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诗歌报诗人俱乐部活动第10期——安静写作的张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

蓝枫 张军好
看看大家
祝你们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米花 于 2006-12-20 20:34 发表
蓝枫 张军好
看看大家
祝你们开心

问候依米花。也祝你开心。在挑战者交流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交流方式,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的同时,又可以品味佳作。
蓝枫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荒芜梦话 于 2006-12-21 09:15 发表
很好的交流方式,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的同时,又可以品味佳作。
蓝枫辛苦啦。

问候荒芜兄弟,希望你在挑战者玩得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苦李子 于 2006-12-19 23:34 发表

黑夜穿过自己的铠甲
在一缕曙光闪现中消失
化为一株摇曳的树
多好的诗,向我学习,折煞我也!想问问你对教育体裁类的诗如何看?对目前的素质教育有何想法?

欢迎苦李子!
想问问你对教育体裁类的诗如何看?
------问候苦李子,兄弟谦虚了!关于教育类的诗我看得不多,不敢妄评,依我零星的涉略,感觉教育类的诗应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可能有这几个较明显的现象:1.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相对来说较冷清;2.涉猎的面可能比较狭窄,很难全面反映出教育的现状;3.涉及的深度和批判力度不够,多数诗可能还停留在教育的表面现象上,没有触及到一些根本的问题和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比如教育的体制、教育上的官僚作风、教育上的形式主义、学生本身的问题等。

对目前的素质教育有何想法?
------谈一点纯属个人的看法吧,素质教育从八十年代就被有识之士提出,轰轰烈烈至今已有几十个年头了。其间的探索是艰难而曲折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的教育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改进,但总的情况并没有想象的好,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表面文章蔚然成风,而教师很多精力不是花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上,却是用在应付诸如此类的花花草草上。高考制度不改,教育领导、教师、家长、学生还是要围着分数转的。
以上权为笑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6-12-20 08:50 发表




对,说的是,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适合我们五千前文化的根,我一直在摸索探询,可是一直就是迷茫彷徨,也不知道为什么?请教下军哥,你不论在生活阅历还是在创作经验上都是我要学习的

--------兄弟谦虚了,这个问题真的很大很尖锐,我想不仅对你我,对很多人恐怕都是个迷茫彷徨的问题,谈点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由于文化断层,导致传统文化的失落,要继承和发扬又谈何容易。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对很多人来说,造成了一种熟悉西方陌生自己的现象,我们这一代人关注西方研究西方可能要比关注我们自己研究自己多得多。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改不了,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恐怕只会成为空谈。我觉得首先除了学习西方之外,更重要的是应把目光从遥远的世界收回,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只有熟悉传统文化,才有继承和发扬的可能,这是意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其次,多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关注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多写写我们中国自己的人和事;再次,创作中可以选定某一类中国人或某一地域的中国人,把这一类人和事揣摸透写透,比如贾平凹的《商州纪事》,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假如我还继续坚持写作的话,后两者将是我写作中的计划和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米花 于 2006-12-20 20:34 发表
蓝枫 张军好
看看大家
祝你们开心

欢迎依米花,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荒芜梦话 于 2006-12-21 09:15 发表
很好的交流方式,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的同时,又可以品味佳作。
蓝枫辛苦啦。

欢迎荒芜梦话,问候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6-12-21 18:26 发表

问候荒芜兄弟,希望你在挑战者玩得愉快

蓝枫兄弟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兄的诗很棒,来学习学习思想
支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蓝枫 张军

难得看见笔墨相融
交流如此情义诗的热烈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在文学的旅途,你有没有过困惑和孤独?
当一些烦琐的事务突如其来时,你怎样处理?
面对现实有过无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军 于 2006-12-21 21:24 发表

欢迎苦李子!
想问问你对教育体裁类的诗如何看?
------问候苦李子,兄弟谦虚了!关于教育类的诗我看得不多,不敢妄评,依我零星的涉略,感觉教育类的诗应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可能有这几个较明显的现象 ...

说的挺到位的啊,的确是这样,我写了两首有关学生精神状态的诗,居然有人说看不懂,看来对教育 是太淡了.问好张军,顺便说说,我是女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2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谦虚了,这个问题真的很大很尖锐,我想不仅对你我,对很多人恐怕都是个迷茫彷徨的问题,谈点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由于文化断层,导致传统文化的失落,要继承和发扬又谈何容易。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对很多人来说,造成了一种熟悉西方陌生自己的现象,我们这一代人关注西方研究西方可能要比关注我们自己研究自己多得多。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改不了,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恐怕只会成为空谈。我觉得首先除了学习西方之外,更重要的是应把目光从遥远的世界收回,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只有熟悉传统文化,才有继承和发扬的可能,这是意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其次,多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关注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多写写我们中国自己的人和事;再次,创作中可以选定某一类中国人或某一地域的中国人,把这一类人和事揣摸透写透,比如贾平凹的《商州纪事》,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假如我还继续坚持写作的话,后两者将是我写作中的计划和方向。

恩,首先学习收回,其次体验关注,再次从自己熟悉的层次或范围内写作,所以现在我说我的生活是我写作的一种过渡,至于要过渡多久,什么时候过度完,或者过度的过程就形成自己也想不到的东西出来,当然我想那是不可能,但愿意料之外吧。能够像军哥一样安静写作,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就很不错了,其实写作对我纯只是过程,考虑的接受者也没有,只是“为写作而写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大家!
我收藏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