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诗歌报诗人俱乐部活动第10期——安静写作的张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的确是个挺大的问题,涉及的问题很多,简单说几点个人的想法:
1.诗歌的叙述不同于小说的叙述,小说的叙述重于情节,而诗歌的叙述则重于体验,即诗人以体验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以换位的方式说出他人的对生活的感受,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扩大叙述空间,这即是诗歌理论中的“假叙述”。
2.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呈现出美,还要呈现出真,诗歌自然也如此。诗人是诗歌的代言人。在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忘记本真,,诗歌有责任唤醒人们的本真和责任。当真理涉入作品时,作品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读者的本源被唤醒,心灵也被照亮,一切敞开、澄明,诗意自然呈现。
3.诗意的呈现不能只靠技巧,但又离不开技巧,前人创立的丰富技巧会不断地被后人运用,成为创作中基本的组成部分。
4.要写出好作品来,诗人本身的素养很重要,包括诗歌素养,所以学习、积累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作品的开放性,你认为该怎样定义它?
----个人认为,作品的开放性可以是多元的,但必须确定“以人为本”,因为离开了人类社会,也就谈不上诗歌,诗人应该体现社会的“良知”。开放性作品是与创作意图和主题明确单一的封闭性而言的,呈开放性姿态。开放性作品有作品的多义性和语义的模糊性特点,语言的表征功能和语义的确定性不强,作品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呈多主题状况,意义有多重指向,作品的内涵更丰富,可能性更大。在开放性作品面前,很能体现个性化解读,作品与读者产生互动,并进行再创造。

再次受益,拥抱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交流得很好。还在旁边站着看的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值得静下心来学习的东西!先问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了几天门,才看见,学习来迟,问好张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是语言艺术的巅峰.在蛮荒远古,她就让人真正成为了人,她应带有人类婴儿般的最鲜活最纯真的馨香.

[ 本帖最后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12-12 14: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6-12-11 11:41 发表
-----这的确是个挺大的问题,涉及的问题很多,简单说几点个人的想法:
1.诗歌的叙述不同于小说的叙述,小说的叙述重于情节,而诗歌的叙述则重于体验,即诗人以体验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以换位的方式说 ...

探讨得很好。大家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巧,今天看到《山花》12期刊物,看到了张军的六首诗。这些诗均是张军1990—1993年之间的作品,贴出来不妨看看。《山花》是纯文学领域“四大名旦”之一,品味很高。

是与否(六首)
张  军
■  瞬  间

我在黑暗中醒来
我看到
诗歌的翅膀在飞
在窗外
像一只透明的蜻蜓的翅膀
或者是你所能想象的一切飞行者的翅膀
在飞

外面很暗
其实你什么也看不见
偶尔来自夜空的火花
会把苍穹映照得像一只
苍白的灯笼

一切来自于黑暗
当你
睁开眼时
它们又都会迅速消失


■  蛾  子

一颗冰融化
一只蛾子的尸体复苏
它伸伸腿  回忆
过去所发生的事
它的族人仍困在冰里

它爬到案头  在我面前
停下  发出动物的声音
好像是冻僵后并不感到
痛苦  然后  
又爬进冰里

一个有月光的晚上
我在梦中梦见这只蛾子
它从冰里爬出  然后
又爬进冰里

■  水

水的阴影投入我的阴影
我不曾移动
它已移动

从长长的下水道
每一处生存的缝隙
送给我们一次次新的喘息

在无数被提升的日子里
无数的变幻的影子中
它告诉我
永恒不曾移动

■  夜

黑夜  无名的黑夜展开
躯体  展开十二个时辰中
唯一的落下的叶片  而月亮
被吸进其远古的镜子中
转暗  被永恒掩埋

今夜唯一的雪花
在夏天已经融化  在一滴
水之穿透声中迷失  在其
掠过的黑暗的荒岛上

黑夜穿过自己的铠甲
在一缕曙光闪现中消失
化为一株摇曳的树

■  海

我想我们的反影
第三个  陶醉在月光中
我们的面前将会有
我们不曾见过的海涌来
穿过石头和花丛
星星在上面碎成花瓣
有我们不曾见过的鸟
和我们的名字
语言和他们的翅膀

我们将是很久以前
将是自己  将是海
是他的反影
急逝的绚烂的泡沫

而在海的巨大的碎片上
将会有他看不见的海涌来
穿过他的反影  石头
和花丛
有他不曾见过的鸟
他的名字  语言
和他们的翅膀
星星在上面碎成花瓣

■  是与否

在漆黑的树林
和明亮的房子之间
在明亮的房子
和我所言的事物之间
在所言的事物  
及所梦的事物之间
在我所梦
及真实之间
我抓住了一切
还是被它们抓住

在早晨腥红的山岭
和天空的曙色之间
在曙色
和我的思想之间
在思想
和发霉的书本之间
在发霉的书本
和我的所写之间
在昨天和今天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
在割断的瞬间
及循环的永恒之间
我否定了一切
还是被它们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面很暗
其实你什么也看不见
偶尔来自夜空的火花
会把苍穹映照得像一只
苍白的灯笼

一切来自于黑暗
当你
睁开眼时
它们又都会迅速消失


恩,读来神往,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村庄 于 2006-12-9 17:59 发表
呵呵,再来看看

欢迎村庄,问候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徽阿尔 于 2006-12-9 18:46 发表
来学习!来问候!

