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六月和铁哥一起探寻诗性的世界,解读语言的密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森林,诗歌是那片海,诗歌承载着一个诗人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一个诗人的精神,在今日这个无根的时代,我们身心日渐凋落,回到出生地寻找适合自己融入和表达的生活,寻找更自由的呼吸和那份从容,观照自身的美和生机,进而去获取那份真诚、责任正义感,这也是写诗的意义所在吧,我在阅读你时,注意到您很在意您的出生地,那个叫做河南息县的地方,每一个诗人的诗歌必然地带有这个地理学特点,请你谈下你的写作背景,他对你有何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多年在外谋生的过程中结识了河南的写作诗人,如蓝蓝、老罗、老英。。。。。请选取些他们的诗作让大家评析下,好吗?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09-6-11 21: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6-11 21:42 发表
诗歌是森林,诗歌是那片海,诗歌承载着一个诗人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一个诗人的精神,在今日这个无根的时代,我们身心日渐凋落,回到出生地寻找适合自己融入和表达的生活,寻找更自由的呼吸和那份从容,观照自身的美和 ...


一个人的土壤带给他最初世界观的形成,纵使游走江湖,原乡的气息也是不会完全泯灭。
这跟写不写诗无关,跟秉性的生长有关,——将近一百万的息县人到哪里,都会带着淮河的水味、栀子花的灵气、北岸以北的宽阔、历练过的处变不惊。
这里曾经是中原南下的咽喉,也是混乱年代的流放地,纠缠的东西应该或多或少的沉淀于本地的一草一木。
息县是春秋的息国故地,息夫人的掌故由来已久,带着那么点国破家亡的悲怆气息,但还要活下去的念头在延续。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的核心区域也在息县,村庄凋敝、人人相食的年代,远远大于任何文学的虚构,百度上可以搜查到很多这样的故事,不想说了。
想说的是息县人骨子里的不服气一定要有管道来释放。这里有四季分明、山水相依的美景,也有人祸连连、荒诞不经的愤懑之气,相互纠葛,多少会被识字的人铺展成诗。
我作为父母文化不高的家庭里一元,也要写两句,估计跟地气有关。写得好赖倒在其次,发声最重要。既是一吐胸中块垒,也是让断续的文字记录此地的一个生物的感受,层积岩有可能就是如此堆积的。
方圆1800多平方公里的我所谓的大息地,有一批这样的自觉者,用认得的文字,描画各自内心里的息县印象。
我只是其中之一,淮河水波上面聚散的泡沫之一。

[ 本帖最后由 铁哥 于 2009-6-12 14: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6-11 21:45 发表
在你多年在外谋生的过程中结识了河南的写作诗人,如蓝蓝、老罗、老英。。。。。请选取些他们的诗作让大家评析下,好吗?


飞雪所说的这几位河南的写作者,都是我引以为兄弟姐妹的大家庭里儿女的一部分,他们沉实而自觉,不为所谓的潮流所动,写他们自己的世界观。
当然,任何地方都有一些混子,像各个行业一样,用被称之为文学的概念来混世的人,哪里都有。这不是我所操心的,我只关注周围的这些沉默者,他们在谋生的过程中对世相的发言,对恶的呵斥,对世界之美的呈现。
罗列他们的作品有些麻烦,我给出几个网址,大家去看,我也经常去看的。

蓝蓝专栏:http://www.poemlife.com/PoetColu ... sp?vAuthorId=lanlan
罗羽专栏:http://www.poemlife.com/PoetColu ... asp?vAuthorId=luoyu
老英专栏:http://www.poemlife.com/PoetColu ... thorId=laoyingzaiye

有什么疑问,我可以试做解释。

[ 本帖最后由 铁哥 于 2009-6-12 17: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的几个,欢迎大家批判:))

送葬

兄弟的母亲在灵堂的照片里
看我们上香。穿裤衩的小孩子
拿着小刀满屋追逐,下楼梯
嬉戏,砍杀。现在又腆着肚子上来
响器班子的女声在唱诗里调笑
一切像是忽然。我们都活了
有回忆,头皮湿漉漉。雨下够一天
大家各自去找明天悲哀里的工作
我是点炮的老把式,要送回多少人
才可以吹灭指尖的烟火。老山羊
看见了,沮丧了,这晴空万里的一日

2009、6、10

陪绑

暴雨下来,我在门廊中等着,他停
那是我哥在街上醉,没人理他
空中的医院麻烦,抬一个进去,再抬出
就这样。暴雨灌满了海碗,稍微咸
还不至于让燥热脱光,二十年啊
登记簿烂掉。不可能再有这样彻底的
忘却。我们竟然还能成之为人
成为院里栀子花的衰败气息,他闻
狗身上焕然的细毛。暴雨的想象
打掉假装的雌花,横七竖八
剩下了这些。用麻杆棍支着,细绳捆着

2009-6-7



黄花

黄花岭上纹身的石头
和寂寥的野玫瑰,身形细小
像不像灰尘。她与松针和暮色
融合的多么好,山岚蜂拥
原来这里乌蒙一片。这些被追逐的
臭脚,抱着美的混蛋下山
找底座的钢琴。松鼠在迷雾里
静到崩溃,滚落的碎石收不住
想停,暗翠在人脸上刷漆

