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胡言论语》之挑战碎诗论——添加阳光,卷帘人,半块橡皮擦,暂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8-14 20:25 发表

我得瑟啦


我认为在传统的基础上,后现代的元素是血液。玖月奇迹————彻底证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形中我读到作者还具有一颗童心,并在这个过程的视觉中来完成的,句式与句式慎密严谨。以及作为特殊语表去定义转义。甚至我们不去姑且什么,都能释放出思想和形象,这就是拆装质地,于回应范畴之间给予读者的动力。

《又到仲夏》
文:千朔

告诉已经当过鬼的你,今天
不打雷,不吹风,不喊一 二 三了
失去连线也就不要再连络

往事,当过翻墻的惯賊
从我这儿偷走的那本记簿里有你的青澀
就象雨下得突然
那一闪而逝的日子,被蝴蝶飞得好远

「你老了吗?」
读过麥田里的外星图案
我是豪華设计版的流行心机
血液跟随夏天,想象节节高升




解析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我们努力去明白它的含义,实际上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以转换而转化,同时受制于分裂自我。去描述寻找声音,声音就是“你应该听到了风、着魔般爬上了七星楼、哦,我们曾经设想,水分子活跃、赐予我们爱情,也赐予我们立体的安静”,但不是听到什么,它是主体精神和感受,贯穿一种重音的叙述。这种演化过程,是节制的,展示了情感色彩区分界限,它给予我们空间,却又收回了空间,也就是它在节制的同时,也控制了我们。在内敛之间出于静与动互交形态,这个形态是运动的姿势,让读者安静的倾听

《如若初相见》
文:木中巷
最初我在深海潜水
假设的诺亚方舟跟随他
离开了码头
整片海都在晃动,磷磷水波
涌上了天涯海角
那是火山口的云彩在嬉闹
你应该听到了风
着魔般爬上了七星楼
哦,我们曾经设想,水分子活跃
赐予我们爱情,也赐予我们立体的安静




分散——更好的词或许应该是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性的使对象获得自由,把本质赋予的东西游离出去,进行置换。最后两节勾连了过程修复模式。以声音分享,重复主体和意指。这样流动场景,规律性的点彩知趣。整首一直在线和面之间展开情节和置换,时而排斥,时而寻求。在创造了“小四”的同时,他抛弃了自己,并在“小四”的影子里来完成自己。凝聚着,不受任何干扰。

《雨水之重》
文. 子非

夜里,隔壁张三的敲门声,使劲打着
我家被风声锁紧的大门
小四回来了,他瘦弱地影子
灯光下虔诚地贴近地面
仿佛小四趁夜带来了这场雨水

咋了,我轻声地问着
他泡在雨水里的肩头和脚步声
你去了就知道,阿虎对着
漆黑的夜色吐出这几个不带色泽的汉字
一个滚烫的铁块,攥在他的手中

小四家就住在村子的西头
踩着狗叫,不几步就到了
推开无人看守的大门
几朵锋利的哭声如一只毒蘑菇
正在空中开花。平日在院头
招摇的爬山虎,雨水里
也开始对未来产生了摇摆

小四的头插在血里,身子长在竹椅上
几只找不到的手脚,还在山里
他老婆哽咽的诉说着灾难的原委
我说不让他酒后开车的
他却偏偏不听

把小四送进医院,步行街的石子路上
天空已开始微微发明
小城的梧桐叶子,打在身上分外疼痛
我宁愿相信这个三十岁的生命
是死于贫穷,而不是车祸-





或许游离进去会更合适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图暗示读者,并延伸成为可能。主体环节分散,表现的却是共时性的回应。值得我学习的是循环式样的空间层。相对来读,挬论痕迹明显,还涉及到比照的呼应,有点似是而非的语调。随及时性环境分解她的敏锐度和反思过程,这是不是一个难题,不得而知,我只是假定一个惯性来阅读。

《便条》

文。绿衣

凌晨四点钟
多年前一尾鱼向我游来
在博客里写遗书:
“时间还在疯长
而我,却没有办法
吞食掉所有黎明”
亲爱的,你不知道
文字隐藏的真相




前段解析的很好。篮字部分过于抽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诗论》之皮鞋

我们经历着,我们也在反思,毋庸置疑,这是再现性预购观点,说白了有些逆反心态,但是大多具有灵性和保守的一面,且固执的。写作再现的融合往往起着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习惯于自己范畴,最明显就是随性。《笃笃的皮鞋特色的短诗可谓一个代表,颠覆性的复述“三更了,笃笃•••••、五更了,笃笃笃••••••、我佛啊、用什么才能敲得你慈悲的回音”,通过异质形态开放,像催化剂一样进行物疗。时常矛盾的混乱秩序。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逻辑性。那么,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作为偶然的偶然,这样的爆发力是具有神性的。“烂笔头不可以、老骨头行不行”想象性的建筑架,多是实体的,有组织的。更有挑战意味,通过指向指代微妙的变化。这个变化存在着情绪化。充溢着对世俗的不满和愤怒和无奈,我们只能占时性体味诗意,因它是多重意义保持偶然的固有状态。我们可以换个心情再读。又会出现不同的对义和状态。这个意义就好像千张面孔。当然每个人的视角也是不同的。归根结底地,我们不可能停留。

《笃笃的皮鞋特色的短诗》
文:皮鞋

夜已深,老僧仍未入定
一如既往地敲着木鱼

三更了,笃笃•••••
五更了,笃笃笃••••••

我佛啊
用什么才能敲得你慈悲的回音

烂笔头不可以
老骨头行不行




这首解析可以稀释些理论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0:28 发表


我认为在传统的基础上,后现代的元素是血液。玖月奇迹————彻底证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0:33 发表
无形中我读到作者还具有一颗童心,并在这个过程的视觉中来完成的,句式与句式慎密严谨。以及作为特殊语表去定义转义。甚至我们不去姑且什么,都能释放出思想和形象,这就是拆装质地,于回应范畴之间给予读者的动力。 ...

