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放

一场自觉的美学革命——答囚雪关于五行诗的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4 12:19 发表

呵呵,你直接说这些文字不是诗歌就行了,搞这么结巴干什么~~~~

我没说不是诗歌,你也没说是诗歌。。。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6-7 01:07 发表
楼太高了,没爬。。。所以,天放还是汇总下,好让偶们观摩。。。

今天上了六节课,打了三个半钟头羽毛球,你就可怜可怜一下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6-7 01:09 发表

我没说不是诗歌,你也没说是诗歌。。。是不是?

是啊,所以叫你直接说,不然的话,我以后还是照我的理解说你,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23:22 发表
我突然更确切地理解了海得格尔的话,“是语言在指挥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逻辑上的倒置,是因为语言和感觉在本位上是同一个事物,逻辑上并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物化上的时间差,使我们误认为语言在后。在物化之前,语言即知觉,知觉即语言,如果是同一个事物,那么逻辑上两个概念的关系怪不得有些时候是无序性的。因为这正是“审美投入”经常出现的经验现象,即在投入的状态下,语言是先验的,因为感觉听从于本能。那么诗作为人更本质的呈露,就涉及潜意识的问题了。

不错,你已经开始接触到创作中的本质问题,也接触到作为语言的创造者、拥有者、使用者的人和语言之关系的问题,这样也就离生活与文学之关系的有效讨论越来越近了。

为了让你对我的基本观点有所了解,我贴个好多年前写的笔记给你看。

☆《语言带领我上升》

       在我毕业后的前几年里,我认识了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比我年长十岁,大专学中文,本科学心理学,喜欢哲学,太极打得非常好。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有时也探讨一些问题——其实应该是以探讨的方式向他学习。比如关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生命选择的差异问题,比如关于鲁迅和周作人的区别问题,比如关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分歧问题,当然也包括我和他的人生可能性的不同的问题。
       那时候的探讨我今天觉得,我那时无知幼稚,居然敢于谈论这样的话题——不是说我今天就不再无知幼稚,我今天依然还是无知幼稚。但这些都不再重要了,也许年轻人往往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我要说的是在那时候我发现的一个一直影响着我的问题。
       我在每次的探讨后,发现自己都提升了。是我被我所说的话提升了还是我通过我的说话把自己提升了?我开始疑惑。因为我在说着说着的时候说出了许多我未曾学过、未曾想过、更未曾说过的话语,这究竟是我在使用着语言还是语言在引领着我?我经过多次思考和感受以后,决定把这样一种会让人觉得是好现象的言说,看成是语言对我的引领和提升,而不是我对语言和言语的掌控和把握。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决定。虽然提升的感觉是美妙的,但提升的过程似乎不由自主、身不由己、无能为力:我不是我的语言和言语的主宰者。我被我的语言和言语主宰着,被它带着跑。而正确的方式似乎应该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我应该完全掌握着我的语言和言语,不然的话,那些说出来的话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吗?如果不是自己的,那么我是被谁作为工具从我一开一合的口腔里发出了这些声音的?一想到这些,心情总是不免忐忑、沮丧。
       对这一现象耿耿于怀,促使我不断反思、自省。我要的其实也就是不断地把自己的潜意识或前意识意识化,变成意识或显意识,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比较充分自觉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什么。一个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包括说什么和怎么说,成了我说话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当然,我还会说一些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话,但我会在话一出口的时候及时发现,我会决定继续说下去还是停止。如果是写字或者敲键盘,那就更容易处理了。思考完了,觉得这是我要说的,尽量说得自己和别人都清楚明白,这样以后再说,后来也就慢慢成了我的言语的习惯。
       我曾经被语言所引领和提升,让一个我视之为师友的同事对我另眼相看、青眼有加,这使得我有更多的机会从他那里、从和他的彻夜长谈中学到东西:更快速、更直接、更有效、更牢靠……所以我对此心存感激:无意识中的语言引领是多么重要多么好的老师!但我天性中的忤逆,还是让我做出了对不起它的选择。我选择了意识中的语言和语言方式。
       它们都是我的老师,语言,也就是思想,提升着我:有时不知不觉,有时自知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7 01:32 发表

不错,你已经开始接触到创作中的本质问题,也接触到作为语言的创造者、拥有者、使用者的人和语言之关系的问题,这样也就离生活与文学之关系的有效讨论越来越近了。

为了让你对我的基本观点有所了解,我贴个好多 ...

像这样一路交流下来,俺也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7 01:32 发表

不错,你已经开始接触到创作中的本质问题,也接触到作为语言的创造者、拥有者、使用者的人和语言之关系的问题,这样也就离生活与文学之关系的有效讨论越来越近了。

为了让你对我的基本观点有所了解,我贴个好多 ...




