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淡马水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达和呈现,还是不同的。应该同等对待,和谐并用它们的有效性
表达更接近语言的直接传递,言明意至。呈现更多是利用形象传递,增加更多可感,可看,可听可闻以辅助传达创作者意图

当我们完全避免直接的表达,纯粹利用形象呈现,需要注意:
于读者那里,眼睛看到更真实的,耳朵听到更响亮的,身体触到更刺激的,不代表他们“明白”
因为这些呈现,不一定忠于创作者意图的唯一性,它是创作者将“明白”化成了形象的“不明白”,然后再让读者挑拣出来
这对于艺术品是传达创作者的意图来讲,有一定风险几率

给纯呈现一个口,这个口虽小,可能会让作者的意图立竿见影,也免除了读者挑拣的功夫。因为让读者盲选不一定是有效的留白。也不是文本真正的张力所在

这个口在于,在纯呈现或纯叙事中,若借助一些直接的表达,可以让读者免除更多盲选的时间,我们需要用上

呈现的不具有言说的能力,需要借助微量的可以言说的语言,让它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12-12 11:11
表达和呈现,还是不同的。应该同等对待,和谐并用它们的有效性
表达更接近语言的直接传递,言明意至。呈现 ...

说白了,你需要读者明白你的表达,或者明白你的暗示,你不能愚弄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12-12 11:16
说白了,你需要读者明白你的表达,或者明白你的暗示,你不能愚弄读者

对,尽量不给读者制造出n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12-12 11:29
对,尽量不给读者制造出n种可能

自己知道而阅读者不知道
自己明白而阅读者需要去猜--------------这些现象必须杜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12-12 11:48
自己知道而阅读者不知道
自己明白而阅读者需要去猜--------------这些现象必须杜绝

当我们把意图交给文本时,文本转过身,面对读者,展现的并不是我们的意图,而是它们本身

这里的问题就在:意图和文本,是否最大的合一,若不合一,会出现除了意图,还有其它n意图(这些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12-12 13:40
当我们把意图交给文本时,文本转过身,面对读者,展现的并不是我们的意图,而是它们本身

这里的问题就 ...

如果文本在阅读者面前反映不是你的意图,至少说明你想表现的没有表现出来,文本功能是一次错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12-12 13:40
当我们把意图交给文本时,文本转过身,面对读者,展现的并不是我们的意图,而是它们本身

这里的问题就 ...

所以,无论用什么方式写,写明白是首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1、雪菜:诗是个体的发声共振给大众
2、艾略特:情感与艺术的误会因人而异
3、劳伦斯:诗歌节奏不可能提前设定
4、罗伯特·弗罗斯特:隐喻究竟是什么
5、威廉斯:可变结构对现代诗的根本意义
6、库尼茨:有机诗歌要说出来给耳朵听
7、泰德·科恩:隐喻是对亲密关系的实现
8、隆根巴赫:诗歌与线条的联系
9、莱维托芙:一首诗的起始来自经验的结晶
10、威廉·洛根:诗歌是保持赤裸的裸体
11、爱德华·赫希:诗是行动中的灵魂
12、赫斯菲尔德:三种写作立场-主观、反射与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先移出来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构是文字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可以创建任意一种世界,而且这种世界是现实中没有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ds会将诗人分类,玩修辞和玩修饰的,将消失,DS会替代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诗友们:
  当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些时刻注定承载着告别与铭记。在这里,我们怀着不舍与感恩,向大家宣布:中诗论坛(原中国诗歌论坛),这个自2004年起便陪伴大家在诗歌海洋里遨游的精神家园,将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下线。
  回首往昔,2004年的中诗论坛如一颗种子,在热爱诗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无数个日夜,我们共同见证了灵感的火花在论坛绽放,从初出茅庐的诗歌新手,到造诣深厚的诗坛老将,大家在这里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生活感悟、碰撞思想光芒。一篇篇动人的诗作、一场场热烈的讨论,都成为论坛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的篇章。
  然而,时代的浪潮奔涌不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诗歌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尽管我们努力坚守,不断探索创新,但中诗论坛还是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深思熟虑之后,我们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让中诗论坛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式下线。
  但请相信,诗歌的力量不会消散,大家对诗歌的热爱也不会褪色。在论坛下线之际,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诗友多年来的陪伴与支持。是你们的热情参与,让中诗论坛充满活力;是你们的真诚付出,让这里成为诗歌的温暖港湾。
  虽然中诗论坛即将下线,但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能继续在诗歌的道路上勇敢前行,用诗歌记录生活的美好,传递人间的真情。也希望大家能带着在论坛收获的友谊与成长,在新的平台续写诗歌的精彩。您有优秀诗歌可投邮箱:zsw@yzs.com
  再次感谢大家,愿诗歌与你们永远相伴!

  中诗网

  2025年2月2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对事物的一种艺术变形,变形者在展示自己的审美方式,因此对这种变形和审美方式,会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解释,这同时也是诗歌重要的特征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1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