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春台论坛陈律诗歌《无雪的冬天》

无雪的冬天

作者:陈律

整个冬天,我都在等雪
觉得雪会告诉我什么是诗
可雪没有落下

什么是诗
我问自己

是否,金丝雀沉默才是


穗穗批点:

断和续之间,裂缝过太大了些。
其实诗歌中最好不要提到诗,因为“诗”是一个极为空乏的大词,虚词,它是概括而论的。

回头想想,我知道,你想要最简洁的语言和画面,承载最大的容量。
所以,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想通过“沉默”,以空对空,以虚说虚。然后落在实物的喻体“金丝雀”上。

换而言之,你想说明“诗”,其实就是凭空而落的雪花,但“雪”并没有落下,是否“诗”,也就未曾产生呢?于是,你提到了沉默。诗歌中——金丝雀的象征意味,指向一种身陷囹圄,无法自拔的窘境。所以我依然喜欢,在阅读中玩味,虽然诗歌中断续之间的裂缝大了些,我却试图,通过自己的联想和审美体验,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由此,感受,你这首小诗,的确给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众多出口。

我按照自己阅读的气息感触,稍稍加了几字,你看可行?还请见谅~~擅自的改动。

无雪的冬天

整个冬天,我都在等雪
觉得雪会告诉我点什么
譬如:什么是诗

可雪没有落下

什么是诗
我问自己

是否,金丝雀沉默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佛经,只窥见其中一点皮毛。原本只是想多了解一些自己很少涉及的领域,谁知道一旦进入,却发现佛经的妙处,的确是人生的至高无上大智慧,让我感慨不已。正所谓,越是研习,越觉得自己十分的浅薄,只能慢慢地体悟和引导,用自己的心,忘我地沉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对许多佛经,仅仅是知晓,并未能融通,好在“我心即佛”,一念向善。每日遵行这些,也契合自己的本性,处处与人为善,将心比心。所以,就觉得读这些佛经,和这些般若的思想,并没断裂。但佛法的确无边,我们仍是凡俗之人,只能蚂蚁啃大象,慢慢的修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永恒不变之心,并非不存于世间,关键是那一刻,你有没有:))呵呵~~而时时刻刻,我们不都是在降伏我们的心魔吗?如此去想,你或能感应。一个论题或论点的树立,必有一个前提的框定,也就是你每个时期,要追寻的和坚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佛家,让我们放下执著之心,却鼓励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通达彼岸的无上智慧。这就是需要一念的执著,但是一旦开悟,又不可将这一念抓住不放。呵呵,不然,就是落入了“法执” 你若心有,当然就是不变,你若还是沉迷,当然就是诳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自身的不变之心,应世俗的万变之策。

我未来的修行,或就是这样的路途漫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到了舍身之崖,而我视若不见。如同你觉得我在渡你,其实,我只是渡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尽管知道“法执”,却是依然解不开,逃不了。如同“我执”。譬如喜欢某一首诗歌,不喜欢某一个人,等等,也是心念所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我们如何能逃离这个我之“心念”呢。若无自己的悲喜交加,何处存放诸多领悟之后的欢喜。越说,就越感伤或虚无,却又无法不说,如同我挚爱诗歌,永无法逃离它四面八方的弥天大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事情和观点,也该是:说说而已,过后就忘。不存于心,就是离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喜欢:棒喝、泼水、烧饼等等,都是借用外相破迷,让你幡然醒悟。顿悟、渐悟,成佛之路只有一条,而人之慧根却有钝疾,才言顿渐。于诗歌来说,人对语言的敏锐和通灵,也有愚聪,所以和写作时间无关,只可天赋和毅力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在春台诗歌论坛,和故人来、陈律兄,说说话,也是平生快慰之事,让我想象魏晋时代,一帮名士洒脱不羁的风姿,和清谈的玄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修行实践,其实就是反复的锤炼、自省和不断的倒空、领悟,别无他路。诗歌之路,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人来说: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个非常人能办到,穗穗莫用自己的嘴巴说他人的语言,应该真实用心跟他人交流。诗歌,是关于世界神秘关联性的艺术,是鉴真的学问,不说时刻如此,也应该是个基本立场和态度。哈哈。 穗穗答:谢谢故人来。 你知我心,就是菩提! 我心如他,何来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关于世界神秘关联性的艺术,是鉴真的学问。

诗歌,更是人性之歌、向善之心,不离生活、真爱和悲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8 1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