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无哲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下面引用由孤云独闲2005/05/04 08:37am 发表的内容:
窃以为,诗人不要把自己搞得像个“神人”,老是站在云层之上,让人们仰视。这样恐怕会害了别人的脖子和眼睛。
真正伟大的诗人应该是站在民众中间,与他们同呼吸,共心声。“诗仙”,“诗圣”就是丰碑!
如 ...
非常赞同孤云独闲 的看法。诗并不是越难懂越好,也要大众化一些,让大多数人有感觉。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几乎怕看那些长而难懂的大作,但是感觉这里面好多那样的东西,所以好长一段时间不来。值到去年才又一次偶然的来到这里。
发表于 2005-5-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类似的问题,比如:诗歌的要素、功能、唯美、小资情调、小我、社会历史责任、技巧、表达方式、风格、抒情与叙事、传统与继承、中外比较、审美与鉴赏的标准等命题都可探讨。无总这次的构想和倡议很有意义。可定期提出讨论命题,适当的时候结集收藏,非常有价值。
发表于 2005-5-5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个人认为诗歌是不看得懂,主要还是看作者和读者自己在某方面的文化修养。大家量力而行就是了。就算是水平最高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懂每一首诗。所以做诗的时候何必要去在乎它是不是能被人看懂呢?用心去写诗就会有人看得懂的!
发表于 2005-5-5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大看不懂的诗,不要说今 天人们的时间都很宝贵,没有人喜欢啊,就是闲得没来干的文人,也不喜欢.
能懂是基本的要求,写给谁看,就应该让什么类型的人懂.
反对走极端.
工具诗\工作诗主要应该能看懂为主.
深邃的诗也最好应该是一棵大萝卜,外面露一块,往里挖不知有多大.
发表于 2005-5-5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下面引用由泽润2005/05/04 10:26am 发表的内容:
教授、普通知识份子;诗人、评论家与普通读者;捡煤渣的老婆子、车夫、农夫、下级官兵与有人性良心的贵族及统治者;5岁--85岁的能正常思维的男女老少等等……如果他们都懂了,都接受了,那么,这样的诗就不仅是 ...
诗,必须要让人看得懂;看不懂对诗人自己的捉弄。
我完全同意泽润先生的诗观。
发表于 2005-5-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写诗比方成作画,只要你描给自然中真实健康的东西,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只要你描得有风韵,就是好画,如果比较多地溶入自己的哲思和感情,就应该是上品。这样的作口应该是能让人懂的。
反对诗坛的一种风气,即画人物等不行,转而画鬼,反正谁也没见过,怎么画都成,而画鬼的“理论”倒能吹出一套一套的,反正也无法验证,怎么说怎么有理。
也反对评诗时的一种态度,一见到“画人”的诗,就说太明白了,太陈旧了,前人已经弄过大致相似的了,一个字,浅!其实也许还没有去品味其中的意味。而一见“鬼画”式的诗,就为了掩饰(常常并不真实的)水平低,而采取“我懂了,我赞赏”的态度,慷慨地送上高帽。反正说什么都不会被驳,即使被驳也不会被驳倒。
反对“鬼画”式诗作,反对“鬼画”式诗评。反对对自然的故意扭曲,反对对病态心绪的过多放大,反对黑色过多地漫延。
提倡关注生活,真情流露,健康思考。期待更多的能引起多数人共鸣的诗。
发表于 2005-5-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下面引用由听月默海2005/05/05 09:55am 发表的内容:
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写诗比方成作画,只要你描给自然中真实健康的东西,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只要你描得有风韵,就是好画,如果比较多地溶入自己的哲思和感情,就应该是上品。这样的作口 ...
    有见地  问好
发表于 2005-5-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侃在 2005/05/05 01:26pm 第 1 次编辑]

