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低处的迷雾

生命和岁月的回声,诗歌的盛宴——诗人陈仓在线访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陈先生,有人说诗贵暗示,忌直白。
您对这句话怎样理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7 16:13 发表


        低处的迷雾,要感谢的是你,你为这个平台花了好多的心思.你要的诗集,我会尽快给你寄去,你给我留个地址好吗?
    我这次在这里,收获了很多,一是明白了一些诗歌方面的道理,二是也认识了许多诗人朋 ...

老师不要客气啊!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老师的深度解答和精彩再现。让我收获颇丰,视界也开阔了许多。期待老师的《诗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麽再次感谢陈仓老师与会员真诚、热情、谦逊的积极互动和交流。其间的睿智和来自民间、来自诗歌的真切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引领。

我想再和老师请教,就是诗歌和宗教在气场上有没有先天的某种共同的神谕或取向?那麽诗歌和宗教是否可以在同一个层面上治愈人类的精神痼疾?诗歌是否能够创建与宗教等同的一种精神理想?这种精神理想在现实中能够获得与宗教等同的真实见证吗?那麽诗歌怎样来整合一些经验的碎片,这种整合是不是神的在场慈悲或是一种精神的超度?有时候,发现诗与人是分离的,这种分离是正常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4-28 12:55 发表
问:陈先生,您是因何开始对诗歌情有独钟的?
    答:这个问题与“低处的迷雾”放在一起,就很有意思了。说实在的,在我没有写诗的时候,我真正读过的诗,就是课本上有的,要么李白,要么杜甫。我之所以开始写诗, ...


陈仓老师,您的文字很真实。我看到您从坎坷中站起来的形象,很高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8 18:58 发表


       杨望远老师,我迫切地想读到你的大作,特别是有关海子的那些诗。好多次,我都有冲动,想为海子写点什么,但是水平有限,一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从哪里切入。这下我就有了范本,想必对我有极大的益处。我对 ...

     陈仓老师太谦虚了。首先,我因为提前从青海退休到温州后感到不上班一天瞎转像一条到处流浪的狗,后来便去大学兼课赚点外快并兼作督导。我本职是电力高工,在青海是省美协理事,不惑之年加入省作协。在单位常被称为不务正业,年少时曾在,<青海湖>发过小诗,后来迫于捧牢铁饭碗自学电力专业和绘画创作的压力,放弃了文学梦,但二十年后认识了大诗人昌耀[已不当编辑],他对我一首六十行的诗很感兴趣并力荐发表,当时的,<青海湖>诗歌编辑来我家吃羊肋巴喝青稞白酒谈诗时看到我在海子周年忌日写给海子的组诗<蓝色水的树技>时,便将诗稿拿走先发了。但昌耀老师推荐的那首<秋天已悄然启程>却放下了。
    两年后我加入省作协、业余搞了三五年写作。后来由于领导更迭,我的电力主仼工程师被编外到西宁供用电报当文艺副刊和技木版当责编。因此和文字结缘。但我大学主要讲美术或相关的课程,因此是美术老师,你称我为老杨是最合适的。
    我将我怀念海子的诗贴上来,请陈老师指正。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1-5-11 23: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8 18:58 发表


       杨望远老师,我迫切地想读到你的大作,特别是有关海子的那些诗。好多次,我都有冲动,想为海子写点什么,但是水平有限,一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从哪里切入。这下我就有了范本,想必对我有极大的益处。我对 ...

海子写面朝大诲,春暧花开是1989年1月13日。他仙逝是同年3月26日。仅相隔四十多天时间。那时他确实如你所评,已是飞翔在地球上空的神了。其实海子也是一位抽象派画家。西川编的海子全集共1171页。有海子画的16页水墨抽象插页,像他的短诗一样使人神往。
     他写,<春天,十个海子>是同年3月14日凌晨3一4点。离去世相隔12天
     这首诗的前八句是: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笶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童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这首诗,海子连自杀的方式一一卧轨,都已决定了。他无法像马雅可夫斯基用手抢自杀,也没有效仿叶赛宁用绳子勒死自己、他死的时候肚子里只有一个桔子。呜呼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1-5-12 07: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对海子"面朝大话海,春 暖花开"一诗评得极好,我理论很浅薄,但感觉尚可,只好鼓掌称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和我都喜欢海子的诗,并从中吸取了营养,希望陈老师和诗友对我用激情写就的组诗予以斧正指导


蓝色水上的树枝(组诗)之一
——-愿海子燃烧不息的魂灵走进诗人们的骨头
                                             杨望远

