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1:06 发表 《碎诗论》之卷帘人 -起初,我并没看好这首,后来被“西餐厅里的椒汁牛扒、与中餐厅的红烧鲤鱼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路过红尘的贡品、做的人少,想吃的人多”所吸引,这是很朴实的语言,隐藏着寻求意义终结的方程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1:08 发表 《碎诗论》之半块橡皮擦 在体现情感时,我们直接表现姿态。表现经验。比如《和机器对抗》。以“他一直努力工作”的状态传达对生活一种强烈的感受。通过“螺丝钉”和“螺丝刀”渗透平凡劳动者的声音,在语言本质上 ...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8-14 21:33 发表 哈,这里还有小点,俺收了。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8-14 22:44 发表 再来喊声支持,也给面面推一个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8-12 12:28 发表 声音就是“你应该听到了风、着魔般爬上了七星楼、哦,我们曾经设想,水分子活跃、赐予我们爱情,也赐予我们立体的安静”,但不是听到什么,它是主体精神和感受,贯穿一种重音的叙述。这种演化过程,是节制的,展示了情感色彩区分界限,它给予我们空间,却又收回了空间,也就是它在节制的同时,也控制了我们。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8-15 13:02 发表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面面所说的这几句话,尤其是:也就是它在节制的同时,也控制了我们。 或许是因为在我的阅读上,感受不到所谓的控制感,所以一直无法从所谓的”节制”与”控制”;若就邏辑的推演上,这句话是合理 ...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8-15 07:45 发表 好的,读诗就是这样,一下子只看了一个表层,所以需要再放再读。。。。。。。。。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8-15 16:11 发表 《碎诗论》之卷帘人 面面说: -起初,我并没看好这首,后来被“西餐厅里的椒汁牛扒、与中餐厅的红烧鲤鱼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路过红尘的贡品、做的人少,想吃的人多”所吸引,这是很朴实的语言,隐藏着寻求意义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5 17:03 发表 因此我们说:作者的体验与阅读者的体验不同,会产生理解上的不同~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8-13 08:02 发表 走自己的路去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