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采飘飘

【品评一篇文章强弱或高低的断想一。二】·【捕捉闪光点,捕捉灵魂,文章收集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底信仰什么呢,有没有信仰,你的信仰和在?
梦人给出了信仰的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暖的小竹屋
作者:梦人
  
  (一)
  
  每日来,白天在工地灰头土脸的忙碌,晚上回来了还想抽时间上上网,写点东西。这样,早上的时间就很匆忙了,时常误了食堂的早饭,就在上班的路上随便将就着吃点什么。有两日,据说检查卫生,街上的早饭小摊都被打扫一净。缘于这个机会,一个不起眼的小饭店进入了我的视线。
  
  说不起眼其实有点不太恰当的,因为每天上班我都与它擦肩而过。它紧挨着一个大的超市,从墙到屋顶都是用竹子钉起来的,显得很雅致,也很特别。或许就是这种特别的雅致疏远了我吧,好长的时间我甚至没去注意它别致的外表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所以对我来说,它就显得有点不起眼了。直到那天早上无处用餐了才发现,它竟然在供应早餐!
  
  脚步略微迟疑了下,踏进了这个雅致的竹屋。“您来点什么?”还未站定,迎面就与女店主充满微笑的接待撞了个满怀,这也或多或少的打消我那近乎仰视般疑虑的念头。“这儿有什么饭?”,“有小米饭、煮疙瘩、茶鸡蛋,给你来点什么?”
  
  什么?小米饭?煮疙瘩?顿时感到了一种久违了的温暖,在这个凉习习的早晨里。可不是吗,我以及与我同辈的许多朋友不就是吃着这些长大的?学习了、也工作了,离开了家,也离开了香甜的煮疙瘩、可口的小米饭。“那就来碗煮疙瘩吧”。两个亲切的词汇第二次打动了我,也拉近了我与小竹屋的距离。这或许也是它成了我日后早饭定点用餐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咱们加班不用通知,就象人家周末要加班才另行通知一样的正常。”早起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同事问我是否今天上班的时候,我这样回答。“没有得到休息的通知,那肯定就是要上班了。”回答他的时候,宿舍楼很安静。有点动静也都是我们几个发出的。
  
  这又是一个周末的早晨,天阴沉沉,飘着很细的雨,在深秋的季节里显得愈加阴冷。门外很冷清,没几个人影。路过食堂,朝里看了下,还有点没有一点热气儿的剩饭,连同食堂的大师傅们一道都象这天气。自嘲般的笑了笑便疾步走上了那条熟悉的路。迎面寒风袭来,一个寒战,不自主地撑起了雨伞,雨虽然很细不至于淋湿衣服,但撑起伞总觉得可以抵挡一点儿寒冷。
  
  脚步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停了下来。看看时间不是太迟,脚步一折,推开了小竹屋的门。不用报饭名,很快的女店主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煮疙瘩。“小菜如果放了辣椒就不用给我上了”,顺便补充了一句。其实我对饭店时常赠送的小菜较少理睬的,再加上最近不能碰辣椒,这样也可免去了正在忙碌中的女店主的一些麻烦。
  
  没曾想,她听了我的话后居然显得有点不知所措起来。“许多人都想吃点辣的,实在不好意思,赶明儿一定要弄个不辣的……”。“哦,没关系的,有热汤就足够了(煮疙瘩即是由小米粥煮的小甜饼)”,我笑呵呵地说着,一口热乎乎的米汤已迫不及待地灌进了嘴里,微微烫口的温暖一路向下,很快抵达腹中。这微微烫口的温暖又很快的传遍了周身,仿佛自己都能想象出热汤是如何流过消化系统、如何进入循环系统的一系列路程。
  
  三下两下,碗就见底了。“给你再加点汤吧?”没等我要求,女店主已站在那里问道。待她再端上碗的时候,发现有些异常——碗竟又几乎是满了。“不好意思,今天没给你小菜,给你加了个煮疙瘩,下次一定记着炒菜的时候留点不辣的”。她说话的时候依然流露出几许的谦意。而此时的我明白,正是在这一个价值仅仅两角的煮疙瘩以及一句歉意的话语中,小竹屋第三次打动了我。
  
  生活与工作中总会听到许多发牢骚的话语,什么社会不公啊,什么世态炎凉啊。说得那愤慨劲真可以让人捏出一把一种寒冷来。每每遇上这样的场合,我也总是有些不自在,偶尔也反驳一下,毕竟生活中还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我们就不能说点好的?说点高兴的?但更多的时间我选择了逃避。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事情本就这样的,我无法也无意否定大家的意见,这种逃避暂且说成是消极进取吧。不过听多了也不免自问:人间真情真的已被社会麻痹了吗?人间的温暖在哪里呢?
  
