中只有爱,只有疼,没有怨,也没有恨。我是多么的疼,疼惜着亲人眼泪里倾倒后就再也没有起身的爸爸。我又是多么的爱,爱着我那早早离去、亲切爽朗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父亲啊!我还没有机会好好地孝顺他,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无声地陨落,带着深深的遗憾悄然离世。他曾给予了我一生最幸福、也最完美的童年时光。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也是他唯一欣喜中抱过的孩子,他那么一个迂腐守旧的人,看着淘气非凡的我,小时候依然舍不得轻轻地惩罚,哪怕打我一小巴掌。

    我曾想,我之所以会嫁给身边的这个大我十多岁的“大男人”,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许多行为举止和点滴的待人处事,像极了我早逝的爸爸。比如他们都喜欢读书看报,喜欢就着一碟油炸花生米,喝点小酒,悠然独酌。并喜食各类的豆制产品,爱吃青菜、豆腐等素食。再比如性格上,他们都达观开朗,乐于助人,率真善良。一些小事上都粗枝大叶,马虎大意,大事上却极为清醒冷静,坚持原则,有时有点大男子主义等等。而这些品性,我听到老公曾多次重申,是在父亲言传身教的言行熏陶下,陶冶锻造而成的。尽管这些年,我一直跟随老公流浪,居无定所。有时怨恨、争吵颇多,但我的心底始终有一种踏实、安宁、无畏、依靠的旋律安抚盘旋着。

    公公,不,我还是喊您一声“爸爸”吧。虽然现在您已经听不到了,和我十九年前骤然离去无情的父亲一样,你们都听不到了。我还是想用思念的闪电和爱的雷雨,唤醒你们,唤回你们,并乞求你们,再抱一抱我,抱一抱人世间虽已长大成人,却时常无比脆弱的你的孩子啊!我的眼睛,它正在一种透明的流淌中,幸福地下潜,深陷于童年飞翔的喜悦,那大片、大片的生机盎然的油菜花地里小蝴蝶的雀跃,那大手呵护下尽情展翅的疼爱里,五味俱全……爸爸,我是多么、多么、多么的爱你啊!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您可知道,今生今世我是多么的依恋你,有无尽的不舍,就有无尽的心疼……千百次在梦中惊回,仿佛又依偎在你温暖的身旁。美梦惊醒之后,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好好地孝顺并看护好您今生的妻子,我的母亲和婆婆。我那哽咽在喉管,沉默在胸腔的那声“爸爸”,刻骨铭心,深入骨血。每一笔每一画都在时光之水的洗濯下,越冲越深,越深越疼,越疼也越湿!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要留下点什么。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必须认真地活过。我想我的父亲和我的公公,虽然生命的长短上无可相比,但生命的质量却是一般的出彩且无憾。他们都曾认真地活过,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和每一份工作。他们都顶天立地,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字。他们都是优秀的***员,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用最通俗的话来说,都是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公仆,一生忠于他们的信仰和为人的品性。

    世上的爱,有千百种。有一种喉管里沉默的爱,叫敬畏!那是我对公公不曾说出口的想念!
    人间的情,有百千样。有一种心坎间涌动的情,恒久不变,光鲜如故。那就是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承万代的亲情!

    由于忙于生计,我的老公,他的工作总是长期变动,我们十几年的生活,可以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我们夫妻俩是唯一不在北京随时侍奉双亲的子媳,所以我很少有时间,能在公公的身边多陪伴亲近。地域的局限,我总是跟随着老公的脚步,匆匆地来去。点水的问候,让我心生愧疚。我一直敬他、爱他,但少有机会能亲近他,了解他。所以我对他的感情,敬畏大于亲近,仰慕大于想念。可是,我的内心深处,无比渴望着一种关爱,那就是父辈的关爱。那也是我心底缺失多年苍凉的遗恨,很少被触碰,很少被关照——是我情感的陶俑上永恒的豁口。

    这个秘密,如今才说出口,是不是太晚了。那个父亲的拥抱,今生今世,我是等不到了……
    幸福,有时就是回眸的泪光中,亲人的一个小小的微笑、鼓励的手势或沉默的拥抱吧!

