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1:45 发表 不要因为他是寒冬就说他的作品好,就这首诗歌而言,说实话,就是一个自我的小情趣,不要拔太高,否则会摔死人的! 这类东西想表达什么?不要太穿凿附会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9-1 23:39 发表 其实很多人都说真正有意想的诗,就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覚去啟动想象力,而架构出读者心中的意境;只不过这个”加上”需不需要是小美说的”强加”,这可能牽扯到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了 但,有时我也思考著这样 ...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1:56 发表 忽悠,文本和作品本身怎么区分?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1-9-2 15:21 发表 你们说,我听。有趣。就是要有不同声音,文字才会呈现出不出的面来给你看。支持阳光搞邻女,搞巨响。
原帖由 深圳欲望2 于 2011-9-2 22:48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深圳欲望2 于 2011-9-2 12:53 发表 有时候,还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样写诗的人,都是愚弄这个世界和别人和自己。为什么非得搬出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出来?非得写成诗歌? 最近喜欢那种自然的抒 ...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1-9-3 00:06 发表 这是诗歌对文字的消解,是一写作的手法。并不是说诗歌是无用的,只是表达本质,萝卜就是萝卜,没有其他存在,而拒绝惯性给我带来的东西,并认为那些东西并不真实,真诚是就是萝卜本身。读过很多这样的诗歌。我也比 ...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1-9-3 00:13 发表 有时我也思考著这样一个阅读问题,到底是不是现在的读者太幸福了,所以只想直接阅读有感覚的文字造境的诗,而不太想阅读必需添加自我造境的想象诗呢? 罗兰.巴特将文本分为两种,一为“可读性文本”,一为“可写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