语言问题是诗歌当下最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7 08:00 发表




语言问题是诗歌当下最大的问题。

我对语言的思考,从未放松,如果阳光兄有兴趣的话,我可以贴一些出来,供你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墨石 于 2012-6-7 01:42 发表

像这样一路交流下来,俺也受益匪浅。

墨石兄谦虚了,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你发起一个关于诗歌语言的专题吧
我很愿意和你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7 10:28 发表
好呀,你发起一个关于诗歌语言的专题吧
我很愿意和你说说。

先贴了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写一篇关于《语言带领我上升》的论文给你,一起去看清楚这个问题在历史中的表达,或者能进一步理顺、廓清我们对个这个问题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7 12:50 发表
我写一篇关于《语言带领我上升》的论文给你,一起去看清楚这个问题在历史中的表达,或者能进一步理顺、廓清我们对个这个问题的理解。

好啊,虽然我站在历史面前的时候总是发怵,但我还是热爱知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先于理性和生活的缺陷
—————阅读天放的《语言带领我上升》有感

       翻开笛卡尔的思想,他认为意识和肉体是一组平行的概念,精神不是肉体变化的结果,强调理性的意义。笛卡儿信任的是“自我”的显意识,很显然他忽视了意识和肉体的共生性,也分割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显意识和肉体内在的运动在笛卡儿看来,甚至是互不影响的,二者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

     后来这个缺陷由斯宾诺沙加以修正,认为人的精神是“人的肉体的观念”,但人还意识到自己的活动,有自我的意识。所以斯宾诺沙把自我意识定义为“肉体的观念的观念”。斯宾诺沙同时也认为,只有当精神掌握了肉体变化的观念时,自我的意识才能认识自己。斯宾诺沙可以讲是西方直觉主义的先锋,认为直觉的知识是最高级的知识。但他没有把直觉知识和初级感官经验的知识,加以鲜明的区分,但他关涉了直觉是理性层面的直觉,即直觉是对观念的直觉。

      但奇怪的是斯宾诺沙斥责了“想像”的不适当性,即他把“想像”当作了初级感官经验去理解,这个问题直到萨特才被澄清。即想像是观念性的对象化,本质和斯宾诺沙的直觉知识是一致,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是人们在感性的想像中思考,在想像中又对象思考,于是对象物就成为思考的承载物,有其具体的意旨。这么看来人的知觉是有境界之分,有外感官下的知觉知识,又有对观念的知觉体验,而观念的理性就是对外在感官知识的检查。

      但在我看来“外感官的知觉”和“观念的知觉”都是肉体的观念,理性也必须接受肉体的检查,只有通过肉体的检查,观念性知觉才被自我接纳为合法,否则它极容易是伪的。佛罗伊德就通过“道德的超我”指示出理性的一部分虚伪性,因为道德本属于理性的范畴,是自我显意识的一部分组成。因此显意识联系了本能的冲动,又联系道德对本能的抑制,道德和显意识的联系更紧密一些,所以在他的学说中,有时候会把超我和自我又混淆起来表达。

      后存在主义的萨特充分发挥了佛罗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意义,他指出人的显意识是“他人意识”,这里就带有“道德的超我”变相的说法,即“他人就是地狱”。换言之,自我的意识来自外在影响,一旦带有社会契约的强制意义,就带有道德的味道。海得格尔的存在主义之所以同构于世界,崇尚孤独的情感,从某个方面带有对道德话题的回避性,而倦缩在世界。后来海得格尔的情人学生阿伦特.哈娜提出了“行动”的概念,通过马克思“社会人”的论述,把海得格尔的存在主义从闪躲的世界引领出来。哲学对于他们之间来说,简直是最浪漫的诗歌。

      这么说来对显意识的迷信需要被打破。人是活在社会中的人,人性受到社会契约的强烈羁绊,人的显意识是活在“自我”和“超我”的世界中,充满了对人的本性的渊敝。所以萨特就颠覆了笛卡儿对脱离物质层面的“纯粹理性”的嗜好,破坏了意识和肉体的平行关系。同时他也颠覆了斯宾诺沙关于“想像”对揭示真理的怀疑。

      他提出意识的本质就是“超越”, 因为他把“自我意识”解释为“他人意识”,那么超越的对象本质其实是“他人意识”。存在主义就是在人的孤独中,打开想像功能下的生存之地,回到大地的本真之所求真自己。知觉的对象永远是真实存在的客体,是人类本我意识最本质和自由的呈露,艺术的想像充任了它。如此反观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笛卡儿就是活在教会和道德十字架下的笛卡儿。

       最后,回到“生活高于诗歌”,生活经常是一个被自我和超我所伪装的世界,是被理性所抑制的世界,本身对于个体的自由是一个不完善的世界。而诗歌的语言先于理性,是知觉先于理性,充任了人对自己本质的求真“指示”和“执行”。语言先于自我和超我的理性是本我的先验逻辑,是宇宙秩序对人过于理性化的纠正,并通过人不自觉的情感流露和对象化想像,实现了自然的意志(泛神论一把吧)。观念上,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本我意识的尊重,人就会连“爱”都残疾掉,并失去了爱的权力。由此那个所谓的个体亲证原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了。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7 23: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5 12:40 发表
我每次写东西有三个原则
先问自己——你想写什么,写这个有意义吗
再想一想——你是调度词汇还是调度你发现的内容
最后看看——你决不能用别人表现的方式来表现同一个问题

第一条,很清楚。
第二条,调度这个词不是很清楚。====也许是指在语言和思想二分的前提下,对其中一个的偏重及掌控?
第三条,表现的方式来表现,这个短语也不是很清楚。====似乎包含了问题可以相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雷同于别人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次辩论我可以离开了,祝天放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5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