    真心地感谢婆婆,正因为她要出一本纪念公公的书刊文集,让我有机会整理公公的生平资料和一些信札,我或多或少,间接地了解了一些公公感人的事迹。通过这些“岁月留踪”的文字和照片,我从另一个角度崭新地、全息地了解了公公的为人和生平。比如他的清正廉明,比如他的“冥顽不化”,再比如他耿直不屈等。公公的许多事迹,让我想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掷地有声的古诗,或许石灰岩的本性,就是公公一生清白品行的真实映射。想着大自己四轮的公公,想到和公公同一个属相的自己,我们在脾气上,还真有点属类的相近和趋同,那就是某个时刻不合时宜就爆发的“猪脾气”。猪脾气和牛脾气,大概相差无几吧,强悍起来,都是一样的倔而强。不通人情世故,不懂事里事外的缓冲,缺少有时该拐个弯去中庸之道的和解。

    习惯和脾气使然,多年来,我始终学不会写一些不痛不痒、歌功颂德的场面文章,我永远忠实于自己挺直的笔杆和内心真实的感触。我心目中的公公,就是一个率真倔迂、耿介不随,有时较真到迂腐层面,且轮角分明、有血有肉的人。我读别人缅怀纪念他的诸多事迹,犹如身临其境,直面其事其人。他的坦荡、正直和我归纳他的“三真性情”(率真、较真、认真),无愧于“父亲”的称谓。“做事先做人”,我的父亲一生遵从并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回荡。我的公公,用他的言行事迹再一次地生动鲜活地告诉了我:人究竟该如何活着,坦荡一生,行走一世!我失去了一个好父亲,而我后来收获的幸福爱情和婚姻生活,又给了我一个无比珍贵奢侈、延续亲情爱恋的那一声复活过来的呼喊——“爸爸”。尽管多年来,我一直羞于口头的表达。但是今天,在文字的怂恿下,我正勇敢地喊出,我心中沉默经年的爆破音——爸爸,爸爸,爸爸呀!

    仔细地拜读公公的文章,我能感受他笔里行间迎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工作状态,他写的新闻报道,有着自己独特的敏锐视角,他写的史料文章,文风简洁明了,标注严谨。这些都是我喜欢的,唯有举重若轻、要言不繁的文字,才能更好地在转述生活片段的过程中抒情达意,领悟人生,并阐释真理。

    无数个日夜,我捧着一打厚厚的资料,面对一堆散落的照片和文字,我一边用手指默默地敲打、斟酌和修改着;一边严肃地联想,其实此刻的我,正通过这些零散琐碎的文字,白纸黑字,整理概括着一个人清白简朴的一生。这些文章、照片和信札,是他曾经存在于这个人世最后的一星半点的光辉印迹和荣耀见证,也是他留给儿孙后辈们流光溢彩的最绚烂馨香的一页,更是亲人们时常缅怀的最温情脉脉的流年画卷和告慰心灵的追忆文字。

    我常想,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信念和追求的。而自己选择的路,无论未来多么凶险艰难,也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有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认真踏实地过好这一生。公公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我宁愿用耿直、认真,光荣且平凡来概括它。

    “荣辱沉浮身外物,是非功过任人思。”两句随口吟出的诗句,印证了公公的才华和胸襟。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保家卫国;他参与了香港、澳门基本法的制定;他见证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我的公公李后,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一生戎马驰骋,写了《岁月留踪》和《百年屈辱史的终结——香港问题始末》两本书。他想通过点滴的文字,给后来者留下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追溯始末和一些珍贵记忆的岁月回眸……知道什么叫热血沸腾吗?那就是亲身经历并见证一段辉煌的历史。并与这段记忆不离不弃,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我的公公李后做到了,他用岁月留踪的“回眸、夕拾、扬眉、漫游”四个章节,简洁地概括了他一生的痕迹。从他十四岁少小离家,披上战袍,投身抗战的热血战斗开始了革命生涯,或可用“九死一生”来概括那段峥嵘艰苦的战争岁月。而和平年代,我的公公,他又竭尽心力,不偏不倚,拼尽一生心智,以自己最大能量,发光发热,做好做精自己港澳办的本职工作,彰显一个中国人、一个***人应有的志气和品行。

    公公一生的经历简而简之:是从战地记者,到新华社任职,然后从政。我也曾做了几年的记者和编辑。我觉得公公才是真正的记者,因为他用热血、青春、激情和岁月的跨度,见证战争、和平两个不同的年代,有着两种不同的岁月感悟。他有信仰,有品性。民族大义、革命信念一生从未忘怀。公公的一生,也是幸运的一生,他走了,几乎可以说是了无遗憾的离去。若说真有遗憾,或许在他和老战友的通信里,表达了自己豁达坚忍的内心深处,还渴望多活上几年,将这好日子进行到底,多些时间陪伴相爱了半生、举案齐眉的婆婆,让“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誓言期限长些,再长些吧……

      许多人走了,默默无闻。我的父亲走了,我的公公走了,他和他,在一些人的心中,或许留下过淡淡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存放在人心最柔软不起眼的角落里,常常濡湿了我们眼帘,那潺潺不息的情感,是亲情,是友情,也是爱情。“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我想到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片尾的主题歌,公公就是那团世间不断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火种。