  不经意间,小竹屋的经历告诉了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给人足够的温暖。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反正,那次当走出小竹屋的时候,我没再撑起雨伞。而天到底是否还在下雨,我已记不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一连多日的晴朗,暖暖的、懒懒的,都让人怀疑现在是否正处于冬天了。而这样的情形终于在今日结束了。早起上班,一出门惊然发现周围的世界大变了模样——素裹银妆的,原来下雪了!多日的懒散也被这凛冽打破了,虽没太大惊喜,但精神还是不觉为之一振,紧了紧衣服,钻入了依然在纷扬着的雪的世界里。
  
  雪是依然这般的下着,可人世已经变迁了许多,在雪路行走,滑倒的经验时刻在提醒着自己:小心点,再小心点。滑倒已经把自己推到了边缘,不是吗?没有了玩雪的兴致,只是在紧张地赶路;没有了滑雪的乐趣,万分小心得走还生怕冷不丁弄个屁墩的笑话,如此等等,胡思乱想着。斥身寒冷中,脚步却在规避着“不安全”的路面。于是,都怀疑起自己为什么不乘车却来受这罪来了。
  
  不觉中已经走出了很远,不远的前方就是那间熟悉的小竹屋,看着一对亲昵的恋人朝小竹屋的方向走去,这才想起自己倒是有段时间没去那里吃早饭了。而一些有关小竹屋的事情却又浮现起来,在这个缺乏热情的季节里,在这纷扬着的其实并不温暖的雪花中。
  
  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在小竹屋吃头一顿晚饭时的情形。(那天收工晚,思想着乘了无法吃食堂就顺便到小竹屋来一顿晚饭。)没有第二个顾客,厨房里也只燃了一笼炉火,坐了一口锅,锅里的汤偶尔冒几屡热气,但很快就散得无影无踪。招待我的男主人,肯定是看到我有些异样的表情了,解释说:回家走了趟,下午刚来。原来是这样的,可以原谅,没再多想,便耐心地坐了下来,开始构思那碗正在给我准备的手擀面,那一定是热气腾腾的,那一定是喷香可口的……想着想着,清冷的小竹屋又现出了几分温暖——小竹屋以及它的主人在给他们的唯一的顾客——我——准备一碗热气腾腾、喷香可口的手擀面呢!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连同一股冷气进来的有小竹屋的女主人,还有他们的小儿子。“你来了”,看到老主顾头次晚上光顾,她肯定有点惊讶。但很快就朝厨房走去……
  
  我的大碗手擀面终于上来了,一筷面入口,却不竟皱了下眉头。女主人早在一旁道起歉来:“火慢,煮汪了点,不好意思,这样,给你算小碗的价钱吧,真不好意思……”。依如以前因为没有不放辣椒的小菜而向我道歉的表情。其实即使她不解释,我又能有什么埋怨呢?她、他以及它在过去的许多个早上,以精细入微的服务送给了我那么多的温暖,难道还不够弥补这一次小小的过失?又其实,如果真的等整锅水完全烧开了肯定会是个更加漫长的过程,这样的过失也是因为怕我等的太久了的缘故吧?这些想法飞快地思想中闪现出来,脸上早会心地笑了起来,或许只有笑才能真正打消她的不安吧?同时打消女主人不安的还有我津津有味的吃相,我想我一定也是太饿了!末了,因无法破开我的十元钱,女主人让我先走了,说下次来了再给。
  
  没有想到,这头一次竟成了最后一次。当我再一次光顾小竹屋,准备乘还帐的当再好好尝尝他们的手擀面的时候,却发现厨房里面干干净净的,炉台上锅都没有,只是多出两个陌生的人,绷着脸,小竹屋的男女主人也绷着脸在与那两个陌生人争论着什么。内容好象是房租什么的。看见我进来了,女主人的脸色稍缓了下,解释说没有饭了。而我匆忙的还了帐便急步走出了小竹屋。但我隐约地感觉到,小竹屋正经历着一场从没有过的寒冷,而我的匆忙也可以解释为不愿看到这样的寒冷。但愿小竹屋能躲过这一劫。
  
