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你既然提到此事,我这儿刚好还有后话可述:在一年前那次新闻事件中,我提到鹿特丹诗歌节对我的英文简介并非我所提供(没有要求提供),那是谁提供的呢?荷兰著名汉学家、莱顿大学教授柯雷先生在后来一次电话中告诉我:是我作品的荷兰语翻译、他的博士生马苏菲女士提供给诗歌节的(她是诗歌节聘请的翻译),但也不是她自拟的,她是从这本书里取用的:“NEW GENERATION:POEMS FROM CHINA TODAY”——该书是由美国纽约的Hanging Loose Press在1999年出版的,其中收有24位中国诗人的作品,我被收进了6首诗,作者简介是通过我提供的中文翻译的:我说我是《非非》编委(两期《非非》杂志编委名单中印有我的名字),译过去就是editor这个词。我想到此为止,正派的人已经了解了这个事件的全部真相(包括所谓的“问题”出在哪里)。
至于周伦佑,我认为他也不是这次新闻事件的肇事者,抢发假新闻的肇事者是他的一个诗歌马仔,周真的以为我冒名顶替了他吗?我想他不至于这么幼稚,他不过是一时动了邪念罢了:炒出来再说!网上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杨黎的一个诗歌马仔,杨黎自然不会这么幼稚,他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所为(说“朋友”好像有点混淆是非)。
一句话:该是你的机会,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机会,抢也抢不来——一切随缘为好,这是我一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