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4-7-19 19:53 发表 题目很有意味,自洽,或是在自己的体系中自由行走,应该有一定约束吧。看到的和感触的,并不必就是触摸到的。当然最终的归宿也许都一样,尘归尘,土归土吧。祝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4-7-20 21:01 发表 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诗评的。我觉得看完了诗评再看诗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诗评人读懂没读懂诗。我就是这样发现了诗人之间有时互相看不懂别人写的诗。当然,这样也挺好玩的。但好玩归好玩,但别说是什么诗 ...
原帖由 淘溪 于 2014-7-21 12:36 发表 这组真的很厚实,收藏起来,慢慢读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4-7-23 12:06 发表 我来了,哥们,露个脸 ,问安
原帖由 honghong2003 于 2014-7-23 12:30 发表 过分追求开放的趣味与意象的跨界可能会以戏剧性损伤文本厚重,同意您说的主观视角介入这一说法。问好!
原帖由 十字阿西 于 2014-7-23 13:19 发表 问好坟哥。 这三首,我跟忧郁青蛙的看法不大相同。 第一首,写女人,说的却是猫。这是N多种女人中的一种,且代表了女人中较大部分的一个类聚,并不对号入座,而是陈述一个现象,人生百态,此为一态矣。 第二首 ...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7-23 21:28 发表 这没什么不可以。我所表达的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或者说我自认为“更为有效”的阅读方法。 当然,这也许并不适合于你。 至于诗歌文本本身,读到什么,真的是读者的事情。 作品完成后,作者是不应该再去参与作 ...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7-24 09:16 发表 作品的来源不同,自然导致作品的质量不是一个恒定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与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是一样的。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读者自然也可以。 所谓不同,大概就是商人的逐利本性,导致商品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