欢迎安徽阿尔,学习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福建老刀 于 2006-12-10 08:56 发表
关注张军!!!

谢谢兄弟关注,这几天不知怎么回事,论坛不能上,又忙。兄弟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6-12-10 09:31 发表
再来看看。学习

感谢兄弟多次关注,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官儿 于 2006-12-10 12:52 发表
二位都是我在诗歌报里惦记的人,今天一起来问候了

久不见官儿,不知是你忙,还是我忙,一直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共饮明月 于 2006-12-10 13:02 发表
很安静,真的。

今天我去银行取出存款
去邮局注销了工资卡
去单位退还了工作证
我想做一个自由的人
当我来到公安局
申请注销户口时
那位散发海藻气息的漂亮小姐
一边敲打键盘
一边羡慕地对我说:
这样 ...

谢谢兄弟喜欢,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城天子 于 2006-12-10 20:30 发表
问张兄:你的阅读范围是怎样确立的?经常读谁的作品,他或她对你产生了触动或者影响吗?
远握~~~~~~~

欢迎古城天子,感谢你的来访!兄弟的问题可真不好说,就回顾式地散谈一点吧,权作回答。
你的阅读范围是怎样确立的?
-----阅读范围的确立确实是个漫长的过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和阅读的轨迹。我看得书比较杂,记不大清了,大致回顾一下是这样的:

我阅读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书是《唐代三大诗人诗选》,应该在小学三年级吧。这本书是我的一位堂兄带回来的,至今还记得里面选了李白的10首诗,杜甫的12首诗,白居易的8首诗。那时除了小人书,也没什么书可看,看着看着就记住了,渐渐对古诗产生了兴趣,虽然不是很懂。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唐诗故事》,第二本是《唐诗选注》,第三本是《古代名著节选》,还记得节选了四大名著。那时的新华书店还可以买到古诗词、成语、寓言、神话等之类的故事书,小人书模样的,里面有黑白插图,当时买了很多,也背了很多,单古诗词就四五百首。这大致是小学时期的情况。其它的书都弄丢了,但《唐诗选注》(上下册)却伴随了我20多年,一直保存得很好,还用薄薄的塑料纸包了起来,虽然长大后再也没翻过它,背过的诗词也大都忘了,舍不得扔掉主要是心理上的需要。前年内侄女随家人迁居外地,我作为礼物送给了她。

青少年时代对生物学和数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生理学,当时对人体结构简直着了迷,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生理学家,所以那时的阅读书籍以此为主,其间也看了不少鲁迅、老舍、巴金、刘绍棠、蒋子龙、王朔等作家的书,以鲁迅最多。由于条件限制,成为生理学家的梦想破灭了之后,渐渐对美术产生了兴趣,这时主要看美术、神化、美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书籍,东方和西方的都看,比较杂。

西方思潮涌入国门之际,80年代末,又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这位20世纪世界4大伟人之一对我影响极大,他的书只要能弄得到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来看,记得还买了十几本《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纲要》和《梦的解析》之类的书。那时发誓要做一位心理学家,终究心理学家没做成,倒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其间也看了不少文学方面的书,主要是小说和诗歌,大多是古典的,现代派的少,这时卡夫卡却是我敬佩的一个天才小说家,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等方面的书也涉猎了一些。

90年开始写诗,主要看西方诗歌方面的东西,其间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是《当代欧美诗选》、《帕斯诗选》。知道了里尔克、艾略特、斯蒂文斯、惠特曼、叶芝、博尔赫斯、聂鲁达、帕斯、帕斯捷尔纳克、兰波、勃莱、默温等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还研读了日本的俳句;中国的主要是梁小兵、芒克、北岛、顾城、杨炼、欧阳江河、海子、西川、骆一禾、昌耀等。我的诗歌主要是那时写的。这其间没有放弃小说的阅读,但数量相对来说要少些,主要是西方现代派的。

93年后放弃了诗歌,看了一些社科类的书,比较杂,闲置了两三年。之后又看起了小说方面的东西,西方主要是拉美、美国、法国、英国、俄国、苏联、德国的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居多。东方的主要是日本和中国。中国主要是现当代的,而先锋派的特别多。诗歌涉猎的不是太多。

真得记不清了,罗罗嗦嗦了一大通,见笑了。

经常读谁的作品,他或她对你产生了触动或者影响吗?
-----由于我看书比较杂,而且有一定的阶段性,有时对某位作家或诗人产生了兴趣,就千方百计找他的书来读,过一段时间再换一位。现在看来主要是这几本书(或作家的书)对我影响较大:少年时代的《唐诗选注》对我影响较大,主要是心理的需要,它伴随了我枯燥的童年时代;弗洛伊德的书对我影响较大,现代派主要发轫于此;《当代欧美诗选》、《帕斯诗选》对我影响较大,它们让我知道诗歌还可以那样写,扩大了我的诗歌视野;《追忆似水年华》、《喧哗与骚动》等对我影响较大,让我领略了人心灵的客观真实和令人着迷的心理时间;《百年孤独》对我影响较大,它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神奇的作品了;鲁迅的作品对我影响较大,让人领略了人性的深度,批判的力度和从不妥协的斗士精神;《白鹿原》对我影响较大,我粗浅地认为它才是一部真正的中国民间的历史。

[ 本帖最后由 张军 于 2006-12-13 2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