  但寒冷还是发生了,当我第二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推开小竹屋的玻璃门的时候,迎接我的已经不是原来的男女主人了,硬了头皮问了下有什么饭,小竹屋的新任主人的回答更彻底拒绝了我的胃口——小竹屋的食谱已经面目全非了!夺门而出,落荒而逃。在我逃出去的那刻,寒风刺骨,我明白,受伤的已不仅仅是小竹屋。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光顾小竹屋,甚至都不愿多看它一眼。以为小竹屋会如此这样地淡出我的视线。只是偶尔想起来还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小竹屋是如何进入我的心里的?
  
  不知道是因为怀旧,还是因为时间淡漠了一些东西,或者干脆就是饥饿与对比中的选择,很久之后,我又一次推开了小竹屋的玻璃门。还未坐定,已经有人迎了上来:“您来点什么?”新任店主充满微笑。这也或多或少的打消我已经消散得差不多的有关寒冷的念头。有什么饭?有小米饭、煮疙瘩、茶鸡蛋,给你来点什么?
  
  啊?不会吧?小竹屋的食谱又复原了?没有思考,依然要了最开始结识小竹屋的煮疙瘩。热乎乎的一碗煮疙瘩很快被端上来了,分量似乎不比以前的少,小菜端也上来了,居然没放辣椒,还冒着热气儿。突然感觉到胃口又恢复到了以前,三下两下,碗里的碟里的饭菜与热气儿一道都被我打扫一光,肚子刚刚有了感觉,热气儿却已憋不住地在口、鼻处呼呼起来。该付帐了,我与一张憨厚的笑脸碰了个正着。不一样的主人,一样的笑脸,写满了劳动者的憨厚与喜悦的笑脸。付完帐走出了小竹屋,行了一段距离后那笑脸依然无比的清晰,不竟扭头再次端详了小竹屋一眼,或许我不该在那么长的时间里、那样的拒绝了它。
  
  边走边想着小时候的雪事以及一些关于雪景的天真的记录。想着自己与小竹屋的故事,心里不觉笑了起来。我还感觉到,今天的雪花不太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说是早上,其实已经半上午了。爬起床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好饿。走出宿舍,方向明确,直奔小竹屋。推开门,小竹屋的三张饭桌上空无一人。朝后面看去,但见小竹屋的主人正忙着拾掇着锅碗。有饭吗?有啊。来碗小米饭吧。好哩。只要红萝卜吧?是的。刚坐下,小米饭、一小碟萝卜就上来了。小米饭很稠了,那是做好了放得时间过久的缘故。黄澄澄、满登登的一大碗摆在面前,食欲更显强烈,恨不能两口吃下去……
  
  在当我埋头享受着小米饭的美味时,门吱呀一声,进来一人。不竟心里好笑,还有比我更晚的!还有饭吗?有啊。那就来煮疙瘩吧。不好意思,饭已经凉了,给你热一下吧?没关系,吃下去就热了。
  
  吃下去就热了。听了这话,小竹屋的主人笑了,那么憨厚;听了这话,我也笑了,是会心的那种;同时,说这话的人也笑了。不竟抬头多看了一眼说这话的人,他肯定也是小竹屋的常客吧。顿时间一种异常温馨的感觉在小竹屋里弥漫开来。狼吞虎咽地享受着这来至于儿时记忆中香甜的小米饭,我又明白了一些,小竹屋温暖,就温暖在了女主人能清楚的记下每个食客的饮食习惯上,这个顾客不吃辣的,那个顾客不喝稀的;温暖在了所有光顾小竹屋的人都能自觉关门,在接纳小竹屋温暖的同时又能释放出自己的温暖;小竹屋的温暖,那温暖是由心而生的。末了,在我将一元钱交到小竹屋主人手中结帐的时候不竟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是啊,吃下去就热了!
  
