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诗功夫第二期】夏萧《一抔泥土的安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8 16:05 发表


支持这个观点

阳光兄辛苦了。现在我们可以停留一会,让作者连肠带肚的倒出来了,再来。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8 16:07 发表



作者是不可以用诗无达诂来解释文本的多向性的,这是一种投机,这句话只能由阅读者来说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讨论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阳光兄的解读,从入诗及结体、结构上进行了解构,这点是很地道的刀法。
但从意向上看来,窃以为有剑走偏锋的可能发生。
个人以为,此作是夏同学在诗歌路上的迷茫,是关于写诗的诗写。
第一节:泥土给予诗歌灵感,是诗歌的“土壤”;
第二节:土壤转化为网络,“网络”这块土地,时代诞生的新土壤,“我”本当游刃有余;
第三节:回忆过去,生活的土壤曾给予生活及诗歌的美好;
第四节:我进入不了诗歌大门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五节:徘徊在诗歌门外的苦恼

这其中有很大的反讽意味在其中。作者借助土地这个意象,把一生对诗歌的追求全部融入,也提示了诗歌与生活的藕断丝连,不得入内的苦闷,彷徨。”

——————此作是夏同学在诗歌路上的迷茫,是关于写诗的诗写。
这就是指向问题! 你可以这么理解,但决不是我想表达的全部!
我的视野不只有这么小,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抔泥土还有更深的内涵!


我没有说你解读不对,这就是 诗无达诂!

[ 本帖最后由 夏箫 于 2012-7-8 16: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箫 于 2012-7-8 16:11 发表
“看了阳光兄的解读,从入诗及结体、结构上进行了解构,这点是很地道的刀法。
但从意向上看来,窃以为有剑走偏锋的可能发生。
个人以为,此作是夏同学在诗歌路上的迷茫,是关于写诗的诗写。
第一节:泥土给予诗歌 ...



诗功夫允许作者诠释作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箫 于 2012-7-8 16:11 发表
“看了阳光兄的解读,从入诗及结体、结构上进行了解构,这点是很地道的刀法。
但从意向上看来,窃以为有剑走偏锋的可能发生。
个人以为,此作是夏同学在诗歌路上的迷茫,是关于写诗的诗写。
第一节:泥土给予诗歌 ...

阅读者只是点到为止撒
一首诗有无穷的蕴含,主流方向不错,就是对一首诗的正确把握
根据读者自身条件的不同,读出多少是另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探讨和解决是就是方向
若这个没问题,作者就当支持
-----------------这个,你应当明白撒。至于更多的,是下一步的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更多的内含可能就在诗与史,这个问题阳光兄已经指出来了,不是一首诗能够完成的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的功能从农田种植转变为工业建筑,水泥封面了。十八亿亩红线突破了没有,不得而知。无止境开发利用,真的是辇毂之下却缺土成灾。
而墓地的价格,则今生何其有幸,不能入土为安”

——这是一位名叫 牛梦耕 的诗友的解读,也请参看以下。是不是又有不同的味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柔刀 于 2012-7-8 16:15 发表

阅读者只是点到为止撒
一首诗有无穷的蕴含,主流方向不错,就是对一首诗的正确把握
根据读者自身条件的不同,读出多少是另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探讨和解决是就是方向
若这个没问题,作者就当支持
------------ ...


是的呀,大哥

我的方向就是无头苍蝇,到处撞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箫 于 2012-7-8 16:19 发表
“土地的功能从农田种植转变为工业建筑,水泥封面了。十八亿亩红线突破了没有,不得而知。无止境开发利用,真的是辇毂之下却缺土成灾。
而墓地的价格,则今生何其有幸,不能入土为安”

——这是一位名叫 牛梦耕  ...


这个是属于诗歌空间的东西,是作品范畴的。更严格地讲,这个拓展还属于作品局部可以提示出的空间感,它还可能跑到与主题与线索之外去形成空间。有的时候甚至能够想象出与作品完全不同的空间感。因此,这些是属于阅读的再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这里有阳光 的帖子

还可以挖,可以挖很多出来

这样的诗写 不正是 诗无达诂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吗?

把一首诗写活,而不是写死。 这样的诗才有灵性。
这就是我追求和探索的,此诗算得上是实践吧。

如果我写的诗是活的,那么读诗的要求就提高了,不能死读了,这也就是我很不喜欢手术刀式的解剖阅读的原因。极容易误读,出偏差。

[ 本帖最后由 夏箫 于 2012-7-8 16: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箫 于 2012-7-8 16:28 发表
还可以挖,可以挖很多出来

这样的诗写 不正是 诗无达诂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吗?

把一首诗写活,而不是写死。 这样的诗才用灵性。
这就是我追求和探索的,此诗算得上是实践吧。


这点我赞成的,但是必须是作者的预设,而不是词组产生的偶然的和忽然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8 16:29 发表


这点我赞成的,但是必须是作者的预设,而不是词组产生的偶然的和忽然的感觉。

当然不是偶然和忽然

中奖只是少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只是点火放炮的

结果火烧赤壁了

那你说,这个火放得如何?

  诗要是弄成这样的火,不是牛B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晚上弄个长篇大论的

结果象拉粑粑一样,一点点地给拉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