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中年人

初来乍到,给大家敬一杯《葡萄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串葡萄
把长了亿万年的火山岩
结成了琥珀


还是来说说文本:

1、从结构上说,葡萄、火焰山、琥珀三个意象构成线索,从递进上说,是葡萄把火焰山结成了琥珀
2、结构的还原,葡萄把火焰山结成琥珀缺乏再生性的还原能力

个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7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葡萄树吸收了火山岩的养分,使得葡萄变得像琥珀一样,这是成立的,但“这串葡萄”就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學习几眼,等一下再晃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先提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27 23:29 发表
进来學习几眼,等一下再晃进来


就等你了。他俩没有说服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阳光之地 于 2012-8-28 00:03 发表


就等你了。他俩没有说服我。



哈哈,那我们也来看看千千如何说~~~
问好之地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8-27 23:26 发表
如果是葡萄树吸收了火山岩的养分,使得葡萄变得像琥珀一样,这是成立的,但“这串葡萄”就做不到。

1、诗歌这种特殊文本构成与其他文学文本有本质的区别 ,诗歌的语法不同于常规语法 ,具体表现为 :拒绝判断、吊诡、解构约定俗成的语法等三个方面(刘晓南)
2、雅格布森说 :“诗歌的特性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
3、表现与隐藏手法是诗的表达策略之一。

土土和阳光光不可以停留在文本和字面上看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讨论。
建议读一下: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7794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阳光之地 于 2012-8-28 21:23 发表

1、诗歌这种特殊文本构成与其他文学文本有本质的区别 ,诗歌的语法不同于常规语法 ,具体表现为 :拒绝判断、吊诡、解构约定俗成的语法等三个方面(刘晓南)
2、雅格布森说 :“诗歌的特性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 ...

赞同之地先生的观点。
诗歌是意识的能动,是“金子在天空中飞翔”的东西。它不是推理,而是依靠想象力来使诗意获得生命力的一种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阳光之地 于 2012-8-28 21:23 发表

1、诗歌这种特殊文本构成与其他文学文本有本质的区别 ,诗歌的语法不同于常规语法 ,具体表现为 :拒绝判断、吊诡、解构约定俗成的语法等三个方面(刘晓南)
2、雅格布森说 :“诗歌的特性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 ...

最高境界的东西它应该是一系列的东西支撑起来的,直接用造宇宙飞船的技术是造不出一部电动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往往也不是仅限于某种理论和手法,是不同的题材和素材决定了某种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具体诗歌文本中,“对等原则”的组合更为复杂,它不是日常语言的简单对等选择,而是在上下句、上下节之间,进行组合与选择的“对等”转换,在组合轴上两个看似不等的词,由于有聚合轴上的等值参照,表现在诗中就是相等的了,从而实现了把选择关系置入组合关系的转换,这就是“诗歌功能是把对应原则从选择轴反射到组合轴”的涵义。如诗句:
    “那些寂寞的花朵/是春天遗失的嘴唇”(海子《历史》)
    在日常语言看来,这两句话简直是胡说八道,但由于“花朵”和“嘴唇”在两轴的转换过程中等值,诗意也就产生了。

——李广仓:论雅各布森“诗歌语法”批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物的支撑结构应该要根据力学原理来设计,不同的建筑物,不同的建筑材料会有不同的力学原理,对一首好诗考量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就像一栋二十层的高楼,不可能在下部使用建普通民房的木头材料来支撑。一首诗,如果综合考量值不过关,那么,这首诗使用了什么尖端秘技都是枉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语言与元语言截然相反,元语言是利用顺序构成的等式,诗歌是利用等式构成顺序。” 其意是说元语言是一种解释性语言,它也可以将同义词组成对应句,如“母马就是雌马”、“晨星就是昏星”。在这里,元语言的解释功能创造了这一等式;而诗歌利用的是语音的平行、意义的对立、选择的相似、组合的近临构成“等式”,这个等式是“先在”的诗歌语法,不能从逻辑推出。等式两端并不一定能以元语言的方式相互解释,是垂直联想功能将它们置于相等的地位。离开诗歌的对等语法结构,它们之间构不成等式。

——李广仓:论雅各布森“诗歌语法”批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丈高楼平地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