  没关系,吃下去就热了。走出小竹屋好久了,这句温暖的话依然萦绕在心头。细细想来,从结识小竹屋,到小竹屋的变故,到疏远小竹屋,到后来重新认识小竹屋、返回小竹屋。小竹屋,这个狭小的空间在2003年的冬天里给了我太多的温暖。今天,一句话又让我再次把所有的思绪会聚到了它的身上。
  
  与单位食堂比起来,小竹屋确实简陋了许多,但它又的确带给了我以及光顾它的人无尽的温馨。小竹屋的门永远都是关闭着的。关门的有小竹屋的主人,更有到小竹屋吃饭的食客们。进得屋来随手关门,把寒冷关在了外面;吃完饭后走出门外,再随手关门,把温暖留在了屋内。大家下意识地关照了小竹屋,关照了在小竹屋吃饭的其他人,也关照了自己。把寒冷永远关在门外,小竹屋是个温暖的驿站,来小竹屋吃饭的人除了添饱肚子取得热量外,更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所以,从另一方面说,小竹屋的门又永远都是敞开着的,它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感染着光顾它的每一个人。在这里,从没有过那种肆无忌惮的喧哗声;在这里,从没有过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市侩音。
  
  同时,也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吃饭的地方,能比过小竹屋。在五星级的大酒店,可以得到五星级的礼遇,但那沾染了太多的铜臭味。表面上顾客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背后却可能隐藏了太多的上层的奢华与下层的无奈,至于无视服务员尊严的规定更让人无所适从。我想,服务到了屈膝下跪的程度,那样微笑也很勉强吧?在最繁华的地方,彰显贫富之差距,在最低微之处,彰显人性的纯美。
  
  写着写着又感觉,能感受小竹屋的温暖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关于什么是幸福,记得上次在工地上,午饭闲聊的时候大家争论过。先由现今大学生自杀的现象聊起,然后得出了人的文化程度越高烦恼越多的结论。这个结论自然有人反对,大家的争论异常活跃,争论过程到一位同事精妙的、思辩性很强的观点为止:无论怎么说,在炕上抱小孩的农村妇女不会上网吧?今早在小竹屋吃过饭后,返回头来再行思考这个问题,感觉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的简单。
  
  没关系,吃下去就热了。我明白,实际意义上的温度无法概括小竹屋的温暖。这温暖中融入了主人的热心与真诚,融入了客人的理解与信任。宾至如归,也就这样的感觉吧。而这些,都是现代人所欠缺的,许多烦恼也多由此而生吧?
  
  没关系,吃下去就热了。许多时候,我们更是缺少了吃下去的耐心。我们所缺少的又何止是热心与真诚、理解与信任?在物欲的刺激下,我们逐渐淡漠了那种能够静下来独处、与心灵对话的机缘。对物质追求的速度感已经让我们把这种机缘远远抛在了脑后。温暖,与其他感受一样,缘自心底。譬如心灵的孤独比其他孤独更强烈一样,无视现实中点滴存在的温暖,也是我们在炎炎夏日里哆嗦着喊冷的原因,这与在冬天里嫌热也不无关系。
  
  温暖在于收集,耐心点,暂且冷点又何妨呢?没关系,反正吃下去就热了。没关系,吃下去就热了。因为这句话,今天早上,小竹屋再次震动了我。没关系,吃下去就热了,这话向我传递的又何止是温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暖的小竹屋]三章,写得非常的生活,细腻,有情,有味。
好散文,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意象》(8章)
文/帘卷西风