1.你是一只唱得最好的鸟

你是一只唱得最好的鸟
但歌声已冻结成沉重的铅字

你的面容
如高原五月最后的一层白雪
溶化成一柄冷冷的蓝色剑
注入青海湖心
一匹天堂白马啜饮在苍茫的水面
蓝宝石的尸体承托你透明的灵魂

饮水的第一只鸟儿早已随季风归去
已是青海七月
你的思绪早被夏雨淋湿
即使穿透生的边缘
也无法追寻五月南去的鸟翅了

2.蓝色水上的树枝

青海湖没有熄灭你的爱情
但一束状如芦花的骨骼
从倾倒的胭脂山
从一绽飞溅的山茶爬出
唱着青海不远、七月不远、爱情不远
投入水的少女滑动的臂膀
如同蓝色水上的树枝
如同水中拂动的麦芒

3.怅望祁连

你怅望祁连
但那遥远的雪水
也只闪烁星宿和刀的语言
阳光下的乳房干瘪如锦缎
爱情都是昨天的情节
你随过去死去的白马
在月色下的湖泊饮水食盐
但明天死去的白马
急促的蹄声
已追近你的影子

4.蓝色的永恒

太阳睡成黑夜的火
火是太阳溅出的思想
在你形成之前,你的诗句
是能感知冷热的白色梨花
肉体的消失漫长
黄叶的飘落使人惆怅
你完成了动人的过程
就在红霞中消失
在火中消失
钢铁疯狂的快节奏伴你穿越
粉红色的短促和蓝色的永恒

5.头上的红云

红色的云确实缠满你的头了
嘴唇也染红了每一片飞过的晨鸟
连惊醒的露珠也哭得泣血了
是那一位纯情的少女
清理你散乱的芦花
当你头上的红云
烟消为胭脂山的梦
萨福的吻又在哪里

雨衣偷牛的人将你带出身体之外
雨夜偷牛的人原来是头彩色母牛
在你膨胀的躯壳奔跑
你是一匹天堂的白马
你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  爱人的光和阳光
在那小小的天地
长夜陪伴你孤独的幽灵
没有雨、没有河流、没有麦地

6.合上你的眼睛

合上你的眼睛
雨不再淋湿你的羽毛
你怅望东方,母亲怅望你的背影
母亲曾是河流上的少女
你怅望祁连
湖面荡起星宿和刀的回声
水上的少女怅望你头上的红云
你最后一片呼吸如绿色的嫩叶
飘飘落下,朝向青海湖七月的孤独
背景是岁月无尽的尘埃
生硬的黄土只剩下母亲干枯的视线
在你无形之后
是蓝色湖泊横空而逝的白马
------美男子啊               
           
              


                        写于海子一周年忌日夜10点至凌晨4点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1-5-12 00: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同样热爱海子诗歌的陈老师对这首诗予以指教並理疗

蓝色水上的树枝(组诗)之二
杨望远
1.你是海的儿子

你是一只唱得最好的鸟
但美丽的羽毛
已坠落于天边沉重的晚霞
当地球
从马拉多纳的脚踝边消失
在太空的微粒悬浮
青海湖是闪光的蓝宝石
宝石隐藏着水中少女蓝色的眼睛
看你成红色透明的玛瑙
在钢轨和麦地之间
但你是水的儿子河流的儿子海的儿子
你化成云化成雨化成一生的过错
化成青海湖心一匹寂寞的白马
化成不死的诗句以雨的姿势
淋湿渴望蓝色光的伸展的树枝

2.你曾驮着蓝色沉重的海

你曾驮着蓝色沉重的海
第四纪沉积层在地幔运动中崛起山
扭断了脊梁仍是直线
视线带着远古海藻的腥气,凝望
海子遗失的那条青色鞋带
盘绕日月亭,伸向青海湖的天边
诗人和食盐食水的凡人坐着吉普车
在鞋带的轨迹思想或不思想
那里离天堂白马不远
离你不远,离荷月远去的女人不远

3.诗句的马蹄

你诗句的马蹄
从没有死去的诗人的头颅驶过
扬起一片绿色的光芒
染绿了那只昨夜迷路的相思鸟
但鸟笼中的第一只相思鸟已在相思中死去
但鸟笼中的第二只相思鸟已在相思中死去
但鸟笼中的第三只相思鸟已在相思中死去
第四只相思鸟在你苍白如梨花的诗绪中
呜响心中的哀歌,午夜两点
我正走向四月的梨园
惨白的花丛
栖息七月的云团
如流淌的胭脂
如蓝色血