听月默海不错哦,有共鸣感。
“如果比较多地溶入自己的哲思和感情,就应该是上品。”——这种说法和“人生境界”是相通的,因为哲思就是境界中,感情就是真实。也就是进入一个人生的境界对于一个追求她的人首先在于他对真实性价值的觉悟——“只要你描给自然中真实健康的东西,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只要你描得有风韵,就是好画。”
“西勒谈到他年轻时,以幼稚的判断去评论沙士比亚以冷酷无情的态度去描写惊心动魄的场面,使他感到气愤。现在,他才懂得莎士比亚那种朴素的描写态度的伟大。”
                                       
    “他就好象叙述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一样,甚至他的胸膛里好象没有心在跳动一样。”——西勒,〈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
    认识到,并乐于在自然中,或已经因成为她的一部分而乐在其中的人,他们就不是被重商社会所分裂的人,正如你说这是健康的。所以把艺术仅仅说成是一种反映就“了事”,远远不够,它应该有所主张,就象你反对那些异化了的人的行为——“鬼画”——他们往往认为那就是文学里想象的瑰丽。
发表于 2005-5-5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作为读者,他最起码能看懂诗歌文字表面的意思,哪怕翻字典;关键的问题,也是诗者写诗最难的一点,是让读者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诗本身。
发表于 2005-5-6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这个贴子最后由yonghe在 2005/05/05 05:51pm 第 1 次编辑]

  
  从一楼看到38楼,站在你们各自的立场,你们都是对的。
  
  但是。诗歌今天的所谓困境,不全在于写诗的人的过错。
  1、声、视、社会传媒等等的发展与成熟,使得诗歌不再是人们视觉和文化消费的焦点。声视传媒已经攫取了大众的眼球和耳朵。
  
  2、而更关键的还是,今天的诗歌,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诗歌写得好就可以做官入仕。今天,即使在中小学,在教育指挥棒的高考作文考试中,“诗歌”也已沦为异类,从而使得诗歌的教育和写作在中小学就已沦为“无用”的玩艺。
  也就是,今天的诗歌已经失去了它在唐宋时代的“功利性”,如果今天还有人幻想从写诗来得到名利的话,我想99%的人都会骂:脑子烧坏了。
  
  3、社会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艺术、文学也已从单一向多元发展。当前我国的诗歌,正处于旧的(旧体)已去,新的(新的社会需要的诗歌)尚未完成构建的阶段。
  社会分工、专业化:使得不写诗的人,对诗越来越陌生,而写诗的人,由于流派手法和创新越来越多样化,诗人之间也不能相互理解,何况大众对于诗呢?
  
  在当前这个阶段,诗人们出于探求的需要、创新的天性,目前尚处于诗歌创作的“发散性思维”阶段,探求语言、手法、体验的种种崭新的可能性,这个阶段,正如当初自行车、电视机、飞机的发明创造的初期,这个阶段的每一次失败,其实也是一次成功(我们得到了可行或者不可行的新的经验)。必须看到:正是无数我们今天知道和不知道的莱特们的失败,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此,我要向所有今天还在写诗、读诗、来到这里谈诗的人们致敬。你们今天成功和失败、受人称道或者痛骂的诗歌和言论,本身就表明:诗歌之火不灭。
  
  “诗要不要看懂,对于看不懂的诗,谈谈你的看法.”
  
  1、诗要让谁看懂?
  这里有一个读者是谁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大众、知识群体、诗歌的爱好者。那么诗歌也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有些是写给大众看的,需要通俗易懂,而有的是写给诗的爱好者甚至是自己的灵魂的,那么即使大部分人看不懂也没关系。正如弗罗斯特和艾略特,前者拥有广泛的读者,后者的诗只被部分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读懂、喜爱,但他们都是无可争辩的大诗人。说实话,艾略特的《荒原》我看了十年,还是自认没有完全看懂,但是,这并不表明,我看不懂的诗就不是好诗,甚至可以臭骂。
  2、什么是 懂 和 不懂?
  当我学了加法,我懂了 3+3=6,但是,是不是看到3*3=9,因为没学乘法,一时、暂时的不懂,就可以否认、指责呢?
  当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论文发表,全世界只有3。5个人能看得懂,那么是不是它就是错的、没有价值的呢?即使今天,我们去问问,我们身边还有几个人能弄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呢?但是,这并不妨碍相对论成为奠定现代工业文明的一大基石。
  所以,“懂”“不懂”都是相对的、动态的、可以发展转换的。
  我以为,不论中国的新诗如何发展,必然要在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台阶上,传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吸收国外现代诗歌几百年来的发展成果,才能廓开新天地,所有意象、象征、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流派和手法,也都将被我们消化、融合、创新。
  
