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花土

加一篇09年的《山路》,《斑竹》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没有人只学写诗而不学其它文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9-13 11:01 发表

我认为,没有人会只顾着写诗而不写散文或其他什么的



而诗歌和散文从客观上来说,是不同的文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9-13 10:58 发表

丫头说得很好的,这里仅仅只是找到共性,


嗯。你的毛病是,没把论点扔出来,先扔出来论据。所以晕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9-13 11:03 发表


嗯。你的毛病是,没把论点扔出来,先扔出来论据。所以晕了人。

我是写给你的呀!你说过欠欠的嘛!我就证明给你看,不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9-13 11:00 发表

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诗的!就这意思


那是因为你用诗的眼睛在看这些作品,你下意识的从中捕捉与诗息息相通的那一脉蛛丝。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你在找共性。而阳光,在说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9-13 11:06 发表


那是因为你用诗的眼睛在看这些作品,你下意识的从中捕捉与诗息息相通的那一脉蛛丝。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你在找共性。而阳光,在说个性。



赞同,就像我看见竹子,他是那么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9-13 11:06 发表


那是因为你用诗的眼睛在看这些作品,你下意识的从中捕捉与诗息息相通的那一脉蛛丝。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你在找共性。而阳光,在说个性。

那得看情况嘛,但交流时必须分开探讨,不能混而一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说的够明白了。讨论可以告一段落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9-13 11:14 发表
花土说的够明白了。讨论可以告一段落了哈。

同意酒桶的。吃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歌,经常运用意象思维,带动投射、转化、隐喻、畸联等,出现一大堆术语: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智性、隐喻、换喻、反讽变形、空白、密度、镶嵌。。。。。。其中我认为畸联,最能使诸多互不相关的因素发生“共性”。这是诗性的智慧和诗魔幻般的魅力所在。所以有段时间,我习惯使用畸联,然后我发现,我走窄了,我不能让别人看清我在写什么,只有自己一个人迷醉其中,很孤独。我记得自己把猫和灯畸联到一起,猫-灯;猫尾巴-灯开关;开灯-踩猫尾巴;猫的尖叫-刺目的灯光。。。。。。我写完后的大意是,我踩了灯的尾巴,它跳起来,惊叫声碎了一地。写完自己小得意,我怎么那么聪明呢?贴出来很郁闷,怎么都看不明白呢?再后来我反思,这样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现在,我尝试少一些陌生化和畸联,用影射、隐喻来体现“共性”。如风和炊烟碰了碰鼻子。哈哈。。。。。丫子是跃跳、发散的思维模式,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丫头的这个体会及其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9-13 11:21 发表
现代诗歌,经常运用意象思维,带动投射、转化、隐喻、畸联等,出现一大堆术语: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智性、隐喻、换喻、反讽变形、空白、密度、镶嵌。。。。。。其中我认为畸联,最能使诸多互不相关的因素发生“ ...

很多术语都串味的,恭喜丫头对它们视而不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9-13 11:23 发表


丫头的这个体会及其深刻!

是我间歇性走在诗路上,反复回头后,得到的个人感悟。我10岁开始写第一首诗,然后停了几年,大概16岁左右又写,又停了几年。2004年开始在网上敲分行文字,基本是敲二年,停二年。2009年我一年无诗,2010年偶尔有诗,2011年又几乎无诗,2012年下半年,我重新回来。在我停的这些年里,我不仅不写诗,也很少看别人的诗,只偶尔回味自己的。跳出那个时间,那时的情绪,那时的环境后再回味,感受是不同的。然后漏洞和不足得到放大,让自己一定程度上看清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诗歌比任何文体都具有神秘感和魔法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9-13 11:33 发表

是我间歇性走在诗路上,反复回头后,得到的个人感悟。我10岁开始写第一首诗,然后停了几年,大概16岁左右又写,又停了几年。2004年开始在网上敲分行文字,基本是敲二年,停二年。2009年我一年无诗,2010年偶尔有诗 ...

那偶们俩是同病相怜,婆子我也这样。我是从初一开始写所谓的新诗,失恋后就不写了,过了两年重新恋爱又开始写,后来又失恋了,又丢笔了,磕磕绊绊好几年。后来成家啦,前几年没心思写,后几年又开始写了,直到现在。蚂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