一、
蝉声把七月架在火上。
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时不时的往这个季节里赶。
梅雨涨潮的小河宽了,肥了,也美了。
河滩里啃草的羊群一如从天而降的云。
二、
远山横在远山之外。
村庄与土地一脉相连。
五千年的祖先与五千年前的夏天,光脊梁的汉子手中握着石铲。
荷做的伞与掌做的扇遮不住太阳火辣辣的脸。
三、
红地毯铺展西天的时候村庄醉了。
暮归的羊群在羊与羊之间传递着村子的酒话。
炊烟招呼劳作的汉子们回家。
一头牛与一捆草走在路上。
蝙蝠贴着暮鼓滑向远方。
谁的唤儿声一不小心引起整个庄子的恐慌?娘亲的声音于是便在竹林上空次第开放。
四、
荔枝熟了。妃子笑了。
如果能回到前朝,我不做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一切八百里加急的帝王。
也不做貌美沉鱼的娘娘。
我要留在宋朝,留在宋朝,水深火热的宋朝,做岳飞,最后一个夏天里帐前生死不离的小校。
五、
葡萄藤下的笛子响起。
星光铺满天际。
有谁知道我在等待着一颗流星下划的轨迹?
对着它,我将许下我藏在第二十四根肋骨下,暂时不能让你知道的情话。。。。。。
六、
能在乡下的庄稼地里大喊一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没人说你,没人骂你。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一首酸歌腾上白云肆意的牧场,你也可以让一曲唢呐九曲回肠。
生活充满阳光。
七、
玉米拔节的声音常常让我听到骨骼摩擦的碎响。
常常让我想起母亲。
常常让我想起母亲生我那天艰难的妊娠。
叩首。
为玉米拔节的声音。为生我养我的娘亲。
八、
夜雨听荷。
塘面上落满谁的诉说?
莲为谁歌?花为谁落?
盛事的芙蓉再美与秋之间也就是一炷香的间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贴近生活,有一定的情感。
语言比较自然,没有滑入诗的语言的堆砌之中。
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天的流水账
文/幻中幻


一连两三天都是雨,且多为中到大雨,或者暴雨,是山洪暴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的多发天气。
电视里每每这样预报,并有城市乡村遭遇洪水侵害的报道。
洪水来时,城市和乡村一样束手无策。店铺浸水,街道成河,交通瘫痪,垃圾悬浮。人像垃圾一样,随地开铺。
所谓面对汪洋大海,人如草芥,就是指的这样情况吧。

然而就是这样的草芥,却要生出胜天的虚数。
曾有一段时间,总有那么些草芥,无限夸大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一切伦常纲理斗。
后来不夸了,不斗了。转而强调客观的凶险,强调天地之万能。天地是万能的吗?
但天不是恒常的。正如圣人所说,天不会一整天都刮风,不会一整天都大雨滂沱。
天也不是可以预测的,天气预报说这一周都是雨天,但昨天却阳光灿烂,全天无雨。
天都这样阴晴不定,这样无常,何如草芥呼?

但看今天。早起乌云密布,突然闪电霹雳,怕不有泰山压顶之势。一通雷雨轰炸之后,雨住天开,又使人忘记阴霾。
当我打开电脑,敲打键盘,隆隆的雷又从天边滚过来。为了电脑的安全,是停止呢还是坚守?
我当时是选择了置若罔闻的。任那雷声在耳边隆隆的响,任它风箱一般拉扯嗓门。
我的文字像难产的孩子,思维像雨地般艰涩。而我的日程却像行云流水,被时光的转盘推着,且看,且走。

到了饭时,我撑着伞出门,去赶制可口的午餐和晚餐,然后回来。
水流成溪的路上,雨忽大忽小,忽左忽右,忽而横斜忽而竖直地打在伞面,沾湿裤腿。
泥蚯或是蚂蟥在清浅的水流中游着快活。它们不知道这欢畅的溪流很快就将枯竭,归位于干硬水泥地。

下午,我在风雨不动的楼房里前后穿梭,开窗关窗。外边檐雨飞泻,玻璃窗被雨水洗刷,透明动感。
傍晚时分,雨势稍缓。我把伞扔在园地,用一段段竹枝,去枝起一棵棵倾倒的辣椒、茄子、玉米苗。
顺便择一些小白菜。它们嫩绿的枝叶多被雨水和虫子撕咬得支离破碎。
晚上,我懒懒地坐在电视机前,看那《不如跳舞》的电视剧,看《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
雨一直下着,夜深了,我却在敲打键盘,琢磨一篇写了一天的日记。

这一天来,雨不期而至,下了又停。雷声响了又响,天空亮了又暗,大雨去了又回。
草芥如我,有时在路上,有时在楼上;有时在水里,有时在岸上;有时奏乐锅碗瓢盆交响曲,有时敲打文字的碎片。
落入这个雨天,和雷雨纠缠多时,我的心有时下雨,有时晴明。而新的一天如期到来。

6-19至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幻的流水账记的不错,相当于一篇日记体式的散文诗。
把日记带入散文诗,是不错的一种写法,值得推荐和学习,供大家参考的文本。
如果再加以提升,会更好的。