我又得瑟一下,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玖月奇迹————是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0:36 发表
要我们努力去明白它的含义,实际上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以转换而转化,同时受制于分裂自我。去描述寻找声音,声音就是“你应该听到了风、着魔般爬上了七星楼、哦,我们曾经设想,水分子活跃、赐予我们爱情,也赐予我 ...

好,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0:39 发表
象征性的使对象获得自由,把本质赋予的东西游离出去,进行置换。最后两节勾连了过程修复模式。以声音分享,重复主体和意指。这样流动场景,规律性的点彩知趣。整首一直在线和面之间展开情节和置换,时而排斥,时而寻 ...

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0:43 发表
试图暗示读者,并延伸成为可能。主体环节分散,表现的却是共时性的回应。值得我学习的是循环式样的空间层。相对来读,挬论痕迹明显,还涉及到比照的呼应,有点似是而非的语调。随及时性环境分解她的敏锐度和反思过程 ...

继续,去读,再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14 20:53 发表
《碎诗论》之皮鞋

我们经历着,我们也在反思,毋庸置疑,这是再现性预购观点,说白了有些逆反心态,但是大多具有灵性和保守的一面,且固执的。写作再现的融合往往起着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习惯于自己范畴,最明显 ...

我也发现了,欠妥,谢谢,这几个礼物我收藏起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诗论》之卷帘人

-起初,我并没看好这首,后来被“西餐厅里的椒汁牛扒、与中餐厅的红烧鲤鱼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路过红尘的贡品、做的人少,想吃的人多”所吸引,这是很朴实的语言,隐藏着寻求意义终结的方程式:哥哥x西餐=生活。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虽然它是一首轻盈的抒情小诗。)但是它感染了我,并将其感情传递给我。源自“银河的水”和“椒汁牛扒”路线“你躲着不说、我也知道,”外在的表现,借由情绪表达出来,不仅给自己提供积极的享受,还将快乐的印象给读者“轻轻地,润过你熟睡的麦田”同时产生勾连,唤起生活的色彩,尽管并没有强烈的感情,声频是幽默,调皮的,然后让我们吸收自己的思想。就好像一个孩子跟他的父母捉迷藏。整首几乎没有虚夸的幅度,没有美丽的造次,甚至可以说很平淡的表达着一个流畅的线条和灵活的音律

《雨水之重》
文:卷帘人

哥哥,银河的水
始终没有落下来,你身边的她
像咸鸭蛋,让喜欢白粥的你
至今,爱不释手

西餐厅里的椒汁牛扒
与中餐厅的红烧鲤鱼没什么区别
他们都是,路过红尘的贡品
做的人少,想吃的人多

生活的基本方针路线
被你拽在手里,向左或向右
奔走的人四面八方,你躲着不说
我也知道,你曾经来过

哥哥,我这样的女子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雨
只在你漫不经心的时候
轻轻地,润过你熟睡的麦田



这首应该突出“疼”,心里的那种喃喃自语的辛酸与隐蔽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诗论》之半块橡皮擦

在体现情感时,我们直接表现姿态。表现经验。比如《和机器对抗》。以“他一直努力工作”的状态传达对生活一种强烈的感受。通过“螺丝钉”和“螺丝刀”渗透平凡劳动者的声音,在语言本质上构成一个元素,从构造意识完成构筑。这世界与现实在生命形式中“当王二麻子上台挂红花时、好铁骂过媳妇,骂过孩子后、说,他的愿望、就是生一次红色的锈-”用二元性对应,试图直接连贯,跨越了主观情绪,在另一个意义上寻求置换。诗歌除了给予我们丰富的内容,还有精神,它制造的意义,让其内部变为一种混合的可变性,从生发转移到意识流,而不是线性描述,对于重述更具有揭示意义,因为这不是标志,它所带来的物质生命,代替了这个现实,现实与自己是统一的,反讽性的戏仿,突出人类的精神与生活的束缚极不相容。它将这个中心变成背景,毫无置疑的呈现给读者思考。以及批判暗示。在微变中慢慢地渗透着它的思想,而他的语言没有受到约束,完全是自由的流泻。一个范式的视角所呈现的语言是画质,浓厚的媒介色彩。

《和机器对抗》
文。半块橡皮擦

他一直努力工作。这样
努力工作的人,我叫他好铁
好铁总是沉默着
你叫他做一颗螺丝钉
他就是一颗合格的螺丝钉
你叫做一把螺丝刀
他会不加思索地扣紧螺丝钉
当王二麻子上台挂红花时
好铁骂过媳妇,骂过孩子后
说,他的愿望
就是生一次红色的锈



擦擦这个,由他自己来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