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放

无题,或者爱与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3 16:29 发表
我必须明确立下如下规矩:

1、世界的爱是给世界的。
2、爱是给你自己、你的朋友、亲人和爱情的。

第一点最难理解。

对于我来说,第一点很好理解,上帝给了我足够大的空间,让我可以给予世界相同的容受。第二点却一直没有能理解好并好好地去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天放 的帖子

亲己性。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3 18: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3 16:45 发表
亲己性。

我甚至可以搬出国粹般的古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咒发得够毒。但是,它的根底在哪里?枝叶又如何?还有它的对立面:吾爱吾身更爱真理,怎样才能谋得共存或者仅仅相安无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天放 的帖子

这个问题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根底在哪里————在第一个核糖氨基酸被合成的时候,或者更早,在时空被创造的那一瞬间,甚至在时空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粒子的引力和斥力中了。亲己和异己,就好像光明和黑暗,都是一棵树上长出的两个果子,互为彼此的背面。如果没有自私的排他性,也就同时没有了亲己性,那么生物是不会出现的,也不会向高级发展。甚至连物质都会被取消,没有了物质,宇宙作为多维度的时空也不存在了。按爱因斯坦的话来说,那不过是一个扁平的事物。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1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要认为绝对就意味着幸福,实际我们一反方向推理它,绝对的幸福就意味着绝对的死亡和寂灭了。生者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以生的角度看待幸福,幸福是那种时间的缤纷,所以我当初说“见证的归属”,并非完全是一种绝望的。现在的美学是一种体验和实践美学,作为情感的审美,它不要求绝对问题的绝对解决的,也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和智力能够解决它。那么换一种方式去思考。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1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吾爱吾身更爱真理,怎样才能谋得共存或者仅仅相安无事?

————是的,我们更爱真理,“我们爱的只是真理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世界性的爱是给世界的”。“共存”不过是真理的移情作用,这个“对象化”当它不是被认识者的本身,认识就必须接受实证。所以我们总在他们中寻找、接受、修正或者决绝。这符合时间的特性,没有任何一种未来是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我们的现在,任何未来不过是历史对当下的揭示,这是时间的秩序。所以经验和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它可以点亮我们。“相安无事”所潜伏的矛盾并没有什么不好,对于可以还是一个现世而言,“大同”的理想也许只是一幅更剧烈的毒药,它的背后可能就是一系列的日常、平庸、自动化和毫无生气的生活。这个事物的麻烦就好像真善美,作为三位一体的事物,对任何一个概念的推演,都会返还给另一个概念。我们即不能取消大同的庇护性,可当我们一领略到它的友谊,马上就会感到它的沉闷。所以这是理性不能解决的事物,就好像理性的解构者就是理性,实际在人和人之间,只有直觉的速度可以作出明确的反映,我们是否已经在真理之外。人的智慧是在默认社会普遍契约的终极合法外的一种随机应变,对世界,对我们自己、我们的朋友、亲人、爱情和敌人,都是如此。这才解释了真理的命名是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悖论),如此作为对人的本质认识,即对矛盾的认识就消解了我们的灰暗,并把我们带到另一层光明中去,并作为其自我。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14: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09:59 发表
它的根底在哪里————在第一个核糖氨基酸被合成的时候,或者更早,在时空被创造的那一瞬间,甚至在时空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粒子的引力和斥力中了。亲己和异己,就好像光明和黑暗,都是一棵树上长出的两个果子,互为彼此的背面。如果没有自私的排他性,也就同时没有了亲己性,那么生物是不会出现的,也不会向高级发展。甚至连物质都会被取消,没有了物质,宇宙作为多维度的时空也不存在了。按爱因斯坦的话来说,那不过是一个扁平的事物。 ...

这样说丝毫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样说我们还是只看见了被我们的知识构造出来的关于二元(或者可以推向多元)对立并存的认定和描述。它的根(假如有的话)依然还在假设之中,而无法实证。不能实证的不可以归谬也不可以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天放 的帖子

那么你是否会以为阿德门龙就解决了绝对的静态真理了?实际他那个无穷的分割,作为静态的真理恰恰悖论地交给赫拉克利特的辩证反映论了。一个观点的揭示,往往是作为它方法论的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10:29 发表
我们不要认为绝对就意味着幸福,实际我们一反方向推理它,绝对的幸福就意味着绝对的死亡和寂灭了。生者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以生的角度看待幸福,幸福是那种时间的缤纷,所以我当初说“见证的归属”,并非完全是一种绝望的。现在的美学是一种体验和实践美学,作为情感的审美,它不要求绝对问题的绝对解决的,也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和智力能够解决它。那么换一种方式去思考。 ...

一元无法解决的问题,二元恐怕也解决不了,而多元或许到最后就是元的本身的消解。我们一直在退而求其次中行走,从本体到认识再到方法……可怜的人,到底是走向色还是走向空还是没有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天放 的帖子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人因为他的有限而变得无限了,作为文科我的思考将在这里停止了。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13: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如果我们操持神性的生活态度,“人因为他的有限而变得无限”的这个悖论,在我个人的知识面里,几乎是唯一可以作为我们基础的哲学观的,如此把理想交付给未来,而克服了存在主义关于末世的栖息。而如果我们不承认无限的合法,那么对有限的默认,也同时是对无限的解脱,因为现世的光明是可以不来自无限未来的照射的,它需要的是我们去克服死亡的威吓,用“善”去照射诗歌,坚持现世的价值。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6 18: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2-25 12:00 发表

这样说丝毫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样说我们还是只看见了被我们的知识构造出来的关于二元(或者可以推向多元)对立并存的认定和描述。它的根(假如有的话)依然还在假设之中,而无法实证。不能实证的不可以归谬也不 ...


说说风湿病的原理也许更具体一些:身体的免疫力竟然把本是它自己的事物,加以排挤了。这种亲己性,根植在一切生物秘密的深处,否者连疾病的信号都发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25 13: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也嚼不出湿味来。可能自己思想太肤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土 于 2012-2-25 15:47 发表
怎么看也嚼不出湿味来。可能自己思想太肤浅了

一切皆有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