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放

【2012年情人节】写一个《岛上的狐狸》,支持阿莱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6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2-16 02:04 发表

你没晕,可是为什么那是味道来的,你知道我要实证,


噢上帝,如果我是在批一个女的,我就只能通过接吻来证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06 发表
没错的,“夜晚”带有更泛指的性质,但它似乎更多是思想性的,而不是空间性的,我的着力点在空间。

所以,很多争论都是无谓的——不给出论域,永远不要争论。或者简单点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2-16 02:13 发表

所以,很多争论都是无谓的——不给出论域,永远不要争论。或者简单点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这不叫气死人吗?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09 发表
那么第一个今夜可以改为夜晚,取文学概括功能,至于第二个我绝对不让步,而且语序也绝对不能变。当然文本是你的,我再生气也是白搭。

文本是谁的不是要害,要害是文本所为何事!
假如你的文本想要强调的是猎人以及猎人回家,你的处理我会认可。因为原稿那个句式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定语或者状语。

而修改后的句子中,我们成为主词(或者主语),获得一个相比原稿的额外的独立句。而这个句子正好加重着我们的处境的严重性。先是阳光、然后月亮,都离开了狐狸或者我们。太阳和月亮的文化积淀有多少,这个黑色的句子就吸纳并吐出多少。

而“也”字的使用,使得第二节和第三节的联系立刻无比紧密,从渔人到猎人,不管是已经坐在家门口的还是正在回家的,都在,都在着。处境的严重性,于是又得以有效加强。

留在,必经,也是为此而设的。。。。。。结尾之所以让人动容,正因为前面的层层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11 发表


噢上帝,如果我是在批一个女的,我就只能通过接吻来证实。

我的意思只是:你说那个味道自然而来,你不能一句我觉得那个味道真的自然而来了,我嗅着那个味道了 就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2-16 02:37 发表

文本是谁的不是要害,要害是文本所为何事!
假如你的文本想要强调的是猎人以及猎人回家,你的处理我会认可。因为原稿那个句式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定语或者状语。

而修改后的句子中,我们成为主词(或者主语), ...


让我考虑一下你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15 发表


这不叫气死人吗?呵呵。

不然的话,就是你被气死,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2-16 02:37 发表

文本是谁的不是要害,要害是文本所为何事!
假如你的文本想要强调的是猎人以及猎人回家,你的处理我会认可。因为原稿那个句式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定语或者状语。

而修改后的句子中,我们成为主词(或者主语), ...


我再读了,还是觉得原稿的危机感对我形成的压逼更强烈,因为那里盘踞着一种神秘性(可能就是“猎人回到家中”的那种奇怪语境)。而修改后,随着那突出的神秘氛围的消解,这种压逼感也就消失了很多。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山采墨 于 2012-2-16 01:57 发表
晕倒,两位用不着讨论到入心入肺吧?非要把简单的问题这么复杂化?不过也好,准会给这个红颜“惊喜”不少。

我们只是老老实实在还原。脚踏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50 发表


我再读了,还是觉得原稿的危机感对我形成的压逼更强烈,因为那里盘踞着一种神秘性(可能就是“猎人回到家中”的那种奇怪语境)。而修改后,随着那神秘氛围的化去,这种压逼感也就消失了很多。

你是对的,你的感觉很准。我一直不愿意解释那两句诗,那里确实有些神秘,可是还是我能够清楚说出来的。

我减低了神秘性,因为它暂时不被知识化,受众很少。

[ 本帖最后由 天放 于 2012-2-16 02: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你使用了“也”以后,使你和那个神秘的事物拉近了某种友谊,而“陆续”又使你继续获得了对它的指挥和驾驭能力。如此你和它的审美距离消解了,这就是为什么那种未知的味道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2:56 发表
再者,你使用了“也”以后,使你和那个神秘的事物拉近了某种友谊,而“陆续”又使你继续获得了对它的指挥和驾驭能力。如此你和它的审美距离消解了,这就是为什么那种未知的味道消失了。

也可以这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就是选择。存在主义的名言,于此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说,那个“猎人”可能就是我在反题存在的正面意义时,所得到的推理结果,即“存在是人的死亡本能”,怪不得我有点不寒而栗,像魔鬼一样的历史逻辑。这个我们只能姑且探讨,所以我也在评论里说是“世界性的虚无”,我没有去说那是历史逻辑中的人类的死亡本能。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3: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2-16 03:00 发表
甚至说,那个“猎人”可能就是我在反题存在的正面意义时,所得到的推理结果,即“存在是人的死亡本能”,怪不得我有点不寒而栗,像魔鬼一样的历史逻辑。这个我们只能姑且探讨。

★《活着》

毫无疑义,我们还得活下去
明月如水,我们如水中黑色的蚪点
夏天,浩大的声响无法预见
死亡和死亡无关,死亡即生活
落花可以作证!它说:此花开过
这样,流水就会将我们承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