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四月份访谈人物陕西姜华----文学依然神圣,让文字诗化我的家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乡关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情况只是些感觉 一时很难说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陕西姜华 于 2009-3-28 12:07 发表
谢谢飞雪。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祖父是举人 爷爷是秀才 父亲是旧社会过来的教书先生,从小受儒道文化影响很大,不惧权贵 不欺弱小是我做人的根本和原则。后来上学读书,知青下乡,接触大多底层人生活,使我有了一颗 ...

原来是书香门第。问候姜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如既往地坚持与出新---飞雪辛苦!
爱自然,恤苍生的文字---姜华可敬!

真诚问候姜华,读您的文字,愈感文学的神圣,文人的责任。其实,现实的社会还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芜杂和荒谬,而许多人都悲观和无奈,继而有些人嬉皮的呻吟,而您是不同的!
请问姜华先生:1、您是如何看待当下文学的现状?当下诗歌的处境?
                         2、在您的文字背后,在您的创作的过程中,您是自然的书写,还是经过认真筛选,去芜后的弘扬?您坚持自然/阳光写作的起源和动力又是什么?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丑丑和诗友们。愚以为,当下的文学是一个需要重建的时候,一方面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带来了新观念 新视角 新平台,直接颠履着传统,另一方面,一大批官办文学 官员文学老气横秋,既占位又站岗,年轻人很难进入,再次,时下的小说 诗歌创作日益艰难,尤其是诗歌。好在还有一批热血澎湃不甘寂寞的诗人们,我向他们致敬!
     我认为,所谓自然的写作,就是无功利心的写作,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我这些年的写作方向,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和主张,很少受到干扰,因为,我并没有想靠文学创作升官发财的愿望。事实上,熟悉我的朋友都清楚这些。一般来说,在选择创作题材时,我都是站的很高,着手很低,我把视觉放在社会底层。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一直以来,总想帮这个国家做些自已该做的事,所以我以阳光的心态去写一些官吏们看不到的阴影和黑暗。
   再贴几首小诗,请诗友们指正。

秦岭以南的故乡(组诗)
                     
秋天  回望故乡

阳光开始打盹的时候
建筑工地飘来玉米的甜香
我知道   秋天到了秦岭以南的故乡
丢失了季节的城市
走来了秋天的景色

乡道颠疼了大山的腰
漫山果香张扬着农人的智慧
风是香的  水是甜的
就连山里小蜜蜂叮你一下
也是甜甜地疼痛
树枝上颤动的蝉鸣  幸福而满足
我家大黄发情样在田间奔跑
它的身后  紧跟着父亲的幸福
父亲身后  是一群跳跃的阳光

秋庄稼  孕妇般鼓怅着希望
热烘烘  香喷喷的希望
垂手可及的希望
我的父老乡亲  一群黑太阳
在脚手架一样挺拔的庄稼里  低下去
低到对玉米仰望的高度
还有我年迈母亲  坐在黑色的相框里
此刻  神情格外安详

秋天来了
我在城市的大山里做了一个梦



行走在城市边缘

2005年冬天 一阵风
把我从秦岭南坡一个村子
刮进了这座城市
据说这个城市是一个历朝古都
古色古香的建筑连着摩天大楼
它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积木
失重的我 方向感严重缺失
一个人徘徊在城市边缘
城市如此美妙
可是我还没有一张入城的门票

我象一个幽灵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穿行
没有人问我从何处来
也没有人问我到何处去
没有人问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酷暑
在这个城市 我出现了严重的语言障碍
唯一交流的对象 但与我并非同类
城市的脸整日阴着 就似我的表情
我像沙尘爆带来的一粒尘土
风把我吹到那里
我就在那里安家

在这人口象蝗虫一样拥挤的都市
寂寞使这个冬天更加寒冷
带着一身疲惫  打点行囊
我要回到秦岭以南的家中
寻找家乡那热烘烘久违的亲情
拥抱那鸡鸣犬吠的黎明
来年出行的计划 因缺乏激情
我现在心里没谱



我不愿意叫这个名字

我知道自己的身份
眼下流行的词叫农民工
在这个腊月 我将离开冰冷的城市
作一只归巢的雁
去寻找乡下我的老家我的痛
传承父辈的血统
雪花轻轻打在我的脸上
与我针尖上的喜悦一起流泪

祖祖辈辈  种地注册在个人职业栏
要跨进城市的门槛
就像寻找恐龙
现在土地的激情  已经消褪
再也开发不出什么智商
自然灾害抬高了农业门坎
人定胜天的童话声带撕裂
可是  我不愿承受弱势群体这个名字
捆在身上它使人痛苦  不安
穿过城市板结的伤口
我不清楚哪里水深  哪里水浅

温饱不再是新鲜话题
但是富裕还在赶路
物质之外的食品 单调无味
精神生活的风水 照耀着
若明若暗的羊肠小道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
我的位置  比麦苗还低
就这样低下去  低下去
让水流声从头顶穿过

[ 本帖最后由 陕西姜华 于 2009-3-29 1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咿呀嗨,姜华,又一文坛巨匠。飞雪的节目,轰动心情,大饱眼福。学习,期待,密切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岭以南的故乡(组诗),语言朴实无华,诗情自然流露,流畅,和有个诗人叫郭小川的作品风格相似。笔者认为,现代诗这样写好,要大众化,不要刁钻古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鱼儿区挂支持,大家都期待着去上海喝你的喜酒呢。
姜华的写作“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语道出了写作的意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09-3-29 18: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岭以南的故乡(组诗),语言朴实无华,诗情自然流露,流畅,和有个诗人叫郭小川的作品风格相似。笔者认为,现代诗这样写好,要大众化,不要刁钻古怪。
   谢谢蔚兰天空高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3-30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心宽体胖的姜局,呵呵.

旅游局的一定玩过不少\很多\许许多多的地方,走得远看得多,眼光心境也必竟不一样吧,


恩,讲讲路途中让自己感动的景\人或物或事,很想听听呢.


学习并问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
我的位置  比麦苗还低
就这样低下去  低下去
让水流声从头顶穿过


向学习,低调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呀!一下提了这么多问题。先问好欲望诗友!感谢理解和支持。在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学创作的时候,还在乡镇工作,那时还在三中全会以前,可供参考学习的资料少之又少,平时信息也少,可供阅读的只是有限的报纸。那些应景的文字误导我走了一段弯路,后来阅读量大了,当然也有顾城。我认为顾城的诗热情明亮 张力和弹性都很好,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他的视觉放的很低,也就是眼下说的民生,我很佩服。但我没走他的路子,我有自己的主张。几十年来,我不盲目追逐任何流派,坚持走自己的路子。(有点狂妄)
        温总理朗诵<仰望星空>是在特定的场景下,我认为一方面是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总理的人文情怀,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的姿态,可以说意义是非常大!如果我当总理(那是不可能的),我会设立总理诗歌奖,因为诗歌是一种轻便快捷的武器,你看那个领导佩长枪。笑。
           乞丐用自己的名字把诗人的诗发表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珠儿提的问题到不难,就是难回答,因为我走的地方虽然有一些,却并不多,我可以给您介绍囯内旅游。海南 蓝天 椰林 大海,热带风光。云南 民族风情。浙江 小桥流水 江南风光。东北 白山黑水 俄囯风情。西藏 异域风光。
         当然,出门在外,肯定有故事,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 想一下再回答,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利人支持,我更有信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