4.挂满好梦的长夜

没有梦的睡眠是一升发醇的啤酒
是一次温暖平静的死亡
没有梦的白昼是一杯平淡的白水
白日是黑夜的反光
纷沓的人生是死亡黑谷的七色彩虹
当蓝色的永恒
以裸女舞踏于梨树的诱惑
以麦芒颤动月夜的低吟
以宝石蓝色光的辉煌
以鹰翅拂动天风的韵律
使你眩晕
于是你勿勿走向
挂满好梦的长夜

5.在你形成之前

你迷失在李太白七岁赋诗的梨园
你在蓝色水中呼吸长夜呼吸温暖
你跋山涉水走出暖色调的荒野
见到太阳的羽毛你发出第一声叹息
造你的女主人荷月远去了
而你终于在青海湖的涛声中
寻到了过去死去的白马和自己明天的身影
古老的水面,摇动
蓝色少女痴情的眼睛
麦地开满了彩色的葵花
但太阳仍然很远很远
                 
      发表于《青海日报》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1-5-12 00: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4-29 13:02 发表

答:你是“翩然落梅”?就是“宝珠”?真是巧了,昨天刚刚读过你在[诗刊]上的大作,还向堂客提起过,说是你写得太好了。你的那几首诗让我印象深刻,许多句子让人过目不忘,有一句是写当下网络生活的“那么多的玫瑰 ...


谢谢老师耐心深入的解答。谢谢老师记得我的文字。还望多指导。同样也喜读老师的诗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1-5-12 00:13 发表

海子写面朝大诲,春暧花开是1989年1月13日。他仙逝是同年3月26日。仅相隔四十多天时间。那时他确实如你所评,已是飞翔在地球上空的神了。其实海子也是一位抽象派画家。西川编的海子全集共1171页。有海子画的16页水墨画,特点是构图简单而充实,如封面设计中的自画像类似单色版画。沒有脚,使人想起钢铁切割他青春生命的最后瞬间,他两手空空,手掌如黑菊开放。另,侧面头像无五官,像一亇儿童或盲人心中的黑色的太阳.。却没有四射的光芒。伸直的手臂由三根状如骸骨的粗线条构成。八根手指如花辮展开,抓不住人间的爱情和幸福。。。。。。其实,他的每一幄水墨画都可以激发我们写出一首好诗。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1-5-12 08: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翩然落梅 于 2011-5-12 06:35 发表


谢谢老师耐心深入的解答。谢谢老师记得我的文字。还望多指导。同样也喜读老师的诗文。

盼望落梅将发表在<诗刊>的精华大作贴上来以饱我们的眼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全集的屝页下端有一亇隋园形的沉重黑点,依托两根如翅膀舒展的黑线飘扬空中,上方有海子的两行短诗: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面对这些诗句,我们这种幸福地生存着又能幸福地在诗歌扱写诗发牢骚的诗人还企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1-5-10 09:36 发表
请问陈先生,有人说诗贵暗示,忌直白。
您对这句话怎样理解?谢谢!


       食神好。
    这个问题比较难,我个人的感觉是,不管是暗示,还直白,关键要看语言之外的东西。我们都去登过黄山,一会儿是阳光明媚,山上的风景清楚可览,一会儿风云突变,到处笼罩着雾,山上的风景若隐若现。有的人恐怕喜欢明媚,有的人恐怕喜欢朦胧。但是无论喜欢什么,就是以黄山美丽的景色为基础的,如果不是登黄山,而是登一个小土丘,再明媚的天气或者云遮雾绕,又有多少美感呢?有些人的诗,其长处是虚化的,有些人的诗则长于直接的,只要能够表达出一种意味,让人读后有所思、有所动、有所悟,那就足够了。近几日,在读伊沙先生在网易上开的微博“新世纪诗典”,影响很大,这里的部分诗,是直白的,也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的,却表现出了诗外的意味,给读者在诗外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可以说伊沙的眼光是独特的,也是他在诗歌艺术方面的价值追求,直接解决了目前诗歌很难走入大众视野的困境,我的想法是,目前,解决诗歌走入公众比其他方面的考量更重要。你如果细读,每一首诗歌经典,都不是单一的,而是虚虚实实,直白中夹着暗示,暗示中又有着直白,直白而不空洞无聊,暗示又不艰涩难懂。我认为,一首好诗,是很难把这二种手法隔离开来的,而是相互融合贯通的。就像黄山之景,如果光有明媚,或者光有云雾,怕就无法成为名山了吧?如果那一天,又是云雾,又是阳光,那堪称奇观了。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13 1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5-10 11:24 发表

老师不要客气啊!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老师的深度解答和精彩再现。让我收获颇丰,视界也开阔了许多。期待老师的《诗上海》。


     书已经寄出,请你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4-28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