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四月份访谈人物陕西姜华----文学依然神圣,让文字诗化我的家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子这首诗我没有看到,如确如蔚蓝天空所言,我支持你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乡巴 于 2009-4-11 08:49 发表
来学习

谢谢进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长时间在文学道路上爬涉的人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与所处的时代共同承担起责任,想不起来是谁说的了,就当是飞雪语录吧,这几天闲了就读姜华的诗选,那来自真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带着时代的气息,如清水静静流淌,想请教兄长,你如何把握现代题材的写作,歌颂而不沦为政治性的口号,批判而不背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蝶岛雀梅 于 2009-4-13 12:11 发表
向长时间在文学道路上爬涉的人致敬

谢谢雀梅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4-13 20:30 发表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与所处的时代共同承担起责任,想不起来是谁说的了,就当是飞雪语录吧,这几天闲了就读姜华的诗选,那来自真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带着时代的气息,如清水静静流淌,想请教兄长,你如何把握现代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飞雪。说实话,创作之初,为了迎合一些报刊宣传需要,也写了一些大话诗,后来觉得没有一点意思,就不写了。现在看来是对的,差一点“误入岐途”。
      前面说过,我生长生活在一个小县城,这个城市及乡村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知青下乡到再上学,又在农村生活劳动,与农民走的很近,他们善良 勤劳和自私 愚昧同时影响着我,使我又爱他们 又狠他们,在我的笔下,我想让这一切都美好起来,包括家乡的山水 小草,这是我创作家乡现代诗的原动力。
      我认为一个作家 诗人必须有自己的良知,拯救是作家的责任,感恩是作品的生命。我是一个受儒道文化教育很深的人,记恩不记仇 以德报怨已深植内心,这样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和爱,它也是我的作品批判而不背叛的原因和要件。
     我是一个低调生活的人,我以为,先有了精彩的人生,才能有千古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陕西姜华 于 2009-4-13 21:06 发表
谢谢飞雪。说实话,创作之初,为了迎合一些报刊宣传需要,也写了一些大话诗,后来觉得没有一点意思,就不写了。现在看来是对的,差一点“误入岐途”。
      前面说过,我生长生活在一个小县城,这个城市及乡村对我 ...

很有同感。真性情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引得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用生命的诗性解除语言之魔咒