[ 本帖最后由 风采飘飘 于 2010-7-18 20: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之物语——方向》

文/淡若春天

1
这个夏天,把自己开开关关了许多次,雨水朝南,朝我终生的那个方向,倾斜。
2
仓促地进入人群,遁入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达不清自己。
38度的高温,灼伤了这些古老的汉字,我无法将它们的基因序列重排,衍生出这大地和高山。
我只好前所未有的缄默,让这个夏天,语焉不详。
3
天气炎热,有时晴好。雪漫,请握好你手中所有,握紧纸笔,与我从容上路。
我们离殷墟很远,我们只在自己的土地上,繁衍。
我们是苗疆的后人,无须纵马横川,只须安宁,只须看尽云起。
4
星子一去千里,高原如湖,如泪滴。
我们收拢心尘,划过岸,将这个高蹈的季节,纳入风凉的晚境。慢慢地在内心,沉积一些绿,一些蓝。
那彼岸的欢欣,不是一时的桃红柳绿。
我们所经历的,请记起,我们所遭受的,请忘记。
5
我们不与花朵争先,平静地看待自己,让花瓣坠地,我们则继续向上。
放下,不是完结——譬如一首诗,不能只有文字,还得要有血,有骨肉。
6
我们会谈到蜕变,你说你是一只蝴蝶,从一万朵花之上越过,余下那些未完成的,让我来编撰。
我也时常伤痛,但我知道:所谓的珍惜,前提必须是遇见。
7
有时候,热烈只是一种表象。如这个夏天四处漫延的温度,捎带着肆无忌惮的冷漠,让许多人痛失家园。
因此,请接受我的平静,就当我是你笔下绢秀的小楷,细致入微地对我。
8
我们就把家,如鸟巢,建在高原的任意一棵大树上,然后和这高原一样,古老而悠远。
看啦,牛羊成群,隐居在山坡,就让我们以家园的名义来爱她,和,爱我们自己吧。
9
是的,我们可以不是花朵,只是春天或任意一个季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不错,关注现实。
从诗走向散文诗已经很不错了,语言比较简明。
继续到挥洒自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萤火虫》
*         
       萤    *

*  *          火  *
    *              **   **
                   **     虫  *


                    文/哑榴


一粒萤火虫捉摸不定
黑暗伸出一枝枝手臂迎接
仿佛是倏忽掠过
移动列车的窗口,一闪,一闪
           

        ——题记



(一)

前提是,一粒萤火虫,发热,发光。从卑微的草丛起飞——

跌跌撞撞。一次次跳跃都是那么神奇。照亮蟋蟀的奏鸣,或者说,应和蟋蟀弹奏,跳无人模仿的舞蹈。它的舞蹈与蟋蟀的奏鸣同样无人复制。

谁还说渺小?——行路难,多歧路。它起飞,被阻隔,走不动大地藤蔓纠缠的路,跌落在瓜架下面。在爬,跳起,被阔大的叶子的巴掌抵挡;再爬,跳起,跳起,爬到藤蔓的上部。起飞,起飞……

起飞,起飞,起飞。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迷失在夏夜黑漆漆的每一个角落。将每一个角落照亮。照亮了,就不会迷失;照亮了,那个小小的自己,小小的爱情。

一次又一次,看见满天繁星。幻想自己就是一粒星星。打开,打开,一边打开翅膀,一边打开光亮。更高,更远,飞扬,去接近星空。这一路飞来,这一口气,竟不知飞了十几丈距离。这是怎样迷人的“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飞翔?

萤火虫啊,你何止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昆虫?沉浸在制造一点光的喜悦,忘我。你知道吗,夏夜迷人的眼睛正在观赏自己的飞翔。草地上,那么多乘凉的欢声笑语,轻罗小扇扑流萤;你听,你听,你听见了吗?不远处的池塘里那么多鱼儿弹鳍,刺啦刺啦拨弄水声。

萤火虫啊,这么小,这么纯真。你是漆黑夜里光的使者,爱的精灵,你是喜悦的代名词。你的,一举,一动,惊动了恒星。


(二)


前提是,一粒萤火虫,闪烁,颤抖,总在起点,没有终点。忘我的投入夏夜的怀抱——

在日落后1小时后,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闪动亮光,等二十秒,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沿着老藤,枯树,昏鸦,你送来了古老而神秘的灵感;沿着稻花,陌路,小桥,流水,你迷失在稻花香里,惊诧鼓噪的蛙鸣。

