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深居简出 于 2006-12-5 13:21 发表 问好张军!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尹培芳 于 2006-12-5 14:03 发表 问候!
原帖由 阿呆 于 2006-12-5 15:34 发表 河东原来是张军啊>? 嘿嘿,问好
原帖由 南杨玲子 于 2006-12-5 16:47 发表 也来问候张军哥哥:))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6-12-5 17:40 发表 受益多多,分析到位,学习并再次问候军兄。很认同社会影响对诗歌产生所谓的“抵抗”情绪,在不同国家则有不同反映,而在中国,我想是除了现在官本位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人在中国“仁”的几千年传承作用下,变 ...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12-5 17:47 发表 诗歌本身的原因。我们来从历史的角度看看诗歌。看过古代文学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原始诗歌,原始诗歌起源于劳动。我们可以简约勾勒出诗歌的发展道路,诗歌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最初是和人们的劳 ...
原帖由 刘建彬 于 2006-12-5 19:04 发表 问好老根!诗歌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帖由 张军 于 2006-12-7 13:12 发表 再次欢迎壮飞兄弟来探讨交流!你说得很好,触及到很多现实情况。孔子在当时激剧变革的社会面前,积极倡导仁礼学说治理天下,“仁”是其核心思想之一,以爱人的思想调解当时的社会关系,并没有错。但后来的统治阶 ...
原帖由 张军 于 2006-12-6 17:25 发表 欢迎李清荷!真是不好意思,昨夜一位亲戚病重,不幸去世,没能及时回答你的问题,请谅解!现真实回答如下: 您寂寞吗?或者说您孤独吗? -----既寂寞又孤独。 这两种能让你显得更安静更能沉稳的思考吗?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