  3、什么才算是“诗”?想这个问题,有时真感觉如同想“宇宙是什么一样”难于弄清。但是,我想不论什么样的诗,首先必须是对得起自己灵魂和真切的感受。只要是来自自己灵魂的真切的东西,那么总会得到相似群体的心灵的共鸣。而我们的新诗,有待于我们的诗人们,去深入新社会,取得新体验,构建新境界。
  
  
  对不起了,总版,今天值班,一时唠叨,就此打住,下班!
  
    
  
发表于 2005-5-6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觉得yonghe的观点是最理性最全面的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无论如何它都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存在.精神领域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忠实地展现精神的火花,也必然有或明或暗的区别,因此就不能简单地以能不能懂作为讨论的标准.
问题在于,写诗的是怎样的人?
问题在于,写诗的过程是一种滥竽充数地呻吟还是一种自在地迸发?
现代诗跟古诗不一样,古诗要写的像样子是必须有严格的训练和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的,现代诗则不同
写现代诗的人,一部分是天才或具有天才潜质的,一部分则是庸才甚至蠢材在这里避难.作为学校刊物和文学网站的诗歌编辑,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庸才蠢材写诗可能让人看不懂,但自己恐怕也懂得很少----
这也给一些说话不负责任的人留了口实
韩寒在通稿2003里大骂现代诗,说都是一些写别的东西写不出来的人在写,说只要不要脸他一天能写几十首
他说的肯定不对,但也不完全没有道理,因为那种写烂诗写伪诗的人正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05-5-6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下面引用由yonghe2005/05/05 05:43pm 发表的内容:
  
  从一楼看到38楼,站在你们各自的立场,你们都是对的。
  
  但是。诗歌今天的所谓困境,不全在于写诗的人的过错。
...
从诗歌的外部环境到内在因素,这位朋友的见解最为客观、中肯、理性而深刻。
问好yonghe,握手!多交流。
发表于 2005-5-6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看得懂,就不是诗了,那估计是日记,仁者见仁,才能读出滋味:)
发表于 2005-5-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我发两首诗来回答楼主无总提出的问题。第一首要你猜谜语,此诗无银三百两。第二首要你翻字典,该诗阿二不来偷。
目具上止卜虎皮,
日早两竖与虫依。
女刀九臼山朝西。
又巴马,丢失矣,
慈母无心弓和比,幼无力。
躠饚饚餀鬄飌嚻艐,
藸纛樧虠鈟啲鷉葑;
殦躠脎麨拶徺憃艐,
樧餀夓鋷麞蝀鷉鋖。
发表于 2005-5-6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话题:第1期--诗要不要看懂

懂和不懂只是相对的而已,诗歌是境界的反应,诗歌本无所谓好坏,白居易追求的是平实易懂,而李商隐追求的是新奇和意境,各有好诗歌。
懂,是谁去懂?你让三岁小孩去读,再简单的诗歌他也不懂。那么反归到诗歌也是如此,你让一个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连最基本审美常识的人都不知道的人,他又能如何发现诗歌的美在哪里呢?
我一直觉得诗歌是去体验的,我在体验别人,别人也在体验我,诗歌首先肯定是个性的,你看古代所有大家的作品,首先都是属于个性的,然后才属于共性的。没有个性的诗歌又何谈的上共性?
读诗歌和交朋友一样,话投机的才能在一起多谈几句,话不投机的又能说什么呢?写诗也是如此,我喜欢的诗歌证明我和诗歌者有相似的地方,经历、诗观、感觉等等相似,这样才能走到一起,没有必要追求什么懂和不懂。
先说这么多了,想起来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2 1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