    “岁月留踪”,在岁月滔滔的长河里,我们到底能留住些什么呢?是友情、亲情和爱情吗?是梦想、事件和总结吗?我想,都是也都不是。

    一朵小小的浪花,一片时间的碎片,但是它依然值得我们用心记录并整理。

    一篇颠三倒四的祭文里,我已经混淆了我的称呼,“公公、父亲,还有爸爸”,其实它们都是完整有机的一体,如同人世间不可分割也不可亵渎的父爱,如同想念的泪痕里百转千回的那一声呼唤。我可怜的孝心,今后,又将无处寄存!
    公公他做到的事情,本该是一个世间的人该做到的事儿。他能舍生忘死兮,救护战友;他能不近人情兮,坚持党性;他能谈笑风生兮,挥毫成诗;他能认真严谨兮,著作文史;他能“铁板一块”兮,寸土不让;他能耿介不随兮,守正不阿……他有太多的能,能这样能那样的好爸爸,还是走了,人总有一死!爸爸他走了,走得很简单,省略了一切花样繁琐的告别和追悼会。爸爸他走了,走得很清明,无论生前死后,都懒得沽名钓誉,去争早该正名的所谓级别或待遇。爸爸他走了,走得很无憾,像我亲生的父亲那样,把一双眼睛闭得紧紧的,仿佛对天、对地,对人、对事,了无遗憾,一生无悔。他就这样安详地躺在国旗覆盖的花丛中,无声无息,这是我记忆定格最后的缤纷一幕……

2010年7月24日作
2010年8月3日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缅怀文章。厚重,清明。
融入敬畏的情感,足见人间之大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原更高处(组章)
                                                       高原更高处

      高原更高处,一群羊行走在天上。我站在 3000米的高度,却无法听到你的心跳。
      驼铃响起,一缕紫红的阳光,踩着唐朝的丝绸,渗进青稞的心脏,穿透进我的胸膛,喂养我的灵魂。
     一段古城断垣,折戟成沙。只剩下挺直的脊梁,静立千年。
     谁把历史写成诗歌,让牧马的胡人夜夜徘徊。

                                                             西山顶
      草原以西,阳光和雨水一起落到山顶。
      大片的马莲花开了,清澈见底,比天空还蓝。见风就长的叶子,心事一天比一天老去。
      那么多花朵,一朵一朵的开着,多像我乳臭未干的名字,洒落在房前屋后,洒落在田间地头,洒落在那头反卷着毛的黑犍牛的眼睛。
      谁把爱情种在草原,长出大片的格桑梅朵,把挤奶姑娘的脸庞染成深红。
      山风吹来,把一个叫西山顶的村庄吹进我的诗歌。
      一种痛疼而又短暂的幸福,正从黄昏的炊烟里穿过,落到西山顶快要成熟的农谚里,被年迈的母亲熬成一壶酽茶。
                                                                 



                                                               古井




        在西山顶,除了那棵上了年岁的杨树,辈份最高的就是村口的古井。二大爷说:“井里的水救过一村子人的命。”
        一个古老的神话,从三米深的历史中流出。流过岁月的脊梁,流过青石砌成的台阶,流过父亲的烟斗,母亲的炊烟,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原,一直流向我的诗歌。而我的诗现在又流到了那里?
         我在想: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山顶的水又来自何方,流向何处?那一泓清泉,真的是龙王爷感动的眼泪吗。
          累了喝就一井水吧,渴了也喝一口井水,一口井水,养育过我们的祖先,而后又养育着我们的子孙。
我就是井底的那只蛙,看西山顶的日出月落,悲欢离合。
                                                        



                                                           天堂寺:佛的面前众生平等


          天堂寺, 桑烟托举在 3000米的海拔,肃穆的大经堂在猎猎经幡里安祥打坐。
          天堂:一个充满遐想的名字,禅语萦绕山顶。金顶红墙的寺院,熠熠生辉的白塔,一脸慈爱的宗喀巴大师。每一处都是一个故事。
           岁月吹皱的山坡,细碎的野花,遍野流淌。我在想:那一朵才是昨夜入梦的藏家姑娘?那一朵又是仓央嘉措遗落民间的情诗?
           我抵达的时候,一盏酥油灯刚刚点亮,和正午的阳光一样能温暖心灵。身着宝拉的藏族老阿妈,一步一叩,用佝偻的身躯丈量虔诚。
          站在千佛殿堂,双手合十,沐浴佛音。静听红衣僧人一遍又一遍的诵经,每一遍就是一次生死轮回。我看见前世的影子里,我也是一名僧人,和他们一样虔诚。
          在天堂寺,佛的面前众生平等。


作者:刘奎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志办公室   733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宁静的一组散文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