文/老巢

               还没有像格里高利一样,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壳虫。
        但我们越活越物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爱情和性,我们都打不起精神。似乎例外的对金钱的狂热和贪婪,可以理解为物化过程中的阶段性表情。曾经的热血和激情,梦想和欲望,都已雨打风吹去。尽管看上去和死差不多,但我们毕竟还活着,证据之一就是:我们还能説话和写字。
        我们活在语言中。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説:“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这我的世界的界限”。之与历史,语言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的始源性,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笑谈者,语言也。之与现实,语言又与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决定性的。我这里的“语言”,是索绪尔所谓的言语和语言之和,包括个人性的口语和社会化的文字。也就是有史以来人类所写所説的全部。全部的谎话和虚构。
        我们活成今天这副死样子,一个很致命的原因是中了语言的魔咒。
        其实从诞生之日起,语言就开始了对人类的歪曲和迫害。人与兽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会撒谎。人类所使用的逻辑语言天然具有虚构性。用语言虚构历史,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由此可证,撒谎是人的天性。克里特岛上的爱皮梅尼特説克里特岛上的人都在撒谎。在这个著名的悖论面前,人们一直哭笑不得:相信撒谎者,还是相信撒谎者撒谎了?
        所谓的历史一直在按照胜利者的意志捏造着,成者王侯,败者贼。
        远的不説,近百年的中国,就有多少冤案和罪行被语言遮蔽而陷入时间的黑洞里?语言的全部真实性不在于与其语义对称的所谓事实,而在于其自身的逻辑。当语言被暴力或权力煽动所产生的破坏力,经常是灾难性的。革命、正义、人民解放、科学、客观规律等等,这些明亮的字眼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恰是黑暗。
        语言之魔咒表现为对历史的虚构,先入为主式的假设性。尽管语言是可疑的,但历史只能凭借语言而存在。于是有了典籍和所谓的至理名言以及我们的膜拜与迷信。
        语言之魔咒还表现对个体人生的牢笼般制约与伤害,原本鲜活的生命之花逐渐被周遭遍布的语言的尸体夺去了生气。我们张嘴就是些陈词滥调,下笔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算“还能説话写字”是我们活着的证据,那我们説的写的都是些已死的语言,也只能让我们看上去像是还没死。虽然经过卡西尔的符号学解构和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言走向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只作为信息进入我们的世俗生活,但其魔咒并为因此解除。
        尤其是集体无意识的众口一词,仍维持着语言的真理缔造者身份。
        以5·12以来喧嚣尘上的“地震诗歌”为例,大量形容词定语和排比句所抒发的是完全一致的主题和情绪,极少能读到个别的角度和不一般的疼痛。沉寂多时的政治抒情诗又借机还魂,使现代诗这些年思想和技术上的苦心经营几乎毁于一旦。出现“做鬼也幸福”这样刺耳的高调是以前的惯性使然,同样应该质疑和警惕的还有那些异口同声的悲哀。
        如此大面积的死亡不能承受语言之轻,也许沉默更有诗性。
        我以为,所谓诗性就是人性中最具诗意的部分。当年海德格尔援引荷尔得林的诗句倡议人类“诗意地居住在这地球上”,他应该是悲观甚至是绝望的。因为诗意所剩无几,而这所剩无几的诗意是人类仍然被允许居住在这地球上最后的根据。
        而要保留住这点诗意保留住人类作为地球居民的身份证明,就要刻不容缓地攫取我们生命中被埋没的诗性。用叛逆的、粗犷的、富有尊严又自在翱翔的诗性创造出活生生的新语言,而这活力四射的新语言又会反过来激活我们生命中死于语言的部分。我知道这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此刻还不能确定以新面目出现的语言将拥有怎样的一双翅膀。
        我的悖论在于:一经説出,就作为旧语言笼罩在魔咒的阴影里。


这是前几日读到的一文章,我深深地被这种生命中的诗性追求感动,也同时感到深深的伤感。请问兄长是否有这类的感受?用我们有限的精力,我们能做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4-14 02:02 发表

很有同感。真性情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引得共鸣。


    谢谢妙妙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4-14 09:00 发表
[转贴]用生命的诗性解除语言之魔咒

文/老巢

               还没有像格里高利一样,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壳虫。
        但我们越活越物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爱情和性, ...

谢谢飞雪呈上的美文 使我感慨万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5·12以来喧嚣尘上的“地震诗歌”为例,大量形容词定语和排比句所抒发的是完全一致的主题和情绪,极少能读到个别的角度和不一般的疼痛。沉寂多时的政治抒情诗又借机还魂,使现代诗这些年思想和技术上的苦心经营几乎毁于一旦。出现“做鬼也幸福”这样刺耳的高调是以前的惯性使然,同样应该质疑和警惕的还有那些异口同声的悲哀。
        如此大面积的死亡不能承受语言之轻,也许沉默更有诗性
   赞同老巢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苦短,怎样让短渐的人生绽放永恒的光芒?这恐怕是每一个有思想 有抱负而不愿无为一世的人们的共同愿望。有不少人穷其一生去追寻,也未能攀上山巅的佛光而饮恨而去,我们都是尘世的凡人,珊去工作 生活 恋爱 父母 子女 睡眠 疾病 忧郁和爱,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会珍惜!
     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不附庸权贵 不随波逐流 不畏強权 不欺弱小 不拜金钱,降低欲望,首先做一个正直的人,说实话,那怕被世俗压低了声音。
       妹妹转来老巢的文章使我感同身受,读罢文章,我在这个阳光温暖的日子感到了身上的寒意。怎么说呢,一个人可以给自己设定高远的目标,然后确定行走的路线,坚持行走,永不放弃!走出自己的自在,走出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后悔。我是这样想的,不知有人认同否?
    棖作起来,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飞雪一个好消息,我的组诗《生活琐事》在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中获诗歌类二等奖,五月下旬到北京参加颁奖典礼和采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