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伊沙 于 2009-6-19 21:17 发表 我的问题是: 1 您如何看待新诗的抒情和叙事策略?——伊沙回答:抒情是本质,叙事是策略,没错。 好像当代诗歌十分忌讳浮泛的抒情,这样是对的,但另一方面,真正的豪迈大气的抒情诗少了!是不是?——伊沙回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随风埋伏 于 2009-6-18 18:33 发表 1,我当然喜欢内在的节奏。但是,音乐性的缺失会影响传播吗? 2,我喜欢口语。但是,口语一直受到打击,一个理由是古诗的文雅。我很想知道,乐府,建安,更前的楚辞、风雅,它们和当时的口语有多少不同?谁做过诚实 ...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6-18 21:36 发表 弟兄们:热烈鼓掌欢迎伊沙诗人!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6-18 22:17 发表 一、 我写了一首《诗人》,共五行如下:“免费自造/并免费供应/分行的句子的人/行人路过时/望了一望说:‘哼。。。。。。’”差不多在二十年前,你对诗人是这样界说的:“我呼吁:饿死他们/狗日的诗人/首先饿死我/一 ...
原帖由 无哲 于 2009-6-18 22:40 发表 盘峰诗会有目共睹,您的回答立场鲜明! 谢谢! 感谢您的在线! 我与西安的周公度/三色堇/之道/郦楹/石乐等见过几次,未曾与您谋面。我想,以后会有机会:)
原帖由 伊沙 于 2009-6-19 21:22 发表 伊沙回答:1。影响了就影响了,音乐性是死的,押韵就像穿小鞋。 2。别怕打击。以我之经验,所有传下来的好诗,口语化的程度都比较高。
原帖由 伊沙 于 2009-6-19 21:32 发表 伊沙回答:下次到西安,咱们单独见,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6-18 22:56 发表 伊沙回答:我个人不大关心读者的话题,随缘,与有缘的读者相遇。 我认为这个是逃避问题,逃避现实,诗人离开读者是什么情形呢? 如果说我们是生产者的话,他们是消费者,没有消费者了,我们怎么办?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6-18 22:58 发表 诗人不关心读者,读者也不会关心诗人。
原帖由 伊沙 于 2009-6-19 21:09 发表 伊沙回答:请原谅,我不了解你的忽悠派的主张和作品。 我认为诗歌至少不应拒绝娱乐性和通俗化的因素,但它的精神应该是高贵的,它的智慧应当是高级的。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6-18 23:03 发表 伊沙回答:我未见“诗人的日渐萎靡不振”,有三百个诗人激情飞扬、好诗迭出,对一个民族就是不得了的事! 单单从量上,好象不能说明问题,新加坡有300人写诗和中国大陆有300人,好象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计 ...
原帖由 莫求 于 2009-6-18 23:29 发表 可现在一些诗歌不就是在包装吗?和音乐,和舞蹈,和图片,和绘画,和朗诵诗会,甚至和金钱,和出版?
原帖由 渔郎 于 2009-6-18 23:33 发表 正视消费就是正视读者需求,首先作者是第一消费者。 喜欢就是消费体现,不正视读者的诗歌自然也没有符合大众的审美本质。因此我想伊莎说话比较违心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