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美国诗人拉塞尔·埃德森作品《双手》(译者:车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抓住什么,能抓住什么呢?一直是这样来的,一直是这样,人类就是这样
诗人做的一个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瞅了半天 没看明白
窃以为  翻译是诗歌最大的忌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0-31 00:00 发表
瞅了半天 没看明白
窃以为  翻译是诗歌最大的忌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国学角度解读拉塞尔•埃德森的《双手》
人类,无论中西方人的思维、表达和理解,永远都需要诗语形态存在。诗语形态的根本功能和基本形态——“比兴”、“隐喻”和“象征”是永恒的。这种诗语技巧或形式是古老而又现代的,它们采用的都是同一种由此及彼的诗语方式。这在中国古代的经典中屡见不鲜。《周礼•春官》:“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郑玄注云:“兴者,托事于物。”朱熹《诗集传》:“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中国古人在创作中大量运用这种方式,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那么美国诗人拉塞尔•埃德森的《双手》该作何解读呢?窃以为从 “隐喻”和“象征”之管中可以窥得全豹。
双手,即是诗题,又是“具体呈现在他眼前以代替概念象征的形象(尼采)。” 在《诗歌报》论坛的讨论中有人认为“双手”象征的是“思想”。我的观点是否定的。我认为“双手”象征的是人类的“特征”。人类的特征是什么?除了语言,就是双手!
埃德森的《双手》除了题目之外,几乎没有明确的本体。用一个“他”字承载“双手”,“他”可以自由地幻化出各种形态(比用“双手”直接进行幻化更符合逻辑)。
“有条路诱使他找个时间坐坐。”非常正常。“有条路诱使双手找个时间坐坐。”就出现了悖论。“他”与“双手”之间的关系不是比喻,没有喻体和本体关系,“他”与“双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象征。《道德经•十四章》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苏辙《老子解》解释说:“状,其著也,象,其征也。”这里的象征意义是重置的。“他”代表“双手”,“双手”象征“人类”。“双手”只具备一个意象,“他”具有双重意象。所以埃德森在诗中不用“双手”而用“他”是高明的。
“他”坐在桌子旁,桌子便“友善地开裂”了;“他”“听到足音”后,“他的双脚没了”;“他”“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已没了”;“他”“去寻找路,甚至连路也”(消失了)。诗人要表达的意境在状似恍惚中清晰起来。
人类,正在失去自我。
《道德经•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就是“道”和“象”这种一而二、二而一的清晰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