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我为美死去,还不曾安息在我的墓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美而死,被人
安置在我的坟冢
有人为真理而亡
葬在我旁边

他轻声地问“你为何而死”?
“为美”我回答
“我为真理;两者都一样
我们是兄弟”他说

就这样,像两个男人相会在黑夜
隔着墓穴交谈
直到青苔爬上唇
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台湾的译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8-5 19:12 发表
我为美而死,被人
安置在我的坟冢
有人为真理而亡
葬在我旁边

他轻声地问“你为何而死”?
“为美”我回答
“我为真理;两者都一样
我们是兄弟”他说

就这样,像两个男人相会在黑夜
隔着墓穴交谈
直到 ...


这个译得好!
台湾有些文字表述不如大陆的明了干净(语言环境造成),但这首译得很不错。
同意上面橡皮擦兄弟对翻译诗所作的那个观点。
堰鹤兄弟也补充说了,也是我的想法。
翻译诗,毕竟隔了一层,遗憾是不可避免的。

阳光兄弟辛苦了,非常喜欢看你的《讨论》,这样煞费苦心,坚持下去,必有好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月鱼 于 2011-8-5 11:30 发表
其实意象很多捏;比如
直到青苔爬上了嘴唇



没错,我注意到她意象内部的联络与转接之后的活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1-8-5 11:38 发表
学习了.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8-5 11:41 发表
我也提上,饭先



还没吃好吗,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咪老鼠 于 2011-8-5 11:48 发表
这样的写作多好啊,作者写得轻松,读着也舒服,重要的是能感到那种气场的吸引力,诗歌由此增加了自然的深度和力度。很喜欢!



她的布局和立意使文字到达了一个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8-5 12:28 发表
我个人觉得这诗是很美的,虽然说是口语,无修辞,却是非常传统的手法,但传统中透出一股灵气。
意象(向)还是有的,比如“墓”“邻居”“兄弟”“青苔”等。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不大喜欢这种模式的诗了,不知 ...



恩, 传统的是相对现代和后现代的比较出来的,西方和东方都有传统的,现代和后现代的是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而传统的最具有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5 14:10 发表
不可否认,诗歌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有时候,都在说一首诗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体会,在这种意义上说,不同的人翻译的西诗自然而然的打上翻译者的铬印,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体会加入进去。一首诗,如果直译出来,它就不可 ...



这个概念应该不能够成立,就诗歌来说,是西方的,但是我承认翻译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融入了翻译者本身的地域文化内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或是误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5 14:11 发表


你说的,这是翻译者的水平。



没错,视觉与思想的原产地起到很大的标牌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8-5 14:50 发表
很多人把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殉美》,显然这才是合理的。

开头的译文与结尾是存在不合理性。

我为美死去,还不曾
安息在我的墓里——

这里是说死去,还没有躺进墓里

而后面
将我们的名字覆盖——

这 ...



恩,翻译的过程其实是阅读的过程,忠实原作的程度取决于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文学水平、外语能力。或者说马列主义到中国来的实践方式,或许已经被翻译误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8-5 15:15 发表
同意橡皮蛋蛋的观点,翻译诗歌其实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思,我建议还是拿点优秀的中国当代汉语诗过来讨论更好
--------------但我不是说:打倒阳光



打倒大白鸟

你整个中国的你喜欢的来讨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意阑珊 于 2011-8-5 16:38 发表
俺喜欢这首诗,尤其是结尾。
艾米莉·迪金森的很多诗歌,语言质朴,甚至口语化,但内涵丰富。
俺喜欢这种风格。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8-5 19:11 发表


我為美而死,被人
安置在我的墳塚
有人為真理而亡
葬在我旁邊

  這是我买的诗集的版本



确实有不同的译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心老汉 于 2011-8-5 19:39 发表


这个译得好!
台湾有些文字表述不如大陆的明了干净(语言环境造成),但这首译得很不错。
同意上面橡皮擦兄弟对翻译诗所作的那个观点。
堰鹤兄弟也补充说了,也是我的想法。
翻译诗,毕竟隔了一层,遗憾是不 ...




谢谢老汉支持!我也选择了几个,最后确认这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心老汉 于 2011-8-5 19:39 发表


这个译得好!
台湾有些文字表述不如大陆的明了干净(语言环境造成),但这首译得很不错。
同意上面橡皮擦兄弟对翻译诗所作的那个观点。
堰鹤兄弟也补充说了,也是我的想法。
翻译诗,毕竟隔了一层,遗憾是不 ...



恩,计划坚持下去,学习是必要的,还请老汉兄多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