2009、6、4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尿水的声音,让爱
与不爱争论。栀子花解释黑名单
她们都听缺腿的话。体会辩驳
你去滴晚报的眼药水。云端的广告者
用嗡嗡的飞行翼重复,他们这么干
而且是火烧云。重复着三千里地山河的
滚刀和暗刺。这么简单,这么丧气

2009-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蓝蓝的一首,放在下面,我只为诗中体现出的女性善良情感感动,请铁哥从诗歌的语言方面为大家做个解析。


《矿工 》


一切过于耀眼的,都源于黑暗。



井口边你羞涩的笑洁净、克制

你礼貌,手躲开我从都市带来的寒冷。



藏满煤屑的指甲,额头上的灰尘

你的黑减弱了黑的幽暗;



作为剩余,你却发出真正的光芒

在命运升降不停的罐笼和潮湿的掌子面



钢索嗡嗡地绷紧了。我猜测

你匍匐的身体像地下水正流过黑暗的河床……



此时,是我悲哀于从没有进入你的视线

在词语的废墟和熄灭矿灯的纸页间,是我



既没有触碰到麦穗的绿色火焰

也无法把一座矸石山安置在沉沉笔尖。

                    

                200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哥周末愉快!
断续读了你的帖上诗作,基本体现出你所以说的诗性。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你自然、本色的创作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姐是我佩服的为数很少的几个诗人之一。在我感觉中,她是行知合一的典范。
有时候也奇怪,人为什么要写这些称为诗歌的文字,实在是感情使然。
人要面对的世界何其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何其麻烦,文字只能开一个小口子,在能够感知的、能够说出的有限范围内说话。
你要言说,就要对事物进行取舍,要判断,有独立思想的人说话并不困难。重要的在于说出。
蓝蓝的这首矿工就是用最自然的话,说出了对某一群体的感受,那种相互的、在确认之中的思考。
飞雪,你看到的“我只为诗中体现出的女性善良情感感动”,一首诗能感动一个人已经是最大的成功。像接电线,完工以后某些灯泡亮了,照亮了一些眼下的事物,这已经足够好。
诗歌的阅读服从于感觉。能够用最经济的词完成表达的需要,传达出基本的一,读者体味出一和二,或者三,可能有更多,对写与读的双方都是好事。
蓝蓝这首诗从你和我的视角转换、克制而准确的用词、流畅而有思索的惊奇等诸方面,已经给了敏感的阅读者可以承受的历险,那种平白,那种手中针线的轻重有度。
具体的分析我可能把握不住,谈谈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6-12 21:11 发表
铁哥周末愉快!
断续读了你的帖上诗作,基本体现出你所以说的诗性。辛苦!


在墙上晾晒的滋味也不好受:))
我只是在努力的说出对自己诗歌实践的感受,跟高考差不多,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高温,铁哥坐在墙头上,是要出汗的,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铁哥的博客里看到铁歌家院落里的茄子,栀子花了,那样的自然,想铁哥也是崇尚自然之人,在现实中做一个知行合一之人,请举例说明做一个诗人,是不是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踏雪兄说:诗歌绿化我们的生活,诗歌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你的作品中,语境和气息中有种沉重的东西,可以用带着镣铐的舞蹈来形容,我想这是否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关,还有我们的生存经历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只是喜好操持诗歌这种技艺的写字者而已。
以前和诗友们也有过诗如其人人如其诗之类的讨论,大意是诗歌和做人的关系。这好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个跟诗歌沾边的人恐怕都有自己私下的理解。
现实多么复杂,人难免要弯曲、要适应,要有伦理道德上内心冲突,诗歌作为一种具有抒情本质的表达手段,也呈现出相应的复杂性。同时诗歌又是形而上的艺术形式,担当着寻找人性中的亲和之美——自然界和社会里之于内心的平衡,同时也能够从诗歌中找到失衡后的救赎,每个人之于诗歌的关系也是纠缠万端,难以用几句话说得清晰。
我理解的诗歌与做人的关系是——首先做一个基本意义上的好人,才能踏实的写诗,写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文字,不委屈自己。
知行合一的范畴要更广阔,牵扯到人性与社会性关系的诸种方面。我以为能够不伪饰的做人,不违心的写字,应该是比较好的境界。

[ 本帖最后由 铁哥 于 2009-6-15 11: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6-15 11:45 发表
踏雪兄说:诗歌绿化我们的生活,诗歌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你的作品中,语境和气息中有种沉重的东西,可以用带着镣铐的舞蹈来形容,我想这是否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关,还有我们的生存经历有关?


诗歌没有绿化生活的义务,也不完全高于生活,她随时随地就在生活之中。
诗歌是文学形式的一种,现实生活的荒诞性远远大于文字的虚构——对这种荒诞性的梳理与探究应该也是诗歌的一部分功能。感觉总是模糊的、虚幻的,通过诗艺的剪裁、渲染,才能够把握它。
写诗与每个人的个性及生活经历当然有很大的关系,看世界的视角和处理方法不一样嘛,所以诗歌的丰富性也是她的魅力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