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狠批我的偶像阳光-------《原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3 21:24 发表



独特性领先,然后才是共鸣与共性。

你说得这三点,我先收集起来,在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6-14 09:41 发表

面面是我家的。
什么时候也成了你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6-14 09:49 发表
隐喻是纵向的,是在空无一人的关系中展现自身,是作者内在的中心和外契合点, 导致的必然结果。 它穿越语言技术题材直入人类的内心挖掘处,寻找人类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这些说阳光都说对了,最后一句 ...

阳光兄的有些诗
我怀疑他根本就不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包括他自己---------怎么说呢?这是自身的一种境界,有时只能意会,而并不代表是否想告之的问题,因为自己也在迟疑,或者是局中局的迷,是自发的爆发,也许自己都不知道,甚至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6-14 09:54 发表


阳光光总结得很好,俺支持你总结的说法。
很多时候,诗歌的独特性,其实就是诗歌的闪光点,最终成为个人体验的语言魅力。体验越丰富,写作的源泉便更源长,只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也觉得这个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6-14 09:41 发表


对于大多数不准备成为职业(专业)诗人的人来说,这就是私人日子、午后随笔。
画家不是天生就想着当画家,很多时候,他们是无意识地走向了画家这条路,天赋、爱好、坚持,以及自身的生活环境等,这是成长之路的 ...



你说的很在理,是这个发展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6-14 09:49 发表
隐喻是纵向的,是在空无一人的关系中展现自身,是作者内在的中心和外契合点, 导致的必然结果。 它穿越语言技术题材直入人类的内心挖掘处,寻找人类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这些说阳光都说对了,最后一句 ...



可是。我每次,都确切地知道我自己要写什么,这点是很明确的。比如原形,我就是想写改革前的父辈与改革后的子女之间在理念上的撞击。最近一个阶段,我开始明白一些了:我需要突破的是诗歌的形态,它需要明朗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6-14 09:54 发表


阳光光总结得很好,俺支持你总结的说法。
很多时候,诗歌的独特性,其实就是诗歌的闪光点,最终成为个人体验的语言魅力。体验越丰富,写作的源泉便更源长,只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也觉得这个导 ...



说的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6-14 15:27 发表

阳光兄的有些诗
我怀疑他根本就不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包括他自己---------怎么说呢?这是自身的一种境界,有时只能意会,而并不代表是否想告之的问题,因为自己也在迟疑,或者是局中局的迷,是自发的爆发,也许自 ...




其实不是这样的,但造成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我的责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0:35 发表




其实不是这样的,但造成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我的责任啦~~

就是首席的责任,沒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窦娥还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1:40 发表
我比窦娥还冤

阳光光要唱六月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0:33 发表



可是。我每次,都确切地知道我自己要写什么,这点是很明确的。比如原形,我就是想写改革前的父辈与改革后的子女之间在理念上的撞击。最近一个阶段,我开始明白一些了:我需要突破的是诗歌的形态,它需要明朗些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0:35 发表




其实不是这样的,但造成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我的责任啦~~

我没说清楚,应该是有时吧,若不是那就是你太紧密了,反而忽略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1:40 发表
我比窦娥还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0:35 发表




其实不是这样的,但造成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我的责任啦~~


嘻。。过程没有错,结果有错?
刚从窝窝评堂兄那个贴子出来,看到阳光光这话,我在想,其实解读也没有错,如果是误导,那作品自身,应该也是存在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