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6-11 18:21 发表 明天再来回复大家,已经晕头转向了,大厅跟了太多的帖子,顺便告诉光光老师,一早看到这首诗,很喜欢,就想写一篇读后感,写着写着,我由羡慕变成嫉妒,所以就变成这样l咯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6-11 09:18 发表 诗人要为最广大人们来写诗,呼唤,决不能停留在小我,个体的层面. 因为每个诗人都应有使命感。所谓揭示应该一直在,就是:暗示永在!!! 所谓暗示永在,就是加强审美延迟。 最末阶段出现情感跌宕或者转折,这种沉沦 ...
原帖由 凉风 于 2011-6-11 10:01 发表 这家伙的意旨美已越高峰 文字美还得加油哦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1-6-11 10:21 发表 先问候面面,我得马上出去,会读 周末好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6-11 10:25 发表 面面这篇写的很细致、深刻、观点独到!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6-11 13:33 发表 刚才我还说像,这里就讨论上了! 这会面面说得太好了。 从中可见作者对语言超强的驾驭能力,老练、沉稳,细细读来,像煲汤,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在争相吸引支撑的整体无意识的关系中,伴着意识的提亮,那就是意 ...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6-11 14:11 发表 面面所讨论的內容,我想了想;写诗是很个人式的主观思想,就象是宗敎信仰,不同能強迫人与我们信仰同一个宗教育(但另一个前提是我们可以去说服別人认同);因而”一个人写作,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创作方向”,是的;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1 15:07 发表 首先感谢面面认真的批评,你说的三个层面的东西我最近一直在研究。 1、精神的东西与其表象。 2、意识的细节对结构的贡献力。 3、个人体验导向的正确性。 我会慢慢说一下我的想法~~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1 15:12 发表 这确实是个取向问题。难道这些是私人日子,午后随笔?如何在自己本真的认识里加上共性的?这确实是取向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想着。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1 15:28 发表 1、精神的东西与其表象。 现代社会的人,具有两重性,这是被社会和政治所决定的。因此我认为精神和它的表象有典型的分裂倾向。成熟的人会遵循公众规则或潜规则来处理表象,不成熟的人会游离、叛逆。我尊重精神真实的 ...
原帖由 苏枍北 于 2011-6-11 15:43 发表 《原形》它是一种姿态,是这首诗的形态,他把细节放大,进行时空衔接,力求抵达心灵的慰藉。以“喝酒”的沉默,加剧内在的沉闷与无趣。隐喻是纵向的,是在空无一人的关系中展现自身,是作者内在的中心和外契合点, 导致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1 22:18 发表 你说的很好!对我很重要!我将有个选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