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狠批我的偶像阳光-------《原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面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6-13 16:49 发表

独特的意思细节,对诗歌结构所造成的支持力度和推进力度是很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6-13 16:50 发表

满足的同时也很窒息


其实,我每次能够写出来的时候,不管作品如何,心情总是开朗了许多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3、个人体验导向的正确性。

个人体验是属于个人的,在诗歌中是必要的,我们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来说事,因此 ,个人的体验对诗歌的导向起到决定的作用。如果不涉及政治和宗教以及社会准则,个人体验的先验性决定了世界观,而这个世界观将成为文字的动力。我认为诗歌具有私有性,它或许能够被更广泛的认同,但我不会以求得更广泛的认同来要求写作,那样文字缺乏了真实性。所以说,个人体验导向的正确性问题,我不认为不是个问题,我们仅仅需要加强修养。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09: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嫣雨yanyu 于 2011-6-13 18:55 发表
来学习面面

雨太客气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3 20:19 发表


其实,我每次能够写出来的时候,不管作品如何,心情总是开朗了许多许多~~

我写得时候是快乐,写完之后的三分钟也是快乐的,过完三分钟我就开始窒息,一是不敢再看,二是想得很多,三是怕改变之前的感情和思路,更多的时候是恶心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3 20:26 发表
3、个人体验导向的正确性。

个人体验是属于个人的,在诗歌中是必要的,我们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来说事,因此 ,个人的体验对诗歌的导向起到决定的作用。如果不涉及政治和宗教以及社会准则,个人体验的先验性决定了世 ...

这个我先收着,占不回答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6-13 21:17 发表

我写得时候是快乐,写完之后的三分钟也是快乐的,过完三分钟我就开始窒息,一是不敢再看,二是想得很多,三是怕改变之前的感情和思路,更多的时候是恶心自己。。。。。。。。。。。



问题在于——你得先写给自己看。这很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6-13 21:18 发表

这个我先收着,占不回答你



独特性领先,然后才是共鸣与共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1 15:12 发表
这确实是个取向问题。难道这些是私人日子,午后随笔?如何在自己本真的认识里加上共性的?这确实是取向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想着。


对于大多数不准备成为职业(专业)诗人的人来说,这就是私人日子、午后随笔。
画家不是天生就想着当画家,很多时候,他们是无意识地走向了画家这条路,天赋、爱好、坚持,以及自身的生活环境等,这是成长之路的必备条件,想要刻意地成为诗人,不是不可以,只是很难出类拔萃,因为,诗人的活儿不是光靠“技工”就能完成的。
我个人认为,还是先遵偱本真,用自己的个体说话,做好了自己,再去求共性。或许到一定的时候,不用自己去求,那种共性已经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浮漂 于 2011-6-13 11:56 发表
支持我家面面~

面面是我家的。
什么时候也成了你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喻是纵向的,是在空无一人的关系中展现自身,是作者内在的中心和外契合点, 导致的必然结果。 它穿越语言技术题材直入人类的内心挖掘处,寻找人类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这些说阳光都说对了,最后一句我还在琢磨,因为,阳光兄的有些诗
我怀疑他根本就不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包括他自己。

这种精神向度, 即精神存在的可能性.从本质而言, 应是持怀疑态度,以固定曲调构成精神上的空白和无奈, 在“听他发出狮子一样的吼声” 返回另一种中断的状态.显然与开篇相呼应, 意味着那清醒瞬间的真相,巧妙的运用到了内心,嘎然而止.整体贯穿生动, 有滑动穿过之意,而张力是静止中的紧张,即静与动的对立, 《原形》构成了语言的影像, 空间力度具有足够的弹力, 让人思索


这个地方说得太对了,我家面面就是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3 20:26 发表
3、个人体验导向的正确性。

个人体验是属于个人的,在诗歌中是必要的,我们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来说事,因此 ,个人的体验对诗歌的导向起到决定的作用。如果不涉及政治和宗教以及社会准则,个人体验的先验性决定了世 ...


阳光光总结得很好,俺支持你总结的说法。
很多时候,诗歌的独特性,其实就是诗歌的闪光点,最终成为个人体验的语言魅力。体验越丰富,写作的源泉便更源长,只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也觉得这个导向没问题,但除了加强修养,提高写作能力之外,天赋其实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3 21:23 发表



问题在于——你得先写给自己看。这很关键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