稻花的芬芳是月夜淡雅的氛围,是月色模糊的美景。你攀附在一茎稻杆上,凝听稻丛里忽闪忽闪的破碎的月光……潺潺的流水。那稻丛里的涓涓细流彻夜响彻不停,银蛇一样迅速穿梭,扭动。那流水一夜流经十里沃野,多少银蛇纵横穿梭,流经多少蛙鸣如潮。不经意间,一粒萤火就会撞见夜行人行走的烟蒂。

那些白日里辛勤捉虫的绿蛙,蹲坐在夜晚的乡间小路唱着愉快的歌谣。白沙一样洁净的小路无人路过,绿蛙跳到中央,呱呱,呱呱。你听,你听,哪一条田埂传来了愉快的蛙鸣?……它们是天底下最幽默的歌唱家,唱的那么动情,忘我,和夏夜成片的蛙声连成一片。

田埂的茂密的油草,闪闪烁烁。露水打湿了抽穗的稻谷,田埂上的苜宿花,车前草,马兰花,地衣,各种植物。还有盘曲在大路上的蛇。它们,为了夜露的滋润而在盛大的天空下独享一份悠闲,一份人间难以寻觅的奢侈的自我娱乐。万物有神,在夜间自由自在歌唱。


(三)

前提是,一粒萤火虫,发癫,疯狂,更高,更远。融入夏夜,携带者着这一点奇异的神光。

世界上,还没有那一种化学能转变成光能有如此高效。整个身体就是一部发光的小机器。你带着这部小机器飞遍了村庄,田野,山岗,河流,湖泊。你只懂得将眼前照亮,一直将眼前照亮……也就照亮了你的整个行程。而你穿越而过的土地,当你走后依然有无数只提着小小的萤灯前赴后继,寻觅。

你飞过灌木丛……又倏然弹出信号!向高大的乔木扬飚,扬飚,扬飚。竟越过了夏夜一切的树冠,让最高的古木俯首称臣。每一株参天的大树向你伸出夏夜的臂膀,欢迎你,欢迎你投入碧绿温馨的环抱。而你,并不贪恋这怀抱的温暖,只是一次次将风中的惊喜送达,又倏忽飞向村外的松林。

更远,更远,流入山谷下的湖泊。远方的湖泊到处显现你的神秘的身影。一千亩碧波投下你的水中的思念,一万顷莲花舍不得你留下的爱情。你是夜的幽灵,夜晚只因你而变得神奇,迷人!……

你起落在沉睡的桅杆,送给一天疲惫的渔女神奇的梦。沼泽,芦苇林里是你急剧集居的神秘之地,你在芦苇丛上面制造夏夜的流星雨……



(四)


在梦里,一粒萤火虫溜进我的卧室,从墙壁跌落在我的书柜,又飞落在我的书桌。它一粒一粒照亮我的诗稿,一亮,一亮。

它又飞落到我的蚊帐,干干净净的被褥,床单,落在一张白天汗水浸渍的笑脸。我知道它不愿打搅我,只想将一个酣醉的夏夜之梦送到我的梦里,模糊而清晰。真是匪夷所思啊,恍若……一粒,一粒,灵感。一粒一粒,都是夏夜的草丛意想不到的,神秘的,梦境,出现。

我梦见,一粒萤火虫,一直向星空跳跃式接近,惊动满天繁星议论纷纷,一齐说,这是一颗新星,伸出一枝星空的臂膀吧,将它接上天庭,镶嵌在未来的天空。

                                                              2010.7.12。哑榴(初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哑哑的豪文再现。

挥洒自如,激情昂扬。
无拘无束,心灵之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采飘飘 于 2010-7-18 21:27 发表
哑哑的豪文再现。

挥洒自如,激情昂扬。
无拘无束,心灵之花。


哈,太过奖啦。谢谢。
我们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吧——
我们一起坚持!坚持!就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采飘飘 于 2010-7-18 21:15 发表
立意不错,关注现实。
从诗走向散文诗已经很不错了,语言比较简明。
继续到挥洒自如。


谢谢风采,我一定继续挥洒,从诗到真正的散文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