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韩东《一声巨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9-2 11:21 发表
诗与画毕竟不同,。这种有赋予性的诗,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半成品。



终于出现反对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9-2 11:23 发表
还有一些不那么成功的仿效之作,我就以为它是残次品。



还很严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1:45 发表
不要因为他是寒冬就说他的作品好,就这首诗歌而言,说实话,就是一个自我的小情趣,不要拔太高,否则会摔死人的!

这类东西想表达什么?不要太穿凿附会



更强力的反对派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1:53 发表
太缺乏活力和穿透力,注定是失败的和应景的个人小思考



其实,诗歌有时候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哈,有时候或许只是小甜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9-2 11:54 发表
俺想强调的是:
它的诗意重点不在于文本,而在于作品本身。




作品和文本,这两个有的时候会很搞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1 22:58 发表
问题是,我会想到那么多人的评论,我在消化它们。


很多评论俺都没看过哩,喜欢的多还是反对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 13:47 发表




作品和文本,这两个有的时候会很搞呀


我想起来了,就是跟你学的,我被攻击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1:57 发表
说句让阳光失望的话,真不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些作品来讨论?很没有价值,是我的个人观点




兄弟:问题是我选择这首,我并没有说他好呀,讨论的本身是为了显示分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 13:44 发表




恩,你是属于喜欢派的~


嘿,俺不是说特别一见钟情和喜欢那种,但有共鸣,我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2:04 发表
当然,如果你认为寒冬是名家甚至更远的想法,拼命想美言美言,那是很容易的




咱挑战从来都不会美言谁呀,这你知道的,自打那次伊莎之后,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2:08 发表
这个解释很牵强,很自我,我认为文本和作品本身并不是那么容易却别的,只是文本偏向字面,作品偏向思想而已

就这个诗歌而言,二者皆没有亮点



你对文本与作品的解释很精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2:11 发表
诗歌以达意为上,意不仅指诗意,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或者在人们的精神层面有一定砥砺作用,当然,这是我的观点

我也不认识寒冬,今天第一次读他的作品,但我发誓他的作品我以后不要读了




他也有好作品的,当然我认为,有些作品确实不如你写的开阔舒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9-2 12:13 发表
不讨论的,卷帘人,咱们别上阳光的当,浪费时间



我没安排上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11-9-2 12:19 发表
现代诗歌 很多都可以消解掉 以冷漠来表达嘲讽

如杜尚给小便池签上名就送到美术馆展览---这开创了全新的观念,自此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了,艺术家甚至都不再是个创作者,而是个发现者

杜尚之行为或可称之为打 ...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言之有物来讲,它不算好的;
从“造势”来看,又多回味,这作者玩的真高,他一定是进入幻境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